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枫云
2000年的悉尼,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成功地举办了一届“绿色奥运”,其在提高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利用清洁能源,避免和减少资源与能源浪费,保护重要的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范。奥运使悉尼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空前增长,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悉尼奥运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城市公共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并成功实施。
1993年,悉尼奥运会申办委在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绿色奥运环保大纲”中,提出了五大环保设想:节能、节水、减少垃圾、防止污染和保护自然环境。“绿色奥运”的设想,吸引了国际奥委会的注意,并为悉尼最终获得奥运会主办权添加了一个极具分量的砝码。取得奥运会主办权后的悉尼市政府,十分珍视2000年奥运会所提供的向世界展示悉尼生态可持续发展城市形象的机会,为此,制定了悉尼奥运环境保护的详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准则,并将其贯穿于奥运筹备与运行的全部进程之中。
悉尼奥运会的环境保护准则依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专门设计。该环境保护准则承诺,在奥运的规划、建设和会期内做到以下几点:⑴保护生态多样性;⑵节约能源及使用可再生能源;⑶节约用水;⑷避免和减少废物产出量;⑸以清洁的空气、水和土壤确保人们的健康;⑹保护所有重要的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准则对环境的控制涉及到:设计、建设和管理奥运场馆和设施;设计、制造和管理所有产品、服务和活动等各个方面。
此外,由于奥运村将容纳大量观众、运动员、记者,需要足够的运动场地、住所、公共交通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为尽量减少庞大建筑群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环保准则作出了专门规定:⑴尽量利用现有设施和建筑;⑵建筑物设计应考虑奥运会的使用;⑶使用环保型建材。上述环保准则一般都会列在政府与承包商签订的合同中,主要由企业来实施。
悉尼奥运会的环境保护准则对推动和确保绿色奥运的实施起了决定性作用,准则对环境的要求均高于当时的环保规范和规章制度,推进了城市公共环境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向更环保的方向迈进,代表着现代生态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设立了一个由悉尼市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共同资助的非政府环境保护机构——绿色奥运监察联盟。该机构通过实施环境审查和环境监控,确保环境保护准则在奥运会设施的规划、开发和运作的各个环节得到遵守,把环保责任落实到奥运的各个阶段和所有环节。绿色奥运监察联盟在场地和设施的规划建设中,落实环境保护准则的法定义务包括:⑴量化有关建筑物和产品对环境的影响;⑵尽最大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⑶设计对公众和工业企业有教育意义的水资源管理项目;⑷各场地和居住地尽量减少废物和垃圾的排放;⑸将油漆、地毯和杀虫剂中排放的有毒气体降到最低;⑹减少和避免使用含氯化物的产品,如某些塑料和纸制品;⑺尽量使用无污染材料,如天然纤维、无毒的油漆、胶、涂料、抛光剂等;⑻设计防虫建筑,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同时,绿色奥运监察联盟在实施环境审查和环境监控中,协调各部门进行生态循环全过程的跟踪评定,审查与监控奥运建筑与产品在建造、生产和使用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保证其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1.场馆选址与城市环境建设统筹考虑
悉尼市政府把举办“绿色奥运”,视为消除城市环保方面长期遗留的问题,加快城市形象更新的一个有利机会,因而,奥运会的主要场馆选择位于霍姆布什湾(Homebush Bay)的一处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域。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霍姆布什湾开始拥有大量污染企业,是工业和生活垃圾的堆放处。悉尼获得奥运会承办权以后,投入1.37亿澳元对该地域进行治理,采用环境还原领域的最新技术清理了垃圾堆放地,将原有的垃圾挖出来进行检测,有毒的垃圾运往垃圾场运用先进技术处理,无毒部分深埋地下,并填垫上新鲜的土壤,种植上草皮。悉尼奥运会主会场内有几十公顷面积是建在这些原来被工业和生活废弃物污染的场地上,奥运村内一个个绿草如茵的小土山都是建在这些原来的垃圾堆上的。这些举措恢复了部分自然环境,使环境与新建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此外,在奥运场馆用地开发建设的同时,对生活在这里的100多种鸟类以及珍稀动、植物物种进行精心保护,维持了生态平衡,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
2.建材等选用严格以环保准则为依据
悉尼奥运组委会认为,尽管使用环保型材料成本较高,但奥运会用材是宣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难得机会,采用环保材料,将对今后的城市建设和环保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因此,对建材和其他原材料选用始终遵循“3R”环保标准,即减少材料(Reduce)、重复使用(Reuse)、再循环利用(Re-cycle),强调与环境的协调与共融。对建筑材料要求使用无毒、无污染、可回收的再生丛林和可循环使用的材料,对包装材料要求使用没有PVC、可回收利用的产品,对餐饮业要求使用纸盒、自然纤维袋,对门票、办公用纸和油漆涂料等要求使用能回收利用的新产品。上述要求及原则被制定成特定的选材、用材规范,以法律形式来保证实施,设计机构、建筑商和所有参加竞标的厂商,必须根据环保要求来选材、用材,所有材料和产品都需经过评定、审议后才能使用。
3.奥运建筑采用“被动设计”
悉尼奥运的建筑设计标准与传统设计规范的区别在于,将环保的要求体现在建筑设计中,采用了“被动设计”的方法。所谓被动设计是相对于主动设计而言的,是指依靠建筑物本身对外界环境的被动适应力自然调节室内环境的设计方法,如采用遮阳、自然通风、自然采光、自然供热制冷等方法,来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其运行不需要耗能,被动设计主要与建筑设计、规划手法以及材料选用等直接相关。因此,悉尼奥运大多数体育场馆都最大限度地采用自然采光、自然照明和自然通风,空调在必不可少时也只选用传统含氟机的替代品。奥运中心火车站是这种设计方法的一个典型例子,它只有透明的顶棚,四周无阻挡,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自然风和自然光,无需空调和照明。
4.强调场馆与建材可持续利用
悉尼奥运本着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在场馆建设中,尽量利用原有体育建筑,并利用废物回收再利用木材建造了临时性看台、房屋,租用了可循环使用体育措施。悉尼奥运村中,70%以上的建筑都是临时性的,羽毛球馆、篮球馆、乒乓球馆、各国运动员居住的房间等莫不如此,这些临时性建筑,简洁、实用而富有情调,奥运会结束后拆卸下来,材料可循环使用,奥运用材浪费和奥运建筑会后闲置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2000年悉尼奥运会主会场建设使用了22万立方米其他建筑拆除时留下的废料,整个悉尼奥运村的建设废物回用率达到94%,并且最终避免了77%的废物进入垃圾处理场。更值得一提的是,奥运会后悉尼市政府将奥运场馆发展成为当地的会展中心、体育文化中心和旅游观光景区,成为一个集生活、工作、游乐和学习等功能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标准样板片区。
5.普及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利用是悉尼“绿色奥运”的代表性工程,悉尼奥运村的设计成为澳大利亚在太阳能利用方面的典范。作为无污染新能源的太阳能技术,在奥运召开之际,已经在澳大利亚发展得较为成熟,但由于安装、使用的成本较高,宣传力度不够,产业化进程缓慢。绿色奥运的举行,为澳洲太阳能的推广与普及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悉尼市政府通过举办绿色奥运,将太阳能发电技术,集中使用到奥运场馆建设中,收到了良好的功效。
在奥运村中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收集和太阳能供电系统。太阳能收集系统每年可发电100万千瓦小时,相当于一个小型发电厂的发电量,可以满足全部体育场馆和奥运村内所有住宅、银行、商店的照明。耗资近2亿澳元的圆顶体育馆,屋顶安装了太阳能发电系统,可以减少50%的能源需要,能容纳1.5万多人的奥运村,房顶上太阳能装置排布密集,形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供电居住区。悉尼奥运太阳能发电系统的采用,是一次减少大气污染、节约不可再生能源的有益尝试。
6.综合利用水资源
针对当地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悉尼在奥运场馆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水资源的节约和开发,对奥运场区的水资源进行了综合规划,将雨水、污水的处理,水生态景观建设和水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效益。具体来说,悉尼奥运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项目主要包括:奥运会场区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雨水与污水的回用和综合利用系统。通过这些项目,将整个场区的雨水、污水经过一个污水处理场和三个雨水收集、存储和处理设施,使雨水和污水达到灌溉和冲刷用水的排放标准,然后用于灌溉奥林匹克公园的草地、花园,冲刷公园和附近运动员居住的奥运村的2000多个厕所。此外,考虑到水资源使用价值的最大化,设计者还将经过处理后的水又用来构建水面景观,形成了人工水面并构成了鸟类和动植物栖息地,使雨水和污水的价值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总之,悉尼在奥运场馆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综合考虑、统筹规划、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水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的完整系统,直接获得的环境效益十分明显:⑴节约了自来水资源;⑵减少了进入悉尼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量和排海的处理出水量;⑶找到了用来灌溉新增加公园绿地的新水源。
7.科学处理垃圾废弃物
悉尼奥运在垃圾回收方面实施垃圾分类和蚯蚓分解的科学方法。在奥运村,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三个并列的塑料垃圾桶,绿色回收易拉罐,红色回收废纸屑和残剩食品,棕色则盛装不可回用的垃圾。组委会还在各个体育场馆附近都装置了蚯蚓分解垃圾站,使可分解的垃圾废物经由蚯蚓分解,转化为可再生利用的土壤和液态肥料,这些设计精巧且无异味的垃圾分解站,既及时有效地处理垃圾,也无损环境形象。
澳大利亚人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但奥组委仍进行了全国性声势浩大的宣传教育。环保教育的一项创举,就是在全国开展名为“关爱土地”的植树运动,由政府策划,商家赞助,在全国选出500处土地治理地段,以奥运奖牌获得者命名,全民参与,共植树400万棵。这是一次普及性的爱国和环保教育,对前来参加奥运会的外国运动员和观众,进入悉尼机场的第一堂受教育课就是环境保护。此外,据估算,奥运期间,每天有近70万观众前往各体育场馆观看比赛,随之而来的堆积如山的垃圾废物,将是悉尼奥运组委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为了减少可能会产生的大量的垃圾废物,组委会推出环保教育计划,对多达12万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负起环保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同时,组委会还向观众普及两个观念:“洁净悉尼,人人有责”,“回收利用第二资源”。
悉尼奥运会的成功举行,推动了悉尼市和新南威尔士州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的完善,奥运之后,悉尼市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住宅建设、太阳能使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管理和回收、城市交通的新标准,用以规范和指导未来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通过举办2000年奥运会,悉尼向全世界诠释了“绿色奥运”的全新概念,展示了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象,这主要归功于悉尼奥运富有开拓性的环境保护。尤其是通过奥运村的建设,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积累了环境建设的经验。同时,伴随着环保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普及,人们更加关心环境保护,更加支持生态城市发展,也增加了政府和企业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的信心。总之,悉尼奥运的环境保护,对2010年即将在广州召开的亚运会有着较大的启示意义:
第一,亚运会环境保护的目标、准则必须具体、明确、公开化,这些目标应融入到亚运会从筹办到结束的全部环节之中。
第二,亚运会组织者应当建立起独立且职责明确、运转顺畅的环境监管机构,搜集环境信息,全程监控亚运会筹办、举行中的各项活动,引导和协调亚运各项环保措施的实施,以确保各项工作按照环保准则实施。
第三,实施以政府领导为主、市场为辅的运作原则,采用各种激励手段,积极引导建筑商、材料供应商以及项目承包商等共同推进亚运会的环保工作,使尽可能多的企业利用亚运会接受环保理念、树立环保形象、加速产品的生态化,从而推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第四,在亚运场馆建设中兼顾眼前与长远,充分考虑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既要满足亚运会比赛的需要,又要为亚运会后服务于社会着想,力求使亚运场馆的建设凸显大众化、多功能、可持续利用的特点。
第五,建立亚运用材的准入和审核机制,确保亚运各种建材和用材的环保质量和性能,避免劣质污染材料进入亚运各环节。
[1]何勇.悉尼的绿色奥运.北京规划建设[J],2001(2).
[2]穆茜.2000悉尼高举环保大旗.2008北京离奥运还有多远[J].绿叶,2000(5).
[3]酆婴垣.悉尼的启示——构建绿色奥运[J].建设科技,2005(6).
[4]BEN·BORE.悉尼绿色奥运:推动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5(4).
[5]王凯军、朱民.悉尼奥运会水资源的综合利用[J].城乡建设,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