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IC(中国市场情报中心)最新发布:在过去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和半导体周期的双重影响下,电子产业的企业生存与发展受到极大考验。不过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带动下,这一局面正在慢慢扭转,2010年中国电子产业看好。
“2009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营业收入比2008年锐减320多亿美元,它将作为全球半导体行业史上最糟糕的年份之一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iSuppli公司的高级副总裁Dale Ford日前曾撰文表示,2009年全球电子合同制造业也萎缩至2610亿美元,比2008年的3010亿美元下降了400亿美元。
不过,由于中国政府实施了刺激经济增长的计划,中国国内电子市场在2009年第一季度开始反弹,这推动了中国半导体市场的复苏,。中国工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09年第二季度起,工信部重点监测的27个电子信息产品中,实现正增长的产品面不断扩大,彩电、微型计算机、手机累计产量分别于4、5、9月扭转了下滑势头,集成电路于10月起开始出现月度正增长;累计到12月底,微型计算机、显示器、彩电、手机产量分别增长33.3%、7.2%、9.6%、10.7%。
时间进入2010年,种种迹象表明,全球电子市场正日趋复苏。各大市调机构都表示了对未来市场的看好,他们预计电子产业2010年的市场涨幅有可能达到10%。工信部日前发布的《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公报》显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产品第一制造大国,手机、微型计算机、彩电、数码相比、激光视盘机产量分别占全球的49.9%、60.9%、48.3%、80%、85%,电子信息产品贸易额占全球的15%以上;而2010年是中国3G全面商用的一年,预计全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亿户,加上用户更新手机,预计全年国内市场需求超过2.5亿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也将带动彩电市场增长20%。这些都将直接带动全球电子产业的复苏。
不过,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除了部分新的技术和应用市场,电子产业的发展还是将实用和低价为主,发展新兴市场和做好性价比将是2010年电子产业发展的重点。LED、太阳能、风能、3G、电子书、智能手机、物联网等新兴市场都将成为新热点。而工业电子、汽车电子、TI与消费类电子、手机与网络通信等应用领域则将更加注重低功耗设计、低成本设计的趋势。
(来源:赛迪网)
在晶硅太阳能电站日渐成熟的形势下,薄膜太阳能电池也开始争夺这个潜在的巨大市场。而在两种技术争夺的背后,也是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瑞士欧瑞康太阳能公司等国际太阳能电池设备生产商之间的争夺。
5月26日,采用美国应用材料公司设备的新奥光伏能源有限公司中标内蒙古太阳能电站,采用的就是薄膜电池。此前的敦煌、无锡等国内太阳能电站悉数采用晶硅太阳能电池进行发电。
“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非晶硅薄膜电池的发电项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这也是国内第一个薄膜电池的发电项目。
新奥光伏中标的项目,由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投资,首期项目为10 MW,分别为5 MW薄膜电池和5 MW晶硅电池。
美国应用材料公司亚太区渠道总监肖劲松告诉本报,相比于晶硅电池,薄膜电池更适合太阳能电站的应用。
“不过我并没有否认晶硅电池的优势,事实上两种电池各有优劣势。”肖劲松说,晶硅电池的发电效率较高,但成本也很高;薄膜太阳能电池发电效率虽然低一些,但成本也比较低。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公司总裁办主任姚峰认同肖劲松的观点。“有的人把这两种技术当成了竞争性的技术,事实上不是这样。”姚峰告诉本报,薄膜电池具有弱光应用性强以及温差适应性强的特点,大规模运用于沙漠电站,以及土地资源丰富或温差较大地区的电站建设,此外玻璃幕墙也主要采用薄膜电池;而城市屋顶项目,对发电效率要求高,所以主要还是采用晶硅电池。
不过湘财证券分析师侯文涛认为,随着多晶硅价格的下降,薄膜太阳能电池在成本上与晶硅电池已没有太大的优势。
在金融危机之前,多晶硅价格连续暴涨,为了应对多晶硅高额的成本压力,赛维LDK等国内一些太阳能公司开始上马薄膜电池项目。
2007年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400 MW,比2006年的181 MW大幅增长了120%;2008年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达892 MW,同比增长123%。
在经历几年高速发展之后,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场开始逐渐冷却。今年一季度,欧瑞康销售额下降到3900万瑞士法郎(约3398.85万美元),同比下降24%;一季度的订单额也仅为800万瑞士法郎 (约697.2万美元),同比下降了27%。
虽然赛维LDK、尚德等国内公司,成为此轮太阳能爆发式增长中最大的受益者,但是从全球产业链角度看,欧瑞康、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美国GTSolar等太阳能电池设备生产商则赚取了更多的利润。
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内部人士告诉本报,一套薄膜电池生产设备需要数亿人民币。现在,这些公司正逐渐将重心移至中国市场。2006年,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才进入太阳能光伏市场。为了开拓中国市场,这家公司的执行副总裁、首席技术官马克平(Mark R.Pinto,Ph.D.)今年1月开始常驻中国。
目前,这家公司和欧瑞康成为全球最大的两家薄膜电池设备生产商。
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既从事晶体硅电池生产设备制造,又从事薄膜电池设备制造。马克平告诉本报:“我们在晶体硅制造设备方面有75%的订单是来自于中国。”
为了更好地抢占市场,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在西安特意设立了一个研发中心。
本月初,在上海光伏大会上,美国GTSolar公司总裁汤姆·古铁雷斯也告诉本报,其公司占多晶硅硅片设备(铸锭炉)的70%国内份额。
今年一季度业绩下滑严重的欧瑞康同样如此。欧瑞康首席执行官Jürg Henz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是我们第一重要的市场,虽然说我们现在在德国、在欧洲南部有一些客户,但是我们非常看好中国市场。”
目前,欧瑞康在全球有12家客户在量产,其中在中国大陆有两家,中国台湾有两家,在德国有三家,欧洲南部也有三家。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LED核心专利壁垒就像一把悬在中国LED产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由于核心专利均被海外厂商控制,中国企业随时面临着专利侵权的风险。中国LED企业60%以上的产品均在欧美等海外市场销售,由于LED的核心专利技术一直被欧、美、日厂商垄断,许多中国企业在海外遭遇专利诉讼,并多数以和解赔偿收场。
据了解,日本市场对于LED的需求量极大,但中国品牌几无涉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日本对于专利侵权的排查极端严厉,迫使中国企业不得不主动放弃这块市场。与此同时,海外企业加大了进军中国市场的力度。比如,美国CREE、旭明已在中国建厂,日本日亚化学也计划在中国建立生产工厂,扩展其自身产品线覆盖范围。
“建议相关企业抱团应对,形成一个专利池。”某业内专家如此建议。
据悉,在LED企业聚集最多的深圳,将成立一个国内首家LED专利联盟,成员内企业之间可以进行专利的交*授权。专利联盟成立后,一方面可以降低核心专利的授权价格,另一方面甚至可以通过多个应用专利置换一个核心专利的形式,整体降低企业的成本。
来源:gg-led
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远赴海外参展的中国茅台酒“一摔成名”。打碎后的酒香吸引了参观者,让人知道这是中国的特色,从而名扬海内外,成就了其百年国酒品牌。世博会最早叫做万国博览会,就是很多国家的集中展示。展示的是什么?一方面是文化,一方面是科技。
世博会早期大家展示的更多的是物品,但是这次上海世博会,更多展示的是人类对未来的思考,包括能源危机、气候问题、可持续发展等等。从世博门票内的芯片,到新能源代表太阳能及节能明星LED,各种采用半导体技术的应用都让笔者感到分外熟悉。
登上世博会“东方之冠”的中国国家馆,世博园区核心地带尽收眼底。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太阳能替代传统能源将大大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本届世博会中国馆采用了太阳能作为绿色能源,太阳能装机容量可达302kW瓦。根据国家馆的建筑设计特点,单晶硅太阳能组件铺设在68m高平台和60m观景平台。
主题馆屋顶上蓝色的部分也是太阳能组件,铺设面积达2.6万m2,光伏发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825kW,将成为亚洲单体建筑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发电站,太阳能板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年发电量超过280万度,是近五千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而整个世博园区太阳能总装机容量可达4700 kW。
比利时-欧盟馆光伏组件屋顶工程由常州天合光能建设,屋顶包含了大约690片天合高质量组件,覆盖了1200m2的屋顶面积,预计发电量可达11.6万kWh,每年可以节省用煤39吨,减少碳排放87吨。除了传统的钻石、巧克力等的展示,比利时馆还展示了太阳能汽车模型,精美的花朵幕墙也是依靠太阳能驱动花朵的转动。
瑞士国家馆外部的17m高的半透明帷幕上缀着1万个红色的“小太阳”,每个“小太阳”是一个圆盘大小的红色光敏器件,利用了最先进的太阳能发电技术,通过太阳能电池、光感器、LED等的相互配合工作,根据入射光的角度和强度,将光能吸收储存并转化为电能,可以独立发光,与展馆帷幕进行互动。
从北京奥运会到国庆庆典,再到上海世博会,LED的应用伴随其技术的发展变得愈发广泛并充满创意。上海世博会俨然已经成为LED最新技术的集成平台。开幕式舞台以巨大的LED显示墙为背景,主看台屏由9块分层错落的、点距为6mm的LED显示屏组成,总像素值达到9696×1056,面积近372m2性高等特点,目前已被世界公认为一种节能环保的重要照明材料。而相对于传统照明技术,LED目前最被看重的一个优势就是更加节能。虽然在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和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上,就已采用了部分LED技术,但应用范围及规模非常有限。随着近几年,LED技术的飞速发展,本届上海世博园区首次较大规模应用LED技术,每晚7时,10.3亿个LED芯片一同点亮世博园区。上海世博会作为世界上首次如此大规模的LED集成应用案例,向世界展示了LED照明在未来应用的各种可能性。
中国馆通过高显色性的LED投光灯具照亮红色的主体结构,使其身披中国红外衣格外抢镜;外形如飞碟的世博文化中心通过LED线形投光灯照亮圆形窗洞的侧壁和内壁产生内透光的效果,营造出太空来客的未来感,散发出充满时代活力的光芒;世博会主题馆南北立面通过全彩LED线形投光灯投射,构成立面光的空间节奏感,生态绿化墙则采用随机排列的全彩LED装饰灯具镶嵌于摇曳的植物中,体现出世博与自然的互动。
“月亮船”沙特馆、“紫蚕岛”日本馆、“生长”着6万余根亚克力触须的英国馆等,,都无一例外的配有半导体照明设施。虽然世博园灯光璀璨,但实际用电量并不算太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LED技术的应用。世博园区中的城市最佳实践区、一轴四馆的景观照明全部采用LED,整个园区80%以上夜景照明采用LED,成为全球最大的LED集中示范区,可实现节能60%。
在1851年首届世博会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上,展示的是工业革命的辉煌成就。到了巴黎世博会,拿破仑专门展示波尔多红酒,从那以后,法国一举成为世界的红酒中心。埃菲尔铁塔也正是从那时起成为了法国的地标。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展示了日本的科技成就,从那之后,日本经济经历了20年的高速发展阶段。上海世博会的成就之一也许就是让人们意识到,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将在未来大放异彩,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驱动力。
(来源:SEMI)
由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省信息化局、漳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主办,云霄县人民政府和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中国LED产业年会暨海峡两岸产业合作论坛”,将于2010年6月19日在中国电光源之都——福建云霄举办。
近年来,国内LED产业发展迅速,业已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台湾地区也已快速成长为全球最主要的LED生产基地之一。面对全球及国内快速增长的LED市场需求,台湾地区成熟的生产技术、丰富的专业人才、深厚的生产管理经验、领先的制造企业与中国大陆广阔的需求市场、土地及劳动力成本优势将为两岸LED产业合作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
面对LED产业与市场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应制定何种发展战略?政府应如何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发展氛围?中国大陆应与台湾地区做何种产业合作?针对这些问题,本届论坛以“把握产业发展机遇,实现两岸产业对接”为主题,将盛邀政府领导、著名学者、企业领袖、LED生产及下游应用企业、国内外投资机构、高新技术园区、研究机构等各界人士,搭建海峡两岸专家、企业、协会充分交流的互动平台。论坛将邀请台湾嘉晶电子CEO汪培值、台湾璨圆董事长简奉任、台湾拓璞产业研究所杨胜帆、中国科学院LED领域知名专家、国内知名LED企业掌门人就海峡两岸LED产业合作、LED产业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精彩演讲。论坛还将组织到会各方专家、企业家针对中国大陆LED产业与市场的发展情况举行高峰论坛。
云霄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是开漳文化的主籍地和漳州文明的发祥地。云霄县委、县政府从2008年即明确了“倾全县之力,主攻发展以半导体照明为主的节能照明产业”的产业发展目标,并于2009年进一步提出了“打造电光源之都”的全新规划。经过两年多努力,云霄已引办光电企业73家,总投资额达52亿元,其中已投产光电企业29家,2009年实现产值10亿元。云霄节能光电科技产业园是商务部、科技部确认的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教育部确认的“蓝火计划”光电技术转移基地,福建省经贸委确认的福建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福建省科技厅确认的福建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创新平台,“福建省信息化局”确认的福建省光电园、并写入福建省海西建设电子信息产业振兴纲要。
赛迪顾问作为此次会议的承办方,将在会议期间就国内外LED市场与产业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与预测,并组织政府主管官员、行业专家以及企业高管就行业关切的前沿议题进行尖峰对话。通过此次论坛的召开,赛迪顾问将努力打造国内LED领域一年一度的高水平交流合作平台,并为国内LED产业、市场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赛迪顾问
半导体业发展到了一个新时代,由于摩尔定律快接近终点,工艺研发的成本急速增长,按投资回报率的要求,己经促使许多顶级制造大厂改变策略,走fablite的模式及走共同合作研发的道路。
研发成本高耸。在市场经济中,原先都是排它性的,所以过去很难有合作性,更多的是互相竞争。如今由于IC研发成本的急速增长,光靠自身的力量己无法承担,促成一种新的市场理念诞生,即“共生同荣”,即有钱大家赚,这样的市场才能持久,生存下去。
在1999年的0.13μm时,对于该类产品的市场销售额总量要求达50亿美元,而通常产品的研发费用占其总销售额的20%,即10亿美元,而用来进行0.13μm工艺的研发费用,平均为产品研发费用的20%,即2亿美元。可是到2007年的45 nm时,相应的产品销售额要求高达140亿美元,产品研发费用为28亿美元及45 nm工艺研发费用高达5.6亿美元。而到2009年的32 nm时其对应的产品市场销售额为200亿美元,产品的研发及工艺的研发费用己分别高达40亿美元及8亿美元。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顶级大厂纷纷放弃产品的制造,而走向拥抱代工。这也促成近期代工红火的源由。
对于中国半导体业,由于基础薄弱,与先进水平尚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在300mm生产线的推进过程中,可能光靠自身的努力不够,需要有技术合作伙伴的邦助。之前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的专利纠纷以及武汉新芯的300mm生产线建成后迟迟不能投产,都反映需要用正确方法来获得技术以及在中国现时的条件下,光有钱可能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机遇。我们没有止步,一直在找适合的合作伙伴。如中芯国际的第一条300mm存储器生产线上马时,技术分别来自奇梦达的90nm沟槽式以及尔必达的90nm堆叠式,那时产能的最大值可达月产2.9万片。可是出于种种原因,它们在给中芯国际技术的同时,又把更先进的70nm工艺技术给了对岸的竞争对手。
在2008年3月时,当时的CEO张汝京作了一个苦涩的决定,因为亏损,而停产存储器,转向生产逻辑电路。理论上当然也是合理的,但是由此增加了许多难度。无论从技术上以及订单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时间与费用去调整。
之后,中芯国际不停的在找,如与飞索,Spansion的NAND和NOR技术的合作,以及IBM的所谓45 nm技术转让等。中间有机遇及技术出口的控制问题,也有自身的相容性,对于技术的吸收能力。
如今全球逻辑电路的顶级研发机构IMEC,愿意从产品的工艺平台出发,邦助上海华力进行65 nmCMOS技术开发,是一件具有十分意义的大事。也即机会难得,不可错过。
自主创新。走共同合作开发的模式,目的为缩短爬坡的时间。在任何时候自主创新是根本,基础。因为在市场经济中没有人会把市场拱手于您,都是靠实力争斗出来的。在走合作开发模式时,一定是只有自身强,才能吸收好,否则就成了依赖,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走。这里提醒一句,即便65nm工艺技术成功,也仅是第一步。
离开市场化产品尚有不少差距,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因为产品的市场份额最重要。
所以只有通过自主创新,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把中国半导体业的整体水平提高。
眼下全球代工正在搞“军备竞赛“,中国要根据自身的需要及可能,而不是非要争个全球第二。在如此好的机遇下,努力利用好IMEC的技术平台,争取同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