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覆盖全河南省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2010-04-11 12:44张长琳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0年3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资源共享河南省

张长琳

(河南警察学院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2)

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文献信息资源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已经与物质、能量共同构成了支撑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资源体系,它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积累和利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区域性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全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基础,是满足区域文献需求,支持区域科技、教育、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1 河南省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河南是一个经济强省和人口大省,也是一个信息资源大省。文献信息资源分布全省,主要集中在高校图书馆、地市公共图书馆、科技情报机构和一些大型企业情报信息机构,这些丰富的文献资源在服务区域经济和科技创新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对精神文化产品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需求不断提高,社会矛盾更突出地存在于思想文化领域。河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在构建和谐河南的战略部署中,突出了文化构建的主题,及时提出了实现河南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两个跨越”。至此,文化强省上升为指导河南未来发展的两个最高战略目标之一。文化强省建设包括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信息产业的壮大。而文化信息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支撑,文献信息资源是创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文化强省政策的推动下,河南省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文献信息资源支撑着全省文化信息产业的半壁江山,在全省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调查显示,由于部门分割、条块管理,计划体制下长期存在着机构过多、各自为政、收藏雷同,文献信息地理分布不合理,缺乏统筹规划协调;文献信息数据库建设杂乱无序,不成规模;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等突出问题。这些因素极大限制了各图书情报机构的服务范围,致使河南省的文献信息资源总量严重不足,而且品种严重短缺,所能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多层次、多样化、高水平的消费特点。与兄弟省份相比,仍处于劣势。现在各级文献收藏机构均又面临着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经费减少等问题,致使有些部门的文献信息资源收藏已变得有名无实。这些成为我省信息系统发展的症结,成为全面发展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强省的制约因素。文化兴,则中原兴,文化强,则中原强。合理协调信息资源配置与充分开发利用,盘活、整合我省已拥有的丰富文献信息资源,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很有必要以整合并优化配置文献信息资源为突破口,对我省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弄清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症结之所在,究其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从全省整体化的角度出发,加大文献信息基础建设的投入,加快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的建设;要依托现代网络技术,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优化配置,逐步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面向全省的文献信息资源协同保障体系和网络快速传递服务体系。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河南省文化强省建设、实现在我国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崛起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2 河南省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可能性

2.1 网络与信息技术的支撑

省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要以自动化为基础,以网络化为前提,以宽带网的开通为必备条件。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河南省各个系统的图书情报单位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从技术层面上进一步提升了建立省域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可能性。公共系统的图书馆,已经形成了以省级图书馆为核心的信息网络;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基本都建立起图书馆网站,并使用各种类型的自动化集成系统,网络环境比较成熟的高校图书馆已经将机构内部的局域网升级到广域网环境,通过国内骨干网CERNET联接到Internet上,显示出了高校特有的优势和实力。各种信息数据的加工技术、存储技术、全文数据库技术、数据机读格式标准等技术的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这些都为我省信息资源合作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也加快了构建省级保障体系的步伐。

2.2 成功的实践经验可借鉴

自上世纪90年代起,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我国相继建成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及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等全国性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于此同时,国内不少发达省市也相继建立起了多个地区性的共建共享体系。其中,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是一个典型的高校图书馆区域性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在区域资源协调建设与共享方面在全国起到了有利的示范作用。上海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目前已成为我国省级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中影响最大、成员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保障体系。河南省2001年正式启动建设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目前,初步建成了“HALIS网络公共服务平台(HALIS网站)”和“共享资源数据存储局域网”;2008年已建立了河南省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开通了河南省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河南的图书情报系统基本建立了相对独立的数字图书馆系统,高校以及其他系统也都不同程度地开发和引进了一些数据库,并建立了一些特色数据库。虽然这些共建共享的实践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它们发展的基本模式都将为河南建立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了宝贵经验。

2.3 资源和人才的保证

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和数字信息资源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河南地处中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地方史料、众多的历史人物和丰厚的文字著述以及大量的地方出版物,构成了河南文献信息资源收藏的物质基础。随着知识与信息的急剧增长,各系统图书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收集了各具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形成了特色馆藏。同时,随着数字图书馆工程的不断发展,各图书情报系统相继加强了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购买了不同的数据库,积累了一定的数字信息资源,并直接通过网络传输数字信息资源,从而实现各图书馆间的数字信息资源共享。这些文献信息资源,为加强河南省文献信息建设提供了基础信息保证。此外,各系统还汇聚了大量图书情报、计算机、专业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了一支信息管理队伍,他们都具有较强的读者服务意识并能适应电子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可以开展高深层次的虚拟参考信息咨询服务;图书馆可采取联合开发的方式,组成一支实力雄厚的多专业、多学科的科研队伍,共同进行数字化建设;图书馆还可以聘请行业生产第一线的企业专家当顾问,提供一线的信息资源服务。

3 河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目标及内容

3.1 总体目标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整合集成我省现有的文献信息资源,逐步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面向全省的文献信息资源协同保障体系和网络快速传递服务体系,提高全省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使全省文献服务的整体水平有显著提高。建成在资源总量上能够基本满足全省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和用户需求,在机制上实施资源共享,在技术手段上先进超前,在功能上实用完备,在服务上优质快捷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可以向用户提供网络化、集成化和可定制的文献信息服务。

3.2 建设内容

河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主要以河南科技信息网现有网络环境为依托,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自建数字资源为特色,以引进数据资源为基础,以整合资源和集成资源为手段,以河南省图书馆或重点大学图书馆为龙头,以学科专业文献中心、以特种文献为支持,共同构建省级文献保障基础;以市图书馆为主导,以驻地高校、科研机构和其他系统文献收藏单位为辅助,形成市级文献保障基础;县级及其以下各文献收藏单位为县、乡级文献保障基础。各级各类文献收收藏单位,既要横向沟通,进行同一层面的协调协作,又要纵向联系,进行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共同构建全省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保障系统。

4 河南省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

根据河南省的省情以及目前文献布局的实际情况,按照多中心、多功能、一体化的要求整合全省各系统、各部门、各地区的文献资源,联合社会各有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合作共建河南省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包括两部分内容:一个是建设地区性学科文献服务中心,二是建设河南省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4.1 设立地区性文献收藏服务中心

为了实现向全省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提供服务的目标,以各图书情报机构目前的基础、优势和特色在河南省建立几个地区性的文献收藏服务中心,这些中心可依其馆藏学科特色,提供专业的文献信息服务,形成河南省的文献信息资源收藏体系。(1)把省科技情报所建成全省性的文献检索中心、专利文献收藏服务中心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中心。(2)以省社会科学院为主的社科文献收藏服务中心。(3)以省科学院、省农科院、省医科院文献信息机构、高校图书馆为主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的文献收藏服务中心。(4)以省标准情报所为主的标准文献收藏服务中心。(5)以省、市图书馆为主的图书和期刊收藏服务中心。各中心的图书情报单位按学科专业、文献类型、出版国别及文献语种,实行分工购藏,从而建立起分布合理、保障有效的全省文献资源体系。

4.2 建设河南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全省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这一共享服务平台是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中心,是面向公众服务的窗口。河南省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正在建设中的“河南省科技创新平台”、“河南省高等学校文献保障体系”等运行良好。可以在此基础上,综合应用网络通讯技术、信息资源和数据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完善、整合和优化科技条件资源配置,搭建一个面向全省用户的网络信息检索平台,拥有装载各种类型文献数据库的服务器群的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包括文献服务系统、文献建设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三大系统模块,形成一个综合性文献服务网络体系,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整合各类资源、服务和功能,开展馆藏文献的联合采集与资源建设的馆际协调;全省图书联合编目;馆藏书目数据的联网检索;网上馆际互借和预约外借;网上数据库资源共享;联合开展数字化参考咨询和信息服务等工作。为全省读者提供一站式的高水平文献信息资源服务。

4.3 建立联合采购信息系统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核心任务是联合馆藏建设。目前,在外文期刊采集方面,我省已有了较好的人工协调机制,三大系统有较明确的收藏重点,但在其他文献、特别是高价的电子文献采集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协调机制。因此,必须建立联合采购信息系统进行采购协调并组织集团购买,各成员馆可以根据各自的服务对象、馆藏基础、经费多少、人员结构等多方面因素,从文献类型、载体、学科等各方面统一协调。纸本文献采取各成员馆自筹与政府专项建设资金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采购,对贵重文献适当加以协调,着重通过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方式解决共享的问题;电子文献则采取全省统一策划、专项经费引导、集团集资采购的原则进行建设;对各类数据库,尤其是高价格、高利用率的检索型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可以由中心购买后设立镜像站点,提供给所有成员机构使用;外文文献数据库可以通过集团集资采购进行买断的方式引进;对一些边缘性的、高价的、利用率不高的学科文献则完全可以依托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文献信息资源通过馆际互借来满足这方面文献的需要。总之,通过互相间协调合作,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达到文献信息资源在地域上的合理配置与经费的合理使用,建立覆盖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的较完整的并各具特色的文献保障体系,使全区信息资源建设向生产规模化、分工专业化、服务社会化方向发展。

4.4 建立全省书目信息共享体系

网络环境下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是合作建立具有统一标准的书刊联合目录数据库,这是文献信息资源整合的直接手段。联机合作编目就是运用现代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理念,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开放式编目系统,通过互联网系统将不同地点、地区有协议的各级各类图书馆,丰富的书目数据资源和人力资源以成员馆的形式整合起来,开展远程信息处理。各成员馆将新入藏的馆藏编目数据上传编目中心数据库后,经过编目中心确认收藏,供各成员馆从网上查询并下载编目数据,实现了编目资源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建共享。合作编目能最大限度节省人力物力,提高编目工作效率和书目数据库质量。目前我省图书情报机构书目数据库建设存在着重复、分散、学科覆盖狭窄和外部利用困难等现状。要有针对性地建立河南省图书情报机构的联合目录数据库和公共目录查询系统,用户只要进人查询系统就可以一次性地批量检索,知道他所需要的文献是否收藏以及收藏在哪家图书馆,从而达到“一馆编目,各馆共享”目的。

4.5 共建特色资源数据库

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是数字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数字时代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网络化信息服务的需要。它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要突出馆藏重点,形成本地特色,就必须充分发挥河南省图书馆或重点大学图书馆在建设地域特色数据库中的龙头作用,联合全省公共、高校、科研机构和其他系统图书馆共建特色数据库。我省的各级各类文献收藏单位经过长期的文化沉淀,最广泛、最完整地收藏了各种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这些文献资料除了具有历史性和独特性外,还具有数据准确可靠、相关性强、无知识产权问题等优点,因此这部分文献作为建库的主要信息来源应该被充分地挖掘、整合、利用起来,开辟出特色资源数据库,提供特色化服务;近些年来,我省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均已建成相当数量的特色数据库,特别是一些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及高等院校,可将这些特色资源中的部分内容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整合到河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之中,使其形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将会为农业科研及实用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系统化的信息服务。加强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是整合地方特色资源,实现文化资源共享的有力措施。

4.6 加强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面临着文献的指数增长与图书馆经费紧缩、用户日益增长的文献需求与图书馆有限的文献资源这两大尖锐矛盾,而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就是图书情报系统应对社会信息环境变化,应对文献信息需求增长和资源采购经费紧缺的矛盾而做出的一项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刺激和满足读者在网络环境下对异地或远程信息的直接存取需求。在知识环境下,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保证数据以全面、快速、准确的方式向社会提供,这为馆际互借顺利开展提供了先决保障条件。原文传递服务的出现排除了资源共享的技术障碍,在地区、国家乃至全球实现了资源共享。实行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可以方便地利用其他馆藏优势,实现馆际文献资源互补,减少文献资源采访的重复浪费,形成真正强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尤其河南是人口大省,而信息资源相对缺乏。同时限于地理环境和财力,仅有的资源又难于普遍利用,若想以较少的财力最多地引进信息资源,使全省各地的用户都能方便获益,真正发挥信息系统的价值,体现信息系统协调统一、高效、优质的优势,必须加强馆际互借和文献信息传递服务,达到预期的目的。要保证文献传递工作有效开展,必须加强文献传递系统的硬件建设,及时跟踪国外相关系统的发展,在服务机制,服务流程上进行完善,保证文献传递快速,有效的顺利实施,真正让用户体验到资源共享的好处。

4.7 建立健全的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完备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是河南省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关键。目前我国图书馆事业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已成为图书馆事业持续发展的瓶颈。所以要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建立跨行业、跨系统的河南省图书情报工作管理协调委员会,由省政府牵头,省各有关职能管理部门参加,制定全省信息机构的发展总目标、步骤和措施,统一规划全省信息资源布局,明确各机构的职责,以实现其分工协作和资源共享。监督执行并定期进行考核评估,提高信息机构的整体水平和实力;同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对资金投入,资源建设,人才队伍,服务水平,建设网点,读者利益等方面加以保障;还要从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及合作机制方面入手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图书馆运行机制是推动我省馆际协作、资源共享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

[1]王国强,邹桂香.河南省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对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5).

[2]吴成英等.区域文献信息资源整合原则和策略研究[J].科技创业,2009,(10).

[3]覃凤兰.公共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5).

[4]李汉伟.“共享工程”中特色数据库建设述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9).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资源共享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