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药提取物作为一种具有一定疗效而又作用温和的天然添加剂应用于化妆品,已成为新产品开发的热点,这类产品也因此被称为“药妆品”。但相比于薇姿、雅漾等跨国“药妆”企业在药房渠道赚得盆满钵满,国产“药妆”却一直处于没有标准许可的灰色地带尴尬发展,而部分企业对“药妆”的夸大宣传和消费者的误解也普遍存在。因此,在关注“药妆品”发展前景的同时,对其生产经营的规范和监管也迫在眉睫。
随着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逐渐深入人心与购买者消费理念的日趋成熟,以植物制剂代替化工合成制剂及特殊化妆品向功能性细分转型将成为未来化妆品的发展趋势。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的药品原料,既符合未来市场对化妆品天然性和环保性的要求,其有效成分又能与化妆品结合发挥出更好的功效,且以药养颜更与中医药精神相符合,无疑将成为未来化妆品发展的主流。
我国中药的开发和利用在世界范围遥遥领先,其药效确切,可成为功能性化妆品的最好原料,比如,生姜、辣椒、首乌、侧柏能生发育发;从余甘子中提取的小分子量单宁能减少因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红斑,可作为一种卓越的防晒剂原料;又如益补气血的人参,活血行气的当归,嫩肤消斑的珍珠等传统中药,早已成为化妆品研发中最受青睐的原料之一;再如,灵芝、茯苓、花粉、鹿茸、胎盘、牛乳等提取物内含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及天然保湿因子更是受到国内外美容权威专家的好评与消费者的公认。
从市场角度看,我国幅员辽阔,季节温差及天气变化较大,干、冻、裂成为秋冬季节皮肤存在的最大问题,同时消费者也存在许多特殊的使用习惯与认知。研究表明,东西方女性的皮肤差异较大:西方女性皮肤白皙,容易衰老,而东方女性皮肤偏黄,较不易衰老。目前,大多数国际“药妆”品牌均是针对西方女性的皮肤问题,与东方皮肤需求并不能完全契合。此外,国人崇尚美白、去斑、去黄气等。这些均为以含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化妆品创建真正基于东方女性肌肤需求的“药妆”品牌提供了机会。
我国的化妆品产业发展迅猛,据统计,2009年国内化妆品生产企业共计5000余家,年销售额高达1400多亿元。虽然本土化妆品企业占整个化妆品行业的90%,然而其市场份额却不到20%,绝大部分市场被中外合资和外资企业占据。特别是在高端美容化妆品市场,本土企业几乎无法涉足。目前,本土化妆品生产企业只有通过与外资企业合作或推出中低档产品才能迎合国内消费者的需求。近年来,国际化妆品企业巨头更是加速拓展中国市场,通过对国内知名品牌的并购整合,正不断渗透国内中低端市场,本土化妆品企业引以为傲和赖以为生的中低端市场渠道优势,正在加速消失。我国本土企业亟须制定整体发展规划,才能在从容应对挑战的同时不断增强竞争力。
尽管目前国家尚未对“药妆品”定义和分类,但它已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品类和渠道细分的路径,是目前本土品牌一条突围之路。国内药企,特别是一些老字号中药企业进军“药妆”市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不少药企拥有美容养颜的传统秘方、原材料资源或中草药种植基地;二是其研发技术、生产工艺比较成熟,作为中药材的大宗购销商,能通过对原有产业链和销售渠道的有效控制驾轻就熟,达到节约成本与迅速占领市场的目的;三是药企良好的品牌形象也是进军“药妆”市场的一张王牌,“药”好“妆”优,这一普遍想法能使药企迅速树立起消费信心。因此,研发生产含中药成分的功能化妆品,国内药企的优势显而易见。
此外,随着零售药店连锁经营模式的发展,充分利用其独有的便利性与专业性,融健康、美容和方便购物于一体的药妆模式,无疑将成为中国零售药店发展的转机。因此,未来几年,药妆店将成为药店多元化经营的主流,谁能把握这一机会,谁就能赢得市场先机。
目前,“药妆”亟须化妆品监管部门给出一个规范统一的定义,帮其摆脱这种不合理、不合法的尴尬发展处境,并制定准入门槛,立法监管,促使其健康快速地发展。
在我国具有育发、染发、烫发、脱发、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九种功效的化妆品必须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取得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方可生产。“药妆”就其具有的功能性而言,与特殊化妆品相近,但含中药成分化妆品的一些功能在现有特殊化妆品中仍未能囊括,如抗皱、抗衰、增颜、美白等,且真正意义上的“药妆”的生产标准、工艺流程和卫生要求均应高于特殊化妆品,甚至应以与药品生产同等的标准生产。若将“药妆”纳入特殊用途化妆品种类,监管部门应合理增加功能性化妆品的类型,并针对“药妆”适当提高生产要求。
我国应系统地建立起“药妆”原料安全标准、美容中草药技术标准和法规、合格评定及检验检疫制度、包装和标签制度等,从原料、生产工艺、包装标识、宣传用语、储运、销售等方面规范其发展,并逐步建立“药妆”命名禁用语数据库,进一步规范和指导“药妆”命名工作,并制定相应罚则。
应鼓励大型药企、日化企业与医药行业研究机构合作,以皮肤科学为研发基础,结合我国传统中医学与西方医学对人体衰老机制的研究,把现代科技应用于我国传统医学,针对不同区域、环境、肤种、不同负重下皮肤差异性,为不同性质的皮肤问题研发专业对应性的产品。
应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和引导,通过各式途径开展“药妆”专项治理宣传活动,一方面严厉打击虚假夸大宣传,另一方面增强群众对违法广告、假劣“药妆”的辨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虚假“药妆”广告的诱惑。对于药店销售“药妆”的药师应进行定时培训使其能正确向消费者介绍和推荐“药妆”品以使消费者能有效选择适应性产品,促使“药妆”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链接:何谓“药妆”
“药妆”是个舶来概念,源于医学护肤,指含药物有效成分,针对特定问题肌肤人群具有辅助治疗作用的一类功能性化妆品或个人护理用品。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虽然允许“药妆”这一概念的使用,但并不承认其为一类产品。与普通化妆品的本质区别在于,“药妆”是功能化妆品的一个细分市场,其产品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更具针对性,能更好地改善如暗疮、过敏、色斑、过度衰老等皮肤问题。药房是其主要的销售渠道之一,安全性须经医学文献和皮肤科临床测试证明致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