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属于我们的安全授时观

2010-05-14 17:16
中国新闻周刊 2010年9期
关键词:高精度北斗卫星

邹 舟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大国,建立中国星基的导航定位和授时系统,无论对于保障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还是保障国防安全,都至关重要。

2009年岁末,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将于2010年6月1日正式实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标准时间管理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标准时间将在近期正式发播。规定的应运而生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建设的关心和支持,也从侧面明确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精度授时必须由军队先行推广的态度。

时间信息的安全、高精度授时的自主化,已经摆在各级军队的工作案头,在理解中国的安全观,应用自主的“北斗时间”方面,军队及相关国防领域已经成为全国的排头兵。

随着今年1月北斗第三颗卫星成功发射,这种“未雨绸缪”的状况将更加贴近大众——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高精度授时与信息反馈监控技术上可以进入商业运营;自主研发,运用于地面设备的电子芯片技术业已成熟。

一个属于中国的高精度授时时代,徐徐拉开帷幕!

军地联动安全保障

“在精确打击时代,原子钟的作用和位置不亚于原子弹。”中国著名的原子钟专家、原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王义道教授掷地有声。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大批轰炸机,战斗机扑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用炸弹准确地将一座建筑彻底摧毁,行动代号:“斩首行动”;4月,一架B-1B“枪骑兵”轰炸机临时接到任务,用炸弹摧毁了另一座建筑。这两次行动的目标都是一个人:萨达姆·侯赛因;他们所使用的炸弹都是一种:联合攻击炸弹(JDAM)。这些炸弹之所以都能够精确地打击目标,是因为他们都是通过卫星定位和精度授时实现目标的全景式多维锁定,拥有这种能力的正是由24颗美国卫星组成的全球定位系——GPS。

2003年5月25日零时3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前两颗“北斗一号”卫星分别于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发射升空,运行至今導航定位系统工作稳定,状态良好。这次发射的是导航定位系统的备份星。它与前两颗工作星组成了完整的“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确保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

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后,在世界上第三个建立了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10年1月17日0时1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第二代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第三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并按预定计划组网工作。这标志中国继“北斗一号”区域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建成后,逐步向全球系统迈进。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大国,建立中国星基的导航定位和授时系统无论对于保障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还是保障国防安全,都至关重要。

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无一例外的都具备高精度授时功能,殊不知。时间作为基本单元,已经成为测量距离的最准确要素,换句话说,高精度授时是准确定位的基础。目前公开的授时精度中,北斗系统略胜GPS一筹。

北斗的高精度授时分为单向授时和双向授时。单向授时的精度为100ns,双向授时的精度为20ns。在公开使用的高精度授时领域中,这是目前国际授时精度最高的。

北斗系统在单向授时模式下,用户机不需要与地面中心站进行交互,只需接收导航电文信号,自主获得本地时间与北斗标准时间的钟差,实现时间同步;双向授时模式下,用户机与中心站进行交互,向中心站发射定时申请信号,由中心站来计算用户机的时差,再通过出站信号经卫星转发给用户,用户按此时间调整本地时钟与标准时间信号对齐。

7年多来的应用实践充分说明,中国的时间频率系统也将在这里起步,不远的将来,“北斗时间”会走入我们的生活,准确、安全地保证国防安全和经济的繁荣。

这也预示着,在中央的统一协调下,国家正在下力优化整合军地两方资源,加快推进北斗高精度授时的产业化道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的时间频率体系。

安全金融护佑民众

金融安全直接关系到公民私有财产,乃民生之大事。以股票交易为例,目前中国股民主要通过交易大厅电子显示牌和互联网终端交易。这些交易终端显示的信息是否为实时的?它们与交易所主机发布的消息是否完全同步?看上去这是一个细微的问题,但内中却另有深意。

公安部技术局表示,“金融黑客”常常利用计算机终端与服务器时间产生的微小时滞,操纵股票价格的涨跌。一只股票涨势良好,交易者准备买进的时候,可能交易者看到的“良好态势”已经过去。而在交易所主机上“第一时间”的讯息,这支股票已经开始走跌。而这讯息一早一晚的差别,大量资金就从股民手中涌入“金融黑客”的账户。

而这个时滞需要多久?专业人士表示,仅需要短短的两秒!

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依赖一个全国性金融证券实时授时网络的建立。倘若这个网络的建立又依赖GPS系统,那么等于将金融授时的安全保障交给国外机构来监管,这无疑是缺乏自主权的危险举措。倘若发生境外个人或团体干扰、操纵GPS授时信号的事件,那金融安全的问题将直接从个人扩大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层面。

随着我国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开通运行和第二代系统的加紧建设,通过自主技术建立时频系统的条件已初步成熟。

在开发应用上,企业可以将北斗授时的原子钟嵌入金融交易系统的主机与各地分子机器,如此,可切实保证各地实时接收到各类金融讯息,彻底避免“金融黑客”,乃至“恶意庄家”蓄意破坏,遏制他们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危害国家经济安全。

政务外网全国标准

2009年11月,国家信息中心、国家卫星导航信息服务中心北斗导航民用开发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就使用中国完全自主产权的中国标准时间网络授时系统,全面实现国家政务外网时间采用北斗卫星统一发布授时等事宜达成一致。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伴随改革开放进程得以迅速实施,其网络建设规模已稳居世界首位。在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的整体框架下,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已构成中国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和信启、化应用服务的唯一工具平台。

国家虽然拥有巨大的网络规模,由于“建立自主可控的网络时间频率标准化体系”没有得到各级政府应有的重视,因此,中国网络时间频率比较混乱。比如,国家某权威新闻网站的信息发布系统,经常出现信息发布的时间超前于当前实际时间的情况,无需置疑,时间频率不统一的现状已经为信息安全和经济建设带来重大隐患。

“2008年至今,我们与国家信息中心联合研制开发北斗导航民用服务‘用户电子签名,保证信息安全和北斗统一时间频率在国家政务外网授时实现。”国家卫星导航信息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平介绍。

国家政务外网电子签名(数字证书)与国家卫星导航信息服务中心合作研发的北斗导航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安全体系,是中国北斗导航民用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

系统以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平台为载体,建立为各类卫星导航用户(政府用户、行业集团用户、公共社会用户等)的实名制用户管理和应用服务监管平台,保障中国北斗导航用户的有序发展,提高卫星导航民用开发的创新能力。

回首上世纪90年代,美国正式向全球开放GPS民用信号。时至今日,从道路导航、远洋导航、工程测绘,到登山远足,再到国土资源管理,GPS系统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市场最大的个人消费领域,GPS一直处于垄断地位。

而今,新一轮从空间到地面的立体化大国崛起业已开始,中国北斗,必然掀起从国防安全、社会稳定到经济腾飞的新旋风,成为引导中国繁荣的启明星群。

猜你喜欢
高精度北斗卫星
关于高精度磁测在构造解释方面的应用分析
“北斗定位仪”和“北斗系统”是一回事吗
基于5G的高精度室内定位方法研究
北斗导航卫星助我去旅行
一步之遥
静止卫星派
“北斗港”再发两星
高精度PWM式DAC开发与设计
高精度PWM式DAC开发与设计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