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延庆
(中共湘潭市委党校, 湖南湘潭 411100)
农村生态环境是指以农村地区居民为核心的乡村范围内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包括该区域内所有自然的和人工后天形成的构成物, 如土地、大气、动植物、道路、设施、建筑物等。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进行一切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生活活动的场所, 是农村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近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生态失衡, 农民权益遭受侵害,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已经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影响农村社会稳定。[1]深入研究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整个县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必须以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作为基础, 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会侵蚀农业生产所依赖的物质基础。
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表现为环境要素的不可逆性转变甚至崩溃, 导致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在内的所有农业生产领域的生产能力下降, 并且短期内很难恢复。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 水体污染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水质安全更是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如果使用受到污染的水来灌溉农作物, 极易造成农作物中毒、产生病虫害、农产品品质下降或变坏等后果;而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导致农作物死亡, 迫使一些地区转换农业生产主导品种,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在极端严重的情况下将使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遭受毁灭性打击。如湘江支流——涟水由于受到制革、冶金行业生产排水的污染, 部分河段鱼虾大量减少, 捕捞业的产量和产值直线下降, 一些沿河渔民被迫改行, 另谋生路。
由于生态系统是历经漫长时期才缓慢形成的, 其中的要素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相互依存性, 增加或减少其中的要素都不可避免会给系统本身带来危害。这类系统中的个别要素或部分要素的受损, 将造成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无法正常发挥, 进而将损害漫延至人类社会, 从而对居于系统之中的人类生产、生活行为产生较大影响。“上游砍树, 下游水患”就是最好的证明。此外, 在原有自然生态系统中增加要素也是诱发危险的重要原因, 并且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湘潭市林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有关统计, 松材线虫和加拿大一枝黄花 (俗称 “霸王花”)在全市范围内大有漫延之势。这些病虫害一旦发生, 将会因为缺乏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 而对林业生产和种植业形成近于毁灭性的打击。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农村群众的一个直接影响集中在对农村饮用水、食品的污染破坏上。饮用和食用受到污染的水和食品, 导致一些农村地区爆发多种疾病, 危及农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在湘潭市, 因为牲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绝大部分污水未能得到有效净化处理而随意排放, 一些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源已经不同程度受到污染, 抽取的井水散发臭味, 水质逐渐下降, 给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影响, 使一部分村民产生了外迁的念头。
经济学家认为, 个人或组织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会采取必要的手段降低自身生产成本, 将私人成本转嫁到他人身上。这种外部不经济的行为是以侵犯其他个人或组织的利益为代价的, 极易诱发群体内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并可能升级为社会矛盾。近年来, 湘潭市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了多起群体性事件, 突出表现为集体上访、投诉、示威、堵路、堵桥及械斗,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干群关系紧张, 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某些特定原因造成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资源配置效率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这就是 “市场失灵”。从环境资源优化配置来看,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其一, 环境资源由于产权不存在或不安全, 导致人们的预期不足, 引起广泛的短期行为;其二, 环境资源没有形成市场或市场竞争不足, 没有价格或价格偏低, 使市场价格机制在发挥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上表现不出或不完善;其三, 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和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 使得完全依赖市场价格机制来谋求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是不现实的选择, 而且很多环境资源是 “公共物品”, 其使用和消费具有非排他性, 在环境资源领域建立排他性的产权和市场的交易费用太高而无法由市场自发提供, 同时在使用上容易形成 “公地悲剧”,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不出来[2]。
环境意识是指人与自然环境在相互关系上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思想、情感、意志、理论等观念内容的总和。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是决定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目前, 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低, 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错误的消费观念。比如说使用难以降解的一次性快餐饭盒、使用污染严重的单冲程摩托车、使用廉价的含磷洗衣粉;受长期生活习惯的影响, 至今还有砍伐林木用做生产、生活燃料的情况。另据权威统计机构的研究分析, 超过1/3的农民不知道农药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65%的农民不了解青蛙、灰喜鹊等虫害天敌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知识,84%的农民超过规定标准剂量使用化肥和农药[3]。虽然近些年来,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不断宣传, 村民环境意识有所提高, 但部分村民以及少数乡村干部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 把被发达地区或者中心城区淘汰的污染严重的企业作为招商引资项目盲目引进。还有少数村民为了一车十多元的经济利益, 允许城区产生的建筑、医疗等垃圾转运进入自己的山林和田地倾倒、堆放、用来填河、填湖。几年以前, 岳塘区昭山乡部分村民允许邻近的株洲市将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倾倒在本乡山林之中, 未作任何无害化处理, 随意露天堆放, 生态环境忧患意识十分欠缺。
我国乡镇一级普遍都没有设立行使环境管理职能的机构, 通常只由一名副乡长分管, 另设一名兼职的环保管理员。但随着我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国土、规划等实行垂直管理以后, 兼职的环保管理员名存实亡, 乡镇及村组的环保工作陷入停顿, 而各市县环境行政部门工作重心都以中心城区为主, 任务繁重, 也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管理。另外, 农村环保投入也严重不足。一方面农村乡镇可支配的收入有限, 难以承担治理环境所需的工作经费。另一方面, 市域的环境污染治理资金多年来均使用在城区内大型公用设施和大中型重点工业污染企业上, 主要集中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老企业污染治理方面, 对郊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仅局限在城乡结合部的环保项目上, 几乎没有什么其它投入, 导致郊区环境治理和环境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1)工业生产带来城市废物污染进入农村形成新的污染源
目前, 我国广大农村正在经历一个由农业产业化所引发的工业化阶段, 诸如化工、造纸、皮革、小冶炼类企业因为难以在城镇中立足, 转而纷纷进入农村。这些企业普遍存在工艺陈旧、设备简陋、能耗高、污染重的情况, 绝大部分企业没有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 各地农村企业呈现出 “多、小、散”的格局, 不利于工业污染集中整治。不断新增的分散化的新污染源加剧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据国家环保部门统计, 乡村企业污染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例己由20世纪80年代的11%增加到目前的45%,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己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以上。
(2)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化肥等物质的施用量逐年增加
过量施用化学肥料已经成为农村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早在2002年, 我国化肥用量就达到4339.5万吨, 占世界总用量的1/3强, 位居世界之首[4]。湘潭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 过量施用化肥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2004年下半年, 市供销社对全市4个乡14个村41户进行抽样调查, 41 户家庭共有耕地168.9亩, 每亩平均施用化肥 120公斤。由此推算, 湘潭市耕地总面积63.42 万亩, 每年共需化肥约76104吨, 流失氮约14535.86吨。
(3)乡村社会规模扩大所诱发的污染总量不断增加
除了前述种植业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污染之外, 农村日益上规模的畜禽养殖污染和生活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的加快, 让人担心的是, 仅有少量的牲畜排泄物和生活污物在排放前经过处理, 绝大部分生产和生活垃圾是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养殖牲猪100头以上的个体养殖户共有2315 户, 其中300头以上的达 433户, 一年共出栏牲猪约18.96 万头,全年产生的废水约为204.8万吨, 除少部分进行无害处理外, 大量的粪便、尿水及残渣就地排放, 周边水塘、低洼地都成了纳污地, 致使房前屋后污水横流, 臭气难闻, 地表水体完全失去日常使用功能, 并渗透污染地下水源。目前, 全乡共有900 亩鱼塘荒废, 30 多口饮用水井报废,近1000多亩水田不能种植水稻。此外, 农村的生活垃圾也由过去容易腐烂的瓜皮菜叶发展到塑料袋、快餐盒、废电池和腐败植物的混合体, 其中许多东西未能回收, 不可降解。大量垃圾堆放在道路两旁, 田边地头, 水塘沟渠,纸屑、塑料袋随处可见, 散发出恶臭。与农村污染源不断增加、污染物排放量逐年上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包括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厂在内的乡村环保设施在建设上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它们彼此关联, 相互作用, 共同导致了农村生态环境变成今天的状况。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属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只有通过发展的办法才能解决。现阶段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应当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抓住农村社会发展的特点, 综合考虑, 寻求对策。
观念决定行动, 提高农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也是衡量农村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集中在两个层面:即广大农村普通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和乡镇及村一级的管理者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要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 提高农村整体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可以考虑采取以下的方式:
(1)加强对村乡管理者在法律、法规和有关知识上的宣传教育
通过乡村法律大讲堂及环保法律、法规宣传画版和普法趣味测试等手段方式, 聘请环保部门和普法机关进行送法下乡、送知识下乡, 结合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 变单一的强制学习方式为多种方式, 使各级各地区的管理者在学习中增强有关法律、法规和环保知识, 达到切实转变思想认识, 牢固树立生态环保意识的目的。
(2)创新对普通群众的生态环保知识的宣传普及
思想的转变必须以知识的掌握为基础, 通过生态环保知识的宣传普及可以实现人的思想认识的转变, 并最终改变人的行为习惯。传统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普及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成效不明显, 应结合农村群众的生活习惯, 有针对性地开展环保知识的宣传普及。可以根据各地文化习俗和生产生活特点, 在充分采用村民学校、 “三下乡”、 “五下乡”等各类宣传教育阵地的基础上, 运用电视、广播、报纸、宣传单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体形式, 综合使用声、光、影、画等各种手段, 将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与地方戏曲、电声乐队、杂技表演等演出活动结合起来, 大力宣传乡村环境保护的知识、方针、政策和法规, 使群众在观看中学习、在品味中学习、在笑声中学习, 在潜移默化中转变群众思想, 营造“人人讲环保, 户户爱环境”的氛围, 形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良好群众基础, 从长远目标上构筑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心理屏障。
发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微妙关系使我们必须选择走一条“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道路,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实现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目标追求过程中,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 通过探索, 转变和创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在做大农村经济总量, 扩大农村经济规模时, 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这一概念放在突出的地位上, 确保农村经济质量不断改善提高。既做到农村经济增长, 同时又有效控制各种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有效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首先是要在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上下功夫。传统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产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 各地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积极寻求适合本地情况与兼具市场发展潜力的新品种和新方式, 努力变革传统生产方式与手段, 对于那些能够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农业新品种和生产新方式, 要积极引导、广范宣传、大力推广, 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次是要在规范生产行为上下功夫。为了实现生产者和管理者在行为上更趋向于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一方面要明确政策宣传和舆论宣传的环保导向, 积极主动多宣传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成效非常显著的发展做法, 对于那些以牺牲环境代价、大量消耗资源、生态效益不大的经济增长行为, 要少宣传报导甚至不宣传报导, 树立正确的持续发展舆论导向。另一方面, 建议完善农村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将生态效益和资源环境的有关评价指标列入综合考评体系,从上到下规范各级管理者发展农村经济的行为和思想, 促使各地在发展中始终坚持生态、环保与经济的协调。
自治是实现有效群体管理的手段。由于农村生活、生产分散, 村级组织对群众号召力趋于减弱, 农民活动处于完全无约束状态。为此, 应当加强农村基层管理能力, 以“自治”为突破口来予以解决[5]。结合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和村级财务管理自治等取得的成功经验, 尝试建立和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村民自治机制, 通过组建相关组织、制定规章或公约, 实行相互监督, 在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和推广清洁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发挥有效作用, 在对村民进行生态环境知识宣传、组织开展村民进行义务劳动、共同维护生态环境、代表村民与污染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有效沟通等多处层面发挥作用。具体来说, 可以借助原有的村民自治组织, 在其基础上扩展职能, 也可以通过党、团、妇、农组织的特殊地位重新倡导建立。利用这一方式, 可以把广大村民组织起来, 实现自我组织, 自我管理, 自我约束, 将生态环境保护变成为一种全民参与的行动, 奠定群众基础, 构筑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管理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一种法制经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农村的经济增长越来越深地融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 因此, 涉及 “三农”的生产、销售等经济行为需要法制来规范, 而与生产行为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也同样应当列入法制规范的范畴。不能回避的一个现实是, 我国的环境政策及研究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关注并不我, 有 “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受这种情况的影响, 现行环境立法尤其是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立法, 也就表现出主要是维护大中城市利益和大中型企业利益的特征。因此, 适用于农村和农村企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制度和法律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笔者认为, 这种政策、法律、法规的状态已经严重滞后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 应当尽快加强此项工作, 使政策、法律和法规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一是加紧制定新的政策和法律。针对农村的特点, 尤其是一些生产生活领域中所出现的新情况, 原来没有出现或影响甚微的生态环境问题, 要及时制定出台新的政策、法律、法规, 弥补政策、法律体系上的真空。二是对现行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立法进行修改完善。当代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 步伐大, 速度快,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 很多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原有政策、法律体系与这些情况大多已不相适应, 因此,要密切结合这些新的情况进行修改完善。政策、法律和法规是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外部保障, 从根本上说, 只有禀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指导思想, 立足我国农村特点, 结合农村发展实际, 加大立法力度, 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实现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种社会发展必需具备的资源, 它作为一类典型的公共产品, 应当由政府来提供。各级政府及其相关的职能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履行好保护和维系生态环境的职责。
(1)城市各级环保部门要逐步把工作重点从中心城区延伸到郊区乡镇
要将城市近郊及边远乡村地区纳入全市环境保护规划范围, 确定郊区环境保护的目标、措施及实施步骤。改革目前环境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城市各区环境管理机构, 可建立直属市环保局的环保派出机构, 对外来污染企业要从环保 “三同时” 管理上严格审批把关, 防止污染转移。加强郊区农村环境监察和污染控制工作, 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投诉、污染纠纷等事件要加大现场处理和督察力度。扩大城区环境监测的范围, 掌握郊区的环境质量现状, 为有针对性地提出环境治理的措施提供科学的数据资料。
(2)在理顺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前提下, 坚决实行生态环境质量地方行政领导负责制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列为对本地各乡镇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推动各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对于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良好贡献, 使辖区生态环境在任期内得到切实保护或者得到明显改善的行政领导, 要给予应有的表彰和奖励;对于违反生态环境保护的同志, 要依照法律法规严肃查处, 情节特别严重的, 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3)各级财政要加大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
对流域、重点企业以及影响而大的污染要优先争取列入市、区治理计划。采用污染企业为主, 市、区、乡镇适当补助的方式积极治理污染。并通过项目申报, 向国家和省里争取环保资金, 解决流域性污染问题。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制约农业持续发展、威胁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扰乱农村社会稳定、加剧 “三农” 矛盾, 从而严重妨碍与制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因此, 要多方面积极寻求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综合对策, 既要求政府大力宣传, 各职能部门加强管理, 也要加快农村居民认识上的进程, 以实际行动落实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保障农村经济增长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建设兴旺发达、环境优美、发展持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编辑:惠斌;校对:朱恒)
[1] 陆新元, 熊跃辉, 曹立平, 张 胜.对当前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2):115-119.
[2] 刘旺生.我国农村环境面临的主要威胁及对策 [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6, (2):30-32.
[3] 赫晓霞, 栾胜基.农户经济行为方式对农村环境的影响[J] .生态环境, 2006, (2):377-380
[4] 邹 玲, 任慧英, 刘文华.集约化畜牧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与生态保护对策 [J] .当代生态农业, 2006, (Z1):75-76.
[5] 苏 杨, 马宙宙.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