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2010-04-14 03:02
山西水利 2010年11期
关键词:科学文化发展

任 华

(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管理局,山西 大同 037000)

在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中,经济形态与文化形态密切相关。从17世纪的扩张经济、求量的扩张文化到二战结束后的现代集约开发形态、求效率的商业文化,我们可以看到一条主线:经济发展模式和文化形态的互动。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相应的文化形态,文化形态也反作用于发展模式。经济模式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社会文化就能处于上升的状态;经济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产生阻碍和破坏时,社会文化也呈现出一种普遍的迷茫状态,引发自我反思否定,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迎来新型发展方式。以史实类推,在新时代,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自然和谐、社会和谐”的新文化。也包括众多“子文化形态”,最具影响力的必将是“水文化”。

1 关于水文化

“水文化”热已兴起,但具体内涵尚无精确定义。目前,各类阐述提法众多,包罗万象,大概包括以下四大类观点。

第一,注重水的资源价值,指无污染、含有适量矿物质的天然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资源,既不可缺少,质量也必须达标。

第二,修身养性论,例如春秋时代老子的《道德经》中就有围绕“上善若水”展开的对“道”的阐述,事实上是一种人生观。

第三,科学性质和科学分析,如水的矿物质、水分子、健康水的标准,净化技术、功能水的定义等,此类观点更接近“水科技”。

第四,水的旅游文化,主要是景点介绍,如北京的玉泉山,西安华清池,济南趵突泉,山东、江苏的微山湖,大理洱海等等。

以上观点缺少文化成份,笔者认为必须把握“水文化”的“文化”属性,文化属于受经济基础影响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全社会范围内相对固定的表现形式,对经济基础有明显的反作用。所以必须从经济基础出发,分析水文化。

笔者对“水文化”的观点如下:

水,是自然界循环运动的最活跃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佳载体。节约、保护、利用水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水文化与各国政府的高端共识相关,也与类社会每个成员的日常生活相关,水文化将影响人类各个层级、各个人群,将影响全人类的价值观、发展模式,推动实现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水文化明显具备以下不同特征:

第一,给予形态。早期的扩张文化,现代的商业文化,都是索取形态、功利形态,其目的是索取更多的财富;水文化则是一种崇尚自然的给予形态、非功利形态。

第二,集体利益属性。扩张时代和商业时代就初步出现全球化趋势,当今世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已经是全球性的,谁都无法独立于世,任何自利的举动都将导致全球负和,水文化关乎全人类的“集体利益”,也将推动这个概念真正形成。

第三,衡量标准综合化。成功的衡量标准并非是唯一的财富多少。这种扭曲人性、异化人格的标准将被水文化代替,成功的衡量标准将是科学的、多元的,不全取决于财富,“拜金主义”将在这个历史阶段消失。

第四,由异化变为同化。目前的社会,所有阶层的人都被自己的创造物所支配了,异化明显。而水文化支持人的同化和理性,即人会理性支配自己的创造物,控制自己。人类千百年来梦想的人的解放将有望实现。

2 水文化与科学发展

水文化并不是一种利益性的文化形态,依靠个体自发不可能形成,必须借助科学发展的大环境才能逐渐推动这种文化形态的形成。我国首先把科学发展上升到国家意志,这是“水文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但必须有具体可行的实践措施,才能得到发展。

一是借助媒介环境,推动新型文化。要善于运用各种媒介手段,逐步推进科学发展观念,使“水文化”深入人心。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苦,必须树立长期观念,最终以科学发展推动新型文化的发展。二是尊重客观事实,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新事物的发展,也要和现有事物相结合,利用旧有事物,为推行新事物创造条件,扫除障碍。因此,“水文化”要汲取旧文化中的精华,并在其基础上得到创新发展。

3 结语

学术研究最终还要落实在实际应用中。新的发展模式和水文化观念,对全球各国而言都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的形势下,“水文化”要得到确立、发展,必须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作支撑,同时,根据经济形态与文化形态的发展规律,“水文化”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猜你喜欢
科学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科学拔牙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