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对口四川绵竹援建指挥部把江苏在四川援建工作中形成的档案资料移交到省档案馆。此前,江苏省档案局已三次派档案整理小组赴川协助省援建指挥部进行档案整理。此批进馆的档案资料包括省援建指挥部形成的各类档案资料以及从江苏295个援建项目中选择的40个有代表性的项目档案,这些档案资料真实记录了江苏两年来对口援建四川绵竹的全过程。
(省局征集接收处)
10月27-29日,第45次江浙沪毗邻地区县(市、区)档案工作研讨会在太仓召开。来自上海、浙江、江苏的32个县(市、区)档案局代表80多人参加会议。江苏省档案局副局长顾祖根到会并讲话。
顾祖根指出,太仓人杰地灵,档案工作近年来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第45次会议在太仓召开,是一次感受太仓、学习太仓、共同提升的好机会。江浙沪地区从地缘上讲是长三角,从经济上讲是金三角,从关系上讲是铁三角,三地档案工作发展的理念、新馆的建设、数字化建设等工作都走在了全国前列,江浙沪地区档案工作研讨会为共商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成为引领档案事业发展的主阵地,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重视档案硬件发展的同时,要加强档案队伍的素质和结构建设,档案人要有理想、有思想、有作风、有风采,把档案文化融入社会文化,提高社会认可度;在档案数字化建设中,要注重兼容性、安全性等问题,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做到安全有保障;档案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围绕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提出的三个体系,做到资源全覆盖、利用全方位、安全全到位,使三个体系相互贯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嵇秋红)
10月27日,第六届长三角城市档案局长联席会议在扬州市召开,来自长三角16个城市的档案局负责人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围绕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多形式、多层次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先进经验和创新思路。扬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康华出席会议并致辞。扬州市档案局局长宗金林主持会议。
(徐国磊)
日前,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穆耕林在纪念《南京市档案条例》颁布施行五周年座谈会上要求,当前档案工作要强化“两个意识”、加大“五个力度”,认真做好档案事业的“十二五”规划。
穆耕林强调,全市档案事业的发展必须注重强化“两个意识”:一是档案法制意识,加强对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和实施;二是档案工作服务社会的意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和大局,切实提供有效保障。加大“五个力度”:一是加大领导力度,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都要关心重视档案工作,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将法制宣传作为一项新课题,不断研究,使档案法制工作有力度,可持续;三是加大执行力度,继续抓好档案法规、《条例》的贯彻落实,推进依法行政;四是加大制度建设推进力度,对已制订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清理、完善,从档案工作的流程管理入手,抓好《条例》等法规的配套建设;五是加大队伍建设力度,既要培养一批档案法制方面的专业人才,又要加大对《条例》的培训。他要求做好档案事业“十二五”规划,主动对档案事业的发展进行提前谋划。
(王 宇)
11月1日,扬州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严加安到扬州市档案馆捐赠了包括院士证书、院士大会出席证、毕业证书和《无穷维随机分析引论》、《测度论讲义》等代表作及获奖证书在内的多件个人档案资料。这是扬州籍院士首度向家乡档案部门捐赠个人档案。严加安,1941年12月6日生于扬州邗江,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数学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贾丽琴)
全省档案系统先进事迹盐城报告会后,盐城市档案系统反响热烈,大家纷纷表示要向身边这些刘义权式的先进人物学习,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实工作,积极奉献,为“提前达小康、建设新盐城”作出档案人应有的贡献。15日下午,市档案局召开全体人员座谈会,交流参加全省档案系统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的感想。徐晓明局长在会上希望全局的同志都能认真领会、消化报告会的精神,对照自己今年的工作任务,对照创先争优的要求,认真思考如何在工作中进一步取得新的突破,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省档案系统先进事迹报告会的精神和要求。
(刘永红)
10月底,无锡市档案馆对扬州市新闻音像档案进行的数字化转换工作告一段落,共计完成3500多盒磁带的转录工作。今年5月,扬州市档案馆在业务交流活动中,主动联系无锡市档案馆,提出共同开展扬州市新闻音像档案数字化转换工作的意向。经两市档案馆领导和技术人员多次磋商,最终确定了工作方案。无锡和扬州两市档案馆跨地合作开展新闻音像档案数字化工作,不仅抢救和保护了一批濒于损坏的音像档案资源,使之更便于检索利用,而且以“数字备份、双方共享”的形式,进一步有效利用档案数字化技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周 玲 张知常)
10月9日上午,常州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长张晓霞率统战系统一行60多人在市档案馆举行“学历史、讲诚信”参观座谈活动。常州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市档案局局长李传奇介绍了全市档案工作情况。与会人员参观了常州市档案史料展示中心、文件档案查阅服务中心和档案库房,真切地感受到档案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载体。
(潘正月)
●10月16日,常州市档案局组织全体人员到“运河五号”创意街区进行参观。
(潘正月)
10月11日,苏州市档案馆举办李志范、梁丹殿宗谱捐赠仪式。市档案局长肖芃为两位捐赠人颁发了收藏证书。
成吉思汗第二十九世孙李志范及家人捐赠的《江阴李氏宗谱》共38册,自元代以来,历经18次修缮,比较翔实地记载了江阴李氏60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南宋缙云侯梁汝嘉第二十八世孙梁丹殿委托女儿梁秀芳、侄孙梁永昌捐赠的《武进梁氏宗谱》共12卷,较为完整地记载了武进梁氏31世的发展脉络。肖芃强调,两大宗谱捐赠进馆,对于丰富和优化馆藏具有重要意义,欢迎更多的社会人士将档案资料捐赠国家综合档案馆。
(刘凤伟)
镇江市档案馆新馆位于该市新行政中心,占地12亩,总投资7500万元,计划于2011年5月建成,建筑物分地下一层,地上五层,总建筑面积13100平方米,具有档案保管、服务咨询、培训教育、陈列展览等服务功能。新馆将建设成为具有档案保护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行文件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中心五位一体的综合设施。
(镇江市档案局)
10月9日,由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扬州市文明办、扬州市档案局联合主办的“大爱之城——扬州好人先进事迹图片展”
在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览厅隆重开展。中央文明办秘书组组长蒋希伟,省文明办副主任韩松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袁秋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永如,副市长董玉海,市政协副主席朱正海以及主办单位负责人、出席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的嘉宾等200多人出席了开展仪式。开幕仪式结束后,现场嘉宾、社区群众、在扬高校学生代表等参观了展览。图片展共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5个专题,通过近200幅的图片,展现了53位扬州好人的先进事迹。
(雍 俊)
10月28日,“群星璀璨耀暨阳——第19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图片展”在江阴市局馆一楼展厅开展。作为自创办以来首次在县级城市举行的电影节,第19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于本月12日在江阴市体育中心盛大开幕,短短5天时间里,120万江阴市民与中国电影人及海内外嘉宾共同见证了中国电影的辉煌,见证了一届光影灿烂的文化盛宴。为做好此项重大活动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在电影节举办期间,局馆派专人对活动进行全程跟踪拍摄,获取了大量宝贵的影像资料。展览为期2个月。开展当日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参观,市电视台进行了现场报道。
(顾 强)
金秋时节,常州市戚墅堰区档案馆、文化馆联合组织部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观了区档案馆。戚墅堰区拥有书法、戏曲、美术等20余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凝聚了戚墅堰特色文化的精髓,见证了戚墅堰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各位传承人听取了区档案馆简介,观看了宣传片,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以“传承文明、开创未来”为主题的史料陈列展览,并对展览运用文献、图片、实物等手段展示的戚墅堰历史文化风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戚 档)
10月21日,扬州市暨邗江区档案方志进社区活动在邗上街道兰庄社区举行,市档案局、方志办主要负责人宗金林,邗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蒋元峰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仪式,区档案局、史志办、邗上街道负责人、所辖社区代表、兰庄社区群众参加了活动。
(雍 俊)
近日,江都市档案馆将馆藏的部分书画作品向社会公开展出。前不久,旅居海外的清史学家陈捷先及其画家夫人侯友兰将自己的部分珍贵书画作品捐赠给家乡档案馆。为了鼓励更多的有识之士将珍贵的资料向档案馆捐赠,最近,该市档案馆将这些珍贵的书画作品公开展出,并举行了陈捷先侯友兰书画展开展仪式。江都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20多位海峡两岸的清史专家、学者,以及该市干部、群众200多人参加了开展仪式活动。
(孙新琳)
10月14日,昆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汪国桢、沈保明、李修昌率领人大常委会一行,对全市贯彻执行《档案法》、《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昆山市档案局局长郭秧全、副局长唐加明陪同检查。
(嵇 燕)
10月23日,被列入国家清史工程的《清宫扬州御档》首发式,在“盛清社会与扬州高端学术研讨会”上举行。扬州市委、市政府、省档案局领导,国内著名清史专家学者等50多人参加了首发仪式。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袁秋年,副市长王玉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胡旺林,扬州市档案局局长宗金林分别致辞。国家清史委副主任朱诚如,清史专家阎崇年、陈捷先等作了讲话,对《清宫扬州御档》的出版发行给予充分肯定。
今年以来,《清宫扬州御档》工程进入新的阶段,扬州市档案局加大力度,组织人力,对拟入选的奏折开展了大量细致的校核工作,确保了成书的质量和进度。8月,《清宫扬州御档》被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正式立项,成为国家级专项研究课题,有力地提升了此套档案史料在出版领域、文史领域的地位。
《清宫扬州御档》由中共扬州市委书记王燕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胡旺林、扬州大学副校长周新国分别作序。该书全套18册,5763件折件,计12967页,按时间顺序排列,涵盖自顺治至宣统计10代,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绝大部分折件为首次公开披露,成为国家清史工程《档案丛刊》之一。
(魏怡勤)
●10月25日,《中国档案》杂志社副总编王天泉一行赴无锡市专题采访民族工商业档案的保护与开发。
(张知常)
●近日,扬中市委、市政府联合发文表彰2007-2009年度扬中市文明行业、文明镇、文明村、文明社区和文明单位,扬中市档案局名列其中,该局是连续四次评选为市级文明单位。
(章 静)
●今年,如东县纪委自主研发了党员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电子信息管理系统,为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建立了电子廉政档案。
(曹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