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桂民
(河北省承德市河道与橡胶坝管理处,河北 承德067000)
山水园林城市水文化、水景观建设
姜桂民
(河北省承德市河道与橡胶坝管理处,河北 承德067000)
城市的产生、发展离不开水的作用。承德山水园林城市的形成及沿袭与传承创新水文化、打造城市水景观密不可分。遵循“以水为魂”、“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承德把单一的城市水利工程建设,提升到兼顾环境、协调人文、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大避暑山庄”水环境景观建设的高度,实现了由“300年山庄岁月”向武烈河、滦河“两河时代”的跨越。针对构建“大避暑山庄”的需要,提出“以文促景”、“以景兴文”、“水城共生”的水文化、水景观建设思想。
城市发展;水文化 ;水景观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化之源。人类在与水长期共处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爱护水和欣赏水,创造出许多璀璨的水景观与水文化。古代堪舆把城市穴场喻为“胎息”,意即大地母亲的胎座,城市及人居在这里通过水系、山体及风道等,吸吮着大地母亲的乳汁。城市建设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体系,涵盖地理、气候、产业、人口发展战略等各个方面的经济、文化因素。不论城市如何发展,总得以水为先。水对城市的作用是全方位的,也是贯彻始终的,在当代城市水环境开发建设过程中,如何通过打造水景观、振兴水文化来推动城市发展,实践人水和谐的理念,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人类文明的呼唤。
承德,古称“热河”,以水得名。1702年清康熙乘马“阅河隈”,行到热河上营(即今承德)“访问村老”后得知此地“草木茂,绝蚊蝎。泉水佳,人少疾”,自然条件极其优越,且为天留锁钥之地,遂决定在此建造与国家命运攸关的热河行宫——避暑山庄。1703年热河行宫始建,人口与日俱增。1708年热河行宫开始使用,标志着“热河”古城进入了发展期。1733年雍正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罢热河厅设承德直隶州,此为“承德”的始源。应该说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建成之始,承德城市水景观就有了雏形。
历来人们常把水比做是自然面貌的眼睛,如宋朝王观说:“水是眼睛棱,山是眉峰聚。”山庄在园林创作上,充分利用了水作为造景要素和表现题材。正如《热河志》中所说的,“山庄以山名,而趣实在水,瀑之溅,泉之淳,溪之流,咸汇于湖中。”避暑山庄利用“曲藏有致”、“水通意远、勾连全园”的理水手段构置水系湖泊;利用山区天赐之水巧设山涧溪流、悬崖瀑布,呈现灵动的水生态景观。不但滋养了山庄良好的生态环境,更是山庄胜趣妙境之魂。避暑山庄的“真山真水”、“师法自然”、“人水相亲”是山庄水文化独有的特征,是承德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庄以水为题材构成的景色十分丰富。既有浩瀚宽阔的湖泊,又有流水潺潺的山溪;既有山麓下的天然池沼,又有岩顶人工开凿的“天池”;既有晴雷夏雪的瀑布,又有迸发的溅泉。山庄内康熙和乾隆帝定名的72景中有23景是因水而定名的。这些以水为主题的景致又分别以水在动态中所产生的光、影、声、形色的美为造景意境的主题。如风泉清听和玉琴轩,都是表现流水击石所产生的声响;千尺雪则是表现水自石坝倾流而下所产生的形与色之美;水流云则是欣赏动态的水与映入水中的云影之间,互相融合之美。山庄不仅能从空间上将园外的景色借到园内,而且能通过水把园外景色引入园内;山庄外的罄锤峰和罗汉山的峰姿都可印在湖中;山庄的倒影之胜也是山庄特有的风姿。
避暑山庄对承德城市发展的影响,由水体到园林到陪都,再到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表现出承德在历史的发展演化中对水和水利的依赖。正是优美的水环境景观与城市的融合,创造了承德特有的“城市园林化与园林城市化”风格。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政府的关注下,承德进行了大规模的以避暑山庄为核心的水景观修复工程,山庄众多景点得以恢复。1989年,承德遵循“以水为魂”的治水理念,开始打造亲水、洁净、透绿、文昌、景美、怡人的水景观工程,把单一的城市水利工程建设,提升到兼顾环境、协调人文、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大避暑山庄”水环境景观建设的高度,实现了由“300年山庄岁月”向武烈河、滦河“两河时代”跨越。
“园林之胜,惟是山水二物”。避暑山庄以山名,而藏曲得法的理水,更使整座园林生动活泼且意境深远。清康熙年间修建的山庄引水工程,在早期水体疏导和景观点缀方面起到了极大作用,然而到同光年间,这一作为水源重要补充的引水渠却被废弃,到清末引水道由于年久失修、泥沙淤塞而失去向山庄补水的功能。为保护传承世界文化遗产,再塑避暑山庄水景观,2006年承德启动了山庄引水入园故道修复工程。该工程全长5km,每年向山庄输水600万m3,使沿线望源亭、云容水态、涌翠岩、石矶观鱼、知鱼矶等20几处历史景观得以重现,再现了避暑山庄“以山名,胜趣实在水”的历史风貌和盛世风采。饱经缺水干涸的山庄湖区,有引水故道和武烈河橡胶坝补水工程作保障,从此再无湖水见底之虞。
山庄和城市水系师法自然、藏曲有致,尤其是清坝、山庄引水等古代水利工程蕴含着古人丰富的治水思想。据记载,流经山庄和城市东侧的武烈河,当时河水丰沛而清澈,但汛期洪水常泛滥成灾。因此在建设山庄和城市水环境时,整治武烈河便成为梳理水系的前提和主要任务。为构筑 “水心山骨”特色的皇家园囿和抵御洪水,建庄伊始,古人按照以疏为主,依自然河势在山庄和城市东侧的武烈河右岸筑就长达10余华里的防洪工程——清坝,然后从武烈河上游暖流喧波水闸引水入庄。应该说,清坝与山庄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整体。为彻底解决清坝被河水掏刷垮塌之险,2000年完成的清坝加固工程,通过采取护基、灌浆、硬化等措施,使这道横亘于武烈河右岸300a之久的防洪工程牢固如初。
自1989年以来,承德以武烈河为城市水系的中轴,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水系河湖综合治理和水景观建设。以河道为网络,连接组团,建设兼具排沥、景观、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的城市水生态系统,牵引城市“南扩”、“西进”,使武烈河、滦河成为体现城市品位的水景主轴。20a来,承德依据山川地貌、园林水系的地域特色,以“四化”建设为平台,做足了城市水环境景观建设这篇大文章。
2.2.1 文化
通过河网整治全面展示宜居新城的水文化,使水景观与宜居新城有机结合,体现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品位,让承德凸现地域个性。橡胶坝工程是承德河道水景观建设的核心工程。目前,滦河、武烈河及其旱河三级流域水面融通,共建橡胶坝34道,水面长度达27km,水面面积达800万m2,堪比两个西湖。滦河与武烈河、市区二仙居旱河水面顺畅相连,浑然一体,成为新、老城区共同的景观轴线、生态轴线和发展轴线。滨河景观带彰显着“生态休闲、历史古迹、现代都市”三大文化主题。武烈河上12组23座中墩雕塑,用不同的雕塑语言和形式,多视角阐释承德独特的山庄文化、皇家文化和民俗文化特征,展示承德现代城市风采。整个雕塑系列与城市总体规划和武烈河景观规划相协调,处于武烈河景观规划历史古迹文化段的1~6道橡胶坝雕塑群,汲取中国龙、皇家狩猎、民间舞蹈等文化元素,借鉴承德独有的剪纸艺术形式,重点展现承德的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处于现代都市文化带的7~12道橡胶坝雕塑群,则是利用现代雕塑语言,展现开放的承德、发展中的承德现代城市形象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承德人海纳百川、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武烈河雕塑群的建成,形成具有承德特色的雕塑艺术风景带,使广大市民和游客在游览滨河景观的同时,感悟承德文化和艺术的魅力。
2.2.2 亮化
通过对河道等水景进行系统亮化,映托出山水园林之城的魅力,增强城市的活力和动感。滨河岸线亮化工程完成了1~12道橡胶坝及其中墩雕塑、滨水护岸、桥梁、堤防和临水管理房灯光照明,滨河亮化长度达12km。滨河岸线亮化工程遵循历史古迹文化段和现代都市文化段的主题理念,在灯具布局、选型、亮度上力求与不同文化段相协调,体现出风格迥异的照明体系。1~6道橡胶坝段以历史文化带的风格选择灯型,7~12道橡胶坝以现代文化带的风格选择灯型。如正阳酒店至2道橡胶坝河道右岸清坝段,因为紧邻避暑山庄,灯具照明座落于清坝之上,因此设计充分考虑山庄城墙和清坝的色调,安装了具有中国古典韵味的银灰色双头庭院灯,与山庄的古建风格相协调,既满足岸线功能照明的需求,又较好地阐释了山庄古文化。
2.2.3 绿化
对河网岸边进行绿化,显现蓝天、碧水、绿色、清净的自然风貌,为城市营造休憩的空间。滨河绿化工程遵循植物群落立体化、层次化、多样化设计理念,乔灌草相结合,常绿树种、落叶树种合理配置原则,力求形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生态水岸效果,目前已新建滨河绿地面积34万m2。
2.2.4 美化
综合整治河岸、道路,清除垃圾死角,做到城市建到哪里,河网整治到哪里,使河道成为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形成人水和谐的新环境。结合绿化工程,为充分满足市民的休憩、娱乐的需要,建设了大量的广场、园路、台阶,同时布设了一定数量的园林雕塑、景石、休闲座椅、健身设施等,体现人性化,提高文化品位。目前仅武烈河滨河硬化面积就达4万m2。武烈河罗汉山景区音乐喷泉、水幕电影及激光投影工程:以罗汉山做背景,橡胶坝水面为衬托,这个集国内外最新设计理念和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水、声、光、色景观工程,为武烈河再添胜景。
在河网整治的同时力求做到水体净化,从源头上治理污水和污染源,营造良好的城市水网生态环境。2004年启动的城市污水截流与治理工程包括污水截流主管道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两部分,沿河(滦河和武烈河)直埋敷设污水截流主管道,收纳两岸的城镇污水,将入河污水引向梯级橡胶坝库区下游集中处理。新建的承德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8万m3,污水截流管网铺设长度已达36.5km,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60%,出水水质优于设计的二级排放标准,基本保持一级B标准。目前正争取后续项目计划升级达到一级A标准。市区污水截流与治理工程作为承德节能减排的重要工程性措施,有力扭转了城市污水直排入河严重污染环境的不利局面,使承德呈现出一幅水绿交融、清泉涌动的绚丽画卷。
承德滨河水景观建设实现了山与水、古典与现代的交融,提升了城市品质。滨河水环境景观建设日益彰显出“招商引资的品牌”、“城市环境质量的标志”、“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防洪保安的盾牌”等四大效应,不仅扩大了承德的外延,也丰富了承德的内涵。随着滨河水景观工程的不断完善,承德城市旅游、投资环境大大提升。水牵动着承德旅游业、商业、工业、房地产开发、交通等产业的发展。高档住宅小区,高层商贸、写字大楼临水而起,商贾云集;一座座跨河大桥,临波飞渡,带来了交通的便捷。滨河经济隆起带的兴起,聚集了人气、财气,壮大了城市规模,增强了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并推动着承德与世界的交汇融合。
水景观与水文化之间是相互依附的关系。水景观是水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城市水文化由自然水景或人造水景构成,是人们在设置水景时借助文化思想的内涵或赋予某种文化范畴的概念。在自然景物的微缩移植中,生存需求便是水文化。在水景处理时,因势利导,走向因地而异,这是道家“道法自然”的文化;水景仿造天然遗产,并赋以动听而富有诗意的名字,这是文化本身的积淀;若能别具匠心,创造出某种风格、某种地域和文化特征的结构,则是艺术文化。随着承德城市“南扩、西进、北沿、中疏”战略的实施,未来承德水环境景观建设,应按照承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坚持“以水为魂”、“生态休闲、历史古迹、现代都市”三条主题文化带建设理念,根据河流水系不同区段的功能特点和自然资源状况,持久打造“水盈商兴、荟萃人文”的名城形象。
随着城市景观艺术的繁荣,水景的功能从单一转向综合,挖掘水的文化潜力,焕发水文化的魅力,凸显水景观的特色和个性,不仅能促进水景与城市文化的交融,形成既有地域风情又富有一定特色的水域空间,而且是对当地居民的传统信仰及场所感情的尊重。因此,在水景观建设中要努力保护和发展城市的水文化特色,达到以文促景的目的。要把“建设水文化,做大水文章”作为推进城市水环境景观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研究水文化,自觉运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指导城市水景观建设。要结合周围的环境特点与文物古迹、旅游胜景,对河道沿途的名胜古迹进行修缮或重建,把体现承德风貌的楼、台、亭、阁、桥、榭、园林、塔等串联在一起。新建的滨河水景要着力挖掘武烈河、滦河沿岸的古文明,将山庄文明与现代时尚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精品。挖掘承德人爱水、护水、玩水的生活情趣和历史典故,展现人与水的和谐之美、城与水的依附之美,将“两河”、“一园”环城水系作为承德文化的一种载体加以反映。
水文化在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个不断自我更新的系统,这又为水景观的后续开发及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将会赋予城市水景观新的内涵和活力。要通过滨河水景观建设,进一步彰显“三条主题文化带”。在现代都市文化带建设上,继续扩展河流水系的水面长度,加大对滦河的开发治理,以发展橡胶坝、生态驳岸和生态浮岛为重点,牵引城市“南扩”、“西进”,使这条区段成为承德的“经济隆起带”。在历史古迹文化带建设上,继续营造市区旱河,依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特点,采取不同的建设方式,使各条旱河与武烈河形成流动的水网体系,再现古城河湖充盈的优美水环境。在生态休闲文化带建设上,把握生态平衡思想,体现环境的可持续性。在保障河道行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滨水地带的自然条件和景观资源,进行多元化开发治理,发展生态型驳岸、各式护岸和挡墙,因地制宜地营建水中浮岛、湿地和河道水生植物群落,建立起市区上游12km的“城市绿色长廊”。特别是在滩地建设上,要以开敞性的公共绿地和防浪林为主,适当增加亲水性、文化性、娱乐性的设施,保护城市轮廓景观线,逐步形成视觉开阔、水城相映的现代城市水景观主轴线。
水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在于注重水环境的保护和水资源的永续利用,这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水文化建设上,按照“资源、环境、生态、健康、安全”协调发展的理念,突出“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促进水循环、建设水景观、延续水文化”等关键环节,弘扬可持续发展观的优秀文化传统,营造“水城共生”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质,构建人与水的和谐关系。特别是在建设水景观过程中,要注重水经济的开发。要大力开发水上旅游、水域餐饮、水域建筑等项目,结合陆域现代服务业体系,构建一体化的水经济网络。开发水上休闲项目,包括歌船、戏船等民俗旅游活动,以及剪纸、书法绘画等民间工艺表演等。开发水上脚踏船、划船、美食沐浴、闲茶棋牌、地方戏剧、说唱等消费式活动。做大“山庄月·中华情”等文化品牌,精心构建水域景观,展现承德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之城的景象,发挥其旅游价值。大力开发滨水区域价值,构建滨水广场,开展露天的广场音乐会、广场商品特卖、广场美食展等活动,聚集游客及居民,促进休闲度假产业的发展。
[1]吴悦肇.城市建设与山水文化[J].中国科技信息,2005(5):149.
[2]龙彬.论中国山水文化与山水城市[J].华中建筑,2000(4):34-36.
[3]戴颖,李可可.水文化浅议[J].海河水利, 2004(6): 65 -67.
[4]刘树坤.水利建设中的景观和水文化[J].水利水电技术,2001(1):30-32.
[5]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河道及滨水地带的“整治”与“美化”[J].现代城市研究, 2003(5): 88-90.
Construction of water culture and water landscape in Garden City
JIANG Gui-min
(River Channel and Rubber Dam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Chengde 067000,China)
Water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city.In Garden City of Chengde,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generation and continuity and its creation of water culture and construction of water landscape.Following the strategy of"Regarding Water as Soul"and"People and Water Developing Harmoniously,"the City of Chengde has upgraded city water project construction to the higher level of"Great Summer Mountain Resort",which is water environment landscape construction;it has combined environment,humaniti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gether.The city has achieved the goal of marching to"Two-River Times"—Wulie River and Luanhe River,from"300-Hundred Summer Mountain Resort Time".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constructing"Great Summer Mountain Resort",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ve ideas in terms of water culture and water landscape as following:"Constructing Landscape with Water Culture","Promoting Culture with Water Landscape"and"Water and City Coexisting Simultaneously".
urban development; water culture; water landscape
TU99
A
1672-9900(2010)S0-0125-04
2010-09-27
姜桂民(1963-),男(汉族),河北承德县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河道治理与橡胶坝建设管理研究工作,(Tel)0314-215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