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华
(河北省涉县水利局,河北 邯郸 056400)
水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其重要性日益显现,如何科学合理的保护开发利用水资源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课题。我国的水资源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对水资源的“多龙管理”。目前我国的水资源管理涉及到水利、城建、环保、卫生等多个部门,这种“多龙管水”造成了管理混乱等多种弊端,必须通过水管体制改革来改变这种现状,而城乡水务一体化则是这种水管体制改革的有效尝试。截至2009年上半年,全国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已达1532个,占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总数的62.9%。
将过去水利、城建、环保、卫生等部门对水资源都有管理权的“多龙管水”改为了“一龙管水”,杜绝了部门间的相互推诿扯皮。
城乡水务一体化后,水务部门将水利、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节水等都纳入统一的用水规划,避免了过去各个部门间各自为战、缺乏统一规划的弊端,提高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近年来,水资源污染事件频有发生,特别是饮用水源的污染,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害,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诚然,其中的最大原因是个别企业或个人的利欲熏心,向水源中排放污水所致,但相关部门对其缺乏有效监管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城乡水务一体后,可以将原来水利、环保、城建、卫生等部门的相关执法职能有效整合,最大程度地保护水资源的安全。
城乡水务一体化虽然是水管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但由于其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计划经济成份还大量残存的环境中,城乡水务一体化的发展还受多方因素的制约。
如水资源管理和农村供水属于水利职责,城市给排水属于城建职责,水环境监管属于环保职责等,这种分工都是以相关法律条文为依据的。城乡水务一体化后,将这些多部门的涉水职责都纳入到水务一个部门,目前还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
“多龙管水”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各部门多年来已形成了稳定而牢固的利益链,而且部门的趋利行为越来越厉害,有利的事抢着管,无利的事都不管,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必然会损害到一些部门的利益,这就导致一些部门对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抵触心理,从而严重阻碍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的进程。
水利、城建、环保、卫生等部门都有自己的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例如农村供水技术规范和城市供水技术规范就有很大的不同。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后,城乡涉水事务都归水务局管辖,原有的工程规范已经明显不再适用,这就给工程规范设计、水事执法等造成很大困难。
城乡水务一体化还是个新生事物,人们的思想认识和业务素质还未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许多人仍停留在传统水利的思想状态中,这对城乡水务一体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大中城市中,供水量不足的城市达400多个,缺水严重的城市达110多个,其中18个主要沿海城市中就有14个缺水,再加上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我国传统的“多龙管水”体制又严重削弱了水资源管理行政职能的发挥,不对“多龙管水”的水管体制进行改革,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会进入死胡同。
使城乡水务一体化发展有法可依,对原有的技术规范进行整合补充,通过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建立完善,保障和规范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城乡水务一体化涉及的部门多,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政府在这方面要充分发挥其领导职能,打断部门间的利益链条,进一步理顺部门的职权范围,加快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早日实现“一龙管水,团结治水”的好局面。
城乡水务一体化后,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行业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取得成功,才能实现水务管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