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适于电力企业生产的设备点检定修模式

2010-04-14 21:33叶进军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0年1期
关键词:劣化检修设备

叶进军

作者通联:国电浙江北仑第一发电有限公司 浙江北仑市 315800

E-mail:710307@nbip.net

随着电力企业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保证设备的使用性和可靠性,避免非计划停车和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已成为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行点检定修制就是要对目前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对实施的维修策略和维修方式进行重新组合,采用新思路、新方法和通过有效的设备点检、劣化控制和倾向性管理等手段,随时掌控设备的技术状态,进一步优化检修策略,科学的平衡设备大、小修工作量,减小设备故障的发生概率,提升检修工作的有效性、及时性和控制维修成本等。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虽然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并已成为提高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确保设备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要建立起适于电力企业生产的设备点检定修模式,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和进一步的提高及创新,才能在节省维修费用和减少停机损失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一、实施点检定修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到2008年底,我国发电企业的装机容量已达8亿kW左右,随着国家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和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电企业也在积极探索,研究更为科学的设备检修策略和维修管理模式,以进一步提升设备维修管理的执行力度和维修工作的有效性。在检修策略方面,通过多年与国内外科研机构、软件公司的通力合作,重视技术创新和开展寿命分析,以及实施管理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检修(RCM)及风险分析为基础的维修管理模式(RBM)等,对设备及部件的使用寿命、设备的综合技术状态进行跟踪分析和综合评估,在正确判断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周期,合理确定检修项目和检修周期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国电浙江北仑第一发电有限公司的开展情况来看,还应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1.任务概念存在模糊性与狭隘性

从目前企业实施的点检制模式看,一是把点检工作简单的等同于点检员的工作;二是把点检工作简单成专业点检员对现场设备的巡检、信息记录与浅层次的设备评价等。事实证明,一旦把点检工作简单的等同于点检员的工作,就会出现把日常点检任务(如设备巡检)及专业点检任务(如设备的维修策划、维修项目制定和材料管理、经济管理等工作),甚至将状态检测等也都集于一体的情况,大量而繁重的现场设备点检、数据记录、信息整理和维修工作管理等,会使点检员失去对重点设备、重点部位及薄弱点等实施定向重点管理的方向和进行深层次分析的时间。虽然点检员掌握了大量检测数据,但可能因繁忙的工作,而无法进行有效的筛选和分类出有用的数据,或对点检工作开展造成困难等。另一方面,因未能将“巡检”、“清扫”等基础性较强的工作,也纳入到设备点检的工作范畴,而出现不重视这方面信息源的情况。

2.点检部位及项目设置缺乏目的性

企业在确立设备点检标准时,由于缺乏对点检人员进行科学和有效的培训,不能对点检工作的开展方向进行有效的界定和制定出明确的管理目标,没有明确和细化标准的制定原则和统一要求。因而出现了将所有的设备、部位或项目都列入到点检标准中来,造成点检标准过繁、点检项目过细和点检工作的实施没有重点等。既无法进行很好的控制,又因工作量大,常使点检人员的工作不是走马观花,就是流于形式,失去了实施点检工作的重点和工作目标等。

3.点检工作缺乏规范性

点检,顾名思义首先是对现场设备按标准进行定点检查,了解设备的实际技术状况和运行状态,获取其功能状况和量化的技术信息,为今后的技术分析和修理计划的制定等提供第一手资料。点检制的起点就是通过对现场设备的分工检查,为设备的维修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状态信息等。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专业点检员的工作量较大,不能按时或定期获取有价值的设备点检信息,有关技术人员又无法得到设备劣化情况的真实数据和进行分析的足够依据。因此,使点检工作失去了规范性、真实性和企业实施点检工作的真正意义。

4.检修策划缺乏点检信息的指导性

由于对设备技术状况的把握和与劣化管理方面的缺乏,点检工作已不能对检修方式的策划起到指导性作用,对事故检修、定期检修、状态检修及改进检修等,也不能做到合理的配置,维修方案的制定缺乏合理性。因为没有充分、有效的点检数据作为技术支持,对检修方式的采用、定修周期的改进与检修项目的优化等,都失去了可靠依据和技术资源。因此管理成果不明显,造成点检与检修自成一体,不能互相融合,实施效果不理想。

二、建立适于电力企业发展的设备点检定修机制

点检定修制虽然在电力企业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很好的应用,并已成为当前优化检修工作的首选模式。但通过多年实践,笔者认为,为进一步做好、做实和使其发挥出更好的作用,还应作好以下工作。

1.规范组织体系,深入点检实施

在整个设备管理体系中,企业必须建立一个清晰、高效的组织体系框架。进一步明晰岗位巡检、日常维护、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等执行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努力创造一个能深入开展设备点检工作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不论企业的设备维修机构如何设置,是采用社会化的维修方式或是企业自己检修,是将策划部门与修理作业机构分别设置,还是将二者有机的结合或着统一起来,都需确定相应的管理部门和人员,明确需要执行的工作和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点检定修管理往往是一个目标的确立、几种方法的揉合和与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等。企业设置设备维修机构时,必须要将有利于点检定修工作的管理和开展作为前提。

2.在拓展运行业务的工作中融入点检管理系统

加强设备的运行工作管理是搞好点检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改变运行与设备维修管理相互独立的传统局面,拓展运行装置的点检范围是开展日常点检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根据日常点检要求,点检工作要有利于运行业务的拓展,充分和有效地利用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优化开展点检业务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组成,平衡好点检人员的工作量。在点检任务的策划中,需要做好合理的选择点检项目和点检内容,以及相关信息的记录类型等。做好点检工作量的平衡,是为了能适时地完成点检计划所规定的工作,有利于进行问题的分析与统计。突破传统的业务运行模式,是优化点检管理模式和实施全员管理的有效举措。

3.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大力推行SIS点检系统

借助于现代化的网络数据管理系统,建立网络化、远程化的SIS(Supervisory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的现代化点检模式,实行用户化定制,实现全厂各生产系统和设备远程的SIS点检。实现了点检员可在办公室客户端对设备参数进行在线点检,也可对任意点的技术参数以及参数越限报警值等,进行24h或更长时间的跟踪观查和劣化趋势分析等,保证点检员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对设备技术状况和故障隐患的正确分析和作出准确的判断等。

SIS点检系统虽然非常适于企业开展设备劣化的倾向性管理和维修方案的制定,以及检修方案的优化等。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对问题判断的直观性、问题分析的前瞻性和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在数据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不能及时发现或判别问题存在的严重程度等。因此,不可完全或过分的依赖。只有借用SIS系统辅助进行和开展的现场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等工作的做法,才是建立和完善企业信息化点检体系的科学方法。

4.规范专业点检员工作

专业点检员应完成好对重要设备、重点部位和危险点的定期点检工作,对点检周期和设备界限的确定,可根据设备的技术要求和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定和规范。例如,企业可根据专业点检员的实际工作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水平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点检计划。专业点检员只要按照点检计划,根据从日常点检、精密点检和检修工作中获取的设备技术状况和劣化倾向信息,再结合点检标准对重要设备、重点部位进行认证,就可有的放矢地对设备的危薄点,进行技术监控和劣化倾向管理等。因此,专业点检员必须参与现场设备点检工作,才能准确把握和获取设备的劣化信息和有针对性的进行劣化倾向性管理等。

5.规范点检标准和数据记录

点检标准是实行设备点检工作的基础,在制定标准时应结合八定要求(定人、定点、定量、定周期、定标准、定方法、定点检业务流程、定点检要求)和设备技术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等。实施点检标准任务(或岗位)化时,应按岗位的不同需求分别制定。同时,应根据设备技术状况的改变,及时修正点检标准的相关内容,如调整部位、延长或缩短周期等。实施动态的规范性调整,可有效利用现有的点检资源,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浪费。加快进行记录工作的信息网络化工作进程,使大量数据能快速、高效地进行筛选和分类。点检记录要优先考虑数值类信息,尤其是专业点检员,选用数值类测定量作为记录信息,更便于对设备进行长周期的趋势分析和进行劣化倾向性管理。规范点检标准应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力戒出现“海量”数据与“微量”使用等情况的发生。点检数据应以生产实际的工作需求进行收集,避免出现点检工作的形式化。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可有效防止岗位间的信息隔离等。

6.强化设备分类管理,明晰设备点检目的

强化设备分类管理和明晰设备点检目的,以及优化检修策略是搞好设备点检定修工作的重要方法。既要进一步强化设备分类管理的思想,把其作为设备点检和检修策划工作的前提和指导,避免主次不分、轻重不分,以及造成无谓的资源浪费。还可通过扎实的现场设备点检工作,更好的把握设备的技术状态。通过对设备实施可靠性的技术评估,以及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检修策略和平衡工作任务,以进一步提升控制设备正常运行的能力和方法,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设备分类是基础,要避免出现将设备分类、设备点检与检修策划管理相脱节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的设备点检与检修体系,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二者相互依存和相互发展。实施在设备点检基础上的事故检修、定期检修、状态检修及改进检修,以及将他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企业就可实现能较好的平衡日常维修、零修与定期大小修工作量的目的。

三、结束语

搞好点检定修工作,不但要求员工应具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还需有较强的综合技术水平。因此,企业要为他们提供能展现活力、体现公平和充满和谐的内部环境。由于设备点检定修制的实施,使专业点检员工作已成为设备管理工作的主体。以日常点检、精密点检为两翼的“三位一体”的设备管理模式,也使他们在设备管理工作中承担了不同的重要角色和责任。为此,公司在各种述职平台上,进一步明确了他们的待遇和地位,避免因设备管理职能的不同,而出现管理上的偏差。在述职成绩归属与责任承担时,应始终坚持客观和公正的原则,避免出现有意或无意的偏向行为。在员工岗位和职称晋升之外,还通过设立员工贡献奖、建立技术能手评选等评优工作机制,以及建立网络版的合理化建议申报制度、设置专题信箱制度、设立企业论坛、进行专题网上对话等,极大地调动和激励了广大员工刻苦钻研业务和参与技术革新的积极性。优化检修模式是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的最终目标,而不断完善和优化点检制及其实施环境,则是开展优化检修工作的前提,也是电力企业设备管理工作能长足发展的重要措施。 W10.01-08

猜你喜欢
劣化检修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基于S形试件五轴数控机床动态性能劣化评价
检修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跨海桥梁混凝土劣化分析及预养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论自动化焊接设备的预检修
八钢2500m3高炉适应焦炭质量劣化的生产实践
茂名式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