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莹
上海科技出版社大楼是以办公编辑功能为主,以科普报告厅等公益性功能为辅的综合性办公楼。项目位于徐汇区漕河泾开发区边缘,西侧与南郊中学相邻,东侧是上海科学技术孵化中心,北侧为出版社一期大楼,南侧为规划道路,与规划绿地相望,西南方向靠近沪闵路及地铁站,基地为梯形,占地约4 200 m2。
本项目为公开竞赛后中标实施项目,总建筑面积17 899.6 m2,主体建筑高度73.95 m,地上18层,地下1层。工程设计充分考虑现有基地周边老旧的复杂环境和一期建筑,进行合理设计,力求创造富于文化气息的办公建筑形象,提升建筑自身乃至整个地段的文化品位。
总体布局重点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致力于与一期建筑组成流畅完整的建筑群。在满足退界、消防和日照要求的前提下,将建筑主楼高层部分布置于基地的西南侧,将裙房布置在东南侧,尽可能减少对已有一期建筑的南向视线的遮挡,确保一期建筑能最大程度上享受南向规划绿地景观。基地南侧退界13 m,形成新建大楼的主入口广场,并布置南向广场绿化;在一、二期建筑之间布置中心绿化,在狭小的基地中因地制宜地营造出日照充沛且富于层次的绿化景观(见图1)。
因用地紧张,因此将裙房底层架空,巧妙地留出了地面汽车和自行车停车位,减少了对地面景观的压迫,并留出了由南侧规划道路进入基地的主要车行通道兼消防车道,路宽6 m,双车道,并向北侧延伸与一期建筑东边道路连通。建筑西侧为基地的消防出入口,设4 m宽消防车道,连通一期基地内道路。这两条道路与基地南侧规划道路和建筑北广场共同组成新建筑周围环形的交通流线,同时与一期道路系统有机相连,形成大基地范围内流畅有序的交通组织。进入地下车库的坡道入口位于一、二期建筑之间的中心绿地一侧,便于来自北侧的钦州南路和南侧规划道路的上下车交通组织。
建筑设有南北两个主出入口,南侧主入口为新建大楼面向室外广场和规划道路的主要入口,北侧主入口面向一期建筑,便于二者的办公人员来往联系及来自钦州南路的人流进出,东侧设置内部工作入口,西侧过街楼下的出入口主要供科普报告厅疏散使用。
功能分区明确。整幢建筑共有18层,首层为两层通高的大厅,南北通透,服务于办公人员、来访人员以及科普报告厅的大量人流;2层为科普报告厅以及为之服务的前厅、休息厅及其他辅助用房,报告厅长24 m,宽14 m,高6 m,体量较大,单独设于裙房,减小对办公的干扰;3层~18层为办公空间及会议室,采光通风良好,独立安静。1层~2层层高为4.5 m,3层~18层层高均为3.9 m。地下1层为设备用房及停车库,并设6级人防。
布局经济实用。交通核、卫生间和机房等辅助用房布置在建筑北向两端,余下中间形状完整、南北通透的空间供办公使用,该模式利用率高,交通便捷,既减少了公共部位和办公区域的相互干扰,又提供了可灵活布置的办公空间,即大空间办公和内廊式南北隔间办公。多数办公空间面朝南向规划绿地,日照充沛,视野开阔,景观优美。
交通流畅便利。主楼东侧交通厅有电梯三台,以及一部消防楼梯,西侧有一台消防电梯兼用作货梯以及一部消防楼梯,两侧的垂直交通的设置能满足主楼疏散的要求,其中消防楼电梯通至地下层。为便于裙房部分的科普报告厅的交通疏散,为它设置了独立的疏散楼梯通至室外。
室内亲切宜人。首层大堂是人流最密集的地方,南面为点式玻璃幕墙,北面为框式玻璃幕墙,高大通透,宽敞明亮。内部中庭两层通高,周边围廊,丰富了大堂的空间层次。大堂装饰以浅米色石材为主,简洁雅致;科普报告厅采用木色穿孔吸音板结合米色乳胶漆,和办公部分色调统一,表达出富于文化气息的新办公建筑形象。
由于投资限制,整个建筑用材朴素,主要依靠独特的体形及丰富的细部来突显文化气息和时代特色。
建筑体型采用单纯几何块体的穿插组合,强调立面的竖向线条,加强高层建筑的挺拔感。高层主体为高大方整的矩形,南面微曲,一厚实筒体拔地而起,穿出主体屋面,和对侧一片简洁的板墙共同支撑起顶部弧线形构架。主体挺拔端庄,顶部弧线优雅舒展,一竖一横,一虚一实,一动一静,形成建筑鲜明、大方的远眺形象。裙房采用矩形体块和弧线片墙的穿插,强调大片石墙和局部玻璃幕墙的对比,细部考究。
主楼立面采用对称的中轴线设计,四面转角采用厚实的墙体衬托中间大片条形窗的通透清亮,立面条形窗强调舒展的横向线条,与造型的竖向线条相对比映衬,塑造整体性强、层次分明、对比强烈的立面效果。南立面隔层设镂空构架,阳光下投射优美而有韵律的光影,丰富了主立面的细部和层次。主楼以面砖材料为主,主入口采用玻璃幕墙及少量石材装饰以加强现代感。裙房靠近南北入口处外挂石材幕墙,与主体建筑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