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辉,高俊双
(1.依兰县水务局,黑龙江 依兰 154800;2.广州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220)
依兰县位于黑龙江省中东部,隶属于哈尔滨市。总面积4616 km2,其中:耕地面积17.65万hm2。总人口4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6.67万人。按地理特征分类可划分为浅山区、丘陵区、河谷平原区。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给农村人畜饮水带来了众多不利因素。依兰县地下水总贮藏量为72亿m3,地下水总补给量3.84亿m3/a,地下水可开采量为3.01亿m3/a,现状可开采量0.57亿m3/a,剩余可开采量2.05亿m3/a。
1)由于依兰县地层地质条件复杂,大部分村屯水源井成井深度在120 m左右,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工程量。
2)区域地下水中铁、锰含量相当高,需上净水设备处理。
3)原有供水工程设备老化,不能保证农户饮水安全。
2000年以来,国家加大对人畜饮水解困工程投资的倾斜力度,即要在保证“水量”的前提下,还要保证“水质”,使农村饮用水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截至到2009年末,全县206个村屯尚有38个村屯没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预计2010年底全部完成,使依兰县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主要做法是:
1)在组织领导上。依兰县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为总指挥、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指挥部,负责工程建设期间的指挥,及协调解决工程建设用地、施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大政府投入和支持力度,并协调电业部门将供水用电价格由原来的动力电每度1.05元降为0.51元,降低了供水成本,减轻了农民负担。
2)在资金落实上。井、罐、泵、房及净水设备由国家、省、市、投资完成;主管道铺设由县里投资完成;管道入户工程由乡村两级通过“一事一议”方式自行解决;资金缺口全部由县级财政解决。
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牢牢把握规划设计环节,聘请了哈尔滨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相关专家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并进行科学勘测。按照“资源节约化、效益最大化、便于统一管理”的原则,合理编制整体规划。
1)“三个结合”。工程规划做到了与群众意见、与当前实际和下步规划,与建设现代化水利“三个结合”,农民用水户参与工程规划,使工程规划在先、标准超前、布局合理、群众满意。对单井进行设计,确保水源储量和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2)资源整合。充分整合水、电、人、资金等多种资源,实行集中供水,坚持能集中的不分散,能连片的尽量扩大规模,发展集中连片供水工程。对暂不具备集中供水条件的村,也充分考虑今后连片供水的可能性,在水源选择、管网铺设等方面为连片供水做好准备。克服了单村供水工程规模小、效益低、投资浪费、管理成本高、供水难以保证等弊端,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做好试点。确定群众积极性高,村屯经济基础好的2个乡镇作为整乡推进的先行试点,当年100%解决试点乡镇饮水安全问题,对试点建设和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超前整改,以试点为基础,逐步推进项目进程。
针对部分群众对饮水工程建设认识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工程难以落实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动员,积极引导,同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充分发挥村“两委”的作用,认真推行“一事一议”政策,使群众对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取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把好事议好,把好事议成,保证了自筹资金陆续到位。
坚持小工程大管理,项目实施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结合工程实际,实行“四制”管理。
1)项目法人制。明确县水务局为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法人,项目乡镇或村为建设法人,分别对工程质量负总责和主要责任。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所有建设资金到位后,由水务局在财政设立专户,统一管理,按有关程序划拨和使用。审计部门定期对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做好对专项资金的监督和审计。
2)公开招投标制。通过公开招投标,严格对中标施工单位和设备共给企业资质审查,使竞争更加公平、透明、有序。这样能够使资质高、信誉好、实力强的企业参与工程建设,从根本上保证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质量。
3)项目监理制。在工程建设的每个重要阶段,监理人员都到现场实施监理,监督项目建设地点与计划是否一致,对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进行严格控制。
综上所述,考虑到传统档案管理方案较为陈旧,而且整体实施已经不符合现阶段工作节奏,所以必须要使用新型档案管理方式才能确保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完成。办公自动化是一个新型概念,结合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通过信息共享的方式让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合理,而且缩短了工作流程,将档案管理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而且随着办公自动化的不断普及和完善,医院内部已经出现了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工作能正常运行。通过制定档案管理标准等多种手段来促进医院档案管理整体水平高度提升,满足医院工作需求,为医院的大力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4)合同制。对每眼井及机电等物资实行合同管理。在管网建设上实行入户安装准入及入户保证金制度,每眼井预交5万元,防止不具备资质的施工队伍和不合格材料进入管网安装市场,提高成井水质,确保安装的优良率。同时,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指挥部不定期开展巡回检查,加强施工指导、质量监督和督办落实,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项目验收上,严格按照《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验收内容和评分标准》,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实行村级初验、乡镇自验、县级复验三级验收,对年度计划未完成或工程质量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并将验收结果作为下年度安排项目的重要依据。
根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状况,依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的重心应有步骤地转向工程维修、养护运营上,使国家、农民的投入达到预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实际工作中,注重积极探索和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明晰所有权,搞活经营权”,先后摸索和总结了以下几种管理模式。
1)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对建成的供水工程,实行多种经营管理体制并存的管护机制。
2)科学化水价管理模式。对投入运营的集中供水工程,全面推行用水计量和抄表到户收费的水价制度,对供水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按照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人均用水定额,实行“新水新价”,超定额用水时,实行水价累进加价法。
3)制度化运营管理模式。以工程为单位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在保护范围内不得建造影响供水的其它建筑物,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改动、破坏和侵占供水设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果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减少疾病,提高了项目区群众的健康水平。
2)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
3)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4)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进了农村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