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泉
(娄底市城市客运管理处,湖南 娄底 417001)
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王胜泉
(娄底市城市客运管理处,湖南 娄底 417001)
人的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居于根本性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围绕人这一主题展开,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运用灌输和疏导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渗透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3年12月初,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1]随后,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贯彻200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的是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确立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面的能力,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就是以教育对象为本,以干部、职工为本,为广大干部、职工谋利益,热心为广大干部、职工服务,首要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教育观。
1.1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它强调把人放在第一位,主张以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无论做任何工作,只要涉及到人,就要依照人的特点,按“以人为本”的方针去安排和指导工作,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人、服务人的工作,因此它只有把“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才能使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适合人、教育人和发展人,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人决不是一个可以完全依据外在力量便必然地被塑造的某种必然东西,人实际上是一个由内在能动性推动的趋向于无限种可能发展的生命创造体;人的根本特征就是要实现和扩张人的可能性。因此,当代教育提出了“以人为本”教育观。
1.2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研究人的思想、行为的一门科学,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备的基本价值理念。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努力方向。人决不是完全依照自身力量就能完全的塑造的东西,尤其是思想性质的东西,强加于人,人的本能就会自觉不自觉的进行“反抗”,拒绝接受你所宣扬的思想和所要灌输的理论。
2.1以人为本教育的个人知识能力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共性知识的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强调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只有低层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高层的需要才能逐步实现。人只有个人的知识能力得到了发展,才能接受更高层的共性知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个人的能力的发展,注重个人在自身的努力下所获得的知识能力、教育水平。强调个人的意识形态的教育,是一种个人能力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把社会公认的正确的意识形态——一种共性的意识形态内化为给人的一种个人知识能力发展,而这种共性知识依赖于个人的先进的个性意识的提升,两者可以相互影响。
2.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理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此为指导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教育工作,运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一要帮助人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水平,正确认识自我,以比较健全的思维、情感和心态面对社会,更加自觉地按照人的价值要求和世界的规律进行实践活动;二要引导人自觉地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自觉地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和提升自我的价值;三要积极营造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宽松环境,提供有利于人们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的社会条件和氛围。
2.3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借鉴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是对“人”的工作,主体是人,核心也是人,人是教育的主体,是一切活动的根本因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恰好是强调人、注重人。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思想和行动作为工作对象。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的工作,但是归根结底这项工作是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人的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中,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 。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以人为核心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结合历史与现实,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把满足和引导人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出发点;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把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价值、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
3.1思想政治工作要启发人的自觉性
在整个自然界之中,人与其它动物相比,其本质的不同是人能以自己的意志去主动地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具有极强的主动性,同时在人类社会中,单个人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或个性,人们一般都按自己的方式去适应这个社会,去学习、生活和工作。这就是人的基本特征。马克思说:“个性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3]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是因为强调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去学。
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人的自觉性是以其合理的需要得到满足为基础的,“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因,是人们从事生产劳动的动力和目的,在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中起重大作用。马克思说过:“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4]人在社会中生活,有各种各样的需要,需要及满足是人们生命活动的源泉,也是社会历史的动力。离开人的需要及其满足,就没有人的能动实践和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所以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就要满足人的需要,使得人在满足需要的同时不断的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共性内容内化到自身。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起到良好的作用。
3.2思想政治工作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鼓舞人
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的方法是以思政工作者为中心,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按照教育者预先所设计好的方式进行,受教育者只要按部就班的接受教育者教授的内容就可以了。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育者占主导地位,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为了保持教育者的尊严和授课的顺利进行,一般不允许受教育者自主进行学习和超越所接受的内容的范围,这就抹煞了人的能动性,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佳。
思想政治工作在以人为本的指导下要进行一些改造:要尊重人,把尊重自己和他人统一起来摆正自己的位置,严格约束自己;与群众的接触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们的权利。这样人们才会接受你,向你敞开心扉。要关心人,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5]深入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切实关心群众疾苦,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要理解人,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与群众接触的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急其所急,想其所想,帮其所需。要鼓舞人,思想政治工作在以人为本的指导下就要鼓舞人注重开发人的价值和潜能不断激发人的创造性。
3.3以人为本教育的“内因”和思想政治工作“外因”相结合——灌输和疏导相结合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是内因,思想政治工作是外因,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必须将灌输和疏导的方法结合起来。所谓灌输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注入到人们的头脑中,形成正确思想以指导人们的行动。疏导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疏,即疏通,让人们把话讲出来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有畅通的信息交流;二是导,即引导、开导,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循循善诱,说服教育,帮助受教育者正确认识,分析、处理问题,从而把思想引导上正确的轨道。只灌输,不疏导,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又否定了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唯物辩证的转化过程,反之,只导不疏实际上是放弃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对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的责任。
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并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1] 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3-12-08(1) .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责任编校:松仁)
InterpenetrationofPeople-orientedEducationIdeato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Work
WANGSheng-quan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Administrative Office of Loudi City, Loudi, 417001, China)
Human’s factors are in the fundamental statu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should lanuch this subject based on persons, insist on taking people as the foremost, pay great attention to person’s development, utilize the method of implanting and dreadging combination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take people as the foremos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rpenetration
2010-05-17.
王胜泉 (1969—— ),男,湖南娄底人,娄底市城市客运管理处政工师,在职硕士,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
D261.1
A
1673-0712(2010)04-0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