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清
【摘要】设计素描是现代设计的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表现造型创意、交流设计方案的语言和手段。作为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设计素描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是从情感思维方面论述了设计素描创作和诗人作诗的共通性,具体说,就是在设计素描的造型中要具备诗人般的形象思维能力;在设计素描画面构成中要像诗人一样熟识并运用感觉挪移、表象叠加的交互通感表达;在设计素描画面中线的变列、穿插组合要融入诗人般的情感领悟力。
【关键词】形象思维;想象力;造型;画面构成;情感挪移;表象叠加;线条;情感领悟
全球化经济中养育,信息化时代中成长的一代高校学生,大都容易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一种是饥渴性,对纷繁复杂的知识信息,贪婪而又毫无节制的暴饮暴食,并在此中迷茫、沉沦,审美需求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状,无法得到满足。另一类是呆滞型,对扑面而来的知识信息产生严重的惧怕、抵抗心理,麻痹自我,想方设法进行逃避,久而久之,对新生事物产生毫无新鲜感,毫无好奇心的过敏症状,最终导致学生思维僵化、枯竭,情感淡泊,自主意识贫乏的状态,乃至认为生活毫无生趣。
通过这篇文章的详细分析,希望能帮助学生唤醒内心的感知欲激动学生大脑的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乃至生存的兴致。
一、在设计素描的造型中要具备诗人般的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能力从设计创作角度来讲,简单的说就是一种艺术想象力,是将头脑中储存的各种不同的事物形态和感觉经验,进行加工、改造、重组、协调而再创造出的新颖独特的艺术形象。当然,它是一种不脱离情感而又有理性参与的创造性活动。
康德说:“想象力是一个创造性地认识功能,它有本领,能从真正的自然界所呈供的素材里创造出另一个想象的自然界。……诗人又超越经验的限制运用想象力使它们具有圆满完善的,自然界里无可比例的形象。”黑格尔在《美学》中也指出:“艺术作品的源泉是想象的自由活动,而想象就在随意创造形象时比自然更加自由。艺术不仅可以利用自然界丰富多彩的形形色色,而且还可以用创造的想象自己去另外创造无穷无尽的形象。”「1」
作诗如作画,作画亦如作诗。
具体从学生的设计素描创作中来分析,画面中的造型离不开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
这里的造型具体应该包括两部分:
⑴ 造“形”,一种是有形的“形”,就是现实中的实体物象;另一种是无形的“形”就是学生根据实体物象虚构臆造出来的“形”,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装饰性的。如在课堂上学生看到锈迹斑斑的残旧器皿自然会联想到一幅画面——历经年代岁月的风蚀、流传,或许是从战场的废墟中挖掘,抑或是皇宫贵族墓室中的殉葬物品。这时候他们在画面中已不能仅简单的描绘一个普通的器皿了,而应该画出这物品的历史印痕、历史沧桑感乃至它的历史故事等等。
再如,学生在户外风景写生中,由小镇中居民那充满生活情趣的上下交错的晾衣绳联想到此起彼伏的五线谱等等,这些都是设计素描创作中形象思维的充分体现。
⑵ 造“体”,这里涉及到空间概念的作用,是利用一定的形式空间要素构建空间,通过对空间限定要素的解构、重组等手法,训练学生对空间的创造能力。此外,通过联想和转换的手法,寻找不同物象的关联点,创造具有超现实主义的意象空间造型。这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画者表面的感受,而是取决于思维的推理。借助它可以在一个二维的平面空间创造出惊人的视觉真实和独特的视觉效果。
歌德在论及艺术想象力的创造性功能时说:“它是以记忆的方式补助感觉,以经验的方式为理解提供世界观,为理性观念塑造发明了形象,它鼓舞了整个人类——假如没有它,人类会沉陷在黯然无生气的状态里。……透入一切的,装饰一切的想象不断地吸收感觉里的养料,就越有吸引力;越和理性结合,就越显高贵。”「2」
所以说,形象思维能力在学生的设计素描创作中是至关重要的,一幅作品构思的好坏、造型的创意都离不开形象思维的介入。
二、设计素描画面构成中要像诗人一样熟识并运用感觉挪移、表象叠加的交互通感表达
感觉挪移是指一种感觉向另一种感觉的移动,或说,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如诗句“寺多红叶烧人眼”就讲看到红色的枫叶就会想到火,而火是炙热的,有光芒的,便产生出一种“烧人眼”的感觉。视觉很自然的向触觉挪移。“泉清入目凉”,清澈的泉水映入眼帘,就使人感到“清凉”,这更是视觉向触觉不漏痕迹的转化。
感觉挪移对于设计创作来讲也是一种直觉的想象力,一种生理性感觉。是审美活动中,一种具体的、生动的形象感受和快适或不快适的生理反映。体现在画面中,应用于设计创作中,即是一种富于视觉表现力的形式,充分体现着创作者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品味。
如学生在课堂写生中看到光滑的瓷瓶如绸缎,这其实就是视觉向触觉的挪移。看到轻柔的丝绸衬布,如清晨萦绕山林的薄雾,又如曼妙飞舞的音乐旋律。这也是典型的触觉向视觉、听觉的挪移。
设计素描是从具体的现实的形体中提炼、概括出来。是以平面化的视角,抽象的观察方法,感觉挪移的方式,创造丰富的平面图形的。它有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对画面效果也有适合自身具体的要求,比如,设计素描要有基本的设计理念,画面要有强烈的构成意识、分割要好,黑白灰要有层次、有节奏形式和情感体现,等等。
因为“节奏摹写愤怒和温顺,焦急和平静,软弱和坚定……而其它感观感知到的东西就不是这样的摹写,例如我们所触摸或品尝到的东西,只是我们看见的东西除外,因为形状的确有部分这种性格。……”「3」
另外应着重加强对平面构成要素形状的研究,探索正负图形的互动关系、对画面材料质地的认识、表现、抽象、联想,以及对肌理的感知与表现。
这就要运用到表象叠加的通感表达,已不能像感觉挪移那样,只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做出反映,只是简单的由一种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觉,而是要让想象自由驰骋,多种感觉相互应和,产生连锁反应而形成一个虚实相生的多重综合的意象形态。
在设计素描创作中,由多种表象叠加构成的形体绝不是感觉表象机械的凑合,而是作者充分调动想象、联想的能力,把不同感觉凝结在一起,多维度、多层次的表现反映客观事物的一种情感思维活动,它丰富和拓展了实体形象的精神内容和审美蕴涵。
可以说,实体形象的每一次更替、转换,都意味着创作者心灵深处的律动,情感体验的深入。
三、设计素描画面中线的变列、穿插组合要融入诗人般的情感领悟力
情感领悟是艺术家把内在的感情移注于外在的物象,主观感情驱动推进对客观对象的想象、联想,从而赋予主观情感以相对应的特殊感性表现形式。使无情的自然物人情化,使本来无生命的东西有了生命,人情与物理交感互通起来,从而创造出心物契合,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论及诗歌创作的情景关系时说:“心情随风景千变万化,风景随也心情变化生长,别时蜡烛似乎在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得在点头。这两种貌似相反而实际相同的现象就是前人所说的‘即景生情,因情生境。情景相生而且相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能传情。”「4」但由于诗人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个性气质、审美趣味的不同,思维意象往往因人而异,各有面目。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设计素描的创作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作画者审美情感的对象化。也是人的内在情感和外在物象互相作用、相互影响的思维创造活动。学生要具备与自己艺术品味相适应的感觉能力,眼睛的观察要不同于一般人的眼睛,要有一种特殊的艺术敏感。
在表现形式上,设计素描追求的是简练、明了,而线条的价值恰恰在于精炼、准确,符合透视规律。这就使线条顺其自然的成为设计素描画面中的主要表现手段和构成因素。
线条从物理学上讲,有疏密、长短、粗细之分;从情感体现上讲,线条有轻柔、厚重、舒缓、湍急、刚柔并济之说。在画面的具体创作中学生应通过想象把主观情感主动移入与之相对应的线条造型中,灵活变幻线条的排列组合和穿插联结,甚至可以采用虚构中的装饰图案,以期达到审美效应。
以黑白灰“调子”表达画面声色、节奏、韵律;以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进行形体结构的创造。这可以说是现代设计素描画面的经典阐述。
结语
研究艺术是“感性——理性——表现感性”的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而设计素描又正处于一个由理性追求感性的阶段。因此在设计素描这一基本课程的教学中应当突出对于情感思维能力的训练,充分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艺术感受能力,独立的视觉观察能力和归纳、分解、转化、强化等视觉艺术的处理能力。使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造型语言、表现方法,通过对形象的感悟、认识,对自然形态的重组、变形,从中孕育出新的艺术形象,转化为新的造型实体,由此提高自身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造型思维能力,使设计素描成为创造素描,为今后的设计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灵心妙悟——艺术通感论》 陈育德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5年,第39页
「2」《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第34~35页
「3」《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 E.H.贡布里希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62页
「4」《朱光潜全集》 朱光潜著,第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