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言
按照官方统计,日本100岁以上的老人有40399人,90岁以上100岁以下的老人有1283000人。但如果日本政府下决心调查一下90岁以上老人的真实数字,暴露出的问题要比现在多出很多
日本东京都打算在8月举办一个敬老节,所以当地政府从7月开始提前联系百岁以上男女人瑞,核查情况。这一查不要紧,东京都地方政府发现,户籍上本地区男性最高龄的111岁老人加藤宗现,早在三十多年前已经不在人世了。
入户调查的东京警察发现老人早已化作一堆白骨,室内积下了厚厚的灰尘,已经有很多年无人来过。警方询问了加藤现年53岁的外孙女,“外公是个非常严厉的人,好像在三十多年前,外公说他要立地成佛,不吃饭喝水,不准许任何人进他的房间,从此以后就一直没有从屋里出来。”她淡淡地说。
“外公要立地成佛的事,我们全家人都知道。”加藤宗现的外孙女补充说。同一所住宅里,住着年过八十的加藤大女儿夫妇及49岁和53岁的两个外孙女。
加藤宗现的妻子是在2004年故去的。按照人寿保险的相关条款,加藤在妻子故去以后,开始领取相关的抚恤金,加上他本人的老年福利退休金等,有1000万日元(约75万人民币)按时按点地汇到了他的账号上。其中大部分已经被人支取走了。
一个把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当做“敬老日”,全国休息一天的国家,在人人皆有养老保险,75岁老人看病基本免费的日本,良好的社会保险制度却为一些人提供了发财的机会。“死者的养老金成了一些人多吃多占的对象,现在媒体揭露出的不过是冰山的一角。”日本网络新闻J-CAST采访此次事件的记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户口本上的百岁老人
在日本的日常生活中,负责为老年人、儿童等提供福利补贴的大都是一些热心于公共事业的中老年人。他们并不从政府那里领取任何费用,在老年人、儿童等需要帮助的时候,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这些热心人在日本被称之为街道上的“民生委员”。
足立区的民生委员曾多次提出要见见加藤宗现老人,但他的家人一直用各种理由拒绝提供见面机会。多少年来一直是只接受地方政府发放的各种敬老礼品,却不让民生委员见上一面,平日也从未见家人将老人推出出来晒晒太阳,甚至不见老人外出看过病。在和警察商量后,7月22日警察才进去调查。
“我们没有搜查权,家里人不让进屋的话,我们总不能闯进去调查。”负责医疗卫生及社会福利的厚生劳动省的官员,在得知警察的调查结果后说。
很多情况也让地方政府无法判断百岁老人是否还活着。在媒体连续曝出百岁老人下落不明以后,东京警察来到了东京都内年岁最大的老年女性古谷布佐的家。
古谷布佐的女儿今年已经79岁。虽然警察的态度祥和,语言恭敬,但还是让她感到平静的生活被一下子打乱。女儿的回答只有简单的一句话:“我妈在20年前就跟我弟弟走了。”古谷布佐的儿子虽然承认和母亲一起生活过,但母亲已经离家出走,不知所踪。
古谷布佐生于1911年4月1日以前,按照日本法律的规定,只要本人或者家人申请老年福利退休金,就能够得到每月数万日元的费用,但古谷及其家人都没有申请。而且古谷老人的国民健康保险费、为老人提供护理的护理保险费,每月按期从她女儿的账户上转账到了相关机构那里。只要这个费用一直在交,就应该是本人还活着。但在设计这个制度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一个年近八十的老人会按自动转账的方式,为自己的母亲缴纳各种保险费用。
但是政府并不是不掌握任何信息。人活着谁都免不了生病,老人更需要有人照顾、护理。百岁老人能几年不用报销医药费,不用别人去帮助护理,显然不正常。日本的医疗记录需要保存5年,在过去的5年里,加藤、古谷都没有接受过任何医疗机构的治疗,也没有任何人为他们做过护理记录。
2009年,古谷居住的杉并区还特意认定她为东京都最高龄女性,区里既没有去直接见老人,也没有去个电话询问一声。“我们未能掌握具体情况,要向大家道歉。”田中良区长后来对日本媒体说。
“消灭父母”的时代
吉田太一没有想到自己办的专门为死者整理遗物的公司会特别地红火。
在《一个整理遗物的专家所见所闻》里,吉田详细地记录了自己整理那些死者遗物时的景象。
“一位75岁的老人在死后10天才被发现,死者家属让我去整理遗物。我以为两家一定离得很远,没有想到他的儿子就住在老人的楼上,儿子孙子人数不少,就是没有一人发现老人已经不在了。把能扔的都扔了吧,这是对方对我们的唯一要求。”吉田在书中写道。
吉田太一每年差不多要接到1000件以上的相关工作。听到家属说得最多的是,“他根本就不是我们家的亲人”,“我从来都没有觉得那是我的父母”。吉田太一觉得那是要从物理上消灭自己的父母。死者也往往有各种问题,如嗜酒、重病在身、精神状况不佳等等。这样的父母往往导致他们的孩子最终和他们断绝了关系。
“现在那些失踪的百岁老人,其子女大都在60岁到70岁之间,是不懂得该如何照顾自己父母的一代人。”日本爽快福祉财团理事长堀田力分析说。
现在60~70岁的人,正好是战后出生的一代,他们差不多都是公司职员,差不多都有一个小家庭,不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他们不是不想照顾自己的父母,但又不愿意在自己父母身上花时间花金钱。”堀田力说。
稀薄家族
貌似非常抱团的日本社会,在对待自家老人的问题上却显得十分冷淡。谈到日本社会的这个特点时,J-CAST记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一方面是长寿的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则是家庭成员之间关系淡薄,我们称这样的家庭为稀薄家族。”
在依旧有田园风光、街坊邻里之间有几十年交往的山口县茹市,民生委员野村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们这里到现在也是一条街上有几家住户,每家住着几口人,每个人都在做什么工作,大家彼此都知道,我们这里就不会发生老人病死无人知晓的情况。”
在几十年前进行制度设计的时候,日本全国基本上和现在的山口县没有太大的区别。街坊邻里互相认识,不可能出现吃空饷的问题。
但是,大城市并没有复制日本农村的共同体体制,这里虽然也有民生委员,但并不能把握得住数千万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他们彼此并没形成一个共同体纽带。家庭成为了唯一的一个细小单位,在这个单位中人与人的关系松弛后,人变得更加孤立,很容易发生老人失踪等事件。
“只要家里不提交死亡证明的话,(我们)就认为老人还活着。因为老人可能告诉了家人养老金的账号密码,他们共同使用养老金,这是政府所不能禁止的。”日本厚生省的官员说。
目前日本100岁以上的老人有40399人,如果统计一下90周岁以上100周岁以下的老人的话,数量更在1283000人左右。如果日本政府下决心要认真调查一下90周岁以上老人的真实数字的话,恐怕暴露出的问题要比现在只查百岁以上老人多出很多。
去一个一个查证百岁老人是否还活着,这在日本推行起来非常困难。到8月15日为止,一些地方政府查对了日本百岁老人的生存状况,发现其中有279人下落不明。
日本人更多地是从这些案例中,看到了本国尊敬老人的民风正在改变,不尊重老人的国民,对未来也不会保有希望。日本的社会问题从这里也能看出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