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赵瑞昌
榆次区地处山西省中部,是晋中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1328km2,人口55万,现有耕地4.876万hm2,其中基本农田4.8万hm2,人均耕地0.09hm2。近年来,榆次区凭借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指数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若水资源短缺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难以提高,整个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近年来,全区从可持续发展高度出发,始终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按照中央新时期的治水思路,加快全区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找准了方向。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榆次区的农业灌溉综合保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共开发机井2962眼,兴建中小型灌区2处,在丘陵山区修建了660处小型集雨工程,发展有效灌溉面积2.054万hm2,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693万hm2,农业灌溉条件显著改善,保障了粮食生产的持续增产增收。与此同时,开源与节流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开源方面,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建设陆续展开,利用现有蓄、截、提工程,合理调度区域水资源。在节流方面,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探索总结了符合榆次实际的节水新机制,水生态环境人水和谐的大格局正在加快构建。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对全区进行了全面规划,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全区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15hm2。针对水污染和地下水超采日益突出的问题,全力以赴治理河道污染,水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水利改革迈出了坚实步伐:尝试以政府投入为主、市场化融资和受益群众筹资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水利投入机制,搭建了面向市场的融资平台;尝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对小农水资产资源进行盘活;建立了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的政府保障制度,探索了农业灌溉用水水权流转制度,通过运用经济手段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珍惜、节约、保护水资源。
一是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的状况短期内难以缓解。目前农业灌溉用水占全区总用水量的80%以上,由于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大水漫灌现象普遍存在。水资源利用程度较低,调蓄能力差,农业生产仍处于“靠天吃饭”的水平。近年来,榆次区连续遭受干旱,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水资源总量短缺和部分过度开发利用,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水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治理,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这一趋势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缓解。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水环境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全区2008年总用水量为1.3亿m3,利用率仅80%左右,区内的5座小型水库基本处于干涸、无蓄水状态,全区最大的潇河灌区干旱年份基本无水可灌;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调蓄能力下降,效益锐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开发和城市工业的发展。全区现有水利工程中正常运行的仅占70%,尤其是两座病险水库防洪能力弱化,不仅不能发挥正常的蓄水功能,甚至隐藏着安全隐患;水资源利用成效不高,蓄水方式比重小且落后,调蓄能力不足,致使全区供水保证率不高。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榆次区水资源形势将更为严峻,已成为全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是传统的发展理念和粗放的经营方式是资源与环境难以承受的。传统的外延扩张式的发展方式和经济领域的粗放式经营,使生产和生活领域存在严重的结构型、生产型和消费型的浪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消耗率过高、污染严重且效益低下。以水资源为例,全区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 70%左右,但真正被有效利用的仅占灌溉水量的40%左右。在污水处理回用及雨洪水利用等方面也处于较低水平。水资源低供给与高消耗的矛盾依然突出,单位水量贡献率低,高耗低产的经济实体挤占了项目发展空间,降低了区域经济的产出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水环境日趋恶化,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循环失衡,对社会再生产形成新的压力。只有走经济集约化发展的路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才能实现全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完善水资源配置规划方案,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工作中要以规划方案为准则,从不同角度把握榆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区情的具体指标,分析衡量工作。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用水仍是用水大户,应提出具体的节水和灌溉水利用率等指标。
二是要从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现传统型水利向现代化、集约化、资源化水利转变,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转移到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并重上来。要通过创建良性运行的水管新机制,遏制水资源浪费,提高供水能力,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三是以生态建设为依托,从根本上改变水资源的基础条件。今后要加大力度,以生态环境项目建设为依托,坚持山、水、田、林、路齐抓,生物、工程措施并进,全面加快退耕还林步伐,努力改善环境和局部气候条件,涵养和保护水源,为水资源的持续高效配置创造条件。同时努力提高林木成活率,确保退耕还林工程质量,逐步形成水环境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四是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调整中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把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放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的利用率,优化行业间水资源的配置,调整用水重点行业及行业内的用水次序,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促进区域农业产业的规模发展。
五是克服水量不足的困难,把水资源的节约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多方挖掘水资源潜力,全方位开展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农业方面要以节水为突破口,开展水利综合开发,以节水增产增收为目标进行技术改造,健全节水灌溉制度,全面推广节水技术。
六是以市场化为导向,促进水利建设。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以解决投入机制为重点,适应新形势,区别不同工程类型,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入新机制。一方面,要根据水利产业的基础性、社会性和公益性特点,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工程;另一方面,着眼于国内市场,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外招商引资,扩大水利投资规模,推进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步伐,尽快改变水利基础薄弱、调蓄能力不足的被动局面。在管理方面,要尽快改变重建轻管的倾向,坚持建管并重的方针,以商品化、市场化为主导方向,创建水利良性运行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