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文,杨润生,唐宝庆
(长沙理工大学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6)
精品课程建设应当体现“五个一流”[1],即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和一流的教学管理。虽然不同学科、专业具有各自的课程体系和特点,但精品课程的核心内涵是永恒不变的,即建立以现代创新性教育思想为核心、以适应相应层次的优秀教材为先导、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前提、以优化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以科学规范管理体制为保障的课程体系,这是集教育理念、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制度于一身的整体建设,是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教学活动与科研创新同步的教育目标的基本保障。
根据创新性教学理念及精品课程建设经验,提出建立一流的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想法。
所谓教学理念,是对教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以及所形成的教学观念。它的内涵包括教师为什么而教、教什么、怎么样教,学生为什么而学、学什么、怎么样学,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创新就是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学创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决教学问题,主动更新观念,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并创造性的应用于自己日常教学的活动过程。
学校应是塑造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能力的场所,而不是把不同人培养成同一种人的地方。对今天这个科技发展迅猛、新知识产生频繁、社会变革加剧的时代而言,传统继承式教育显然有太多的不适应。评估一流教师的标准是什么,教师应该教什么,是知识还是创新思维,在教学中应如何定位。党中央关于素质教育早已提出了明确要求[2],这说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人才的殷切希望,教师应以此为工作的最终目标,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没有正确的思维过程和使用知识的技能,知识将毫无用处,当今教育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维的过程和技能,教学重点应放在发展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上,教育有对文化的承传、改造和创新的作用,其基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使用知识”“欣赏知识”与知识“打交道”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当下教学的任务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为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而学,教师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而教。
怎样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托兰斯[3]提出了应遵循的5条原则:1)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2)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3)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4)给予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5)使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传递教学观”,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状态,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的智能和创新性得到发展,而不仅仅是让他们积累知识;教师应利用自己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有探究的渴望,找到学习的动力。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上真正实施创新思维教学呢,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
发现学习指学习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探索、实验和思考,认识问题情景或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找到问题答案的过程。教师通过加强对比,要求学生做有知的猜测,鼓励积极的参与,唤起对问题解决过程的认识等。发现学习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或如何获得他一生中在某种情况下可能需要的知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的迷信,思维活动总不能跳出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圈子”,因此学生已习惯于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知识,不敢向教师质疑,更不敢向课本质疑。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质疑,使质疑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
由于学生对在困惑中获得的知识会理解得更透,印象更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乐于提出自己的疑惑。另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要对学生的质疑有充分的考虑,做到心中有数,给学生的质疑创造良好的机会,提供充足的时空,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对学生质疑的问题,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应给予适当点拨,让学生拨开疑云,疏通障碍,变阻为通,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师导之有方,常导不懈,学生便能自获其知,自增其能。
教会学生创新思维,就是让学生能创造性地思考,不仅会解决所给的问题,而且要自己发现新问题。发现学习使学生尽可能充分地参与到探求知识的过程中,着眼于学习过程的本身而不是学习的产生物或成果,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首创精神,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观察能力,提高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发现学习是把教会学生怎样思维作为首要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是今天的教育应当努力追求的。
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能高度容忍错误的环境,在了解学生错误的前提下包容学生的错误。这是因为,学生在认知方面的错误回答、错误见解、错误观点等,都是经过一定的思考之后提出来的,可以说,“犯错误”是学生主动、自主参与教学的表现之一,这比不假思索地接受教师提供的“正确答案”更加可取。深思熟虑的错误比无需思考的“标准答案”更有价值,而只有在宽容的课堂氛围之下,学生的错误才有其存在的空间,才有其发挥价值的平台,民主宽容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迅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富有创造性思维的教师意味着能以挑剔和批评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现象,去考察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学会用批评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教学的合理策略。一个真正有创造性的教师,应是允许别人有创造权利的教师,应敢于使自己的观点接受别人的批评,让自己的意见受公众的考验,同时,教师对待他人的观点和意见需保持宽容的心态,在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改变只看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片面观点与做法,鼓励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他们的创造力,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自由创造的空间。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创新,允许出现错误,让学生在错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对学生的创造性行为及其结果应该“延迟评价”,在班级中造成一种重视创见、互相鼓励、倾听和接受别人发言的氛围。一个具有宽容品质的教师,他的学生将更能自由、大胆地、有创见地思考,因此,发展创造性思维时,教师应考虑转换视角、改变立场,从“指导者”转换成“旁观者”、“参与者”,不必急于指导和展示自己的见解,而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必要时甚至可让学生陷入思维的疑惑状态,以使学生养成自己主动思考、决策的思维习性。《学记》中早就有:“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为给学生独立思考创造宽松的氛围,准备适宜的心理状态,甚至可让学生自己在迷惑的困境中设计问题,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材料,但不轻易给出问题的答案。
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现代教育其终极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健全,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目的。创造的快乐,奋斗的成就,一切的一切目的就在于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自主性、自我实现等,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而不是其成就。教育只有在尊重、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才能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自身发展中来,其创造性潜能的充分挖掘和发挥才会成为可能,因此,独立人格的塑造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
每位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会是前题,而让学生会学才是目的。教师要教会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理解思路的分析过程中等进行大胆质疑。在此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会说有创见的话,当学生在提问过程中出现一些诸如逻辑不清、表述不当等情况,教师不是立即打断学生的话语,而是在学生说完之后,再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或者请学生补充、订证,使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要让学生明确质疑问题必须勤学善思,有创见;认真观察,善比较。当然,一个可能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师,首先自己必须是一个具有反思性的教师,自己就应学会创新思维,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
传统的教师地位正在悄悄发生变化[4],在“传道、授业解惑者”“管理者”“示范者”的基础上,又要求教师是“父母和朋友”及“研究者”。首先必须承认教师有自己的“理念”,承认教师有“研究”能力,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只有在教师努力转化自己的习惯思维的过程中,在反思和自我批判中,才有可能不断地获得挑战和改造,教师的教学观念才会相应的转变,并在实践中体现出来。
改变教师思维,实际上是教师使自己的思维永远处于变动的改造中,处于不断反思和自我挑战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前和教学中需敏感地关注那些可能发生的教学问题,之后又不断地反思问题是否已经被解决或得到了暗示,由于问题的不断出现,教师就必须变换自己的思维策略来寻找解决方法。最好的创新思维是教师持续地处于反思中的思维,最好的教学是教师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学[5]。当然,有时必须借助同行或专家建议后,才能逐步成为独立的创新性教学者。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由被动质疑逐步转向自动质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这才是一流教师所具备的素质,而创新性教学理念则是建立一流教师队伍的灵魂。
[1]侯治富,金祥雷,谷树严,等.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1):21-22.Hou Zhifu,Jin Xianglei,Gu Shuyan,et al.The Goal of High-Quality Courses Construction &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Methods for Realization[J].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2006(1):21-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L].[1999-06-13].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14/info3314.htm.Ministry of Education, P.R.China.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State Council's Decision on Deepening Education Reform and Promoting Quality Education[EB/OL].[1999-06-13].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14/info3314.htm.
[3]蔡太生.高等教育心理学[EB/OL].[2006-07-27].http://www.xyeyy.com/eWebEditor/UploadFile/ 2006726153054882.doc.Cai Taisheng.Higher Education Psychology[EB/OL].[2006-07-27].http://www.xyeyy.com/eWebEditor/UploadFile/2006726153054882.doc.
[4]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Hu Zhongping.Modern Education Theory[M].Beijing:Advanced Education Press,2002.
[5]王端庆.教师教育改革的新视野[J].辽宁教育研究,2005(4):272-273.Wang Duanqing.New Concept of Teacher’s Educational Innovation[J].Liaoning Education Research,2005 (4):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