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改革以普通生物学为例*

2010-04-11 04:44彭自然李娟英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基础课基础知识生物学

凌 云 , 彭自然 , 李娟英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 浦东新区 201306)

一、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

如今的高中教育将生物、化学、物理的专业分科细化,而相关专业学生的知识面也随着高考内容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在大学中会出现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于高中学习的专业不同而专业基础相差很大,高中学习相关专业的同学基础很好,已经基本了解了课本的内容,甚至有参加高中竞赛的同学已经在竞赛辅导时学过了大学课本。而非相关专业的学生尽管在高中时有会考把关,但一般都已遗忘相关内容,需要重新学习,这导致教师对于专业基础课程的讲授内容难度难以把握,甚至出现部分同学觉得讲得太简单,部分同学又觉得讲得太难的情况。因此,为了解决这些情况,经过与学生的沟通、与其他任课教师的探讨以及几年的相关教学经验总结,本文以《普通生物学》课程为例,提出了一些解决高校专业基础课程讲课内容难以规划的方案。

二、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改进方案

(一)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现有的高中教育过分强调考试的意义,导致了很多学生在上课、做题时有惯性思维即喜欢一味的寻找标准答案。部分同学觉得该课程内容已经学过,考试做题没有问题,不愿意再听课,而另一部分同学则像书记员一样拼命记录教师讲课内容,缺乏思考判断。在考试之前也常有同学会努力的收集各种讲义、笔记甚至以前的试卷,以期通过短时间的复习达到一个较好的成绩。但其实高等教育更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形成自己的思路与判断方式[1](P161-162),过于单一的考试和标准答案会导致学生过于迷恋与背诵而缺乏思考,等后期专业课程学习的时候学生无法将学到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联系起来灵活利用。导致专业课教师既要给学生讲授专业知识,又要给学生补习基础知识。如部分同学很难理解丙烯酰胺电泳的原理,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而是难以将其与蛋白质构象在电泳中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甚至有个别的生物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忘了蛋白质的多级构象。

因此在讲授具体各章节时除了少量讲授蛋白质构象等基础内容外,还应扩展介绍一些延伸内容,更可以针对这些内容让学生展开一定讨论,改变其在高中养成的只寻找标准答案的思维形式[2](P89-90)。此外,在课堂中也可以适时适量地介绍一些现有的生命科学取得的重要成果和发展趋势,结合课程中的基础知识给学生进行分析。通常我们会在授课前用五到十分钟去结合一些热点话题给学生进行一些分析,如在神舟飞船上天时介绍一下太空育种机理及基因突变问题,结合H1N1流感介绍病毒侵入细胞以及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内容,或者在课堂上展开短时讨论,让学生用现有的知识对致突变机理、病毒起源等正在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其认识到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的不同性。当然,由于是基础课,讨论一般不会展开太深,更深入的问题可以留在专业课中讲解,或者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考试中也可以加大主观题的分值设置,或者如以上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让学生展现了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

(二)想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多种方法调动高中非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使其能及时补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必要时可以采用分数杠杆辅助调节。经过调查发现,在我院生物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中,一般高中生物方向的学生占1/2,而学化学的占1/3,其余为其他专业调剂学生,对于高中生物专业的学生而言,细胞结构、生物膜、DNA双螺旋结构等基础知识已经非常熟悉了,基本不用做讲解,而其他学生经过高中会考也会有一定基础。此外,在大学里面普遍实施学分制后,专业基础课的课时相应受到压缩,因此我们不建议在课程中对于这些高中已经讲过的基础知识做过多的讲解,可以仅对某些关键名词做讲述,然后让学生结合书本去进行课后自学。如可以在布置课后讨论时,将相关专业与非相关专业学生分成一组,使专业基础好的同学能为基础差的同学做辅导,也可以在每节课前的五到十分钟加入专题报告、课堂讨论、学生讲授等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整理相关的知识点,以此加强学生的自学积极性[3](P129)。另外需要在课后作业中布置相关的内容,在考试题目中适当加入基础知识的考点,以保证学生能有一个比较良好的自学效果。

(二)合理设计讲课方案

结合专业方向以及后续的专业课程设置讲课方案,为今后学生学习打好基础。由于专业基础课涉及面广,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的讲解,而讲得太多又容易与后续的专业课“撞车”。需要根据学科专业的设置和今后专业的课程对重点讲解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如我们所在的学院本科生就有水生生物、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园林学等不同的专业,而这些不同的专业方向今后的专业课程设置也大相径庭。如水生生物专业、环境科学的学生会有专门的动物学课程,但没有植物学课,所以在动物学内容上可以减少课时,在植物学中介绍一些植物分类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而生态园林学生将有专门的植物学课程,因此就没有必要再讲植物分类学,只要讲解一下植物细胞、植物器官的基本结构、光合作用即可,适当增加一些植物利用以及植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等内容的讨论,为植物学课程开展打好基础。生物科学方向上相关专业课程,生命科学的学生今后会有动物学、植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各种生物学课程,因此讲授的内容宜广不宜精,如可以在生物学发展史及生物学今后的发展方向上做一定的介绍,让学生能清楚自己的学科特色以及今后的学习方向,为专业方向选择以及就业选择打好基础。

(四)加强实践教学

充分利用高校的实验教学资源,加大实验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相比高校,现在的高中实验资源相对匮乏而且并不太重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大部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普遍较低。而在理工科高校中,动手能力将一直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包括毕业论文。如有四年级的生物科学学生进了实验室却不会使用移液器,这一方面是学生学习能力和态度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学生在教学实验中受到的训练不够。因此培养学生的基础动手能力也是专业基础课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认为在专业基础课的实验安排中应多安排一些操作性实验,通过反复训练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而不宜大量开展综合性实验。而且经过课程实践可以看出,一般单人的实验给学生的锻炼要明显好于分组实验效果。因此尽量设置的简单的单人实验将有助于达到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基础性实验如显微镜的使用、细胞染色实验、动物解剖、植物观察等都可以进行个人操作。而且可以设置一些相似的重复实验以加强学生的熟练性。如关于细胞观察、动植物组织切片观察等可以反复锻炼学生的显微镜使用能力,而蟾蜍解剖、鱼类解剖等可以锻炼学生的解剖能力。此外在专业基础课实验中需要强调的是一些基础操作技术,比如解剖工具的使用、解剖手法的矫正。这样才能使得后续的专业课如动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等实验课中教师不必再为学生的操作技术投入太多的精力[4](P19-20)。而实验安排也同样因专业设置,如水产科学、环境科学学生可以安排2-3个植物学实验,如叶绿素层析、植物解剖观察。而生态学方向只要安排一个植物细胞观察实验即可,以避免与今后的实验课程重复。

三、结 语

有很多文献针对课堂的教学方式改革作出了探讨,也得到了一定的效果,如果配合良好的专业基础课内容设置一方面将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使学生因感觉专业内容过难失去信心或者感觉简单而失去学习压力,另一方面也能有力的帮助学生开展今后专业课的学习,避免其他专业教师再浪费课时精力去让学生复习基础知识。此外也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大学与中学学习的不同,调动其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大学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 娜,褚衍亮.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轻工业,2009,(1).

[2] 刘彩玲.浅谈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方法[J].职业,2009,(35).

[3] 顾 英,付 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9).

[4] 魏刚才,常新耀,谢红兵,等.论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5).

猜你喜欢
基础课基础知识生物学
清律的基础知识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掌握基础知识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