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 17至 20日,省水利厅副厅长张健深入运城市的永济、临猗、稷山、垣曲、平陆、夏县等 6县,就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保项目、退耕还林水利项目、中央扩大内需水土保持项目、沟坝地治理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每到一县,都直接深入工程现场,详细了解项目的前期工作、项目区选择、工程布局、实施状况、技术配置、建设管理等情况,并与市、县领导及工地施工人员共同探讨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厅水保局常务副局长王彦平、运城市水务局局长冯进喜等参加调研。
张健副厅长在调研中指出,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关系国计民生,必须认真把握项目的政策特点、实施原则和技术要求:一是要紧紧抓住国家立项的宗旨和要求,如农发水保项目要突出综合治理,沟坝地治理项目要突出增地效益;二是要和当地县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农民群众需求环环相扣,密切结合,加强技术培训,引进优良品种,提高治理效益;三是要因地制宜,求真务实,在水保措施配置上不仅要技术可行,更要经济合理,要中看,更要中用,在设计审查阶段,就要严格把关;四是要积极探索,创新机制,把国家出资修梯田和百姓自筹打地埂结合起来,引导大户、企业积极参与,调动千家万户治山治水的积极性;五是要加强工程管理,推动项目效益的持续发挥。在夏县虎庙骨干坝施工现场,张健副厅长仔细询问施工技术负责人如何测干容重、怎么具体取样、在那些地方取样。他强调,一定要按照有关设计标准要求,抓好清基、削坡、碾压等关键环节,建设群众满意工程。当看到现场没有小型打夯机时,他立即指出,机械碾压不到位的地方,人工夯实一定要跟上,要吸取甘肃淤地坝垮坝的教训,真正把好事办好。 据《山西水土保持简报》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