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涌
最近20年,美国大学普遍出现了分数膨胀的现象。如果一班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拿了A,就很难彼此分出高下。这样一来,成绩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也正是出于这一原因,治理分数膨胀的呼声越来越强。可是真正敢动手干的,还是一些得罪得起学生的顶尖大学。普林斯顿就是一例。2004年,普林斯顿本科生的成绩中,有将近一半是A。其实细想一下,这并非不合理。即使是那些在“美国的高考”SAT中拿了满分的学生申请普林斯顿,也有一半都会被拒掉。能进这个门的,都是考试精英,拿满分几乎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这些人在普林斯顿居然有一半的成绩不是A,只能说明普林斯顿的考试有多厉害。有些常青藤教授就公开声称根本没有什么分数膨胀。现在打分并不比半个世纪前松。所不同的是,半个世纪前富家子弟不用怎么竞争就可以进来,现在要进来则必须在学业上是精英的精英。学生不一样了,常青藤也不一样了。没有人再敢说常青藤的学生是愚蠢的富家子弟。
但是,即使是尖子,彼此之间也要分出高下。就在2004年,普林斯顿开始施行更严格的打分制度。到2009年时,A在所有成绩中所占的比例,降到了40%。2009年毕业班学生的平均成绩(4为满分),从2003年毕业班3.46的水平降到了3.39。
这0.07分之差虽然微小,但已经在学生中引起颇为激烈的反响。有位学生说:我们出去找工作,拿着3.5的平均成绩和拿着3.8分的耶鲁学生竞争,怎么可能不输?去年一个调查表明,有32%的学生把新的打分标准视为他们不幸福的头号原因。可见,新的分数政策已经成了学生的公敌。去年9月,学生会给教授写信,质问教授们是否在执行新政策时矫枉过正了。学生报纸也发表社论,谴责新的分数政策。
新的分数政策是否伤害了学生的利益?普林斯顿一般每年有1100个毕业生。2004年有194个毕业生直接拿到金融和咨询业中的肥缺。这个数字到2008年上升到249个,2009年则猛跌到169个。这难道不是新的分数政策在捣鬼?
其实,这一急剧下跌和分数并无直接关系。2009年赶上金融危机,华尔街首当其冲,银行大量裁员。一些分析家指出,这次房地产泡沫中最大的一个泡沫就是金融泡沫。金融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一度达到8%,正常的比例应该是6%。1100个普林斯顿毕业生中有249个(也就是将近四分之一)去了金融和咨询业,是否太过分呢?最近《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分析,经过这些危机,华尔街的一些泡沫性工作,将和制造业、建筑业中的许多工作一样,一去不复返。即使再回到高分时代,普林斯顿毕业生也别指望像过去那样蜂拥而至华尔街。
普林斯顿本科学院院长Nancy Weiss Malkiel表示,本科生课程的成绩,A不应超过35%。她的办公室已经给各大研究院的录取部和主要用人单位发了三千多封信,解释普林斯顿的新分数政策和学生平均成绩下降的原因,并获得了良好的回应。高盛公司的高管公开表示,该公司完全理解普林斯顿分数的“含金量”,会对普林斯顿的成绩单另眼相看。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录取部的负责人也出来说,该校对来自普林斯顿的申请会一如既往地重视。不过,教育界人士指出,普林斯顿的新政本应带来示范效应。但是,在经济危机之中,敢效仿的学校几乎没有,普林斯顿只能是个例外了。对此,Nancy Weiss Malkiel不为所动。她说:“如果这种例外意味着我们站在领袖的位置(也就是说比较孤独的位置)的话,那么我们就准备迎接这种挑战。我们相信我们是正确的。”
(杨兴文摘自“薛涌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