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雯
交流与适应是演员在创作方法中所要掌握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与舞台行动过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帮助演员在创作人物行动过程中能够真实、深刻地体验,和准确、鲜明地体现的一种心理技术。
所谓交流,是指演员在行动中与行动对象(包括自身)在思想、情感、目的和欲求上的相互给予,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说得通俗易懂一些,就是演员与行动的对象之间的接受和给予,刺激与反应。
所谓适应,则是演员在行动中与行动对象在思想、情感、目的和欲求上的相互给予,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时所采取的方式。
在表演学中被上升为理论概念的真实交流与适应,在人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甚至可以称之为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种条件反应,人人都会,人人都能的一种本能反应。交流是一种过程,是人与对手之间、思想与情感的相互给予和接受的过程。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作遗产讨论集》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把这个过程叫做“放光”和“收光”,意思是人体内部能量的释放和收进。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将这个过程更为具象易懂的比喻为初中物理学中都曾学过的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从正极流向负极以此往复的过程,则形成电流,即接受与反馈。
交流无论在任何地方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每个人都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例如:时间、空间的制约,社会道德、法律、制度以及社会职责等的制约。每个人又不可避免的与外界发生一定的必须而且必然的联系,从家庭到社会。从生活到工作,要接触很多的人和事。要建立若干的人际关系,发生若干联系和往来。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交流,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和一定的对象进行着交流。
个人认为交流的基础动因是欲望。欲望是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内部渴求。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欲望之中,为了寻求物质和精神上的自我满足。欲望也是人的一种本能,在舞台上,人物角色中也同样充满了无数的欲望。
一切事物都存在矛和盾两个方面,所谓互相行动也就是互相矛盾造成的结果,没有了矛盾,万物皆停止,没有了矛盾,也就没有相互行动。欲望是交流的动因,而矛盾则是造成交流的可能。
表演的交流与适应是通过语言和形体为基础来传达的。语言是人类交流最重要的手段,也是一大捷径。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当演员太过于依赖语言这一捷径时,行动往往被忽视,或者说,舞台行动由于语言的过度泛滥而匮乏,舞台表现力也就相应被大大削弱。
语言和形体行动必然要相辅相成,共同成为整个有机行动的组成部分。生活中人人都会说话,但被搬上舞台的语言却差强人意。要不就太过于生活和自然(被称为水词)而忽略了语言行动的感染力,从而影响并妨碍表演创作中的语言表现力。另一种常见情况则是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其实质是自我玩味。自我欣赏,表现形式极为空洞。舞台语言要“言必由衷”,才能真正成为表演交流的工具。如果说演员的语言使观众可感,那么演员的形体动作则让观众可视。人都有七情六欲,人外部有五官和四肢。通过五官和四肢的变化来充分展现人们的喜、怒、哀、乐、忧、恐、思。在表演的交流中,语言和形体行动相辅相成。只靠形体行动而无语言,便断了观众与演员之间的听觉感受桥梁。反之,只靠语言而无形体行动,则断了观众与演员之间的视觉感受桥梁。两者缺一不可,否则都不足以产生戏剧艺术的效果。
交流从形式上可分为:自我交流,与对手交流,与想象中的对手(无对象)交流,以及与观众的交流。
在表演中。最重要的交流形式就是与对手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在相互行动中进行的,双方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的,以对手的行动为自己行动的依据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又相互推动。各自都是为了自己的目的,积极的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并用行动把自己的思想,想法,情感,态度传达给对手,以达到改变对手的目的。
除了独角戏外,与对手的交流在任何一部戏剧作品中都存在。与对手的交流所产生的结果就是适应。适应是在接受对方的刺激的同时所产生的反应,不交流就无从适应,而不适应更无法进行下一步的交流。
与想象中的对手交流,是指与自己脑海中想象的对手进行交流,例如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在黑夜的城头上,与仿佛看见的自己父亲的灵魂在交流,其表现形式是演员独白。在交流过程中,交流对象并不真实存在,只不过是人物虚构出来的幻象。即使是虚构,想象的对象越具体,交流就越真实,反之亦如此。
所谓与观众交流。顾名思义,演员所交流的对象是观众。在布莱希特的剧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教学片段《大胆妈妈和他的孩子们》、《四川好人》、《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等。布莱希特演剧方法推祟“间离方法”,又称“陌生化方法”。“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效果是引导观众主动地参与到对情节上的动态思考,提出质疑然后寻找答案。换句话说。演员要把观众作为自己行动的对象,与同台交流一样来进行相互的交流与适应,拉进与观众距离的同时,还从观众视角驾驭角色、表演角色。
总之,交流与适应是演员在创作中必须掌握的一种心理技术。要想做到真实有机的交流与适应,就应该训练好的内部创作素质,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信念感以及表现力。从技术方法上讲,演员在表演中要能够此时此刻的真听,真看,真感受,真思考。
(作者单位: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