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洁
(德州学院机电工程系,山东德州 253023)
变频电机是电子工业的新宠,其工作原理与普通工频电路完全不同,所产生的脉冲高频方波会对普通电机的绝缘系统产生严重的破坏。因此,对变频电机绝缘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变频电机绝缘早期损坏是由电晕引起的局部放电、介质发热、尖峰脉冲导致有机高分子绝缘材料裂解的结果。因此,在设计交流变频电机绝缘结构时,必须采用耐电晕的电磁线、绝缘材料和低挥发份甚至无挥发份的浸渍树脂,形成“无气隙绝缘”,以提高绝缘结构的整体性。变频电机的绝缘性能不仅要能满足传统意义上的抗热老化、抗电老化要求,还要满足耐高频脉冲、耐局部放电的要求。研究开发变频电机绝缘技术,应密切关注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升级,并按这些标准进行有关变频电机绝缘结构寿命评定的试验研究工作。
与直流调速电机相比,采用交流变频调速电机的主要优点如下:(1)节能,调速方便;(2)由于采用高频技术,电机结构简单,节约原材料、造价低,体积、重量均较小,易于维修;(3)可以实现电机的软起动和快速制动控制;(4)工作时无火花,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现在,变频调速电机的市场占有率正以每年18%~20%的速度增长。由于普通异步电机以恒频、恒压的供电方式进行设计,应用于变频调速系统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故国内外有关厂商陆续推出专用的变频交流电动机系列。这些专用的变频异步电动机根据具体应用环境和应用要求,在设计上有所侧重,例如:有提高低速转矩特性的专用电机;有高速专用电机;有低噪声、低振动用的电机;有带测速发电机的电机及矢量控制专用电机等。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交流变频电动机的广泛使用,国内、外大量用户和研究机构反映,交流变频调速电动机普遍存在绝缘早期损坏的现象。许多交流变频电机的使用寿命很短,长则两年或一年,短则只有几个星期,甚至个别电机在试运行期间就出现电机绝缘损坏的情况,而且损坏通常发生在匝间。这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专家的广泛关注,是电力逆变技术的发展应用给电机绝缘技术提出的新课题。实践证明,过去几十年研究和制定的有关工频正弦电机的绝缘设计理论,不能完全适用于交流变频调速电机。需要研究变频电机绝缘损坏的原因,探讨交流变频电机绝缘设计的基本原理,寻求改进绝缘设计的方式方法,建立交流变频电机的工业标准和规则。
全幅电压的跃变形成2倍于单个尖峰电压的瞬间高压,将击穿匝间绝缘。变频调速交流电机大多采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Insulated Gate Bipoler Transistors,IGBT)元件和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技术。
(1)第一个尖锋电压的生成。IGBT可以提供上升时间极短的电涌,其上升时间约几十s,可以产生较高频率的开关脉冲,频率高达几十kHz,甚至几百kHz。当电压的快速上升沿从变频器传导至电机终端电缆时,由于电机和电缆的阻抗不匹配,产生第一个反射电压波,反射波返回变频器。在该反射波的感应下,另一个由电缆和变频器阻抗不匹配产生两个反射波。这个反射波和原始电压波重叠被放大,第一个尖峰电压在电压波前沿生成。
(2)全幅电压的形成。由于变频电机采用了PWM控制技术,其脉冲波形有两种频率。一是开关频率,开关频率增加多少倍,尖锋电压的重复频率也增加多少倍;第二个是基本频率,直接控制电机的转速。在每一个基本频率开始时,脉冲极性从正到负或从负到正。由IGBT产生的尖峰电压和PWM产生的脉冲电压重叠形成了一个全幅电压,它的值是尖峰电压值的2倍。在变频电机开起的这一刻,电机绝缘受着巨大全幅电压的冲击。
(3)电晕的形成。由于三相变频电机采用散嵌绕组,相邻两匝绕组可能会分属不同的相,在两个相邻绕组中的电流极性可能会不同,所产生的全幅电压跃变也有可能达到2倍于单个尖锋电压值。通过测试电机端PWM变频器输出的电压波形、在一个380/480 V系统中,测得的尖锋电压值为1.2~1.5 kV,而在576/600 V的交流系统中,测得的尖锋电压值为1.6~1.8 kV。在如此高的全幅电压作用下,绕组匝间产生表面局部放电,绝缘体空隙中的空气被电击成为带电离子而形成电晕,冲击着电机的绝缘层,影响绝缘的寿命。
空气被电离形成一个外加电场,当绕组中电流所产生的电场与外加电场方向相同时,两电场叠加,形成更高强度的电场,进而引起更大强度的放电,最终将绝缘击穿。
研究表明,匝间绝缘的电击穿取决于导线的绝缘性能和PWM驱动瞬间电压。导线的绝缘性能越差,被击穿的程度越高,同时,电压上升时间越短瞬间电压越大,并且作用在绕组前两匝的电量越大。例如,上升时间在0.1 s之内,那么将有80%的电势作用在绕组的前两匝上,即上升时间越短,对前两匝电冲击就越大,绝缘的寿命就越短。另外,高频脉冲的快速上升沿与下降沿将导致电介质发热,绝缘软化导致绝缘性能下降,这也是变频电机绝缘过早老化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在全幅电压作用下,内外电场的叠加形成过高的电场,引发局部放电、电晕的形成、电介质被加热等,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电磁线绝缘的软化、击穿,影响电机绝缘的使用寿命,使绝缘早期损坏。
PWM变频电源使变频电机的端子处出现幅值增加的振荡电压,受变频器输出端电压上升时间、电缆长度和开关频率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变频电机端子电压峰值超过3 kV。因此,电机的主绝缘、相绝缘和绝缘漆承受着高强度电场作用力。当主绝缘有空隙时即产生电晕,或主绝缘性能降低时容易被击穿。
当电机绕组匝间发生局部放电时,相绝缘系统中的分布电容所储存的电能变为热能。一是熔融趋势状态下,使绝缘体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下降,相绝缘容易被击穿;二是长时间的高温会引起绝缘材料老化,大大降低绝缘的击穿电压阈,最终导致整个相绝缘系统的损坏,引发故障。
采用PWM控制的变频电源供电,变频电机可以在很低的频率和较低的电压下起动,无冲击电流,可以利用变频器所提供的各种方式进行快速制动。当电机工作于高频状态或频繁的起动、制动状态时,使电机绝缘经常处于循环交变应力作用下,遭受高压电流冲击。起动、制动时间越短、越频繁,受到的冲击力越大,绝缘被击穿的机率越高。
与变频电动机相比,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绝缘标准低,其定子绝缘无层间绝缘,因此隙间空气较多,当用于变频供电电路中时非常容易发生绝缘损坏。就普通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绝缘结构而言,槽绝缘也因机械原因引起绝缘损坏,或受潮等原因引起绝缘性能下降导致绝缘体受热损坏;相绝缘绕组短路也是造成绝缘损坏的重要原因。绕组线圈导线因外力损伤或绝缘介质性能下降,使本不应该相通的线匝直接相连短路,构成一个低阻抗环路,产生高于正常电流很多倍的大电流,使线圈迅速发热加速绝缘的老化,加大短路面积而击穿电机绝缘体。另外电机的长期过载、欠压运行也是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导线发热加剧绝缘体老化而损坏的原因之一。
(1)选用抗电晕性能好的电磁线,降低电晕强度。如前所述,电晕是击穿匝间绝缘的主要原因。因此,使用抗电晕性能好的电磁线,降低电晕强度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主要矛盾。变频电机采用漆包线。漆包线的漆膜绝缘作用越好,电磁感应越小,电晕强度越低。变频电机采用饶包线,饶包线的外包膜也有与漆包线相同的抗电晕作用。
(2)主绝缘须采用无气隙绝缘。变频电机绝缘结构中的气隙,是产生电晕的外部因素。因此,主绝缘采用无气隙绝缘是解决了电晕后采取的又一关键措施。同时,无气隙还可以在保证额定磁场的条件下,减小线圈中的电流有效值,进而延长电机的绝缘寿命。选择无溶剂的浸渍漆,采用浸渍干燥工艺是解决主绝缘产生空隙的关键措施。根据国家标准GB/T21707—2008《变频调速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绝缘规范》的规定,变频调速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用的浸渍漆必须是挥发份小于10%的F级无溶剂漆。
(3)采用VPI工艺,提高绝缘结构整体机械强度。提高变频电机绝缘结构的整体机械强度是抵抗电磁激振力、振动和热融的基础。VPI工艺能最大限度保证绝缘结构的整体性和机械强度。
(4)采用合理的绕线、嵌线等加工工艺。对于变频电机,绕线、嵌线、绑扎等加工工艺必须严加管理,特别是在绕线、嵌线过程中防止损伤导线,嵌线过程应保证槽绝缘、相绝缘放置到位。相绝缘应采用容易被绝缘漆浸透的材料,线圈端部应加强绑扎、固定,确保端部成为一个整体,采用VPI及旋转烘培固化工艺,也有利于提高绝缘结构整体机械强度。
由于交流变频电机的应用发展非常迅速,我国及IEC均有相应的技术标准配套发布。主要有:
(1)IEC 62068-1电气绝缘结构,重复脉冲产生的电应力,第一部分:电老化评定的通用方法;
(2)IEC 60034-25变频器供电的感应电机设计和性能导则;
(3)GB/T21707-2008变频调速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绝缘规范。
通晓上述各项标准,并在操作中按标准要求认真实施,是延长变频电机工作时效的必要措施。随着变频电机生产量的不断扩大,因其绝缘结构暴露的问题所引出的故障越来越多,应当十分重视这个问题,避免出现运行中电机频频过早损坏的现象。
[1]马寒冰,施利毅,杨欣,等.变频电机绝缘材料破坏机理的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3,13(1):10-12.
[2]李兰.变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前景[J].现代技能开发,2002(5):58-59.
[3]Yin Wei jun.Failure mechanism of winding Insulation in invetor-fed motors[J].IEEE EIS Magazine 1997:18-23.
[4]GB/T21707—2008,变频调速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绝缘规范[S].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