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丽,朱国仁,张友军,董钧锋,张树发
(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2.河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系;3.河北北方学院)
北方6个不同地区甜菜夜蛾发生为害研究初报
王少丽1,朱国仁1,张友军1,董钧锋2,张树发3
(1.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2.河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系;3.河北北方学院)
2009年在北方6个地区采用性信息素诱捕法研究了蔬菜田甜菜夜蛾的种群变化动态,同时调查其幼虫为害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甜菜夜蛾的发生期长短、高峰日及高峰日蛾量等参数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河南洛阳地区于9月7日达到蛾量高峰,单个诱捕器内蛾量最高达到 230.3头,高于天津宝坻(152.3头)、北京昌平(42.7头)和河北张家口(10.67头),内蒙古呼和浩特和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未诱集到该成虫。田间幼虫的系统监测结果表明,河南洛阳在高峰期百株虫量(414头)远高于天津宝坻、北京昌平和河北张家口(41.2头、21头和2头)3个地区,表明在所调查的地区内,从南到北随着纬度增加,甜菜夜蛾成、幼虫的发生数量和为害程度逐渐降低。最后,初步分析了甜菜夜蛾在不同地区发生为害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
北方地区;甜菜夜蛾;发生规律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在我国为害日益加重,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2]。目前,我国各地甜菜夜蛾发生为害的基本资料不足,极大地妨碍了对其进行预测预报工作的准确性。因此,2009年度我们在河南洛阳、天津宝坻、北京昌平、河北张家口、内蒙古呼和浩特和黑龙江哈尔滨等6个不同地区采用性信息素诱捕法逐日监测了蔬菜田甜菜夜蛾成虫的发生数量,并采用目测法调查了其幼虫为害及年度消长动态,为甜菜夜蛾的预测预报和适时防治提供了一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资料。
甜菜夜蛾毛细管型诱芯和甜菜夜蛾通用型干式诱捕器均购自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诱芯为当年生产的新产品,购进后在-20℃冰箱中保存待用。
试验地点从南到北分别设置在河南洛阳地区大葱田、天津宝坻区大葱田、北京昌平区大白菜田、河北张家口大葱田、内蒙古呼和浩特油菜田和黑龙江哈尔滨甘蓝田。在不同地区的蔬菜生产田设置甜菜夜蛾干式诱捕器,每个地区设置3个,诱捕器间距约60 m。除了天津宝坻区,其他5个地区甜菜夜蛾诱捕器的放置时间均比以往年份中文献报道的时间更早。3个诱捕器的诱芯错时更换,前后相差10 d,逐日记载诱集到的甜菜夜蛾成虫数量。在成虫发生期内每隔5 d定点调查幼虫的为害及发生数量,每次随机取5个点,每点取样10株,共调查50株。
调查年度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和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未诱集到甜菜夜蛾成虫,因此,图1显示了河南洛阳、天津宝坻、北京昌平和河北张家口4个地区甜菜夜蛾成虫的年度消长动态。由图1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甜菜夜蛾发生数量及动态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河南洛阳地区成虫出现的时间更早,6月7日开始出现成虫,天津宝坻和北京昌平地区7月中旬监测到成虫出现,而河北张家口7月底(7月28日)开始监测到成虫。从成虫发生数量上看,河南洛阳和天津宝坻区的甜菜夜蛾发生数量远高于北京昌平和河北张家口地区,而河南洛阳地区调查田内甜菜夜蛾的年度发生量则高于天津宝坻地区。河南洛阳地区年度消长动态中单个诱捕器中甜菜夜蛾数量在50头以上的天数多于天津宝坻区,而北京昌平年度单个诱捕器中蛾量均在50头以下变动,河北张家口地区则基本处于10头以下。
图1 4个不同地区甜菜夜蛾成虫年度数量消长动态
由表1可以看出,天津宝坻和河南洛阳两地2009年度甜菜夜蛾的发生高峰期一致,均在9月7日,河北张家口高峰日出现在8月21日,而北京昌平蛾量高峰日为8月12日,北京昌平地区的蛾量全年高峰日明显早于河南洛阳、天津宝坻和河北张家口地区。从各地诱集到成虫的时间段来看,河南洛阳地区该虫成虫出现更早,发生期更长(156 d),长于天津宝坻和北京昌平地区,张家口地区发生期更短(约2个月)。因此,甜菜夜蛾的发生期从南到北,呈现缩短趋势。
在诱集到甜菜夜蛾成虫的4个地区中,河南洛阳和天津宝坻两地甜菜夜蛾的发生数量相对较高,且该两地高峰日蛾量(230.3头和152.33头)远高于北京昌平(42.7头)和河北张家口(10.67头)地区。田间调查时,我们也发现甜菜夜蛾成虫发生数量的高低与寄主植物的被害株率及叶片的为害轻重呈现正比例趋势。按照各地诱捕到的甜菜夜蛾成虫总数量,其高低顺序为:河南洛阳(10 210头)>天津宝坻(9 448头)>北京昌平(2 605头)>河北张家口(580头),而内蒙古呼哈浩特和黑龙江哈尔滨2009年度采用性诱芯未诱集到成虫。由此表明,甜菜夜蛾成虫发生为害的数量从南方到北方也呈现出逐渐递减的趋势。
从露地田间甜菜夜蛾幼虫发生为害的时间来看,河南洛阳地区幼虫为害时期为130 d,再往北方,各地区为害时间逐渐减短,天津宝坻大葱和北京昌平大白菜田为害时间分别为92 d和58 d,而河北张家口地区更短,仅于9月上旬发现2头幼虫(表2)。
按照各地所调查田块内甜菜夜蛾幼虫发生高峰期的百株虫量来看,其高低顺序依次为:河南洛阳>天津宝坻>北京昌平>河北张家口>内蒙古呼哈浩特、黑龙江哈尔滨,和这几个地区甜菜夜蛾成虫发生数量的趋势相似,幼虫数量从南到北亦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其中,河南洛阳地区大葱田百株虫量(414头)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几乎达到天津宝坻大葱田幼虫数量的10倍、北京地区的20倍(表2)。
甜菜夜蛾成虫和幼虫数量从南到北的不同地理位置存在较大的差异。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从发生期看,天津的发生期(108 d)短于北京的发生期(112 d)。事实上,可能天津的发生期更早,发生期可能长于108 d。北京地区于5月10日安装诱捕器开始逐日监测成虫的发生,而天津宝坻区由于某些实际原因,诱捕器于7月15日才安装,仅安装当日3个诱捕器即共诱集到4头甜菜夜蛾成虫,说明其成虫出现和发生可能更早。表2中,北京地区在大白菜田内进行调查,发现幼虫发生期为58 d。而调查当年,在甜菜夜蛾成虫出现之后,我们在春季的大葱、小白菜和辣椒等作物上进行调查,当时未发现甜菜夜蛾幼虫。而在大白菜8月上旬种植之后,才发现甜菜夜蛾的发生为害。但当时已经出现3龄的甜菜夜蛾幼虫,因此甜菜夜蛾幼虫可能在大白菜种植之前就存在并开始为害,由于调查作物及其种植时间的影响,因而由调查作物的更换、作物的断茬等因素可能会造成幼虫发生期的记录误差。
表1 北方6个不同地区性信息素诱捕甜菜夜蛾成虫年度消长动态
表2 北方6个不同地区性信息素诱捕甜菜夜蛾幼虫年度消长动态
我们研究北方6个不同地区甜菜夜蛾的发生为害和年度消长动态,结果显示从南到北,随着北纬度数的增加、温度的降低,甜菜夜蛾的发生数量依次递减,发生期也逐渐缩短,说明气象因子是影响甜菜夜蛾发生数量和为害程度的关键影响因子,这与李淑清[3]发现“温度与甜菜夜蛾的卵、幼虫、蛹以及成虫的历期显著相关”的室内研究结果一致。李志敏等[4]研究认为,季节间对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影响最大的是月平均温度,年度间影响最大的是年降雨量。而据我们对气象因子的初步分析发现,蛾量高峰期出现时期和当日前后的温度高低与降雨的关系均不明显。2009年我们在河北张家口下花园区的两个调查点 (海拔分别为983 m和1 083 m)分别于8月13日和8月26日诱集到成虫,而位于康保县(坝上,海拔1 412 m)的调查点于 月期间利用性诱捕法和灯诱法均未诱集到甜菜夜蛾,说明除了气象因子,海拔高度对甜菜夜蛾成虫的活动及其发生为害也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另外,作物的栽培管理及其生长势对甜菜夜蛾田间种群的发生数量也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疏于管理、缺水少肥、地势低洼、盐碱地、寄主植株生长矮小、叶片少、生长势较差,且群体密度较低的田块,甜菜夜蛾发生为害较重。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已知和未知因子的影响,例如生物因子天敌等,也是影响种群动态的敏感因素之一。调查当年9月中旬在天津宝坻区田间发现,白僵菌寄生的“僵虫”数量很少。从田间采集的幼虫在室内饲养,结果表现为幼虫发育缓慢,蛹羽化率低,成虫产卵量少或者不产卵,幼虫发僵、发白,后发绿,子代初龄幼虫大量死亡,虫体发黑(数据未发表),其具体生物因子在田间的控制作用及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甜菜夜蛾属迁飞性害虫,田间该虫的发生数量除了与当地越冬虫源有关外,还与从南方迁飞过来的种群数量有密切的关系,其影响因素复杂,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进行多年的资料积累来进行综合分析。
[1]罗礼智,曹雅忠,江幸福.甜菜夜蛾发生危害特点及其趋势分析[J].植物保护,2000,26(3):37-39.
[2]柏立新,刘艳青,肖留斌,等.性信息素诱杀防治甜菜夜蛾的技术效应[J].江苏农业学报,2007,23(5):415-419.
[3]李淑清.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与温湿度的关系[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21(4):352-355.
[4]李志敏,何成兴,高纯林,等.影响甜菜夜蛾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子的灰色系统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S1):148-151.
Report on the Occurrence Regularity of Beet Armyworm,Spodoptera exiguain Six Different Areas in North China
WANG Shao1i1,ZHU Guoren1,ZHANG Youjun1,DONG Junfeng2,ZHANG Shufa3
(1.Institute of Vegetab1es and F1owers,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1tura1 Sciences,Beijing 100081;2.Department of P1ant Protection,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1ogy,Luoyang;3.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
The popu1ation dynamics and damage of beet armyworm,Spodoptera exiguawas monitored using the sex attractant in 6 areas in 2009.The resu1ts showed that the periods,peak time,and moth quantities were different in the different areas.The peak time occurred on 7 Sep.and the highest quantity reached 230.3,which was higher than Tianjin(152.3),Beijing (42.7),and Zhangjiakou (10.67).S.exigua was not trapped in Neimenggu or Hei1ongjiang areas.The resu1ts fromS.exigua1arvae in the open fie1d showed that there were 414 1arvae in 100 host p1ants in Luoyang,Henan province,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Tianjin,Beijing and Zhangjiakou with 41.2,21,and 2,respective1y,showing that the adu1ts,1arvae amounts ofS.exiguain the 6 areas decreased with the 1atitude increasing.The main factors resu1ting in the differences of moth popu1ation were pre1iminari1y ana1yzed fina11y.
Northern area;Spodoptera exigua;Occurrence regu1arity
10.3865/j.issn.1001-3547.2010.18.024
致谢:内蒙古农业大学庞保平教授、黑龙江大学杨峰山教授等参加了部分调查试验,特此致谢!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 项目(200803007)
王少丽,女,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蔬菜害虫综合治理,电话:010-82109518,E-mai1:wangsh1@caas.net.cn
201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