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兰
(东华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西 抚州 344000)
在非洲裔美国文学史上,佐拉·尼尔·赫斯顿、艾丽丝·沃克及她们的作品越来越受到关注。赫斯顿1891年出生在佛罗里达州的黑人小镇伊顿维尔,是美国重要的黑人女作家、剧作家、民间传说研究家和人类学家,1937年她出版了长篇小说《她们眼望上苍》。艾丽丝·沃克1944年出生在佐治亚州的一个佃农家庭,是美国著名的黑人女诗人、小说家、散文家、教育家和传记作家,《紫色》是沃克的代表作,出版于1982年。两位杰出的黑人女作家都从南方黑人生活的沃土中汲取灵感,一直关注黑人女性思想精神世界的变迁。她们之间由于沃克对赫斯顿的“复活”而变得联系紧密。虽然因时空相隔无法相见,却阻隔不了她们的精神对话。如斯坦普多所述,赫斯顿在近半个世纪前就已经向沃克发出呼唤,而沃克也“用她的作品准确而嘹亮地回应着赫斯顿”。[1]沃克多次以不同的方式宣称赫斯顿是其前辈,这种文学史上特殊的缘亲性表现在《她们眼望上苍》与《紫色》之间的紧密关系上。赫斯顿的《她们眼望上苍》对沃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沃克曾在文章中说“对我来说,没有比这部作品更重要的了”。[2]这部作品不仅对于作为女人的沃克很重要,而且对于作为作家的沃克更重要。沃克继承了《她们眼望上苍》的主题并在《紫色》中加以发展。
沃克继承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就是女性的沉默。相似的人生经历、共有的知识以及共同的过去,使她们对主题的探索具有可比性。反抗社会主流的赫斯顿特别关注黑人女性生活中隐蔽却重要的一面,即沉默,证实了黑人女性文学中对女性沉默叙述的传统。沃克则重新发现这一传统,并在《紫色》中使之复活。处在黑人女性主义时代,沃克才能扩展赫斯顿在《她们眼望上苍》中的主题,探索女性沉默现象。“沉默总与女性有关,虽然不是那样紧密”,[3]那么女性为何沉默? 什么使得《她们眼望上苍》与《紫色》中的女性沉默?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如文学、文化、宗教、哲学及心理学,都对沉默有研究。从相关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导致女性沉默的根源大致分为三类,即社会阶层划分的不平等、良好的人际交往及个人空间。
社会阶层划分的不平等可以解释《她们眼望上苍》与《紫色》中的大多数女性沉默的根源。不同的社会阶层把人们区分开来,一部分人享受着卓越的地位,而一部分人却被边缘化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平等权力关系导致了边缘人群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压迫感。不同的人对待这种压迫感会产生三种不同形式的沉默——压抑性沉默、抵抗性沉默、回避性沉默。
边缘人群的压迫感经常引起压抑性沉默,因为许多社会阶层的划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早已融入到基本的文化价值观中,多数人似乎也已内化了这种不平等的关系而不断压抑着内心的声音。自我压抑的心理,加上外部的持续压力,就会阻碍边缘化人群感情和思想的自然流露,最终把他们推向抵抗性沉默。不断地压迫感还有可能引起回避性沉默。由于对外部现实极度沮丧,一些边缘化人群会用沉默为自己筑起个人领地。假如说抵抗性沉默是一杆钝矛,那么回避性沉默就是幻想的坚固盾牌。在一定程度上,沉默可以使他们从那纷繁的、自己的声音从未得到认可的外部世界中分离出来,也使他们在精神王国找到慰藉与安宁。回避性沉默和压抑性沉默、抵抗性沉默都是非自然的。许多社会等级划分中,女性常处于边缘位置,因此她们更易沉默。Tillie Olsen曾在她的作品《沉默》中提到女性作家在文学、社交、经济等情况所处的不利位置。实际上,Olsen所述女性作家不利情况的沉默,在女性中广泛存在。所以,各种形式的沉默都可以在女性群体中找到。
《她们眼望上苍》和《紫色》中女性的沉默主要源于压抑性的社会阶层区分,其中性别、种族、阶级等因素比较明显。在两部小说中性别是最突出的社会等级区分标志,这里男性和女性的区分早已超出了两种性别在生物学方面的区别,而更多地受到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好斗而集权的男性总被认为优于温顺而沉默的女性,这些文化习俗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压制着女性的声音。在男权制的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女性似乎已内化了固有的性别角色,有意地或习惯性地压制着自己的声音。黑人女性,以两位女主人公为代表,总是在面对等级压力时保持沉默。《她们眼望上苍》中的女主人公珍妮感到自己言论受到了丈夫的钳制,同样,《紫色》中的女主人公莎莉也因为继父和丈夫的压制而无法说出自己的感觉和想法。随着境况和观点的变化,两位女主人公还经历了抵抗性沉默和回避性沉默。
另外,两部小说中种族差异也会引起女性沉默。自定居新大陆伊始,非洲裔美国黑人就受到了来自白人社会的压迫与偏见,他们的声音也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压制。在南方黑人更处于不利的地位,但赫斯顿与沃克也正是在这一种族关系敏感的地区展开了她们的故事。虽然大多数黑人女性角色都被置于黑人社区中,但她们仍不免与白人发生直接冲突。为了争取自己的声音,许多黑人女性经常用沉默以对。在《她们眼望上苍》中,南希讲述了自己在六十年代作为年轻女奴受到白人男主人的强暴和女主人精神上的折磨时无以言表的痛苦。[4]而《紫色》中的人物莎莉的儿媳,苏菲亚,因为反抗压迫而长期受到白人的暴力压制。文中有这样的描述,“她的舌头肿的和我的手臂一样粗,像一块橡胶黏在牙齿间。她不能说话,身上青一块,紫一块”(Purple, p92),这是苏菲亚遭白人警察暴打后的情形,真切地反映了她被压制的沉默。上层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压迫下层阶级,不可避免地致使被压迫阶级沉默。然而,赫斯顿并没有特别关注这种沉默,而是更多地探索那些被剥夺了与人交流权利的下层女性的独立和孤独。珍妮就是其中之一,她的第二任丈夫,乔·斯达克斯,总是利用特权和傲慢的态度将珍妮和他自己与他人分隔开。在乔的大嗓门一统小镇天下的20年里,珍妮的声音被吞噬了。因此,各种不平等的社会区分构成了《她们眼望上苍》和《紫色》中女性沉默的主要根源。
良好的人际交往在两部小说中也引起了女性沉默,这似乎与阶层差异引起的女性沉默相矛盾。其实不然。因为沉默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等级社会严酷的压制会产生不自然的、消极的沉默;而人们之间和谐的关系可以产生自然的、积极地沉默。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使人们心心相知,有了不用言语的默契。拥有共同历史和个人经历的女性似乎比异性更能互相理解,所以沉默更能展示她们之间良好的交往关系。女性与他人和谐的关系与那种不自然的压抑的沉默相比,是融洽的沉默。这样的比较有助于对《她们眼望上苍》和《紫色》中女性沉默的理解,因为当女主人公与密友沉默时才进入最好的交流。在《她们眼望上苍》中,当珍妮向菲比讲述自己的境遇后,“两人沉默良久才听到风吹树梢的声音”,[5]说明这沉默中包含着许多的理解。可以分享的心境使她们释放了自我,也成为最终珍妮享受和谐生活时沉默的源泉。
与《她们眼望上苍》相比,《紫色》中“良好的人际交往”作为女性沉默之源被更多地呈现出来。沃克安排了多个包含女性沉默的和谐场景,沃克作品中的黑人女性关系因为承受相似的压迫而逐渐变得紧密,这种姐妹之谊使她们在一些时候不需通过言语就可互相理解。沃克将其他女性的经历作为西丽亚的榜样,此外,她还探讨了妇女自我完善的其它途径,她大胆公开地探讨了同性恋问题。对于西丽亚来说,同性恋是异化了的社会所能给予她的唯一选择。沃克将西丽亚与莎莉的同性关系描述成自然的、能愈合心灵创伤且能使彼此从中获得力量的关系,在这种关系的影响下,她们周围的人也在成长。与赫斯顿单一的姐妹情谊相比,沃克的姐妹情谊更是惠及到黑人男性,某某先生在姐妹情谊的感召下悔过自新,成了自然的男人,由此男性和女性达到了完整与统一。这与上文所述观点并不矛盾,原因在于它为男性与女性之间的鸿沟架起了一道桥梁,这道鸿沟带来的压抑性沉默转为自然的女性沉默。
普遍的宗教信仰与哲学意识也是《她们眼望上苍》和《紫色》中女性沉默的原因,小说中的女性人物需要个人空间以享受宁静和沉思。在宗教世界,静默沉思被普遍认为是获得启蒙的途径。例如,佛教和道教都强调沉默的重要性,因为那可以使人全神贯注,集中精神。任何超越语言的东西都被认为是大智慧,同样哲学领域沉默也被视为追求智慧的必经之路。宗教和哲学的认识对于理解女性沉默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女性需要空间观察和思考自我和人生的真谛,所以她们需要沉默。日常生活中,沉默不仅留给女性空间和时间倾听、观察及思考;而且可以让她们的思绪飞出现实,俯视自己的生活,最终对人生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阅读这两部小说,《她们眼望上苍》和《紫色》中的两位女主人公经常都会因为相似的原因保持沉默。珍妮的成长历程,从孩童到成年,她对自然和人们的敏锐观察,对任何事物内涵的思索无不包含在沉默中。同样。这也让莎莉沉思、沉默,因为她需要观察并解释她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当然,这样女性特有的沉默带给她们对生活的深刻认识,也帮助她们积累智慧,不断成长。
总之,通过对《她们眼望上苍》和《紫色》两部小说中女性沉默的分析,发现社会阶层划分的不平等、良好的人际交往和人们需要的个人空间是引发女性沉默的三种根源,在两部小说中都有所体现。不过,它们所引起的沉默表现有所不同,有自然地沉默,也有非自然地沉默。由此可以加深我们对两部小说的进一步理解,同时更增强了两部作品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Howard, Lillie P. Alice Walker and Zora Neale Hurston: The Common Bond[M].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1993: 11.
[2] Walker, Alice. In Search of Our Mothers’ Gardens[M].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4: 86.
[3] Laurence, Patricia. The Reading of Silence[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38.
[4] 程锡麟. 赫斯顿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5] [美]艾丽丝·沃克. 紫色[M]. 杨仁敬译. 沈阳:沈阳出版社,1998: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