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洁
测定生活饮用水中铝的目的是掌握水中铝的含量。铝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分布广泛,地壳中铝的含量约为8%,仅次于氧和硅,居第3位。水处理中使用铝盐混凝剂会导致出厂水中铝含量升高。供水管网中如果铝残余浓度很高,在管壁上会形成铝的沉积。当出厂水铝浓度超过0.1mg/L~0.2mg/L时,将使管网水色度发生变化。饮用水中铝的来源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土壤中的铝进入水体;二是给水处理中采用的药剂如铝盐、石灰使出厂水余铝升高。铝是一种低毒且为人体非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引起多种脑疾病的重要因素,摄入过多可致老年性痴呆。因此《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饮用水中铝必须≤0.2mg/L。
在pH值6.7~7.0范围内,铝在聚乙二醇辛基苯醚(OP)和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的存在下与铬天青S反应生成蓝绿色的四元胶束,比色定量。
具塞比色管:50mL,使用前需经硝酸(1+9)浸泡处理;酸度计;分光光度计。
(1)铬天青S溶液(1g/L):
称取0.1g铬天青S(C23H13O9SCl2Na3)溶于100mL乙醇溶液(1+1)中,混匀(临用时现配,储于棕色瓶中)。
(2)乳化剂OP溶液(3+100):
吸取3.0mL乳化剂OP溶于100mL纯水中。
(3)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溶液(3g/L):
称取0.6gCPB(C21H36BRN)溶于30mL的95%乙醇中,加水稀释至200mL。
(4)乙二胺-盐酸缓冲液(pH6.7~7.0):
取无水乙二胺(C2H8N2)100mL,加纯水 200mL,冷却后缓缓加入190mL盐酸(密度=1.19g/mL),混匀,若pH>7或pH<6时,可分别添加盐酸或乙二胺溶液(1+2),用酸度计进行调节(临用时现配,储于棕色瓶中)。
(5)氨水(1+6)。
(6) 硝酸溶液〖c(HNO3)=0.5mol/L〗。
(7)铝标准储备溶液:100μg/mL。
(8)铝标准使用溶液:1.0μg/mL(临用时现配)。
(9)对硝基酚乙醇溶液(1.0g/L):称取0.1g对硝基酚溶于100mL95%乙醇中。
(1)取水样25.0mL于50mL具塞比色管中。
(2)另取50mL比色管8支,分别加入铝标准使用溶液(2.3.8)0mL,0.20mL,0.50mL,1.00mL,2.00mL,3.00mL,4.00mL和5.00mL,加纯水至25mL。
(3)向各管滴加1滴对硝基酚溶液(2.3.9),混匀,滴加氨水(2.3.5)至浅黄色,加下硝酸溶液(2.3.6)至黄色消失。
(4)加入3.0mL铬天青S溶液,混匀后再加1.0mL乳化剂OP溶液(此时不可再摇,直到定容后再摇),2.0mLCPB溶液,3.0mL缓冲液,然后加水稀释至50mL,此时混匀,放置30min。
(5)于620nm波长处,用2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量吸光度。
水中含有铜或锰时,加1mL抗坏血酸溶液(100g/L),可消除25μg铜,30μg锰的干扰。水中含铁时,加2mL基乙醇酸溶液(10g/L),可消除25μg铁的干扰。
水样中铝的质量浓度计算见下式
M(AL)=m/v
式中:M(AL)——水样中铝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m——从标准曲线查得水样管中铝的质量,单位为微克(μg);
v——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用铝标准溶液配制标准系列,绘制工作曲线。
方程式为:M=a+bA(空白吸光度为0.074)
M——标准溶液浓度;
A——吸光度;
a=0.1863;b=6.1266;r=0.9992
用质量浓度为0.08mg/L的铝连续测定11次,计算出标准偏差及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S=1.24,RSD=0.83%。
准确度的评价方法是采用标准物质分析法。铝的标准物质均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购买的考核样。铝的理论值为0.120mg/L,测定值为0.125mg/L,回收率为104%。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铝,具有方法准确,精密度高的特点,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铝的测定。
[1]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S].
[2]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S].中国标准出版社.
[3]GB/T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