怎么看待“最牛班级”?(8则)

2010-05-14 16:48
意林 2010年7期
关键词:华东师大风光资格

近日,华东师大某附中2010届1班成为家喻户晓、名声大噪的“最牛班级”。据报道,该班54名学生,31名获清华大学保送资格,15名获北京大学保送资格,余下8名分获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的保送资格。这样的“最牛班级”,惹来众多羡慕和质疑。对此请发表你的看法和观点。

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说了这么多年,可我们依然沉溺于“最牛班级”的幻觉中,这恰恰显露了基础教育最真实的一面:建校时划分三六九等,招生时“区别对待”,然后掐尖制造出“最牛班级”,“最牛班级”再带动“最牛学校”,“最牛学校”继续牛气冲天地利用这种马太效应和政策优势继续掐尖“造牛”……不明真相的群众只有顶礼膜拜的份儿。

———贺兰

若所有的“最牛班级”都能少一点,教育资源分配能均衡一点,教育机会能公平一点,“牛人”扎堆的现象能少一点,那才是整个教育的进步,社会的进步。

———九月九

能创造出这样的成绩无疑是学校的神话,神话的背后凝结着学生的刻苦,老师的心血,更何况近年来高校录取日趋公平,能入名校门槛本身也是能力的象征,希望这样的最牛班级在中国能遍地开花。

———苗苗

“择天下英才而教之”,这是老师的幸运。学生能在这样的班级学习,也是一种莫大的幸运。最终取得了双赢:老师非常风光,学生从此前程似锦;学校借此风光无限,家长也因此一举成名天下知。但是由此而带来的负面效应却更不可忽视,也更令人担忧。

———小海

全班保送,全是重点,果然很牛,但学习牛就是人生牛一样吗?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后也能像学校一样牛吗?他们的IQ一定牛,但EQ一定牛吗?还是让时间来证明吧。

———微尘

“最牛班级”突显的是应试教育的疯狂:它反映的是学校对应试教育的登峰造极,是对教育均衡发展的粗暴践踏,是媒体对教育报道的浅尝辄止。

———英子

猜你喜欢
华东师大风光资格
2023年,这四类考生拥有保送资格
风光新580
沐春风感受名师风采——华东师大培训心得
风光如画
风光ix5:当轿跑邂逅SUV
遇见你时如梦方醒
第二道 川菜资格人
各国首都风光
磨课中的八“磨”八“度”——以华东师大版第25章第2节“锐角三角函数(第1课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