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国英
(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 大连 116029)
图书馆正处在巨大变革时期,“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图书馆的认识。这场变革不仅改变了文献的传播形式,而且在文献管理及使用的观念、方法上都产生巨大变化。文献数字化进程发展迅猛,电子文献势必成为文献流通主流载体,但印刷型文献仍有优势,短时期不能退出历史舞台,各种载体文献多重收藏与管理将是图书馆未来的工作特点。图书馆管理要适应这个特点,筹划好馆藏文献数字化的布局,充分发挥馆藏文献的作用。
目前馆藏文献大都还以印刷型为主。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电磁型和缩摄型载体,没有影响印刷文献的收藏。电子文献技术的出现开阔了文献传播技术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观念,发展速度很快,逐步成为文献流通主流载体,这种趋势不可逆转,但需经过长时间过渡。
从馆藏数量上看,印刷文献占据各馆绝对优势。据对2000年全国80多家国家情报单位调查,有46.4%的单位能提供50种以下电子出版物,提供服务超过500种的单位只占总数23.2%,其中主要是国家图书馆(3731种),和一些省级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以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该馆截至2002年9月,馆藏文献总量已达 1,265,713册(件),而其中光盘942件,只占其0.07%,购买国内光盘数据库3种,购买国内网上数据库(含镜像)7种和国外数据库(含镜像)1种,其中含电子期刊29,448种。可这些期刊的原文资料只是1994年以后,不能承担起完整的检索功能。因此一部分文献服务仍然靠印刷文献。
从建设投入看,电子资源成本高,不但基本建设需要大投入,就是日常维护的费用也相当巨大。科学院系统和高校馆近些年投入明显加大,其中很大比例用于电子资源的维护与更新。而占我国图书馆绝大数量的公共馆经费不足,尤其是区(县)级馆,无力进行电子资源建设。据国家统计局显示的数字,2000年国家用于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总支出157173万元,其中用于省级、县级图书馆88081万元,占56%。经费总支出中购书费用40575万元,占25.8%,其它为事业用费。在用于省、县级图书馆经费支出中购书经费22147万元,也仅占25.1%。2000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购买图书975万册,按全国13亿人口计算每万人拥有75本新书。2001年县级图书馆购书花费7626万元,购书329万册(件)。全国县级图书馆2227个,平均每馆3.42万元,购新书1477.3册。在这种经费状况下,要大规模上马电子资源,图书馆难以应付。
从文献出版状况看,2001年全国新书91416种,重版重印书63110种,出版期刊8889种,而电子出版物2396种,所占比例甚少。至于引进文献也是如此,2001年全国进口图书、报纸、期刊累计432951种,而电子出版物累计5969种。目前电子出版物基本是影视和音乐类作品。适合图书馆收藏的电子出版物,大都是图书情报单位制作的各种数据库 (包括封装型和网络型),种类甚少,而且产品很贵,得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才能购买。即使各种回溯型数据库再多,也不能囊括已出版过的文献,因此在一段时间内还不能完全靠电子文献服务。
从文献管理看,现有经验和管理章法都是针对印刷型文献特点制定的,人们已经习惯。电子文献形态是虚拟的,使用与管理都别于传统文献。不但要有图书馆学知识,还要有计算机操作、外语和综合分析等能力。网络利用深不可测,对其管理、开发与使用需有一批专业人员。
应该看到,印刷文献虽然有一定存在的社会基础,但与电子文献相比存在着许多不足,如单体储存容量小,出版周期较长,不便于资源共享等。电子文献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很快使人们认同。它容量大,传播速度快,存储方便,便于资源共享。但电子文献及其支撑技术在图书馆普及与应用还待一定时日,人们需逐步了解、熟悉并提高使用电子文献的能力。同时也期望计算机技术本身的提高与进步,如体积小型化、传输无线化、系统软件中文化、降低成本等。
电子文献是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传输信息的外在形态。电子文献依靠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支撑才能体现出文献价值。而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并非仅用在电子文献的传播上,在图书馆的管理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1.2.1 网上资源的途径。Internet现已成为世界上最有活力的文献信息传送通道。目前,中国互联网络的网页总数为1.59亿个,全国平均每个网站的网页达669.3个。国内网络出版最早的人民时空(http://www.peo plespace.net),1999年1月就以网络为根基,建起4个平台(出版社平台、网络出版平台、出版信息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已有300多家出版社加盟,有15万种新书在上面流通。像“人民时空”这样的网络运营商成百上千。但眼下网上文献很滥,质量不高,而中文网可利用的资源远远不足,在图书馆服务中只能起辅助作用。但在社会新闻传播上,网上文献有着极大的优势,成为图书馆服务的重要途径。
1.2.2 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工具。主要应用于文献分编、内容揭示、信息检索、借阅管理、读者统计等环节。不但提高了工作速度,而且在项目细化、揭示深度、统计精确上非人工所能比拟。在读者服务方面,检索速度快、查捡率高、操作方便,是图书馆管理的最好手段。
1.2.3 知识的检索渠道。目前投入使用的电子文献除网络形态外,还有封装型数据库及其它类型产品,内容涉及书目、期刊、报纸、检索工具类等信息密度大的文献。古籍类图书也开发出一系列产品,商业性和保护性兼而有之。通过这些渠道可以系统检索各种常用知识信息,在图书馆服务中起着重要作用。
1.2.4 文献的储存库和利用源。随着数字化技术普及,电子文献将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和各种传播渠道,图书馆会逐步储存大量的电子信息载体,读者需求文献大多将靠电子手段提供,成为文献的储备库和利用源。
目前对于电子文献与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人们还不甚了解,若使它充分发挥作用必须打好基础:首先,要普及电子文献及相关知识的教育。使管理人员与读者了解和熟悉电子文献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提高驾驭现代化手段的能力。其次,研究和探讨本馆电子文献服务的方式、特点、规律。不要轻易移植不成熟的技术,不应完全套用别人的经验。第三,实行标准化管理,靠规范或章程来约束,尤其是起步阶段,未雨绸缪,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根据本馆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操作技术规范以及检验标准。
2.1.1 同内容文献重复收藏不可避免
出版商尽可能将发行量大的文献用各种形式出版。我国目前生产约4000种封装型电子出版物中,约有70%是由印刷出版物转化的。其中一些文献还出过缩微平片、胶卷等版式。例如《四库全书》就有影印印刷版、缩微胶卷版,数据库版。由于各种文献出版时间不同,加上社会环境影响,收藏时容易出现同内容文献多载体重复采购。如各种期刊、报纸数据库所收内容与现行报刊重复,购进期刊数据库又不可能不订购印刷型报刊,两种文献形式同时存在于图书馆中。
2.1.2 文献技术处理上的麻烦与混乱
同内容不同载体,进馆时又不同时,分编加工技术操作要求不一样,都会增加差异的概率。从文献揭示的要求来说,相同文献标引从标目到内容揭示应该一致,而实际上做不到,出版的各载体文献标引结果都存在着差别,处理不当就给读者使用文献造成混乱。
2.1.3 同内容文献存放异处,服务多重
一般图书馆都将不同载体文献分别存放、管理。于是内容相同而载体不同就会存放多处,给读者使用造成麻烦。即使指引明确也会由于读者对文献载体不熟悉而多处奔波。在服务上,各种载体特点不同,服务必然有差异,处理不当也会影响服务效果。
2.2.1 文献资源建设要有计划性,做好多载体文献的平衡与协调,合理规划各种文献的建设与使用
首先在时间上有个计划性,视本馆经济状况和其他客观条件,规划出文献数字化的大致步骤。其次,确定在某时期内某些范围的文献应由某些载体承担。哪些内容用光盘保存,哪些靠网上解决,需要保存文献如何管理等。第三,筹划好本馆文献数字化的进程。就目前经费现状来看,一般图书馆靠购买商业化数据库来实现数字化,是无能力做到的,必须靠本馆的努力来完成。这需要有个计划性问题,诸如时间进程及不同内容、类别文献的先后顺序等。
2.2.2 管理上既要讲科学性,又要有灵活性
自动化分编技术已有相应的规范,问题在于工作人员对其准确把握和掌握的标准,合理协调现有馆藏,做到科学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首先,要根据本馆具体情况制定技术操作细则,强调科学性和规范化,按标准严格要求。各环节间技术壁垒必须打破,制定出在一定范围内大家认同的操作规范,为网络条件下文献畅通传播营造技术环境。其次,一些特殊技术性问题,应以实际需要灵活解决。现代化设备的运用是科学进步,要求符合科学性原则,既便于管理又便于使用。不要把电子文献及其设备变成死设备死文献。第三、提高管理人员使用计算机管理的能力。目前管理人员能力参差不齐,馆员中受过专业教育者较少,计算机及其网络操作技能、电子文献使用技能、文献检索技能,都有待全面提高。
2.2.3 加强检查和考核的力度
在不同部门和各个技术环节上,都要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严格要求,不给以后工作留下隐患。关键在于合理制定考核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文献数字化趋势不可挡,2000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图书馆等8个单位建成虚拟式国家科技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与北京超星公司合作建立“超星数字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与IBM合作建立数字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北大图书馆等已对其部分馆藏数字化等。但对一般图书馆实现数字化来说,可谓举步维艰,购买整套数据库费用巨大,而且与馆藏文献差距较大,无法体现已有的馆藏特色。若要按书目单条购买成本更高。馆藏文献数字化需采取购买与本馆制作相结合的途径来实现。数字化需要相当资金和人工,图书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合理安排。
数字化目的在于充分收集和揭示文献资源,为读者提供最便捷的服务。本馆财力、物力、人力是文献数字化的基础,要在这个基础上规划本馆数字化工作。馆藏文献经过长期积累都有自己的特色,这是本馆优势。数字化过程应该巩固和发展这种优势,体现馆藏特色为读者服务。
数字化是项系统工程,在建设中需要合理安排。哪些文献种类需要购进数据库,哪些本馆数字化,哪些不必数字化,大致确定不同时期各种载体应承担的服务范围。计划各阶段经费投入,以及不同时期电子文献数量和应承担的任务,使数字化工作有序进行。
电子文献不论是光盘还是网上资源,直观性差,本身就缺乏信任感,加之其存储密度大,随时更新成本高,能否满足服务读者信心不足。因此在电子文献建设之初就要打好基础,数据库及时更新,一般文献的电子本也要更新,失去流通意义的文献占据有效空间,就会影响查检速度和准确性。由于经费或其他原因,不能及时更新时要有补救措施,增强读者对电子文献的信任。
网络虽然内容庞杂,却内含丰富,可以补充藏书之不足,需要下大力气挖掘这块宝藏。首先要寻找资源,尤其是免费资源。其次将有用资源整序化。第三是将有序信息发布给读者,可以提供网上导航,或将文献下载经过整理后提供给读者。但要在相关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著作权保护是很敏感的问题,若处理不慎会殃及读者。
数字图书馆是由众多图书情报单位和各种文献传播机构组成的集合体,每个馆都是这个体系中的一部分,只有各成员馆真诚合作才能使资源共享。虽然每个馆具体情况不一样,投入数字化工程有早有晚,但这条路迟早要走,因此要早打算早规划,做好馆员心理、馆舍设备、人力物资等各方面准备,科学地加入文献数字化体系之中。
[1] 徐丽芳,罗紫初.我国图书情报单位电子出版物的收集与利用情况调查[J].出版发行研究,2001,(6).
[2] 陈雅,郑建明.论网络信息生产[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1).
[3] 罗紫初.我国情报机构参与电子出版物市场开发的意义、内容及方式[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4).
[4] 刘昆雄.论我国 21世纪图书馆“两极”发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