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水利工程专题片的制作

2010-04-04 12:27:59于颖越
东北水利水电 2010年3期
关键词:专题片脚本细节

于颖越

(1.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吉林 长春 130021;2.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水利工程专题片要反映出专题片的两种特性,一是真实,二是艺术。通俗地说,就是以真实人物、真实事件为表现内容,借助电视手段的艺术形式。

1 水利工程专题片拍摄前的准备

水利工程专题片的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虽然中期拍摄和后期编辑是成片的最终因素,但是一部专题片能否成为精品是由前期准备是否充分决定的,因此,拍摄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拍摄的前期准备工作。

(1)交流。拍摄人员事先要与被拍摄者或被拍摄事件的相关人员进行交流,试图挖掘被拍摄者或被拍摄事件的背景资料,保证对拍摄内容了解全面、准确,为确定主题奠定基础。交流还包括要确定拍摄时间、地点等相关事宜。如有条件可对拍摄环境、天气状况等作进一步分析,以便使拍摄顺利进行。

(2)构思。即构思拍摄的主题。就像写文章一样,水利工程专题片要确定立意和主题,要精心设计结构框架。比如,专题片的重点是展示工程建设的艰辛,还是展示工程带来的民生变化。立意和主题将指导着整个拍摄与剪辑过程,是专题片的灵魂。拍摄的主题应该是有血有肉的,应该是具有“这一个”的典型性,不能符号化、统一化,切忌套用相类似专题片的主题。主题的构思要根据之前的交流内容,确定人物的性格特征、情感变化,事件的细节变化等要素。

每一部水利工程专题片都应具有鲜明、深刻的主题,所以在拍摄前要把主题思想进行提炼,形成一个完整的构思。在拍摄过程中,摄影摄像师要根据构思,在脑海里形成一种表达的欲望,产生心灵的冲动,这是完成好拍摄工作的真正动力。也可以说摄影摄像工作是围绕主题进行思维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作的过程。

(3)拟好拍摄提纲。根据体裁不同,提纲的内容有所不同。电视专题片是围绕一个特定题目或者针对某个专门内容所展开的报道,形式多种多样,片长不宜超过30min,15min左右最佳。所以,电视新闻因拍摄的内容新、时间短,可不拟拍摄提纲,电视专题片在拍摄前必须拟好拍摄提纲,在编写提纲时,一定要对专题片的内容作深人细致的研究和思考,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着手编写,做到主题明确、重点突出、线条分明、和谐有机,以此指导实地拍摄。拍摄中遇到可遇不可求的画面时要当机立断,先拍下来再考虑将来用处,这种镜头画面往往会给专题片带来意想不到的亮点效果。

(4)撰写解说词。解说词主要是描绘所解说的事物和画面。解说词要口语化,读起来要琅琅上口;要有画面感,与电视画面相对应。

(5)编写分镜头脚本。这是编导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也是整个作品完成的先决保证。它不是对文学稿本的简单图解和翻译,而是把文字语言转换成视觉语言,突出可视性。同时,分镜头脚本也是后期编辑的重要依据,它直接指导后期编辑工作。编写分镜头脚本一般会把脚本内容填写在脚本专用的表格中,作为现场拍摄工作的主要指导依据。

(6)准备设备。这是拍摄前期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拍摄人员应培养的职业习惯。准备设备包括检查设备和整理设备,准备时间最好提前一天,以保证出现问题有足够的补救时间。

准备阶段重点注意的是设计好专题片结构。茅盾曾经说过:“结构是全篇的架子。”这个概念不仅适用于做文章,也同样适用于专题片的制作。在专题片的创作中,只有解决了结构问题,才能进一步做到“言之有序”。

2 水利工程专题片拍摄过程中的建议

水利工程专题片拍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分镜头脚本拍摄,这样会避免丢失镜头,避免再次补拍的附加工作。拍摄过程中要注意抓拍,抓拍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抓拍现场脚本之外的场景或事件,那些宝贵的具有闪光点的镜头要及时抓拍,因为这些往往是撰写脚本的作者无法预知的;二是抓拍现场的细节,为了更好地表现事件的经过或是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必须深入细节,抓住细节,展现细节。细节会使影片具有真实感,甚至会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

在拍摄过程中可以适当插入人物采访内容,采访分为对拍摄主人公的直接采访和对拍摄主人公周围人的采访。采访过程中既要激发被采访者谈话热情,又要注意引导被采访者围绕话题谈论。同时,要注意选择光线较好的区域;注意被拍摄者的主体构图,一般来说被拍摄者通常应被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处。

根据后期编辑的需要,拍摄人员还要注意拍摄空镜头,这是后期编辑中不可缺少的。空镜头一般有两个作用,一是交代环境,二是弥补后期编辑中镜头的不足。拍摄还包括取景,这主要依靠摄像师的技术功底,把握摄像机的机位,镜头的景别、光线和构图。

优秀的水利专题片一定要注意拍摄细节。电视细节是指电视屏幕上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是对表现对象的局部细微变化的展示。电视细节不仅指有冲击力的图像,还包括富于感染力的现场语言、播音、音响、屏幕文字等要素,它可以是水利工作者的一个坚毅的眼神,老百姓拧开水龙头时的笑脸,也可以是水利枢纽建成后花草树木变化的对比场景,或是湿地补水后被及时拯救的一群丹顶鹤。电视专题片可以没有情节,但不可以没有细节。正像美学家王朝闻所说:“没有细节,没有具体描写,就没有艺术形象。”细节起着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情感、揭示主题的作用。

3 水利工程专题片的编辑

如果说前期准备是思考过程,拍摄是素材积累过程,后期编辑就是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诞生过程。

(1)配音。专题片的种类很多,所需要的声音也是不同的。水利工程类型的专题片,通常会使用浑厚低沉的男性声音,声音与画面同步,依据画面中的场景来控制情感、语速、音调。

(2)解说词。镜头是路,解说词是桥。电视画面往往是跳跃性的、不衔接的,这其中的缺憾需要靠其他手段来弥补,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解说词。解说词是电视专题片独立的语言表达形式,它在电视专题片中有着重要的、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水利工程专题片的解说词既要表达人们对水利枢纽建成后美好生活的想象与联想,又要直抒胸臆地议论抒情,从而拓宽电视画面的容量,使主题得到延伸。

(3)音乐。最善于表达感情的音乐在专题片的后期制作中成为沟通感情、强化主题的有效创作语言和创作手段。在适当的时候加合适的音乐,胜过解说词和静场。背景音乐的选取,应该视专题片的主题、风格而定。水利工程专题片的音乐主旋律要与专题片节奏相和谐,一般在开头、结尾选择起落有致的音乐,在中间叙述部分配以平缓的音乐,让人有娓娓道来的感觉。选择好背景音乐后还需要声音的技术处理,音乐的入场与退场都需要作渐强或减弱的处理;如果采用两种背景音乐,应采用过渡式的声音叠画特技处理,让组接的声音听起来畅顺无痕。

(4)节奏。剪辑要注重专题片剪辑风格、把握节奏。剪辑不是将两个镜头简单连接起来,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接是时空与时空的对接;相同的镜头,不同的人剪辑,不同的剪辑顺序,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它不是一种技术手段的处理,而是一种思维,一种艺术创作。目前,使用最广泛剪辑方式就是硬“切”式剪辑,也叫做无技巧剪辑。这种剪辑方式就是镜头组接时不采用任何的特技连接,是上一个画面与下一个画面的直接连接,中间不加任何的过渡特技修饰。两个镜头的硬性组接,就要求所采用的镜头必须是经过细致裁剪的镜头,以不让观众发觉剪辑痕迹为上乘剪辑。

优秀的水利专题片就如名家谱曲的音乐一样,让人有流畅舒展的感觉。它能展现出或轻松或悬念的前奏,娓娓道来的叙事,让人心潮澎湃的高潮,耐人寻味的结尾。

猜你喜欢
专题片脚本细节
酒驾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安奇奇与小cool 龙(第二回)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青年歌声(2020年1期)2020-01-14 05:20:34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青年歌声(2019年3期)2019-03-16 03:39:54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新闻传播(2018年7期)2018-12-06 08:58:00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数据库系统shell脚本应用
电子测试(2018年14期)2018-09-26 06:04:24
快乐假期
中学生(2017年19期)2017-09-03 10:39:07
细节取胜
Coco薇(2016年10期)2016-11-29 19: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