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俏
一、创新的工笔人物画
1、题材因素
创新的工笔人物画的题材,应取材于现实生活,并溶入作者的真实感受,形成完整的个人精神世界,升华为创作的意象来源。创新,既是传统的,也是未来的。创新有着时代的影子,不是凭空的,因为它来源于生活。如五代时期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在整个夜宴中,韩熙载将那种不问时事、沉湎歌舞、醉乐其中的形态来了个酣畅淋漓的表演……这种情绪的渲染揭示了他晚年失意、以酒色自污的心态。顾闳中凭借着他那敏捷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把韩熙载家中整个夜宴过程默记在心,回去后即刻挥笔作画。画家把韩熙载这位有才华、善文章,在士大夫和道教、释教中很有影响、李后主有意加以倚重的大臣的精神面貌表现得淋漓尽致。画家塑造的韩熙载,不仅形象逼真,具肖像画性质,而且对其内心挖掘深刻,性格立体化,真实再现了这位历史人物的原貌。李煜看了此画后,暂时放过了韩熙载等人。这幅流传下来的传世精品不仅仅是一张描写韩熙载私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那个特定的时代风貌。
现今的工笔人物画创新,要贴近时代的精神生活,并能适应审美价值观的变化。作者选择的创作题材《春兰秋菊》,在内容上是常见的。选择自己的表姐妹为表现对象,展现了她们之间的亲情和丰富的精神世界。表现出家乡人的时代特色:气质和才干,平淡而自然,团聚时的喜悦和情谊。原本的兴趣使题材选择常常难以确定,但从自己最有感触的体验出发,再以现代人角度和传统文化理想助兴,结合起来创造出既有生活特色又有个人品位的新题材——现代社会。它不仅要使存在与合理地追求个人价值和信念并存,更要呼唤合理的关系与存在这种社会价值和良知的发展,这样才可能体现出真正的时代精神。
2、形式语言因素
日本向中国学习并获得独立发展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中日文化单方面的不平衡的交流。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追求更多精神世界和个性表现,向日本和西方学习成为必然,甚至是时尚。
无论是向西方还是向日本学习,应有个大文化圈的概念和坐标,并从历史交往中抓住共同的规律——创新,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的创新,不是人家的后花园,而是自己特色的伊甸园。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创新,应该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形式美和富有个性文化内涵的魅力。
从明代陈洪绶的《水浒叶子》中夸张概括的形体和康定斯基的热抽象、蒙德里安的冷抽象中都可看出:他们在画面中放弃了具体的内容和情节,突出运用线、面、点、色块和构图等纯粹的绘画语言,表现内心的感觉、情绪、节奏等抽象的内容。康定斯基深刻的研究了形式语言对人的知觉产生的影响,他的抽象绘画理论对后世设计领域及其绘画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康定斯基与蒙德里安在画面的基本形式构成方面和图式语言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在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中,要有个人组织并表达造型和风格的能力和特色。因而需要有一个深入探索由形式构成的规律,主观精神构造形式的过程,逐步形成自己艺术个性。不要一味抄写自然和模仿前人,避免进入两个极端。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方便。用数码相机取材,方便快捷,但也会养成依赖摄影技术成果和电脑加工的弊病,摄影技术与电脑加工都不能代替生活体验的直接感受和创作的冲动。我试着在对题材感受的基础上对照片作进一步的加工,实践证明:习惯写实和重内容表达并不能完全让绘画在形式上获得表现的力量,可见依赖自然真实以及个人形式语言积累探索不够,是影响创作的瓶颈。也是以后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从自己的感受和吸取名家长处出发,学会取舍、提炼和概括的构图表现能力,是创新的基本功。
3、色彩因素
从西方印象派大师那里学习外光色彩知识和经验,以及魔幻主义流派艺术对内心色彩世界的开拓,结合吸收生活气息,从而形成个人的艺术特色。德加青年时期的肖像画,准确地表现了他对素描的信仰,优异的技巧与细腻的感觉和过分的循规蹈矩,唤起了人们对他的肃然起敬,这种感觉是那么强烈,以致没有给艺术感染力留下任何余地。德加在其创作活动中的后二十年间,这种手法渐渐地让色彩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仅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设色效果。而且创造了他所特有的形体,他利用彩点克服了形体的孤立,使形体渗透于色彩的流动之中。这种色彩始终为现实主义服务,赋予它以扩大的视野和独特的画面布局,远离了学院主义,其作品的意境远远超过人们在印象派中给予他的地位。
清代任伯年的《群仙祝寿图》,表现出金碧辉煌的典雅和对神仙世界的执着向往;而个性化的色彩,与西方的印象派,反对科学古典理性精神,摆脱了对光色的客观概念而探索印象精神世界的艺术本质相似,使撞粉法、错位法等从笔墨的程式化中分离出来,找到适合自己语言的表达方式,并使工笔人物画家构筑精神世界有了更自由的选择余地。让客观世界转变为主观语言。
现代画家王小晖的工笔画作品《共剪西窗》、唐秀玲的工笔画中的错位法运用,可以说是对时代文化的交织晤对:袁俪的作品《绿苑丽人》中的撞粉法是与内心情感的和谐交融;梁文博的工笔画《晨妆》中色彩具有自然光感和人文气质结合起来的味道,所有这些都体现出色彩起源于他们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使色彩具有个性而真实的特点。创新,既是个性的,又是共性的。艺术家也在实践着时代中的自己,演绎着自己的精神天地,共同化为这个时代多角度而完整立体的精神映象。
二、从材料中开拓新境界
材料因素:创新,既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
材料的使用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而普及,特别是在广泛交流和联系的现代文明中,它构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拓展了人与外界的交流,丰富、深刻、细腻和高品位,已使材料的功能多元化。艺术美化心灵的同时也使生活有了可以延伸的空间,不仅仅有影视摄像的空间,更有现代人复杂真实的内心空间。所以,工笔人物画中的材料。不仅仅开拓了画家的意境,更是画家与这个天地交流互触的方式,它如同电脑芯片和光纾可以传递比特信息一样,传递着画家的心灵信息和情感痕迹,使个人生命在创新中得到完整和升华。
人与自然的联系转变成人与自己本身自然的交流,是画家独特的生命密码。从材料中开拓工笔人物画创作的新境界,会因每个人的不同而组合成既丰富又独特的艺术形式,的确大有可为。它突破了艺术家的古典的、传统的、民族的、社会的身份和感受。而直接指向个人的精神王国,更适合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既具体又微妙复杂的关系。人不是在逃避中构筑天堂,而是在现实中解决问题,个人的精神已化解成现实的方式皈依真正的自己。材料正是这种最基本的方式之一。这是物质文明的结晶。是精神交流的凝聚。突破色彩的色相和冷暖属性的情感限度,使材料的粗细、软硬、透明性等更深入人们情感和理性的取舍边缘,艺术与科学,精神与物质的矛盾也更深入人们的灵魂深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从色彩到材料,是体现当代工笔人物画创新精神最本质的飞跃,而且其它画种和工艺美术也重视材料的革命性功能,创意上和技法上相互借鉴的余地更宽泛自由。因为艺术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是时代的发展、人们个性解放的必然。
从材料中开拓工笔人物画创作的新境界,注意承载和连接中国文化传统精神和时代文明的结晶,并结合于个人生活体验之中,不断地去开拓艺术的新境界。
从《簪花侍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可见面部敷粉,局部贴金的精妙处,可见在传统工笔画创作中,材质成为共同的术语“堆金沥粉”。永乐宫壁画的《朝元图》和法海寺壁画中的观音描绘方法。大多利用天然矿物色、蛤粉、金箔、云母等材料,开拓了新的色彩境界和民族特色的语言。法海寺壁画材料的描绘比永乐宫壁画材料的描绘更细腻,在材质上用云母表现水月观音衣服上飘带的轻盈和透明,因此更加贴近世俗生活。
《春兰秋菊》这幅画在形式基础上构成色彩和材料,依然离不开现实生活。现实中两位女孩穿的唐装色彩和材料鲜明单纯,与图案花纹的复杂形成了对比,在整体设计上以大的材料对比为主的色彩对比,而且以兰草的长线为前景,统一衣服图案上的琐碎花纹,拉开了观者与画中人物的距离。总之,使大的色彩与材料的关系,在形式的安排和感觉上得到了虚实相生的美与和谐。至于具体的色彩和材料之间与内部的关系,应以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为主,这样搭配的可能性既多又丰富。在平面的形式构成中,综合平衡各种因素,在作画的体验中去完成自己的创作经历,就像游览一个公园随便哪里走,一直到最后依然流连忘返。再回到生活中来,心态和现实恰好相呼应。
三、创新的途径——生活
1、创新生活的世界观——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美国的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认为,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浪潮是更注重每个人的平等交流和独创发展。是和平和发展的时代大势。并具体到个人生活方式上来。人类从史前艰难的自然关系到历史和现实中复杂的社会关系,最后进入每个人独创和共享的精神关系,都有着时代的使命和责任。是历史发展和生活经历的必然。如今,与东方精神相接近的后现代主义流派,比如超现实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运用了大量的梦幻和潜意识,以及一些非理性的表现方式,开拓了艺术家的精神视野,打开了天眼并摆脱了禁锢创造力的桎梏。达到体验自如的自由状态。
生活,不仅仅是适应。更是一种善于转换角度和体验真理的智慧。可见,传统的工笔人物画一直是创新的,优秀的作品都是前无古人的创造。所以中国画的传统精神的精髓是创新。把传统联系起来就是创新,如同不断连起来向前的圆环,历史文化就在辨证统一中发展。
工笔人物画的创新,要从生活的本原出发,打破人性中偏见和执迷的束缚,多角度体验现实和精神,因为生活过程是带着自己的圆满,也是人生中不断连起来向前的圆环,在取舍中选择并实现自我。
2、生活创新的方法论——二生三
一分为二的方法未免太简单片面了,还要合二为一再创造才能回归生活本原,再表现生活。不同于西方“分”的以发现来创新的态度(德莫克里特的原子论)。“生”的造化精神才是中国创新精神的本质——讲究和谐共生,又超越和消化了“合”的勉强——回到自己本原的自由就是道(道生一)。然后从本原出发探索并联系一个人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一生二),能动地合起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的艺术天地(二生三),获得了表现大千世界的自由(三生万物),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造化精神和更加主观的生机态度。
从生活中找到创新的方法,“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但发现和分析思考生活的外在的变化和影响,更要从体验中感受和理解内心世界的变化。结合起来再使工笔人物画的创新风貌沿着生活的轨迹,沿着时代的自然缓缓向前,犹如千年前虢国夫人一行人马雍容地穿梭过大唐扑面而来,再现出那个时代最新鲜生动的艺术成就。
生活常新。艺术也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