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彤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下,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新形势,政府部门放权于企业,企业以独立法人的全新姿态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这使得传统的计量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有人认为,企业抓计量工作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觉。计量工作是企业的技术基础工作,抓好计量工作不仅可以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获得间接的社会效益。计量工作到底应该怎样定位、怎样发展,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乃至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重大课题。朱镕基同志曾经指出,如果标准体系和计量体系落后,国家的一切都会落后。这一精辟的论述,已经给计量工作定了位。计量工作的发展改革必须遵循规模和水平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功能和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运作和规范与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原则。
市场经济条件下,计量工作担负着统一全国的计量单位基础工作的重任,必须由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权威、科学、公正地规范,使市场经济有序、健康、协调发展。法制计量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概括起来8个字,即“准确、统一、公平、合理”。准确是指法制计量要保证量值的准确可靠;统一是指法制计量要确保单位制的统一;公平合理是指法制计量所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要合理。因此,在消费环节发生争议时,宜使用“使用误差”来判定,而正常检定时宜使用“检定误差”来判定,而且应当规定允许“使用误差”比“检定误差”大。但是现有《计量法》(法制计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现有《计量法》是1985年颁布的法律,是典型的器具法,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它没有突出贸易交往中应关注的“量”,没有考虑到市场经济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没有考虑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国际规则,而国际规则将直接导致校准市场的中介化;没有考虑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样迅猛,以致于现有的量传体系很难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例如检定规程的修改、补充、完善还局限于计划经济的模式,完全靠政府的指令、政府的投资来完成。这是滞后标准的发展水平,制约量传检定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受政府资金的限制,许多规程陈旧并且不能利用社会资金进行改进。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就是贸易自由化和市场一体化。加入WTO,首先需要遵循的是国际贸易普遍规则,贸易领域应该是法制计量工作的重点领域,长期形成的某些观念必须改变,要有新的突破。新的环境要有新的适应能力,新的问题要有新的思路,新的变化要有新的创新,新的矛盾要有新的机制,新的形势要有新的对策方针。探索一条符合“世情”的新路子,不失时机地把计量工作做好。但目前的法制计量工作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分工的影响,工作重点及范围停留在生产领域,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工业产品的生产领域,很少关注流通领域和贸易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品及服务的许多属性和技术特征应集中地表现在贸易领域,而这正是法制计量工作重点偏离之所在。
当前,我国的计量仪器质量在低水平上徘徊,总体质量不高。近几年,电子计价秤的抽检合格率在30%左右,凸显我们的许可证审批中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并且监督力度不够。现有的许可证制度,说到底就是一次性合格审查,企业获得许可证后,生产质量如何?是否能持续保证生产质量?我们的监督手段非常有限,每次的监督复查大多流于形式。在日常的监督抽查中虽然发现问题,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追根溯源都是因为法制计量监管手段缺乏和处罚力度不够。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明确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既不能管得过宽,也不能管得过窄。如定量包装商品,要么控制源头,要么控制结果,不能源头也管,结果也管。对于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小规格定量包装商品应加大监管力度,管结果,因为普通消费者的手段和识别能力有限。而大规格的产品消费群是企业,他们都有协议和手段,而且大规格的产品允差大,控制住灌装过程,基本上就能控制住结果。在计量仪器周期检定中,有效日期没必要写到具体日子,理由是我们无法确定仪器或产品具体是哪一天失准或失效。如果非要明确具体到某一天,就要给自己添麻烦。因为到那天你就必须去检定,提前检定缩短周期,侵犯企业利益;超期检定,出现问题我们有责任。
我国的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制度应该说有许多不合理之处。首先是国民待遇,国外进口的计量器具只需做型式批准,而国内的计量器具样机试验和型式批准同时都要做。其次,市场经济主体是企业,企业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政府不能总把自己定格在质量责任者上。我们是监督者,是服务者,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就是“你生产我收税,你违法我追究”。违法本身就包括生产不合格产品,对于许可证应以生产结果监管为主。
检定规程除控制基本误差、稳定性外,还应控制平均偏差,出发点是保护弱势群体,保护消费者利益。如现在大部分电能表、水表生产厂家受利益驱动,出厂时都将偏差调到极限偏差,这样吃亏的永远是弱势群体。政府职能既然是保证贸易结算的公平公正,就应该在规程中引入平均偏差的概念,以此杜绝侵犯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在计量器具型式批准中,现有规定只做硬件试验,软件部分没作具体要求,而软件检测以及对测量软件的法定要求,是保证计量仪器整体性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油机经常出现缺斤少两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对软件的参数随意更改,这也是法制计量没有跟上科学技术发展所导致的结果。
企业计量工作的定位第1层面是理念定位,即到底谁是主体谁是客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是企业的自主行为,其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好与坏,完全是企业综合素质的体现。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没有从管制型政府解脱出来,许多思想观念还停留在政府主导一切、政府是万能的层面上。市场经济首先是法制经济,政府不能同时抓生产经营和惩治违法,生产企业内部的事应当完全交由企业自主管理。政府的职责就是把好市场准入关,使合格的产品进入市场,不合格的不能进入市场,至于质量的高低应由消费者来评判,不能由政府来评判。市场准主入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政府设置的基本准入关,另一个是消费需求关。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消费需求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实行优胜劣汰。
企业计量工作定位的第2层面就是引导和服务。所谓服务首先是建立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假冒伪劣本身就是保护企业正当的合法权益。把好市场准入关,既为经营者服务,同时也是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信息化建设上,在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上,在提供和完善计量检测手段上,在节能降耗上,在人员培训上,企业有大量的问题需要政府的帮助来解决。所谓引导,首先是引导企业自律,引导企业建立计量检测体系。计量就是效益,理念不到位,行动不可能到位。计量是工业的眼睛,眼睛不亮,难以明确前进的方向。
企业计量工作定位的第3个层面是放开。放开首先是企业内部的计量工作由其自主管理;其次是放开市场,允许有能力的企业参与市场服务,将企业的计量资源变为社会资源,这样既可以减轻政府投入的压力,又可以避免重复建设。
企业计量定位的第4个层面应注重节能降耗。中国是资源紧缺国,又是能源消耗大国。从战略上看,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利用。节能降耗离不开计量检测,能源的利用率、能源使用的有效率、能源耗损需要计量检测提供数据,节能降耗需要计量检测数据来作为定量决策的依据。政府要从宏观上提出战略要求,从微观上制定标准,从生产实际中服务企业,指导企业进行节能降耗。企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这是涉及子孙后代的大事,是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应从战略高度上给予重视。节能降耗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政策法律问题,政策法律问题需要政府制定强制标准,约束企业合理利用能源,有效使用资源,对排放物应有严格的定量标准加以限制,对能源使用应根据其生产规模加以适当控制,迫使企业避免浪费。二是技术问题,一个是计量检测技术,一个是节能产品技术,两者缺一不可,政府应积极引导企业多用先进检测手段和节能产品,帮助企业从一点一滴开始避免浪费,使企业树立计量就是赢利的观念。企业在生产实际中,对能源的浪费和原材料的浪费好比针尖大的漏洞透过斗大的风,就单位时间、单次一件所造成的浪费和损失可以不计,但累积的结果是惊人的。
科学计量的定位应是先进、先行。所谓先进,一是技术发达,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大量的科研成果和新产品需要先进的计量检测技术作为评价手段。在现代生产实际中,有大量的动态在线检测技术需要解决,如果计量检测技术落后,将会严重制约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正像聂帅所说:“科技要发展,计量需先行。”二是标准要先进,标准不先进,量值传递体系就不能先进,计量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作用就会丧失。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标准建设的科研投入,也可利用社会力量共同承担先进标准的研究、研制,否则现有投入力度是很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计量的核心问题是人才问题,人才建设上不去,科学水平就上不去。从基础层面看,现代的标准都是大量综合技术、先进技术的运用结果,没有一定知识层次的人不可能会维护和使用。从高层次看,现代社会对计量检测技术提出的要求已经达到非常高、非常难的境地,普通的专业技术人员是不可能从事计量科学技术研究的,培养高级计量专业人才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市场经济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所以首先选拔一些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到检验机构中来。每个专业都要有学术带头人,这些带头人最好是一些获得学位或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科技人才。实事求是地讲,在全国计量战线范围内,人才实力的提高速度还不及硬件水平的提升速度,这种反差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导致全国计量工作整体水平的下降。所以政府应认识到,科学计量首先是人才,没有人才不可能完成高质量的计量。
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在《石头记》中有句话:“重要的不是我们现在站在哪里,重要的是我们往哪里走。”计量工作面临的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首先是外部环境的变化,随着中国入世,国际通行规则不可避免地对我们现有的行事规则进行冲击。其次是内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市场规则、市场规律将起重要作用。如果我们还是以原有工作方式开展计量工作,困难大,行不通,改革将不可避免地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重新定位我们的工作。定位决定地位,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动。当前要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计划的建议”,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走“改革、发展、服务”的道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探索并遵循计量工作的基本规律;以法规体系、量传溯源体系和队伍建设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夯实技术支撑的实力,强化监督管理的力度,增强服务经济的能力,拓展国际交流的空间,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计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全社会应正确把握计量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定位,加大对计量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计量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充分发挥计量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作用,推动市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