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颂平
中医妇科学是颇具中医特色与优势的临床学科。对于保障生殖健康、防治生殖障碍、优生优育、提高女性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学术传承与创新、诊疗技术的更新与发展、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诸方面均取得长足的进步。每年在国内期刊发表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妇产科论文均有1300~1900篇。内容涉及妇科理论研究、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杂病等妇产科疾病,其中以临床研究的论文居多,反映了当前中医妇科学界的学术水平。
根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关于女性生长、发育与生殖的论述,现代中医学家对中医生殖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罗元恺教授[1]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肾—天癸—冲任—子宫轴”是女性生殖调节的核心,整理和阐发了中医妇科理论,构建了当代中医妇科学的学科体系。其后,中西医结合学家李超荆教授结合现代生殖医学理论与相关的临床研究,提出“肾主生殖”的观点。近年来,夏桂成教授[2]从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图演绎、分析女性生殖节律,提出女性生殖节律及其月经周期演变是以心(脑)—肾—子宫为轴,心肾水火阴阳交济,推动调节阴阳之间的消长转化为节律运动。刘敏如教授对天癸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调补天癸”的治法与方药。许多学者在前辈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中医妇科理论,探讨天癸与冲任二脉的实质,认为天癸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命物质[3]。其内蕴阴阳,消长平衡,在女性月经周期调控中起关键作用。天癸的“至与竭”时限性决定着人体的生、长、壮、老,不仅与生长发育的生理功能有关,时限性异常对妇科疾病亦有影响,如性早熟、青春期延迟、早发绝经、晚发绝经等[4]。
中医妇科在其发展历程中,受到地域文化和地方学派的影响,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如燕京妇科、新安妇科、钱塘妇科、海派妇科、岭南妇科、孟河妇科等。各个医学流派均有一批名医为代表,并以其独到的学术风格与临证经验代代相传。自2005年以来,在上海、成都、广州、合肥等地召开了多次中医妇科流派学术交流会,举办了以学术流派研究与名家经验传承为主题的研讨会和继续教育项目,出版了《中医妇科名家经验心悟》、《中医妇科名家医著医案导读》、《新安医学妇科精华》、《海派中医妇科膏方选》、《岭南中医药名家》、《一代儒医肖龙友》、《罗元恺妇科经验集》等等。通过师承、整理和研究,使学术流派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07年启动《中医常见病诊疗指南》的编制工作,列为中医药标准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接受了《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研究任务,并组织全国中医妇科专家,集中优势力量,建立42个妇科常见病种的中医诊疗指南。目前已完成第一、第二轮专家问卷,召开定稿会并邀请中西医知名专家进行论证,将在行业内发布并推广应用。
“十一五”期间,由全国重点专科、专病协作组研究与制定早孕胎动不安(先兆流产)、异位妊娠、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输卵管性不孕、免疫性不孕等诊疗规范;并通过国家科技部的“十一五”支撑计划,研究制定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输卵管性不孕症等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方案并进行多中心临床验证;建立了绝经综合征疗效评定量表,对绝经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与情志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定,并结合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进行信度、效度的评价。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吴效科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胰岛素抵抗及其中医药干预的机制”获2007年度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罗颂平主持的“肾脾虚弱型自然流产的系列研究”获200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山东中医药大学刘瑞芬主持的“盆腔炎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免疫学及上皮细胞生物学研究”获2007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杜惠兰主持的“补肾调经法治疗无排卵性疾病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王小云主持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证候规律研究”均获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邓高丕主持的“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研究”获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建立了首个中医院的生殖中心,以“二至天癸颗粒”配合西药促排卵,提高卵泡质量。取得良好的效果。
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韩百灵、刘云鹏、沈仲理、朱南孙、蔡小荪、姚寓晨、夏桂成、刘敏如、李光荣、杨家林、欧阳惠卿、韩冰、马宝璋、肖承悰、吴熙等15人“全国中医妇科名专家”称号[5]。通过全国第一、二、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师承教育,传承妇科名医的学术经验,培养了一批学术继承人。并整理出版了韩百灵、刘云鹏、罗元恺、黄绳武、朱南孙、蔡小荪、夏桂成等名医的学术著作。
建立病理模型来研究中药作用机理是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若在西医病理模型的基础上,加上中医证候模型,则可以更好地模拟临床状态,从病—证两方面同时验证中药的作用机理。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马宝璋等采用混合菌接种法建立了盆腔感染的动物模型,以中药复方“炎克宁”进行干预,从局部细胞粘附分子、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细胞凋亡等方面探讨其作用机理[6]。
广州中医药大学许丽绵等对于抗精子免疫性不孕进行系统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在生殖道感染的基础上建立抗精子免疫模型,首创生殖道炎症—精子免疫的动物模型[7]。并进行慢性生殖道炎症与抗精子免疫性不孕的相关性研究。从临床和实验的角度研究中药治疗机理。
广州中医药大学罗颂平等[8]首创肾虚—黄体抑制和脾虚—黄体抑制病—证结合流产模型。以补肾健脾中药复方“助孕3号方”进行干预,证实对蜕膜孕激素受体基因表达和母胎界面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
湖南中医药大学的研究团队对三七皂苷的止血机理进行系统研究[9]。针对人工流产后和放置宫内节育器引起的异常出血,建立恒河猴子宫内膜炎症模型和家兔子宫置器模型,探讨三七复合成分对于子宫内膜炎症之异常出血以及金属异物所致子宫出血的治疗作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团队对寿胎丸的复方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的研究[10]。建立了基于均匀设计的药效学研究方案,比较了不同配伍的寿胎丸复方补肾安胎的药效作用,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复方指纹图谱,并与各单味中药的指纹图谱进行对比,寻找有效物质群。
自教育部在1986年启动国家层面的重点学科建设以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妇科学先后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从2002年启动,中医妇科的建设单位首批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二附院,其后增加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批再增加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和陕西中医学院。
中医妇科的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单位由“十五”期间的9个增加到“十一五”期间的27个。根据2005年卫生部医疗产业调研中心及美国斯路塞恩公司发布的调研结果,在全国最佳医院排名中,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院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院分列最佳妇产科第8、9名(中医院仅两家进入前10名)。
广州中医药大学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课程先后在2005年和2009年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妇科学教学团队在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其重点由疾病转向健康。健康的概念也从单纯的消除疾病与羸弱,扩展为体格、精神与社会的完全健全与和谐的状态。WHO在1994年把生殖健康的概念正式引入《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生殖健康是健康的核心。它涉及所有人群的各个年龄段,包括亲代与子代,关系到人类的繁衍、生活质量及优生优育,对于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衰和人口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
社会的需求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医学的主要任务由诊治疾病转向促进健康与预防疾病。社会舆论不仅关注GDP的增长,更关注生存质量,并出现了“国民幸福总值”(GNH)的概念。在维护与促进健康方面,中医学具有突出的优势。与西医学比较,中医学更注重健康而不仅是疾病,更重视整体而不仅是局部;在对待疾病的时候,也更强调平衡与扶正,而不是单纯地祛除病因。因此,未来的医学发展应吸取中医所长,补西医之不足,从而为人类的健康提供更具有人性化、个体化的技术服务,提高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
在中医学领域,女性生殖健康与生殖障碍属于中医妇科学研究的范畴。中医妇科学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对中华民族的繁衍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近20年来,中医肾的研究、活血化瘀法的研究发展较快,揭示了补肾法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作用,也证实了活血化瘀法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抗炎、抑制和消除抗体方面的作用。而生殖免疫学、内分泌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的发展则为中医妇科的现代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方法,使月经病、自然流产、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达到新的水平。
随着现代诊断技术的发展,妇科疾病与证候的诊断可取得定性、定量的指标,治疗手段、方药的疗效可通过多中心的临床对照试验进行客观评价,也可通过建立动物模型来模拟人类疾病/证候类型,以观察中医药作用机制以及量效关系。
中医妇科的研究与发展适逢盛世,面临机遇与挑战。但学科与学术的发展还需要全国各地专家们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任重而道远!
[1]肖承悰,吴熙. 中医妇科名家经验心悟[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夏桂成. 从太极八卦时辰钟结合图探析生殖节律[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1):1-3.
[3]王烨,李祥,姚美玉,等. 论天癸的节律异常与月经周期的关系[J]. 陕西中医,2008,29(3):317-318.
[4]宋家欣,侯丽辉,吴效科. 天癸时限性异常与常见的妇科疾病[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1):53-55.
[5]罗颂平,许丽绵,刘雁峰.中医妇科学科发展研究[M].//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著.2008-2009中医药学学科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78-82.
[6]张英蕾. 炎克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实验研究[D]. 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
[7]雷洁莹. 湿热瘀阻型炎症性抗精子免疫性不孕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8]罗颂平,梁国珍,张玉珍,等. 助孕3号方防治大鼠自然流产的机理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7):522-525.
[9]尤昭玲,付灵梅,冯光荣,等. 补肾活血方对恒河猴PCO模型卵巢COX-1mRNA表达的影响[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7(1):5-8.
[10]郜洁. 寿胎丸的药物组成及其补肾安胎的药效学研究[D].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