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继兰
酒精是一种亲神经性物质,一次相对大量饮酒即可导致精神异常,如果长期饮用可以引起各种精神障碍,包括依赖、戒断综合征以及精神病性症状。除精神障碍之外,常出现躯体损害的症状和体征[1]。
1.1 一般资料 病人,男,41岁,该患者于1989年开始饮酒,酒量逐渐增大,多时每天饮酒达500ml左右,一天之内分多次饮用,早晨起床空腹也饮酒,如不饮酒则全身难受、乏力、心烦、感觉内心空虚,逐渐开始出现 手、足、四肢和躯干震颤,共济失调,情绪急躁,多汗、恶心和呕吐,严重时出现嫉妒妄想,无端怀疑妻子有外遇,发脾气,打骂妻子,整日借酒消愁,震颤加重。经家人劝说自行戒酒3d出现震颤谵妄,入院时意识不清,发热,大汗,双手乱抓,全身胡乱扭动,躁动,大小便失禁。
1.2 急救 (1)将病人约束在床上,控制病人躁动行为。(2)遵医嘱给予氯硝西泮2mg立即肌注。(3)给予输液治疗促进体内酒精代谢。(4)给予相应的精神科药物对症治疗。
1.3 结果 经抢救病人意识清,震颤谵妄症状减轻,住院3个月痊愈出院。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饮酒后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要观察呕吐物的量和性状,分辨有无胃黏膜损伤情况。按需要给予吸痰,吸痰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损坏呼吸道黏膜。
2.2 严密观察病情 立即行心电、血压、血细胞、血离子的监测,细心观察病人意识状态、瞳孔及生命体征、肢体、尿的变化,并做好记录。询问病人有无外伤史,必要时行颅脑CT检查。这种病人容易发生猝死,应注意有无心肺功能变化及肺水肿的发生,做好抢救准备。详细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严格交接班。
2.3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输液及鼻饲,保证营养的摄入。
2.4 安全防护 患者表现烦躁,兴奋多语,四肢躁动,将患者安置于安静、舒适、布置简单的单人房间,应有专人护理,加强巡视,使用床栏,给予适当的保护性约束,防止意外发生。做好约束护理,给予翻身拍背、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褥疮的发生,定时更换体位,保持肢体运动功能完好。室内光线要柔和,必要时设置地灯,以减少错觉;护士说话声音要低,动作轻柔,态度和蔼,减少刺激,保证患者休息。要做好患者的安全防护外,还要防止伤害他人(包括医务人员)。要做好自身的防护[2]。
2.5 做好基础护理 (1)注意保暖,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 酒精中毒患者全身血管扩张,散发大量热量,有些甚至寒战。此时应采取适当提高室温、加盖棉被等保暖措施,并补充能量。床单保持整洁、干燥。及时更换床单、衣服,防止受凉诱发其他疾病。(2)做好口腔的护理,保持口腔清洁,观察口腔内的变化,预防感染及保证患者舒适。(3)留置尿管的护理,保持尿管通畅,每天2次用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每天更换引流袋,导尿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尿路感染。
2.6 心理护理 患者清醒后因饮酒入院有损面子或入院引致经济损失表现为后悔,同时又怕家人埋怨。护理人员就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情况及时与患者陪护人员进行思想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下与其耐心地分析不能戒酒的原因,采取反复疏导、安慰、解释、鼓励、疏泄、保证等方法,使之能正确对待戒酒的好处,增强其战胜疾病的同时要做好健康教育,让病人知道长期大量饮酒造成严重的后果及对身体的危害,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坚持戒酒。在患者清醒及情绪稳定后向其及家属宣传酒精及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损伤肝细胞[3]。一次过量饮酒其危害不亚于一次轻型急性肝炎,经常过量则会导致酒精性肝硬化。而且一般酗酒常在晚餐发生,导致的严重后果是酒后驾车和晚上光线的影响易造成交通事故,身心受伤甚至危及他人的生命。
病人经过抢救和精心护理,3d后意识清晰,自主进食,搀扶下下床活动,没有并发症发生,经过3个月的治疗痊愈出院。
酒精是一种麻醉剂,对中枢神经系统起抑制作用,特别是对大脑皮层及网状结构最敏感[4]。酒精滥用可造成酗酒者身心受损、交通事故、家庭破裂、犯罪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在治疗和护理酒精中毒患者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人们知道酗酒的危害,尽可能做到预防和早期干预工作。
[1]安雪梅,许阿凤,张婧.实用临床护理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654.
[2]娄百玉,王振英,陈全花.62例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临床护理[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1):F003.
[3]唐文娟.急性酒精中毒的抢救配合及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05):829-830.
[4]吕维辉.急性酒精中毒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2009,(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