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诗选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作家协会,湖北 五峰 443400)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地处鄂西南。原名长乐县,1914年更名为五峰县,1984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全县土地面积2372平方公里,辖5镇、3乡,总人口20.8万,其中土家族人口占67%。根据境内出土文物可知,五峰的文化渊源可追溯到“大溪文化”时期,既有“巴文化”特点,又有“巴楚文化”及“巴蜀文化”碰撞、融合之后所积淀形成的具有浓郁容美土司特色的土家族地域文化,独特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生态孕育五峰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调查发现,五峰民间散落隐藏着大量珍贵的民族古籍与历史资料。本文是笔者2004年到2008年在五峰进行4年的田野调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之一。在调查中,主要是采用民族学、人类学的参与观察和文献收集整理方法,同时灵活运用现代数码技术:一是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民间古籍存在线索和信息,然后反复核实确证最后进入实地调查考证;二是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凡是有价值的古籍资料,均按规矩制作卡片存档,每件制作包括按项填卡、定稿简介及数码照片(黑白)附载,部分特殊件还附载抄录原文。迄今为止,对于调查的原始资料加以整理而归档的总共221件,在整理过程中,对于与“民族古籍”关联不大的20余条,果断做了摒弃处理。
(一)数量较大的民间族谱类。调查可知,五峰民间存藏有大量族谱是不争的事实。家族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族(家)谱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族谱资料的具体、详细程度是其它来源的史料所无法比拟的。据武新立[1]统计,国内外收藏族谱42993种。由于族谱的收藏极其分散,复本不多,不少是孤本,有的已损毁殆尽,亟待抢救。
五峰现存民间的族谱不下数十部,其最具文献价值的当推田氏、张氏、唐氏、覃氏等土官后裔族谱及地方强宗大姓向、骆、曾、黄、柳、李、胡、谭等姓氏族谱。长乐坪田培林手抄收藏的《田氏族谱》(容阳堂),共分8册,民国三十五年(1946)张西元撰。记述五峰(容阳堂)田氏土家族源流世系。全书分条规、祭礼、仪注、家教、祖宅、祖茔、墓田、世系启源图、土司职、事务考、御制碑、宗派、奏疏、详文、诰封、部覆、执照、计并、部院、谢陛等。是研究田氏土家族起源、形成及改土归流后之情形的重要资料,对研究土家族及容美土司历史尤具参考价值。
《张氏族谱》(清河堂)是张氏十四世裔孙张功绍于乾隆四十年(1775)初创,张世绳二修,清道光八年(1828)由张世锡抄录而留存。谱称张友富为其一世祖,元时(五峰)安抚司从此始;三世张再武因受向天富牵连而降为长官;五世张昊为容美土司所杀,因无嗣而推载张世瑛袭职;其八世张廷玉奉调征倭,为行营大总管,树有功勋;张廷碧买管长阳之安德乡芝麻坪以作衙基;严课子弟,文武兼修;与容美土司交往过节诸事;并附记土司五姓传。该谱是珍贵的五峰土司历史记录资料,对于研究五峰土家族源流历史有文献价值,收藏于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石桥沟村张国平处。
《唐氏三山族谱》(晋阳堂/湾潭)计有6册,清同治八年(1869)撰。是谱又名《麻寮所唐氏家乘》,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十一月版续修本,由总序、支房分序组成。书称其一世祖为唐国政,未入版图(羁縻土官),殁葬大面(五峰湾潭)大木岭,后裔多有因功封受土官者;其次子唐治生育十五子,自大面雾江分支,散迁异地,至三世唐可,受水浕通塔坪(史载为土司长官司)等事。是谱对于研究唐氏土家族源流具有参考价值,收藏于五峰湾潭龙桥村唐怀云处。五峰存有《向氏家谱》渔洋关、湾潭、仁和坪、傅家堰等地共4部,其中的渔洋关卷为继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版重修本。全书分十部分组成,追溯了向氏历史源流,记载了宗派世系、祖功宗德及入山落籍,称乐邑(五峰)土著十大姓之首等事宜。是谱是研究向氏土家族起源、形成的重要参考资料,对研究土家族源流的多元一体化具有参考价值,收藏于本县五峰镇向国华处。
此外,从土家族源流的多元一体化视角看,亦有王氏、严氏、汪氏、康氏、聂氏、吴氏、申氏、杨氏、阎氏、茶刘氏等谱。例如,今存五峰采花乡王姓处的《王氏族谱》(三槐堂),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撰。为五省王姓总祠堂清查采花保王姓履历,所颁发以凭异日存验的大红族谱一册。谱记今采花、牛庄王姓系由湖南家鱼县迁湖北宜昌府长乐县;奉派当地族长、房长、刑长;颁授五省王姓六十字五行(金木水火土)派名,对三十八名当地王氏男性授以统一宗派序次等事。是谱为王姓源流世系的记录资料,对于研究王姓源流世系和土家族多元一体化具有参考价值。
(二)颇具文献价值的金石铭刻类。五峰土家族地区因为汉文化传入时间较短,土司时期又实行愚民政策,最底层的普通土民并无文化,因而民间传承文化的渠道亦很稀少,传承方式中,铭刻类仅次于族谱类。五峰最具文献价值的当属二碑一刻一牌坊,即:百顺桥碑、汉土疆界碑、摩崖石刻《新改荒路记》和贞节牌坊。
1.留存于民间的官方碑刻。《百顺桥碑》是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田舜年撰文,记容美土司田舜年晋见康熙皇帝返司及建桥盛事。是碑因石桥建成,且司内“百事皆顺”,命名百顺桥而立。记述了容美土司疆域、沿革、著述、宗族、医巫和习俗、人丁、政治、经济、交通,由田舜年与属辖五十余人共同署名。是碑对研究土家族历史,特别是研究容美土司发展有史料价值,系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碑在今湖北五峰湾潭锁金山村;《汉土疆界碑》,清雍正三年(1725年)八月由湖广总督巡抚及荆州、枝江、宜都、长阳等地方官吏和容美宣慰使田旻如同立。记述自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以来,边界土汉互侵田土,悬议未决,争讼不休,经勘定后,竖立石碣,分定疆界,永息纷争,务各遵守等事。是碑对研究土家族历史,特别是研究容美土司发展有史料价值,系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碑在湖北五峰竹桥、红渔坪二村;《贞节牌坊》是其裔孙覃南甫为报抚养深恩,恳请旌表而刊立。碑额刻有:“圣旨/文经武略”及县令所题“乃见天日”等语。该牌坊是封建伦理对五峰土家族地区深刻影响的实证资料,对于研究土家族风俗习惯及伦理道德有参考价值,原物在湖北五峰采花楠木桥。
2.民间古墓碑刻。五峰还有现存30余通具有参考价值的古墓碑刻。著名的有唐进宝、唐国政、桂崇皋、张彤柱、田劝、德犬碑等。如《唐氏始祖唐进宝茔墓》石碑,清嘉庆元年(1796年)丙辰十月廿三日唐玉春撰刻。碑记墓主唐进宝为石门、慈利、桑植、鹤峰、长乐等处始祖,已历二十七代;为便利后人祭祀,其十五代裔孙唐玉春主持重立新碑,置于墓前。墓碑为唐氏土家族源流实证,对于研究唐氏土家族源流有参考价值,原物在湖北五峰湾潭锁金山村五组祠堂包;《镇国将军唐国政墓碑》,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重新撰刻。是碑记述唐氏先祖于元末明初勅封为镇国将军,后裔遍及湖广、长沙、澧州、石慈、桑植、鹤邑、长乐等地;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迁茔至长乐(五峰)大面;重修并与其金氏夫人合坟。是碑对研究唐氏土家族源流具有参考价值,墓在今湖北五峰湾潭锁金山村;《容美副总兵官桂崇皋墓碑》,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仲冬由五峰安抚使司田矅如撰文。该碑是佐证容美土司中后期历史的珍贵资料,对于研究容美土司及五峰安抚司的历史有参考价值,原物在湖北五峰采花白溢寨。
3.筑路修桥类碑刻。五峰筑路修桥类碑刻8通,主要有漂水岩、裕安桥、水浕源、高桥和渔洋关中埠等。《漂水岩要路重修功德碑》,清咸丰二年(1852年)为修路竣工而刊刻以记功德。碑记(长)阳、(长)乐交界之所漂水岩,乃往来要道,其崎岖难行较之蜀路更甚,早年曾修过人行道,因山水冲崩难通,爰集腋成裘,五十余人捐资鸠工重修后,使商人歌而农人喜。该碑是民间修路的原始实证资料,对于研究是时民间交通历史有参考价值;《水浕源土地垭指路碑》,记清乾隆二十六年(1670年)腊月民间修筑道路事。碑叙自古大道由官修,小道全赖乡里;长乐总属山县,四路通备,西南深山有水浕源居民稠密,从土地垭出入,欲修道路;值北里坪欧某作弊被罚银七千吊而作为启动资金,乡邻50余人捐资襄助而成。是碑对于研究土家族地区旧时交通建设有参考价值,原物在湾潭茶园村三组(土地垭);此外,还有星岩坪的《裕安桥碑群》、小河村的《高桥重修功德碑》、渔洋关河街的《修建渔洋关中埠功德碑》,等等。
4.寺庙捐修类碑刻。寺庙捐修类碑刻10余通(处),如白水观、圆通寺、独寨山、普济寺、三教庙等。《白水观碑群》有石碑7通,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修建的白水观寺庙,为古长乐(五峰)名刹,曾经香火鼎盛,传说颇丰。是碑群为庙失之后所残存,碑群时期有清乾隆、光绪及民国不一;其中山腰处2通为“杨泗庙功德碑”,山顶5通中有观音阁下“修路功德碑”一,馆庙正堂3通记载卖土捐地四界清晰,有“大湾土地原系田翁如之祖产”字样,碑额图形神奇怪异,有明显巴文化痕迹。是碑群对于研究土家族地区道教文化有参考价值,原物在湾潭锁金山村。《香炉包碑群》有石碑4通。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十二月至道光三年(1823年)冬月撰文刻。该碑群地处湘、鄂两省三县(石门、鹤峰、长乐)交界处,边邻共集善款,同修泰圣古观;且公议永禁地方治安事项,后有湖南石门正堂亦奉宪示严禁。碑群是土家族民风习俗的佐证资料,对于研究湘、鄂西土家族地域疆界和民间习俗及民族团结均有参考价值。
5.其它金石铭刻。其它的金石铭刻主要有:将军炮、虎钮錞于、甬钟、张公百忍刻板、关庙洪钟、英商招牌等。“甬钟”为战国时期青铜器,1978年5月出土。钟鼓身上部两面左右各有长方格,每小格各有乳丁纹三颗,周身共有乳丁纹四十颗,钟重3.21公斤。该甬钟为战国时期军乐器物,是五峰土家族地区战国时期人类军事活动的物证资料,对于研究土家族地区人类文明及古音乐有实证价值,原物在五峰文物管理所;“头号青铜将军炮”是清嘉庆二年(1797年)铸刻。炮身七节有字,重600余公斤,炮系清廷官军为镇压林之华、覃佳耀领导的白莲教义军所造。该炮是五峰土家族地区的珍贵文物古籍物证资料,对于研究五峰地区土家族人民反抗封建统治的军事斗争历史具有史证价值,原物在五峰文物管理所;“英商宝顺合茶庄”字号招牌为清乙亥年(1875年)书刻。100多年前,英商在五峰专营采花茶,镌刻彩云镀金招牌;停办后,招牌随茶庄蒙尘,1984年出土复光。是牌对研究晚清外来经济对土家族地区的影响有参考价值,原物在采花茶业公司。
(三)稀少珍贵的文书类古籍。收录整理文书类古籍资料43件,有39件出自县档案馆馆藏。其中财产契约16份,值得重视的有《复约保产权文书》4份。《复约保产权文书》是民国二十五年(1936)四月撰发。该文书为是时反动政权支持地主恢复旧业所制。文书一例4宗,叙述“因时局变迁,红军迭扰,将原田约抄毁无踪”,时奉(伪)县政府指示,经本乡联保主任和保、甲长及相邻界人实地踏勘而制契约文书。该文书是土家族地区地主对土地革命进行反攻倒算的重要书证资料,对于研究五峰土地革命时期历史有史证参考价值。
具有地方文献价值的还有“政纲十条”、“鄂西会战调查表”、“控告卖放兵役状”、“泣请免征独子状”、“催办壮丁令”、“紧急转运军火令”等。“十大政纲”是1931年五峰第四区第三乡苏维埃政府书写的政治标语。如政纲共十条,主要有:推翻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政府等内容;红军转移后,该政纲一度被反动政权用石灰毁盖,新中国建立初期被当地群众用清水洗刷而大部分复现。该政纲是土家族地区珍贵的土地革命斗争实证资料,对于研究五峰乃至湘鄂边土家族集聚区革命斗争历史有文献价值,现存渔洋关镇火田坑村;“人口统计报告表”是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五峰人口状况调查统计表。是表详尽调查统计了五峰当年的人口性别、籍贯、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及婚姻状况。该表是五峰人口状况的历史资料,对于研究五峰土家族地区的历史、社会、人口问题有文献价值;“泣请免征独子状”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三月,五峰忠孝乡(今五峰镇)七旬老翁张大富告状事。张因独子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被抓兵病故,依赖独孙子张祥林残喘余生,不料又被征(抓)到县城,因此告状泣请免征。该状纸是土家族农民对旧政权的血泪控诉资料,对于研究五峰土家族地区政治、历史有史料价值。
(四)传播广泛的是讲唱类古籍。许多脍炙人口的讲唱类古籍在五峰土家族地区的民间广泛流传。如以刘德培为首的民间故事家多不胜数,最受欢迎的当属土家族的机智人物故事。《杜老幺的故事》,晚清时期机智人物杜老幺凭借聪明机智,伸张正义,勇斗糊涂官老爷、奸诈财主,戏耍酸文相公、贪财老板和刻薄长工的老板娘等。《张士发的故事》讲述的是清末年间农民机智人物张士发,其家贫困,以帮工种田为生,虽不识文墨,但机智过人,他装愚守拙,戏弄刻薄无情的财主舅父,流传下来一批舅甥关系为主的笑话故事。该人物故事对研究土家族民俗具有参考价值。
五峰的民间山歌浩如烟海,如“红军歌谣”、“土家情歌”、“劳动歌”、“婚嫁歌”、“丧葬歌”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如单就“红军歌谣”而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五峰是湘鄂西苏区、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28年至1935年期间,红军在五峰转战八年,县内时有三万多(占当时总人口的40%)土汉人民投入革命洪流,激情高涨,产生了大量革命歌谣,广泛流传;20世纪60年代初期,地方政府组织收集整理其中118首,虽收少漏多,但演唱者多为当时苏维埃政权、游击队、童子团、农协会、妇协会幸存人员,歌谣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当时革命斗争史实。
土家族的民间戏曲类亦闻名。《五峰南曲》亦称丝弦,五峰南曲与长阳南曲同类同种。五峰南曲自容美土司改土归流(1735年)后渐传入境,扎根土家山寨,深得民众喜爱,其传人众多,以五峰柴埠溪人杜海卿博采众长,师法诸家,自成一体;其唱腔委婉抒情,用方言吐字行腔,加花润色,词曲丰富,优美动听,颇具地方特色,尤擅长《红娘递柬》、《武松杀嫂》、《韩信拜将》、《扫松》等曲目,以演唱《赶潘》著称,在五峰、长阳曲坛均享有盛誉。该曲种体现民族嗜好,反映土家风情,对研究土家族音乐文化有参考价值;《柳子戏》初名扬花柳戏,为四川梁山调于明末年间传入域中后,与土家族民调音乐和方言俚语结合衍化,其风格玉润温柔,虽角色行当与其他传统戏剧相似,但其独特声腔为其他剧种无法替代;其唱法一用本嗓平腔,称作“老柳子”,一用真假声结合,句中及句尾落音翻高八度演唱,称作“新柳子”;其主腔有《潼关调》、《狗狮羊》等,有《琵琶板》、《满堂音》等曲牌20余个,传统剧目100余个;常演剧目有《打金钗》、《打芦花》、《宋江杀惜》、《蠢子回门》等。
五峰民间叙事民歌亦不在少数。如《向虚廷造反歌》、《幺姑看娘歌》、《杨柳叶儿青》、《十月怀胎歌》、《孙文十二月》等都各有深刻蕴义。就《十月怀胎歌》而论,该歌为道教坐丧鼓词,七言四句为一段(末段六句)。歌诵娘亲十月怀胎之艰辛,念想娘亲分娩时“儿奔生来娘奔死,阴阳只隔一层纸”之险难,追忆娘亲乳哺、养育、扶持成家之深恩,以宣扬孝顺伦理。
(一)对于有价值的古籍线索,要锲而不舍、穷追到底。《唐氏族谱》是一份颇具分量的古籍资料。早在1986~1990年,笔者任五峰湾潭镇党委书记期间,搜罗地方史料编撰《湾潭概况》时曾见到《唐氏族谱》,是从一同事处获得的。当时尚无太多辨识经验,仅就部分内容作了利用后匆匆归还。15年后,再想见到它却为了许多难,费尽了周折。2004年底,笔者把《唐氏族谱》列入收录民族古籍名录,循迹得知它已由湾潭村民TXC家收藏,可是谱书已经交给儿子THY保管,笔者找到THY家时,他在一个小时前出门去陕西打工了,据其家眷说要半年才能回家。后来几次阴差阳错地与他擦肩而过,转眼一年过去,前后四次寻他不遇。2006年春节刚过,笔者请他的同学——民宗局的GHP局长同行,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驾着越野吉普车小心翼翼地爬过北风垭,踏着凌冰泥泞将THY堵在家里,终于再次得见《唐谱》。《唐谱》(晋阳堂)又称《唐氏麻寮家乘》,从其源流得知,唐氏元末明初进山,所有子孙分支湖广、长沙、宝庆、澧州、石慈、桑植、鹤峰、长乐(五峰)等处,多系土家族聚居区。唐勇为麻寮所首任千总,与容美土司互为先后,至湘、鄂西土司改土殆尽,麻寮等卫所才呈请裁撤。因而,研究历时四百余年的鄂西南土司文化就不得不同时研究与其并存的卫所文化,而在正史不足的情况下,《唐谱》即显得弥足珍贵。
《张氏族谱》是笔者从ZZW先生处得知的线索:他1983年曾在白鹿庄大湾发现《张谱》旧卷。几经周折,打听到那一带张姓人家现在的家族主事人(亦有人直称其为“族长”)是笔者认识的ZQG先生,当即寻访上门。他将五峰、鹤峰张姓族人新编族谱借我,拜读之下更激起我想看到旧版张谱的欲望。于是他亲自陪伴我三次寻访他的族侄ZGP,被我们的诚意打动,ZGP先生丢下手中的生意,随我的摩托车到大湾旧居取书,沿途笔者与他已经熟络,ZGP给我取书时,又主动出示了一册清光绪年间的家教识字读本。倘若不是锲而不舍的追踪,可能至今我仍未能见到《张谱》,也更不会见到那册识字读本。可见挖掘民间古籍资料必须功夫下足,否则是不会有所收获的。
(二)在县图书馆、档案馆内搜寻民间古籍文献。五峰县图书馆馆藏无法与山外相比,但在五峰却是唯一的知识殿堂。因有馆内诸好友的理解,使笔者成为享受特殊待遇的读者而查阅和借阅所需资料。用近两年的时间,笔者借阅二十四史、《湖北通志》、《四库全书·湖广通志》、《四川通志》、《鹤峰州志》以及《土家族文化史》[2]、《道教与土家族文化》[3]、《土家族土司简史》[4]、《五峰县政概况》等等,2005年春,完成地方馆藏搜寻,将读书摘抄、部分资料复制成册,题名《典海拾贝》。
县档案馆亦与上同,笔者所收录的41条文书类民族古籍多数源于县档案馆的馆藏资料,其中民间经济契约16件,这类历史文书档案真实地记录了晚清、民国时期民间经济往来的具体情况。如清同治九年(1870年)二月李光森山田林产契约及验照一份,清晰地记录了晚清民间山田林产买卖事。业主李光森因家庭有难,父子商议将佃田一份、茅屋三间等祖业,以三十六串价钱出卖给何永照,并经秦道明等中人立字为据;契纸呈长乐(五峰)县衙登记用印;新业主又于民国三年(1914年)九月,经湖北国税厅纳税验照。这份弥足珍贵的契约对研究晚清、民国时期的经济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历史文献类19件,有许多资料也许都是世上的孤本独卷。例如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的一份“鄂西会战调查表”,清楚地记录了日军入侵五峰暴行。是调查表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五月、十一月鄂西地区两次与日军作战,本县财产损失及被敌人屠杀人口的情况,同时对于研究土家族人民抵抗外来侵略具有文献价值。
(三)先进技术的引入和传统技术的运用。随着先进科技的广泛进步,田野采风或调查已不需要陈旧的方式方法,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事半功倍,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保留民族古籍物象的原状原貌。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田野调查,至少解决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便于网上资料查询,二是便于对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存储利用等。田野调查所获得的原始成果往往要经过如下程序的整理:一是原始存档。如照片之类,一般是从相机拷贝转存入电脑所设“文件夹”,并稍作分类重新命名或编号;二是对于文字内容,则将手工笔记原文录入“调查笔记”;用图片或“录音笔”(后期增加)采集的文字和口头资料转化成文字记录。这些工作都要及时处理,以免时间长而造成混淆或损失浪费。尤其是有一定价值的古书籍,一般借出不方便或者主人不放心,就只能采取类似方法。
例如2006年春节刚过不久,笔者到县牛庄乡,从乡政府干部SXC那里借出一套他珍藏的《申氏族谱》。那套老谱多达19册,厚可盈尺。我边读边夹纸条,打算第二天对重点复印。没想到翌日把书抱到街上唯一的文印室,由于天气太冷,复印机再怎么预热都不理睬,此后我用数码相机拍照了书中许多重要内容;2006年3月,笔者在仁和坪邂逅性格怪僻的LWM,当向他提出借阅向、胡二部族谱时,遭到他的断然拒绝,并明确表示要“书不离人,人不离书”。这种做法一般人是拿不下这个面情的。于是笔者提出变通办法:请他将书带在身边,晚上与我同宿镇政府招待所,然后我连夜拜读,确保他第二天分手时将书原样带走。这个办法他欣然接受了。当晚,我们同眠一室,他卷着叶子烟陪伴我直到深夜完成对两部族谱的抄录作业。三是对经过甄别筛选而可以入闱的资料,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要求制作卡片,备份存档,并汇编成易于档案保管存查的纸质文本。
(四)现代数码设备与特殊交通工具的使用。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田野调查手段日益多样化,为资料的搜集提供了诸多便利。1.录音笔和数码相机是必备工具。录音笔和数码相机是田野调查或田野采风的必备工具。单就利用数码相机而言,调查期间,笔者利用它采集了600余张图片。整理甑别筛选380幅存档。先进的工具,效果截然不同。80年代,民族文化调查组曾用黑白胶片留下部分照片,其中部分因为保存的照片褪色,已很不清晰。如市级文物保护的“镇国将军唐国政墓碑”,就仅能识别正中间的墓主名讳,其它均难辨认。笔者第一次采风时虽部分抄录,但无法反映原貌。第二次集中采风,笔者专程再往,拍下了清晰的照片存档呈送,再无缺憾。在寻访到企望已久的容美宣慰使田舜年亲自撰文的摩崖石刻《新改荒路记》,它是继著名的“百顺桥碑”、“汉土疆界碑”之后,五峰境内再现面世的一通具有文献价值的石碑。当时就用数码相机从各个不同侧面留下了其真容原貌,如果用传统的拓片实在困难。2.特殊交通工具在田野调查中使用。笔者两次集中田野作业,共计140天,行程总计约3000公里,骑摩托车单车行程约2200公里,(第一期约500公里、第二次约1670公里)。以车代步约占73%以上。骑摩托车采风调查首先是节省时间,如果单凭步行这100多天仅够走路,而且体力支撑也来不及。同时,骑摩托车很方便,如遇有价值的线索,临时处置调整行程的主动权完全由自己掌握,要较之搭乘交通车灵活,更有利于采风调查这类作业。从节省费用开支来说就更不需赘言,比安排专用车辆节约四分之三,比搭乘客运车节省一半。当然,乘骑摩托车在山区单独行驶也有安全风险,必须谨慎驾驶,不可大意,特别是乡村小道,路况欠佳。骑摩托车采风还有一个好处,偶尔需要还可以捎带当事人或向导。2006年4月18日,在百溢寨采访,76岁的退休老干部TCJ为我做向导,笔者用摩托车带着他在村级公路上跑上跑下,节省了时间、节省了体力,同时也获得了丰硕的古籍资料。
(五)田野调查中对传统方法的坚持。田野调查不能投机取巧,坚持耳听为虚当线索,眼见为实重调查。“四勤”之法缺一不可,即:腿勤、手勤、口勤、脑勤。腿勤就是要多往民间走,笔者作为“耳顺”之年的人,往往一天、几天跑下来,体力消耗很大,不及年轻人恢复得快,而且峒溪调查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有一定的安全风险,田野调查不能保障规律的吃饭、喝水,常常会忍饥挨饿,遭遇暴雨而无法躲避等。这些都需要克服,才能坚持下来;手勤就是不能存有侥幸,好记性不如懒笔头,特别有些小节,当时不记录完备就会造成后期遗留;口勤则指要嘴甜,多访、多问、多请教;脑勤就是在调查中要多思考,多动脑筋分析问题,寻找正确的手段与方法。
在传统方法的坚持方面,尤其是在收集整理铭刻类的古籍时最为典型,目的是以求“双保险”之功效。调查整理这方面的古籍,工具包括钢铲、竹刷帚、起子、粉笔、宣纸、墨托等,后来宣纸、墨托因携带不便且少用而以数码相机取代。另外,对于有价值的铭刻清理之后,正式抄录之前,最好都点燃一支香烟置于碑前。此举看似平常,但是却有多重实效:一者,表达本人对先贤的敬重;二者,可对随行或围观者传达教化。2008年5月,笔者在鹤峰县屏山爵府抄录向日芳古碑时,陪同我们的两位向姓朋友,当即效仿我的动作,以烟代香,祭拜他们的先祖。三者,一般古墓皆年深日久,有野蜂、蜘蛛、虫蚁之类异物,香烟亦有驱赶作用。在香烟代作馨香的缭绕中完成作业,却也别有情趣。
五峰是民族文化资源大县,民族古籍藏量十分丰富。县有关部门历来重视古籍保护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全县古籍保护工作还面临许多问题,尤其是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和整理人员极度缺乏,面临失传的危险。因而,必须站在对民族和历史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古籍保护工作对促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及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古籍保护工作,加大古籍保护工作力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古籍保护制度,提高全社会的古籍保护意识,充分发挥古籍在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古籍保护的基本方针应当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坚持依法保护、科学保护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古籍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笔者认为,五峰土家族地区民间古籍资料的保护,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对策和措施。
(一)制订民族文化发展大纲,全面开展民间古籍普查登记工作。五峰身为土家族自治县,保护利用民族文化是天经地义的正当事业,要制定科学的大纲,予以组织实施。今后的5~8年至关重要。在大纲的指导下,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确立重点,先急后缓,制定出年度计划,并以民族研究会为纽带团结各界专家、学者,聚集力量,将任务协调到单位和个人;确属有价值的重大课题,可以组织力量攻关完成。凡大纲中要求成书的,一律进入丛书,一般情况下均组织内部出版;并积极向省民委推荐“湖北民族丛书”书目。
用3~5年时间,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图书馆、档案馆等单位及民间所藏古籍情况。组织民间收藏的古籍登记、定级、著录。继续田野作业,社会调查,挖掘残存民间的民族文化遗产,搜集整理县内文化人士收藏的田野采风资料。继续寻访《世述录》、《二十一史纂要》、《田氏一家言》、《清江纪游》、《醉仙亭诗稿》、《绿绮堂诗集》、《渔洋小记》、《存真集》、《金钟楼诗文集》等珍贵古籍。
(二)建立《五峰珍贵民间古籍名录》,逐步形成完善的古籍保护制度。统筹规划,加强对珍贵古籍的重点保护,并以此带动古籍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建立《五峰珍贵古籍名录》,经上级批准后公布。对列入《五峰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各收藏单位要按照有关要求,完善保护措施,切实做好保护工作。政府要对此进行监督检查;改善古籍保管条件,命名“五峰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同时对“五峰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应作为财政投入和保护的重点。对部分馆藏历史资料进行保护性修复或复制。进一步加强古籍的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
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古籍资源,发挥古籍应有的作用。整理出版民族文化丛书。建议出版的纲目主要包括:《长乐县志》(咸丰版校勘本)、《五峰古籍拾遗》、《鄂西深处的回声》(民族文论)、《民国五峰县情概况》校勘、《五峰民族志》、《渔洋古镇钩沉》、《新编五峰竹枝词》(诗文集)、《白云山子诗草》、《白溢寨传奇》、《五峰土家》(诗歌)、《仁和坪抗战记实》、《向虚廷传略》、《田泰斗研究》、《五峰强宗大姓族谱选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研究》、《五峰土司及源流研究》、《五峰民间文化艺人》、《容美土司传奇三部曲》等。总体规模在400万字以上。若这套丛书三五年内得以付梓,将与此前出版的两套丛书构成史无前例的、最为完备的五峰民族文化工程,传之后世,馨香百代。
(三)加强领导,协同配合,共同做好民间古籍的保护工作。首先,建立由县文化局和民宗教局牵头,发改局、财政局、教育局、科技局、新闻出版局、文物所等部门组成的“五峰民间古籍保护工作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按照现有职能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古籍保护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建立健全古籍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成立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五峰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在古籍修复、保护、研究等方面的作用,推进古籍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其次,加大古籍保护资金投入与市场监管力度。财政部门要对本地区古籍普查、修复、出版及数字化等工作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要制定鼓励政策,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支持古籍保护工作;有关部门要依法规范古籍市场流通和经营行为,严厉打击盗窃、走私古籍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索非法流失境外的古籍。
再次,加强对古籍保护的宣传。图书馆、档案馆、学校、宗教机构、书店等要积极开拓文化教育功能,通过讲座、展览、培训、研讨等形式宣传古籍保护知识,促进古籍利用和文化传播。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要加大古籍保护工作宣传力度,普及保护知识,展示保护成果,培养公众的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古籍的良好氛围。
(四)开展工程项目保护,抢救和整理民间演唱类古籍资源。保护古籍文物遗址,主要采取申报保护项目、设置保护标志、复原、遮盖、复制、拓片等技术措施。五峰应当重点保护:百顺桥碑、汉土疆界碑、新改荒路记(摩崖石刻)、古坟岭商周古文化遗址、土司帅府、土司城垣遗址、楠木桥贞节牌坊、龙洞(摩崖石刻)、镇国将军墓、桂崇皋碑、张彤柱碑、田海寿墓志、抗战阵亡将士碑、安化桥、汉阳桥、兴文塔、老衙门古墓群、曦和楼、圆通寺遗址、十大政纲、湘鄂西边区五县党代会会址、渔洋关市苏维埃政府旧址、青龙寺碉堡等。
挖掘整理特色文化,抢救民间演唱类古籍资源。如挖掘整理五峰的民间曲艺和传统戏剧作品并加以研究,主要有湾潭民歌、采花山歌、湾潭柳子戏、柴埠溪南曲和蒿坪吹打乐等。大多数民间艺术家都是年岁较高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是一卷“活档案”,人一旦作古,“活档案”随之灰飞烟灭。笔者接触的数十位民间民族文化传人,期间有“湾潭民歌手三姐”之一的万戌姐、传抄大型民歌词本和传承皮影戏的柳庆训、整理柴埠溪山歌故事的向家政等老人先后辞世,令人扼腕叹息。从这个意义上说,抢救民族文化首先就要抢救传承人。另外,组织一些相关的民族民间文化表演,把一些年岁较大的绝艺传人请出来表演亮相,条件成熟时再以政府名义对“民间艺术大师”进行命名,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五)建立“校地合作”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地方性法规。建立挂靠五峰县民宗局的“县民族文化研究会”与“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合署办公,搭建民族文化研究平台。以民族文化研究会为载体,建立和加强与邻边民族地区的联系交流;加强与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三峡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与交流,可以进行联合攻关重大课题;加强与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学科各级专家的联系,积极聘请知名土家文化研究学者担当顾问和指导。
选择适当时机,制定和完善关于保护利用民族文化的地方性法规,将这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在日常生活中提倡民族习俗仪规;在学校、国家机关、社会各行业、文化界广泛展开传统民族礼俗文化教育和行为举止培训;在政府庆典、开幕式一类公共活动中,有意识地采用一些民族传统礼仪形式,以产生上行下效的影响。政府还可考虑制订系统的公民礼仪,譬如婚、寿、丧、祭、出生、成人、入学、交往礼仪以及服饰等等,以期在国家礼制框架里形成地方特色的礼仪性民俗。
参考文献:
[1] 武新立.中国的家谱及其学术价值[J].历史研究,1988(4).
[2] 段超.土家族文化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3] 邓红蕾.道教与土家族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4] 王承尧,罗午.土家族土司简史[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