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五行自然观研究三辨
——从既成论走向过程论的五行自然观探究

2010-04-05 20:06
关键词:学说

刘 魁

(南京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中国传统五行自然观研究三辨
——从既成论走向过程论的五行自然观探究

刘 魁

(南京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随着战国郭店楚墓《五行》竹简的发现与深入研究,五行自然观的内涵与起源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可是,由于古代语言与文化的隔膜等因素,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还存在不少疑问与困惑。我们有必要以中国古典文本研究为基础,从过程论视角对目前流行的各种学说进行认真的考察与辨析。

五行自然观;文本研究;既成论;过程论

蕴涵在传统“五行说”中的五行自然观是中国古代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所在。随着战国郭店楚墓《五行》竹简的发现与深入研究,五行自然观的内涵与起源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可是,由于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历史隔膜等缘故,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不少疑问与困惑,例如对于其内涵、起源及其历史与现代价值,学术界还存在不少争议。虽然庞朴、王小盾等学者的深入研究开阔了我们的研究视野,澄清了不少研究的误区,但是,本文认为,随着问题研究的深入,我们的思维方式也需要一个从既成论向过程论的转变,以便走出困境,使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

一、五行自然观内涵的历史演变辨析

在传统五行自然观的研究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是“五行”的内涵问题,通行的看法认为,所谓“五行”最初指的就是水、火、木、金、土五种构成各种物质的材质与要素,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术数,“作为一种数术的‘五行’,它的职能在于以水、火、木、金、土五种质料与五方四时相配解释宇宙万物所遵行的某种时空秩序,并由此窥探世间人世的吉凶与这秩序的微妙关联。”[1]302从一般意义上讲,这种说法大致是可以成立的,问题在于这种流行的说法是一种简单归纳,忽略了五行自然观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以致忽视了五行说内涵的丰富性与历史性。实际上,五行自然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其内涵也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与复杂化的历程。下面,我们就依据目前的研究进行认真地归纳总结。

五行自然观在历史上最早何时出现,目前已不可考。从文献的角度看,“五行”一词最初出现于《尚书·甘誓》篇:“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2]155。长期以来,学术界流行的看法是,这里的五行指的就是后来的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宇宙构成要素。可是,根据梁启超、庞朴等著名学者的研究,这里的“五行”实际上指的是“五种应行之道”或“五种德行”[3],即所谓的“仁、义、礼、智、圣”五常是也[4]47-48,否则不可能因玷污五行而召致天罚。在读音上,此处的“五行”也不是读作“wǔ xíng”,而是“wǔhéng”。在西汉以前 ,人们还能够把这两个不同读音的五行区别出来。到汉文帝时,因汉文帝叫刘恒,为了避讳,就把所有的“恒”音字都改为“常”,如恒山改叫常山,姮娥就叫嫦娥,而五性(héng)就改为五常。不过,其内涵是指“仁、义、礼、智、信”,而不是早期思孟学派的“仁、义、礼、智、圣”。在西汉时期,大儒董仲舒就懂得这点。在《春秋繁露》中,他在答河间献王问孝时,曾用木生火、火生土……来论证父授子受之孝为天之经,用五行莫贵于土、土却不名于四时……来论证君逸臣劳之忠为地之义 ,结论是“故五行(xíng——著者附)者 ,五行(héng——著者附)也”[5],由此可见 ,此处的“五行”主要是指“五德”。

从语义的角度讲,在历史上,五行中的“行”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本来就有不同的意义。在甲骨文中,“行”之文象十字交叉形,作“道路”解,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云:“行像四达之衢,人之所行也”[6]。按照《辞海》的解释,“行”也曾作“道路之神”解,如《礼·月令》孟冬之月:“其祀行,祭先贤”[7]1521,其“行”就是这个意思。后来如庞朴先生所说,行有三层意思:一是指道路(名词),二是指行路或运行。颜师古注“行”曰:“谓之‘行’者 ,言顺天行气。”《说文》:“行,人之步趋也。”三是“德行”之意。战国郭店楚墓《五行》竹简的发现与深入研究也证实了“五行”原本具有“德行”的意思[8]126-172。

至于目前通行的五行自然观公认的最早文本依据是《尚书 ·洪范》篇。《尚书 ·洪范》云:“王访于箕子。……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鯀塞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一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9]187-188在这里,“五行”一词获得了通行的“水、火、木、金、土”的含义。

不过,依据《辞海》、《辞源》等对我国传统文本中“五行”一词的索引与解释,在中国思想史中,“五行”一词远不止上述两种,归纳起来有如下含义:

(1)指构成物质的五种材质或属性,如上述《尚书 ·洪范》中的“水、火、木、金、土”。

(2)指五种行为准则或德行,即所谓五常是也。《荀子·非十二子》:“案往造说,谓之五行”,杨倞注“五行 ,五常 :仁、义、礼、智、信是也”[10]31。

(3)五种行为。《礼 ·乡饮酒》:“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五遗,安燕而不乱,此五行者,足以正身安国矣”。[11]71

(4)也指一种舞名。本是周朝的一种舞蹈,秦始皇二十六年改名五行舞,汉朝祭享汉高祖庙时,曾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

(5)在佛典中指布施行、持戒行、忍辱行、精进行、止观行(见《大乘起信论》),又指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见《涅槃经》)[10]31。

由此可见,五行学说具有非常复杂的内涵,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既可以指一种五要素构成的自然观,也可以指人的五种行为,甚至可以是一种舞蹈,我们不可把它们混为一体。从思想史的角度看,我们今天所说的五行自然观是后来与阴阳学说融合之后而逐渐确定、以致成为主流说法的。战国晚期,邹衍将五行思想与阴阳思想大胆结合起来运用于政治领域,提出了“五德终始说”,用来说明王朝更替的模式及其合理性,在政治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大约也在同一时期,中医也将五行思想与阴阳思想结合起来运用于医学领域,形成了著名的“中医五行”说,在民间产生了广泛影响。到了西汉,董仲舒进一步将五行与阴阳、德行结合起来,把“五行”所具有的“五材”含义与“五常”含义结合起来,赋予五材以相应的五种道德含义,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天人合一”。到了东汉,在谶纬思想流行的情况下,“五行”逐渐演变为一种预测人士吉凶祸福的术数,在民间产生广泛影响。后来,五行学说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包括宇宙变化、政治变革、医学治疗、建筑艺术、人世命运的完备思想体系。至此,“五行”说从一种单纯的自然观转变为无所不包的宇宙观、政治观、历史观与人生命运观,成为一种“大写的”自然观。

总之,中国古代的五行自然观是存在一个演变历程的,从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五德说”、“五材说”演变为“五德终始说”、“中医脏腑五行说”,最后才演变为无所不包、预测人世命运与政治演变的五行术数与文化信仰体系,成为一种大写的自然观、宇宙观与文化信仰,正如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所言:“五行是中国人的思维律,是中国人对于宇宙系统的信仰,两千余年来,它有极顽固的势力。”[12]404

二、五行自然观起源的历史辨析

关于五行自然观的起源问题,学界至今还在认真探讨,但往往是见人见智,没有达成共识。从总体上看,目前流行的各种起源说虽然都有一定的根据,但直接的证据不多,大多是建立在思辨与推测基础上的,说服力不强。这既与五行说起源甚早,留下的文献依据与考古实物依据不足有关,也与五行说起源的复杂性有关。下面,本文就影响较大的几种起源说进行辨析:

其一,“材质”说。这种观点认为,五行自然观起源于先民对事关民生的构成要素的分类,是中国先民生活经验的结晶,是百姓日用生活须臾不能缺少的五种材质。

其主要依据有:《左传·文公七年》,水火木金土与谷合为“六府”,与利用厚生之事并言,表明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国语》鲁国大夫展禽有云:“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13],《左传 ·襄公二十七年》有云:“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14],《尚书大传》云:“水火者,百姓之求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等[15],皆视水火木金土为民人日用之五材。此外,五行材质说的另一层意思是人可利用五材造百物。《国语·郑语》“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16]。

应当承认,这种材质起源说法有一定的生活合理性和实践理性依据,但它无法说明五行说如何在早期具有神圣的内涵和伦理的内涵。如上所述,五行之说见之于史料的早期见证,一开始便具有一种至上的神圣意义,在《尚书·甘誓》中,夏启欲灭有扈,理由竟是“威侮五行”;在《尚书·洪范》中,帝竟以鲧“汨陈其五行”而震怒,“五行”在其中具有如此神圣、威严的崇高地位,仅以“五材”去解释恐不足以显示五行的崇高地位。何况五行说重视的是“金、木、水、火、土”的物质属性与功能,而非其材料本身,否则就难以说明中医里的五行与五脏的配伍关系。

其二,“五方”说。胡厚宣等人认为:殷代外祭中的“五方帝”、殷代以中商和四方结合而为五方的观念,是五行的起源[17]277-281。比较重要的文献依据是《史记·历书》第四载:“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于是有天地神祗物类之官。各司其职,不相乱也”[19]174等。

王小盾教授认为:五行脱胎于四时之祭,五行之官制是社稷之祭和四时之祭的相结合的产物。共工氏的社神后土是外来的神灵,原不属于东方民族的四时之祭,是地下幽都之神,即北方神。后土是在取代黎而成为土正火中央之神后,才进入五祀系统的。由此才由四时之祭转变为“五行”体系[19]。

应当承认,这类学说比“五材’说更容易解释五行说的神圣性、崇高性与神秘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五行名称的由来及其与季节、方位的关系,但无法解释后来为什么会形成一定的生克关系,周延良先生认为:“五行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生化消克”[20]40,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五方说”只能作为五行说的思想渊源,而不能解释全部。

其三,“尚五”说。庞朴、王小盾等学者认为,从数字角度看,五行观念起源于中国先民的“尚五”思想。庞朴认为,在五行之前,中国人也非常崇尚“六”[21]45-46。《国语》云:“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左传·文公七年》有“六府”之说。按逻辑推断,六府观早于五行,“六”“五”相争,五慢慢占了上风,于是在商代有“五方位”、“五方神”、“五风”等与“五”数字有关的说法,后来逐步形成了完备的五行文化系统,把颜色、声音、滋味、政权、人体内脏等囊括其中。与庞朴不同,王晓盾认为,在五行观念产生之前,神圣数字“四”占据了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中国先民原本尚四,后尚五[19]。

不论“尚五”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应当承认,“尚五”说从数字崇拜解释了五行说的文化学渊源,也解释了五行说何以会形成一个几乎是无所不包的完备的思想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五行说的文化学特征与局限性,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只解释了五行说中“五”这一数字的文化学渊源,没有对“行”的内涵作出应有的解释,也没有对五行说的其他内涵作出应有的解释。

其四,“五大行星”说。学者刘起釪认为:“五行”的原始意义指天上的辰星、太白、荧惑、岁星、填星(镇星)五星的运行,其年代在周朝以前。理由是二十八宿的设定在周代以前,而二十八宿的划定取决于五星当中的填星(土星)的周期。古占星家认为填星每二十八年(今测值为29.46年)经行一周天,在五星当中是周期最长的一星;用它作标准,就使包括填星在内的五颗星都能够在天球面上找到位置。后来,人们觉得用两个字来命名天上的五星麻烦和不方便,才把常用来称呼五材的水、金、火、木、土来代替辰星、太白、荧惑、岁星、填星这五星的称呼,这样才有了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之称。后来地下的金、木、水、火、土五材也借用天上的五行来称呼,这才固定下来把金、木、水、火、土称为五行[22]。应当承认,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最起码说明了五行与五星运行之间的关联性、“土”在五行学说中何以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但是此说既缺少直接的实证依据,也不能回答为什么会出现五行生化消克思想,天上的五大行星之间毕竟没有直接的生克关系。

其五,“月令”说。刘宗迪等人认为,五行与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活动需要观察天象以制定历法有密切的关系。古人的历法是通过观察天象来制定的,而“五行”是来源于观察星象的变化。刘宗迪指出:“阴阳五行学说并非源于对金木水火土的认识,而是源于历法月令制度,历法月令制度就是五行系统的知识原型”,“上古天文历法才是五行说的知识原型,正是原始历法制度的时间和空间观念为五行说按四时五方划分世界、组织万物的分类框架奠定了基础,五行说的生、克机理也只有归结为历法制度才能得到恰如其分的解释”[23]。这种说法解释了五行说的天文学与政治学渊源,但难以解释何以是“五行”、而非“四行”,毕竟一年是四季。值得注意的是,在楚墓竹简中,确有四行说,但没有流传下来。

其六,“北极”说。这种观点认为,古人站在大地上观察,发现北斗星围绕着北极星旋转,旋转周期与太阳道的“大周天”基本一致。而且,春天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方,夏天指向南方,秋天指向西方,冬天指向北方。因此北斗授时历中有:“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24]94。此说解释了五行学说中季节与方位的关联性,但无法说明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也没有解释“金木水火土”的来源。

此外影响较大的还有“五火”说[19]、“阴阳”说[25]、“河图洛书”说[26]、“五季”说 、“五工”说[27]等 。这些学说虽然有一定的文献依据,但主要是建立在逻辑推理基础上,缺乏充分的理论依据。尤其是阴阳说与五行说明显有不同的文化学根源,只是在后来才合到一起,用阴阳来解释五行显然是受到了阴阳说的影响,难以令人信服。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五行自然观最早可能是起源于天文观察与历法研究,带有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但五行自然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以,其思想史根源是非常复杂的,并非任何单一的某种学说就可以解释。除了以上各种学说以外,五行自然观的起源还与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中医的辨证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关系,否则,难以产生作为中国古代思维特征的五行生克说。学术界长期以来执着于用一种学说去解释五行自然观的形成,是一种既成论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忽略了五行学说形成过程的复杂性与历史性,可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需要用过程论的眼光加以校正。

三、五行自然观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辨析

五行自然观具有怎样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这也是一个学术界与社会各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在此问题上,流行的看法也分成对立的两端:一种观点认为,五行自然观在中国历史与文化传统上曾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与阴阳学说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艺术、军事、医学等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时代的进步,它虽然呈现出落后的一面,作为命相学与风水术的核心思维模型发挥着比较负面的作用,但是中国古代的五行说也有自身的超越历史的合理因素,甚至是没有被充分认识的科学因素,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不能一棍子打死[28]81。另一种观点认为,五行自然观虽然在中国古代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与时代的进步,五行自然观已经完全被淘汰了,即使在所谓的风水领域与医学领域,五行说也完全可以被新的科学的学说所取代。尤其在是医学领域,五行论作为传统的医学理论没有得到充分地验证,我们不要再迷信它,我们要相信科学[32]。一句话,对于五行自然观实际上是形成对立的两派观点,一派是迷信五行说,另一派是以经典实证主义的科学观点排斥传统的五行说。

本文认为,对于五行自然观的价值,虽然观点差异很大,但其共同点是受科学主义立场的影响,在此问题上,本文赞同庞朴先生的观点,不要拿五行论与现代科学理论进行比较,因为五行自然观毕竟产生于古代,而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科学是在西方近代产生的,二者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与范式都有很大区别,不可同类而语。何况从当代科技文明角度看,西方近现代科学也具有科学中心主义色彩,存在诸多的弊端。为此,本文主张超越科学,从文化史的视角研究五行说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

从文化史角度看,五行自然观的历史价值是在于它独特的自然主义、自组织、内在价值论特征:

首先,在五行说中,其主要构成要素是金、木、水、火、土等自然物质及其自然属性。它首先是建立在自然主义的经验实在论基础上,没有去探讨世界的本原、世界存在的意义等形而上学问题,而是在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这些自然要素的属性及其功能,在自然主义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的生存世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生的基本内在结构与运动模型,与古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家探讨宇宙的本原、宇宙的自然构成有着天壤之别,避免了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局限。

其次,在五行说中 ,金、木、水、火、土等自然物的功能与属性之间的差异形成相生与相克关系,由此形成了自组织自平衡结构,不需要任何外在的解释和先验的存在,这与西方早期的神主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由于中国传统的泛道德主义以及“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五行说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发挥理性解释作用,而且也发挥价值引导作用,“五行”与“五常”的结合表明中国传统的价值论不是像西方早期从上帝、从神那里外在获得的,而是从自然物的内在功能中比拟而获得的。

总之,中国传统的五行自然观具有自然主义、整体主义、人文主义特征,不像西方早期的思想具有超自然主义、元素论、神主论等特征,开辟了一条把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相统一的道路,当然,它也有明显的缺陷,一方面具有“尚五”的形而上学归纳偏好,另一方面具有泛道德主义的倾向,使得中国的自然科学没有能够真正地发展起来。

对于五行自然观的现实价值,我们可以从五行说与进化论、宇宙热寂说的比较中进行简要分析。

众所周知,近代以后西方普遍流行的是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进化论与宇宙热寂说。但是,这两个学说存在着两个重要缺陷:一是根据不足,二者相互矛盾。按照进化论,宇宙间的各物种受进化选择规律的影响,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状态发展;可是,按照宇宙热寂说,受热力学定律的影响,宇宙的结局最终是所有一切的生命都将归于虚无,宇宙中只有热量,其他的能量形式都转化为热量,所有的生命都消失了,进入一片死寂状态。进化论与热寂说是近代以来在科学界影响最大的两个学说,但是,它们给人类描述的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学说,由此可见科学主义的局限性,我们不可以科学主义的眼光来衡量一切;二是在这两个学说中,人的作用始终是有限的,物种的进化、社会的进化是一个铁的规律,宇宙的热寂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可是,五行自然观具有浓厚的系统论色彩,把人作为一个放到宇宙这个大系统中分析,强调不同层次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自在的演变规律,人的精神不自觉得到张扬。无论五行学说具有怎样的糟粕,它所具有的理性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双重精神,还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借鉴的。

当然,五行自然观也有负面性,其强调五行的变易容易导致信仰的流动性与虚无性,这也是中国汉族文化的信仰意识不强、具有浓厚世俗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弘扬五行自然观的文化价值是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复兴事业所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

总之,对于中国传统的五行自然观,我们既需要从过程论的视角研究其内涵与起源,也需要从文化史的视角研究其独特的历史与现实价值,抛开科学主义的偏见,用过程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发掘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为克服现代科技文明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分裂提供有益的启示,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提供良好的文化资源。

[1] 黄克剑.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M].北京:线装书局,2006.

[2] 尚书正义(卷七)·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 梁启超.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古史辩(第五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 庞朴.中国文化十二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 董仲舒.春秋繁路·五行对[M].

[6] 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三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7.

[7] 辞源(合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8]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9] 尚书正义(卷十二)·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0]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11] 辞源(合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12] 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第五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3] 国语·鲁语上[M].

[14] 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八)·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5] 尚书·大传[M].

[16] 国语·郑语[M].

[17] 胡厚宣.论殷代五方观念及“中国”称谓之起源[M]//甲骨学商商史论丛初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8] 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8.

[19] 王小盾.从“五官”看五行的起源[J].中华文史论丛,2008(1).

[20] 周延良.夏商周原始文化要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21] 庞朴.中国文化十二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2] 刘起釪.释〈尚书 ·甘誓〉的“五行”与“三正”.文史(第17辑).

[23] 刘宗迪.五行说考源[J].哲学研究,2004(4).

[24] 张闻玉.古代天文历法讲座[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5] 孙开泰.阴阳家邹衍的“天人合一”思想——“阴阳”是开启“五行”的钥匙[J].管子学刊,2006(2).

[26] 陈久金,张敬国.含山出土玉片图试考[J].文物,1989(4).

[27] 胡化凯.五行起源新探[J].安徽史学,1997(1).

[28] 陈果夫.老病人谈中医西医[M]//林品石,郑曼青.中华医药学史.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9] 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J].医学与哲学,2006.

With the discovery and research of the bamboo slips from the Chu Tomb in Guodian,Hubei Province,the content and origin of the nature viewpoint of five elements have become a hot academic issue.But due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languages and cultures,many questions and doubts remain in research.Therefo re,based on Chinese classics,a perspective of p rocess theo ry should be adop ted to make an exp loration on various opinionsof five elements.

Debates on Chinese traditional nature viewpoint of five elements

L IU Kui

B 21

A

1671-511X(2010)05-0056-05

2010-03-19

刘魁(1964—),男,安徽祁门人,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科技思想史,科技哲学。

猜你喜欢
学说
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新思考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应用“五轮学说”治疗睑缘炎验案1则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蒙医体质学说在“治未病”中的应用探讨
土家族三元学说与中医学三焦学说之异同
马克思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当代释读
旷云学说普通话
《内经》教学围绕中医各家学说展开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