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清辉
在货币政策和人民币汇率面临抉择的当口,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非官方专家委员的人事调整,让人产生货币政策或将转向的猜测
2010年3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任命周其仁为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不再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职务,增补夏斌、李稻葵为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根据1997年4月15日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货币政策委员会由11人组成,除1位金融专家、2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长外,其余9人均来自央行、财政部等部委。
一为单,二为双,三为集体。此次三位金融专家同时进入货币政策委员会,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意味着货币政策更注重外部金融专家的力量。“按照以前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设置,货币政策的讨论容易一边倒,更多的是代表政府部门的利益和观点,如今决策层希望听到更多从市场角度出发、具有经济学思维的专家的建议。”
三位委员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除了坚持“去年货币政策整体过于宽松,今年货币政策的基调是回归正常状态下的适度宽松”的观点之外,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一个专家还是三个专家并不重要,不宜纠结在‘一或是‘三上。”
影响有多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是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当然委员。其他组成人员在货币政策委员会成立12年来几经调整,但金融专家委员始终为一人。
先后担任专家委员的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时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时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以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樊纲。
由于有较高的选拔要求,入选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专家一般都为一线学术界人士。根据《条例》,还需满足以下要求: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金融研究工作10年以上,非国家公务员,并且不在任何营利性机构任职。
在美国,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每位成员的观点和思想都受到媒体和市场的诸多研究和关注。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几位历任委员,如李扬、余永定、樊纲等委员的很多言论也都曾引发国际市场的大幅波动。
据业内人士介绍,李扬是2003年货币政策委员会中最鲜明反对加息的学者,而余永定是坚定的加息派。2004年9月3日,余永定取代李扬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2004年10月28日,央行宣布加息。所以,基于当前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都对中国的货币政策高度关注,新任职的三位专家委员的言论也被视为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某种信号。
货币政策委员会虽然并非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但对货币政策影响力不小。根据《条例》规定:央行报请国务院批准有关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或者其他货币政策重要事项的决定方案时,应当将货币政策委员会建议书或者会议纪要作为附件,一并报送。
并且,作为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能够提前掌握分析和决定货币政策的数据和信息。按照《条例》,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处在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召开的10日前,应当将会议议题及有关资料送达委员;在会议召开时,向委员提供最新统计数据及有关技术分析资料。
对此,兴业银行首席分析师鲁政委认为,三位金融专家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意味着他们的言论将定期地、正式地向决策层传递,这将对国务院制定货币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不过,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实验研究室主任刘煜辉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则认为,“加息或是人民币汇率调整,央行没有决策权,决策权在国务院,至少要主管经济和金融的副总理及以上级别才能决定,三位專家委员不会对货币政策的决策产生外界所希望和想象的那样大的影响。”
央行独立性加强?
据外媒分析,金融专家集体入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创下非官员人数之最,也营造了央行货币政策更具独立性的初步环境。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央行都应该具有较高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的决定不受到来自政界或利益团体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委员会曾被认为是央行以及货币政策提高独立性的重要平台。值得一提的是,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从北京大学教授进入央行体系的第一个职位,即是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
对此,新晋三位委员之一的周其仁曾对媒体公开表示:“美联储一般被认为是最具独立性的央行,可以抵御所有政治压力。但格林斯潘在他的传记里说,很长时间正好是政治压力不大,所以看起来美联储才非常独立。”他认为,关键是我们处在一个国家信用货币的时代,货币的背后就是政府,这在任何国家都一样,差别是行政、政治体制的形式不同。
《朱基答记者问》一书显示,1994年1月15日,时任总理的朱基在接受美国《商业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情况是,无论央行再怎么独立,它都不能独立于国务院之外。中国央行的独立性是指它独立于地方政府和国务院的其他部门。”
此外,值得注意的还有,在新晋的三位委员中,周其仁与李稻葵都有长期的海外学习及工作经历,夏斌虽不具备海外经历,但他最早建议中国外汇储备需要多元化投资,并一直坚称中国应购买更多的黄金,以支持人民币国际化。这些显示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的选择标准上,全球化视野正在成为必要的考量。
观点并不一致
2010年3月30日下午, 2010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召开,本次例会也是三位新委员加入货币政策委员会后的首次会议。
4月1日,央行公告了此次会议的总结,特别强调,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其中“合理充裕”和“适度增长”和前期央行的相关表述不同,这一变化被认为是新晋专家委员的观点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次会议上,三位专家的观点不一致,也引发业内关注。
周其仁的观点是三人中最严厉的,主张加息,退出刺激政策;李稻葵则主张视CPI情况来决定是否加息。他认为,如果CPI超过3%,再考虑到未来的通胀预期,货币政策当局要通过加息来进行调整。而夏斌则质疑仅仅因为一个月的CPI在高位就加息,“下个月CPI还会这么高吗?”夏斌还质疑加息就能抑制通胀的观点,“加息就能抑制通胀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怎样的呢?”他认为,同时还要考虑中美利差水平,如果美国保持利率水平不动,中国因为加息会导致热钱流入。不过他预测二季度中国有可能加息。
综合三位专家委员关于加息的表述来看,周其仁和李稻葵都支持盯住通胀指标,采用加息这个比较激进的手段退出。
但是,国泰君安宏观策略分析师翟鹏则表示,专家们的意见在货币政策委员会中或许并不占多数,因为与实体经济联系较紧密的部委代表会反对政策退出。
而对于当前最关注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三位委员的观点也是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音。
夏斌、李稻葵均认为,不能屈从于某种压力而推动人民币升值,他们都认为,人民币要回归到金融危机之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上。
而周其仁则从不掩饰他对人民币汇率低估的看法。他在博客里指出,中国经济面临较大通货膨胀的压力,主要原因就在于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出路就是把汇率和货币恰当分开来处理”。
同时,三个人都认为解决汇率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两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表示,人民币汇率重返盯住美元,是金融危机时期中国所采取的特别政策,在合适的时机,这一政策会有退出的时候。
整体上看,三位专家委员加强了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上“政策退出” 的声音,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变也势在必行。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相关人士也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央行公布的会议内容没有直接提及加息、汇率问题,回应了最近关于利率调整的猜测,传达了不要把目光盯在利率调整上的意思。“此次货币政策委员例会不只是一个形式会议,所有司局级官员都参加了,而且会议时间很长,应该就更为实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在这位人士看来,三位履新的专家委员的主观态度将助推货币政策的收缩和相关消费税的征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