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雪
在最后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上,没有明确的减排目标,甚至也没有下一届墨西哥气候大会的时间表,但这并不妨碍各国执行自己的气候日程。中国更将在世界的目光下,逐步开展行动
争吵并未伴随会议的闭幕而休止。2009年12月19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闭幕,交给世人的是一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对减排目标语焉不详的“哥本哈根协议”。次日,英国气候变化大臣米利班德在《卫报》发表文章,指责中国“劫持”了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谈判进程。
随后几天,美国总统奥巴马、中国总理温家宝先后在媒体上对哥本哈根会议结果发表看法。
哥本哈根“余音”
英国人 “劫持” 的说法甫一发出,中国外交部立即做出回应:中国为推动此次哥本哈根会议进程付出了艰苦努力,做了大量工作,是有目共睹、不容置疑的事实。英方政客的言论是在推卸其作为发达国家应该履行的对发展中国家的义务,并挑拨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事实上,围绕此次大会的相互指责一直在继续。2009年,八国集团逐渐被20国集团取代,而美国总统奥巴马则公开尝试在解决国际问题方面寻求中国的帮助。在本次哥本哈根进程的每一阶段,中国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中美作为大会期间的焦点,在会后也依然始终处于风口浪尖。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称,中国是“哥本哈根协议”的少数赢家之一,因为“该协议既未要求中国作出任何新的承诺(这将制约其未来的发展),同时巩固了中国作为外交强国的地位。”
12月27日,中国总理温家宝接受媒体采访,回应了外界众多评论。“会议结束,余波未了。”温家宝笑着用这句话作为开场白。他说,多年来,中国确有发展,但是人均用电量还仅达到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千人汽车的拥有量也还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困面大,依然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在温家宝此次受访前,新华社便发表长文《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温家宝总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纪实》。文中披露,12月17日,各国首脑聚集哥本哈根,但此时会议成果仍然“没有一片纸”——温家宝说。在最后的时刻,中国通过大量的斡旋,积极地推进,使哥本哈根会议总是向前迈进了一步。
类似的话也出现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口中。“与其看到哥本哈根大会彻底失败,完全得不到任何结果,往后倒退一大步,起码现在我们还停留在原地,跟之前相比并没有退步太多。”12月23日,奥巴马在公共广播公司(PBS)新闻时间的采访中表示。
进步还是退步的思索,在大会协议表决阶段也同样出现。在19日由丹麦首相拉斯穆森主持的冗长闭幕会上,各国代表对协议作表决,挪威代表在发言中说:我支持这个协议并非觉得它好,只不过与其倒退两步不如前进一步。
与奥巴马和挪威代表相比,来自其他方面的评论则要尖锐得多。瑞典已经为奥巴马贴上了“铸成环境灾难的帮凶”的标签,英国首相布朗则称这次高峰会是“最佳骗局以及最糟糕的闹剧”。
“我认为人们对这次哥本哈根大会的结果感到失望是很正常的。”奥巴马在23日的采访中说。
无论如何,会议的结果是一份三页纸的协议,发达国家在上面许诺,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他们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300亿美元的气候援助,从2020年开始,这个数字变为每年1000亿美元。
美国则宣布了迄今为止最低的承诺,他们将在2010 至2012 年间拨出36 亿美元的款项,日本承诺110 亿美元,欧盟是106 亿美元。
来自中国的声音则这样总结此次会议:“我们可以说我们尽心、尽力了,而且尽到责任了。”温家宝说。
中国目标的多方解读
“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09年11月25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中国宣布了此项决定。会议同时宣布,总理温家宝将出席哥本哈根会议。
这一明确的指标宣布,成为哥本哈根会议期间的关注热点。在会议的后期,更有多方声音将会议焦点从讨论全球碳排指标,转移到中国减排的国际监督上。但中国代表团在各个场合均强调:这是本国的自愿性目标,不受国际约束。在发展中国家当中,巴西和印度也均提出类似的减碳目标。
在发展中国家的自愿减排目标上,尽管美国等国家多次要求,主要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坚持不接受MRV(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证)的原则。但经过多方斡旋后,在呈现出的“哥本哈根协议”中,发展中国家也还是做出了让步,同意了“国际咨询与分析(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and analysis)”这一说法。
其实,40%到45%碳排强度的降低,已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此规划,国内也将制定相应的自主统计、监测和考核办法。
在强调了“不接受MRV”的原则后,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后的11年间,将走上这条全新的减排路。而对于40%~45%这一数字,各方看法不一。
大部分的国际专家将重点指向中国碳排放的绝对量上。“这个减排目标,是减的强度,也就是碳排放增长的速度,而不是总量。”美国能源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特拉华大学教授约翰•伯恩(John Byrne)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伯恩提到,在这个减排目标的实现,意味着中国碳排速度的减慢,但总体仍在上升,即碳排总量仍在上升。
“这不同于美国。美国的17%是碳排总量的削减。”伯恩说。在中国做出40%~45%的承诺前,美国白宫也向外界做出承诺:到2020年,其碳排放量将降低17%。
与伯恩有相同看法的不止一人。《金融时报》发表评论称:按照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的经济规模将在2020年翻一番,即便达到其40%~45%的碳排强度降低指标,其碳排放总量的涨幅也将十分可观。
伯恩同时也认为,40%~45%的碳排强度削减目标,对于中国来说是容易达到的。
而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由中国代表团组织召开的多次发布会上,中国、国际各专家则有不同看法。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带着他惯有的微笑告诉媒体:这个目标是很乐观的估计,并不容易实现。
气候大会中国智囊团的另一成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何建坤教授则用了一个比喻:这个目标,是要踮踮脚,甚至搭个梯子才能实现的。
实际上,在中国的“十一五”目标中,明确规定单位单位GDP能耗(即碳强度)下降20%。到2009年底,碳强度已经降了14%,为达到“十一五”目标,2010年需要再降6%,这个目标相当艰难——“十一五从2006年开始扭转碳强度,是在粗放经济的基础上进行的。到2010年,能降到18%左右已经很不错了。”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教授解释道。
而想要实现40%~45%的承诺,哪怕是达到40%的下限。中国也需要将2010年的18%提高到20%,并在2010到2020年,也就是“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整体再降20%。
而以上这些,都“已经是很乐观的数字”了,杜祥琬表示。
不论各方观点如何,唯一能够确认的是,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中国将要在世界的目光下,逐步开展行动,并实施国内自主的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是第一个制定出《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国家。“在没有任何国际援助的情况下,我们自主提出这一目标,这体现了中国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温家宝这样评价。
COP16: 墨西哥没有时间表
“这对戈登•布朗来说是一种羞辱。”大会闭幕后,面对出台的协议,英国《泰晤士报》这样评价。众所周知,在本次气候会议上,英国首相布朗花了比其他国家元首都要多的时间参会。
但最后的结果显然不能令布朗满意。面对一份被勉强认为“前进了一步”的协议,布朗只能微笑着承认会议在应对全球变暖方面走出了第一步,但是希望在2010年夏天德国召开的大会上,或接下来在墨西哥召开的第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COP16)上,各国能实现“更有实质性的进展”。
在闭幕式上亲手举锤敲定这一协议的丹麦首相拉斯穆森也并不轻松。作为东道主,为此次大会投入了巨大精力的丹麦王国首相,在最后的冗长闭幕式上,面对众多小岛国、77国集团对协议的反对,他精疲力竭,几次面对镜头念错国家名,或是干脆撑不住合上了眼皮。
“但我要说,过去的15年,COP大会上几乎什么都发生过,哭泣、沮丧、对峙、骂人、游行、欢笑⋯⋯实在是太多了。”参加了全部十五届会议的德国人史蒂芬•辛格(Stephan Singer)说。
史蒂芬现任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能源政策主任,被同事介绍为“COP活化石”的他讲到,在2007年的巴厘岛会议的最后阶段,由于各方利益僵持不下,谈判面临延期,缔约方执行处秘书兼会议主持德博埃尔当众崩溃,失声恸哭,最后在别人的帮助下才离开讲台。史蒂芬说,参加了历届COP大会的他那是第一次看到主持人当众哭泣。
但主持人的眼泪仿佛真的起了作用,巴厘岛会议的最后结果是:美国代表在最后做出妥协,巴厘岛会议也随之达成了协议。
与之相较,拉斯穆森的疲态没有拼过德博埃尔的眼泪,在最后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上,除了没有明确的减排目标,甚至也没有下一届墨西哥气候大会的时间表。
这并不妨碍各国执行自己在COP16到来前的气候日程。全球的碳市场运转得愈加迅速。相关机构的分析结果显示:全球碳市场起初的价值约为10亿美元,今年已增长到1200亿美元,今后还将引领全球经济,2020年将飙升至19000亿美元。
而被称作“卖空气”的森林碳汇,则由中国四川省签下全球第一单——作为中国在“后哥本哈根时代”旅程中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