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地方特色资源建设与服务——以桂东南特色资料中心为例

2010-04-05 20:15徐军燕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0年5期
关键词:东南馆藏数据库

徐军燕

(玉林师范学院,537000)

地方高校承载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创新人才,促进区域经济、文化、教育全面发展的重任。区域性是地方高校的显著特点,也是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与地方的联系与合作日益增强,尤其是省属、市属的地方院校,涉及地方性的各种研究课题、配合地方社会发展的规划研究、面向当地经济建设的社会实践、参与本地企业的技术创新等,逐渐成为地方院校教学科研的重点。广西玉林师范学院是桂东南地区的一所地方高校,学校的办学定位是“立足桂东南,服务全广西,为地方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服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方面呈现鲜明的地方特点,学院先后成立了自治区重点建设研究基地“桂东南社会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和自治区重点建设实验室“桂东南特色资源与材料研发中心” 等研究机构;开设了《广西野生中草药资源》、《食用菌栽培学》、《客家文化研究》、《华侨华人经济研究》、《桂东南中学生教育研究》、《桂东南民间音乐研究》等一批地方特色课程。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则要结合学校的学科建设,依托地域文化和地域资源优势,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地方文献的特色化建设与服务,努力构建有自身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特色资源,为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因为地方文献是对特定地域客观事物的真实记录,在区域性经济和文化建设中,其“存史、资政、励志”的作用是其他类型文献无可替代的。

1 突出地方文化、经济、自然特色,加强特色文献收藏

桂东南是以“玉林市、贵港市”为中心的广西东南部,泛桂东南地区的城市主要包括梧州市和北海市等。桂东南位于粤桂两省区交界处,是泛珠三角经济区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结合部,是我国东部西进,西部东进最便捷的通道。桂东南地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经济特色资源。

1.1 建设地方文化特色馆藏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独有的人文精神等条件下而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传统性和独特性,它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也是地方高校建设特色学科的重要资源和切入点。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应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的重要资源,将特色馆藏建设与地域文化特色紧密结合起来,可以促进地方高校特色馆藏的形成。具有桂东南地域文化的特色资源主要有:

地方志。地方志是对一定区域范围内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特产资源、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综合记载。桂东南方志主要收藏玉林、贵港、梧州、北海等市所覆盖区域的县、市志,不仅要收藏新版县志,而且要通过交换或复印等方式着力挖掘历代旧版县志。同时还应注意收集外地出版社或自办发行的方志及综合志。目前,我馆入藏的玉林、贵港两县市的县志较为齐全,而其它县市志较少;新版县志收藏相对齐全,而其它旧版本的县志不多。

地方性百科全书、年鉴、手册、名录、图录、地方性报刊。这些都是概述地方知识的工具书,是重要的地方文献,具有检索地方文献、了解专业历史和现状、从事专业研究的作用。地方报刊有很强的区域性、史料性,地方地情信息的广度、密度和时间连续性都很强。一些地方出版的核心或重要报刊如《广西日报》、《玉林日报》及桂东南地方高校学报等要作为收藏重点。

地方性政治、经济、教育、法律、法规等纲领性文献。这些文献可为各级行政部门制定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规划、措施提供资料和历史借鉴。如《广西十一五规划发展纲要》、《广西地方经济法规》等。

地方性人物、事件、历史、方言、地方史料、民族史料等社会科学文献。包括桂东南地域的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教育史、人物传记、回忆录、文学作品、评论研究、方言、民俗研究、家谱、旅游资源等。如广西桂平是太平天国起义的策源地,利用这种地域优势,通过实地考察、民间走访等多种形式,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收集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起因、过程、经验、教训等方面的第一手研究资料;桂东南方言以“粤语方言(俗称玉林话)”为主,承载了桂东南这一方民族的文化渊源、变迁和思想价值体系,是粤语方言的一个重要分支;桂东南有华侨及港澳台同胞100多万人,是广西最大、全国著名的侨乡,加强对华人华侨的历史变迁,在海内外的生活、生存状况、艰苦创业史等资源的收集,为重点学科《华人华侨学》提供信息支撑;桂东南是客家人和闽南人聚居地,相关的民族文化源流、特点和变迁等地域特色资源也应成为我们的收藏重点。

1.2 建设地方自然特色馆藏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等各种环境的不同,各种自然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所以,自然资源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独特性。桂东南物产丰富,其中高岭土储量居广西第一,花岗岩、石灰石、莹石等储量也比较丰富;桂东南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独特的亚热带地域环境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生物生态环境,是粮食、水果、禽畜等重要生产基地,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龙眼之乡”、“三黄鸡之乡”、“沙田柚之乡”。此外,旅游资源也很丰富,有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容县真武阁,北流勾漏洞,玉林云天文化城等120多处名胜古迹。长期以来,科研人员为研究亚热带地域农业、生态等自然科学积累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这种地域自然资源,积极开展具有地方自然特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支持学科建设,使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具有独特的地域自然特色。如桂东南地区是亚热带水果龙眼、荔枝、柚子的优质主产地,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一些学科用户对此开展了深层次的研究,广泛收集亚热带水果品种、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能有效地支持用户科研项目的研发及成果的转化,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1.3 建设地方经济特色馆藏

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交通资源、人力资源和产业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不同地区的经济活动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地方高校图书馆要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经济资源优势,广泛收藏具有地方强势特征的科技文献,为地方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具有地域经济特色的资源不仅能为地方高校开展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服务,而且能有效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同时还能使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桂东南有全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玉柴集团,全国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北流三环集团,还有玉林制药、南方食品等全国知名企业,国家级的建材生产出口基地、皮革服装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等,福绵管理区被誉为“世界裤都”,博白县获国家级“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称号,桂东南经济正蓬勃发展。广泛收集涉及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历史、沿革、概况、技术改革与创新等文献信息,利用自身优势为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决策,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信息服务,从而多途径地实现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服务地方经济的目的。

总之,利用地方特色是建立特色馆藏的重要途径。地方高校图书馆利用地域特色所形成的特色馆藏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有利于提高学科的竞争力,有利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地域特色文化的发扬光大和广泛传播,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地域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2 立足特色资源开发,建设特色数据库

特色数据库建设是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只有建设与开发特色数据库,提供特色信息服务,图书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信息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地方高校馆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现状以及有关部门的规划,来协调规范地方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开发地方特色数据库首先要选好题,把好立项论证关。选题应尽量简单,范围不宜太宽,在做好对国内外数据库信息资源分布状况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围绕桂东南地域特色,针对馆藏特点、重点学科、用户需求等因素,选择利用率高,有一定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和史料价值的文献,分阶段、分步骤地建立各类地方文献数据库。图书馆在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时,要坚持执行统一的标准规范才能实现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共享,如统一的用户界面、数据格式、数据库建设规则、信息交换协议、馆际互借协议等;数据加工处理应采用各种国际标准、国内标准等,以确保资源共享。

2.1 书目型地方数据库

这类型数据库的数据源一是馆藏的地方文献;二是本校教师的专业文献书目。2004年以来,我校一批专家、学者结合本地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展开了许多地方专题研究,学院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3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2项,厅局级项目124项。出版专著、编著20部,教材40 部。发表科研论文 2185 篇,其中被 SCI、EI、ISTP、CA收录57篇,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三是通过网上搜索引擎进行搜集和下载相关的桂东南地方特色文献,从而使我馆地方馆藏文献得以扩充与延伸。以这些书目为数据库建库依据,通过回溯自建或是购买标准书目数据库套录或是套录与自建相结合方式进行建库。目前,我馆建立了《桂东南资料室图书目录》数据库,共2875条记录,读者可通过题名、索书号、责任者、出版社、出版日期等检索点找到相关文献。

2.2 索引型地方数据库

地方文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分布零散,编制各种索引数据库显得十分必要。对地方特色文献有计划地进行序化、整合和开发,并转化为二次文献,确定可检索项目,如题名、著者、文献出处、文摘、主题词等,建立地方文献索引数据库,其价值在于把用户指引到所需要的原文献。这类数据库重点收录论述、研究、反映、介绍桂东南的地方性、学术性、史料性的论文、资料、会议文献、新闻消息等,目前已建立了《桂东南地方文献索引数据库》、《桂东南地方报刊资料索引数据库》等。

2.3 全文型地方数据库

信息时代,地方文献不仅以书籍形式出现,而且更多的是发表于各种报刊上,散见于各类会议文件之中。因此,图书馆应以学科建设的需求为目标,针对用户的教学和科研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把馆藏地方文献资源中利用率高、有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地方文献,以及本地网上重大决策、法律法规、经济发展、企业产品、发明专利、人才宝库等基础资料通过网上主题指南搜索引擎分门别类地进行筛选、编辑、下载、保存,进行整合重组,转化为计算机化的可检索的数据,然后按若干专题分类建成具有本馆特色的地方文献专题全文数据库[2],逐步形成一个不断充实、不断完善的动态的特色资源服务平台。桂东南资料中心现已分阶段逐步建立《桂东南客家文化研究数据库》、《桂东南名人研究数据库》、《桂东南方言研究数据库》、《桂东南华侨华人研究数据库》、《桂东南地方资源研究数据库》、《桂东南社会经济研究数据库》。其中《桂东南历史研究数据库》包括“桂东南地方志、太平天国历史”等专题。而太平天国数据专题,涉及太平天国历史、人物、文物、遗迹和相关论文、研究资料,读者可以从篇名、主题、全文、关键词、摘要、来源等角度进行检索和使用,极具时代性、资料性、翔实性,为读者及特定的用户群提供不可多得的历史素材和数据。逐渐构建成具有鲜明特色、又有较高共享价值的桂东南特色资料数据库群。

3 创新服务理念,建立特色服务平台

3.1 设置地方特色文献资料室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资源越来越受到特别关注,但是印刷型资源也有着数字资源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我馆在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的同时,也没有忽视纸质资源的建设。一是将馆藏的与桂东南地区有关的纸质图书、期刊、档案等文献归档、整理,形成馆藏、咨询、借阅一体化的实体资源库;二是将各院系资料室收藏的桂东南资料建立目录,纳入图书馆的数据库系统中,以实现校内资源共享;三是从2005年开始,图书馆在全校范围内搜集本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存放于特色资源室,并使用馆藏目录系统编制成“玉师学者著作资源库”,其成果具有地方性、特色性,这不仅为本地的科研工作者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情报源,还充分显示了玉林师范学院教学科研实力。

3.2 建立特色网络资源导航库。

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有重点、系统地将涉及桂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俗等方面资源的网点组织、筛选、下载,建立网关,指引读者查询相关资料,形成具有学科特色、专业特色的信息资源导航库。这样,实体馆藏与数字馆藏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共同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提供特色信息保障。

3.3 提供个性化的特色服务

个性化服务现已成为信息服务的主流。图书馆通过分析用户的需求内容及问题过程等,根据个性化服务的原则编制具有针对性的信息产品,开发出有分析、有比较、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地方特色文献,如论点汇编、专题述评、动态综述等,然后通过网页、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途径推送给用户,实现个性化的推送服务和专题信息服务;建立用户的个人资料库,通过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实现对单个用户需求的管理与推送;在网上公布咨询馆员的姓名、职务、E-mail等信息,设立交互式在线帮助系统,及时更新FAQ内容,多途径、多角度帮助用户最大化地利用地方特色资源,提高利用率。

参考资料:

[1]彭爱萍.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要利用地域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06,(7).

[2]李 霞.桂东南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的构建[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1).

(编辑:傅 正)

猜你喜欢
东南馆藏数据库
馆藏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藏东南溜砂坡的发育特征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