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不在于面面俱到,而在于有特点

2010-04-11 08:27徐光宪
关键词:有机硅高分子师范大学

徐光宪

(北京大学 化学系,北京 100871)

“一流大学不在于面面俱到,而在于有特点”,这是著名化学家、教育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徐光宪院士在2009年度杭州师范大学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上如是说.

徐光宪院士在听取郭清副校长关于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实验室主任来国桥教授的汇报后说,听了郭校长关于杭州师范大学发展的前景和来主任的工作报告,受到很大的鼓舞,祝贺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成绩.根据他对实验室的了解,实验室在有机硅材料方面的研究属国内领先,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大家都干得很辛苦,成绩很显著.实验室的理念很好,发扬团队协作精神,立足基础研究,面向国家目标和国防的需求,同时为社会服务,建立一个产学研一条龙的开发平台.

实验室的方向和名称选择得很好.有机硅化学是基础研究,材料技术是应用研究和技术科学,这样就为面向国家目标、国防需求和为社会服务作出贡献打下基础.

郭校长讲了杭州师范大学的远近规划,对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硬件建设、软件建设这三方面的远近目标、有机硅实验室在近三、四年到2013年的目标都很好.至于来国桥教授在报告中提到的存在问题——基础研究力量薄弱,还没有拿到973项目等,徐先生认为,首先应该明确,实验室进行的有机硅高分子化学研究,实际上是元素高分子化学,这是一个新的学科,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提出来.徐先生认为学科建设可以走两条路,一条路是“赶”,一条路是“超”.“赶”就是赶上现有的学科,这个不太容易.因为有些学科,国内的一些学校已经非常强,比如在元素有机化学方面,南开大学的元素磷化学,上海有机化学所的金属有机化学等等,在这些方面要赶上去,超过他们是不太容易.那么,“超”,就是别人还没有的,比如,元素高分子化学,相当于几十年以前,高分子化学从有机化学中分出来了,现在,把元素高分子化学从元素有机化学中分出来,来创建这样一个新的学科.有机硅实验室已经在做一些稀土高分子化学,这个也属于元素高分子化学.稀土细旦尼龙就是稀土元素与高分子化学结合起来,这是创新,是国外没有的,实验室开展的细旦尼龙项目实际上是为元素高分子化学这个新的学科作创建准备条件.徐先生认为这个新的学科可以包括这些内容:一是有机硅高分子化学的合成方法研究,这个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了;二是有机硅高分子的表面化学,例如实验室承担的抗冰冻有机硅涂料的研制任务,来减轻风雪灾害对于高压线的影响,就属于高分子表面化学;三是有机硅高分子的物理力学,比如防弹服的材料,一受撞击就变硬;四是有机硅高分子催化科学,硅的配位数可变,可以开展催化课题研究;还有一个分支是有机硅高分子功能材料化学.

对于973项目的准备方面,首先要确定一个方向,确定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也许可以是有机硅高分子化学的基础研究或者更加广一些,甚至是元素高分子化学的基础研究.

学科建设要“超”,通过“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达到国内一流,甚至世界一流.实际上现在一流大学不在于面面俱到,而在于有特点.比如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学校非常小,但是比加州大学有名,麻省理工学院也比麻省大学有名.加州理工学院有许多创新的学科,比如,冯卡门同钱学森创建了高速空气动力学,这是基础学科,然后他又创建了喷气推进技术,这是个新的技术学科,然后在高速空气动力学和喷气推进技术的基础上,钱学森的好朋友马林纳建立了火箭导弹研究中心,这个是工程科学.钱学森在基础研究、技术科学研究和工程科学研的三个层次上都有创新.徐先生认为,实验室可以从这三个层次去发展.比如,一受撞击就变硬,这个实际上是工程科学,那么,一受撞击为什么会变硬呢,就可以去开展基础研究,然后再在基础研究上创新,稳定的创新.假如杭州师范大学有这么好的一、两门学科,这个是特殊的,不但中国领先,世界也是领先的,那杭州师范大学就能成为一流大学.

总之,有机硅高分子化学有许多丰富的内容,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基础的研究,发表一些论文,或者出版一些专著,培养一些研究生,学科建设就可以这样搞.

猜你喜欢
有机硅高分子师范大学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有机硅灌封材料对计控电子设备的保护应用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催化剂体系对有机硅单体合成的影响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精细高分子课程教学改革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
多糖类天然高分子絮凝济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2期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其它文章
羟基硅油制备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