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燕
(临沂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山东 临沂 276002)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下降[1]所致的常见病,多发生在45-55岁妇女中,主要表现为无规律的子宫出血,常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甚至休克。治疗原则常采用止血、调整月经或诱导闭经以纠正贫血。常用的方法是刮宫、性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切除,效果不佳者常建议行子宫切除。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主要为无排卵性子宫出血,米非司酮有受体水平拮抗孕酮的作用。临床常用于终止妊娠及子宫肌瘤等治疗,依据米非司酮还可能有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作用,故用于37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站2004年2月至2007年12月来咨询诊治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37例。其中41-45岁4例,占11%;46-50岁10例,占27%;51-55岁23例,占62%。病程<3个月5例,3-6个月20例,>6个月12例。经量增多22例,月经紊乱9例,经期延长6例。出血期间子宫内膜诊刮病检为增生期24例,单纯增生6例,腺囊性增生过长2例。其中贫血患者9例,血红蛋白最低为60g/L,平均为(75±6.5)g/L。在此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排除血液性疾患,心、肝、肾功能正常,子宫B超检查均无占位性病变。
1.2方 法 待诊断性刮宫报告非恶性病变确诊为宫血,给予米非司酮每晚睡前口服,每次10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为一疗程,共6个月,用药期间每月复查血、尿常规和肝功能、盆腔B超情况。
2.1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闭经,其中17例直接进入绝经期,8例月经稀发,12例停药后半年恢复正常月经,疗效与病程长短及年龄无关。9例贫血患者贫血均得以纠正,血红蛋白由平均75g/L上升为115g/L。有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潮热、出汗、情绪改变,在加用谷维素、维生素E、更年康等对症治疗后均好转。2例转氨酶升高,停药3个月后恢复正常,未发现其他副作用。停药后观察半年以上患者33例,4例因各种原因未观察到。
2.2、服药3个月B超盆腔检查,37例子宫均正常或偏小,卵巢最大直径线均<2.8mm。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于卵巢功能性障碍引起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卵巢虽有雌激素分泌,卵泡能发育,但不能成熟,没有排卵,没有黄体形成,极少分泌激素。米非司酮是一种孕酮受体阻断剂,不仅有拮抗孕激素作用,对不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均有作用。
米非司酮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主要是抑制卵泡的发育和延迟排卵。除直接作用卵巢外,还通过抑制促卵泡生成激素,使黄体生成激素分泌而阻止卵泡发育,加速了卵巢残存卵泡的萎缩,而使接受治疗的患者直接进入绝经期。[2]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的作用主要是诱导月经和阻滞子宫内膜发育。更年期功血患者无排卵、无黄体期,故无明显诱导月经作用。
从本组37例病人治疗中观察到,米非司酮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是可逆性抑制作用。用药期FSH是低水平,停药后FSH则逐渐上升。有12例病人停药后3-6周恢复了正常月经。因此,能否进入绝经期可能取决于卵巢内残余卵泡数量。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能够影响生殖、内分泌轴的多个部位,具有多种作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可靠,无明显不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765.
[2] 朱四军,赵白鸽,谢衷明.RU486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内膜轴的功能影响[J].生殖与避孕,1995,15(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