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2010-04-03 06:12:21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2010年4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标准化体系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438)

浅谈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庄国钢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438)

按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要求建立的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企业标准体系”,通过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正确实施,能够使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笔者通过参与对“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验收工作,总结归纳了企业在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过程中容易忽视的一些问题,为其他企业今后在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中提供一些借鉴。

标准体系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

1 前言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加强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手段。自从我国进入WTO以后,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是空前激烈,在给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广阔天地的同时,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来自国外的压力。在这种国内、国外市场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标准化工作。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的技术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更加需要标准和规范,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建立了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企业标准体系。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行业从最早的制造加工型企业扩展到化工、服务、食品加工、金融和绿化市容等行业,企业也从大中型国有企业发展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

自2004年3月,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的、以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为核心内容的“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和确认工作开展以来,有效提高了企业的标准化意识,有力推进了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指导和帮助一批试点企业建立起了以技术标准为主体、产品标准为龙头,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使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环节实行标准化管理,提升了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建立了良好的企业秩序,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其他企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截至到2010年5月,上海通过审核确认的“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就有36家,其中被确认为国家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有10家,被确认为上海市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有26家,同时还有许多企业目前正处在创建和试运行过程中。

2 企业在建立标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在对企业进行“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验收过程中,通过与企业领导的交流、查阅企业标准体系表和企业标准文本,以及现场检查标准实施的有效性,发现这些企业的领导都很重视企业的标准化工作以及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小组,进行全员标准化培训,对企业的现状进行梳理,收集和编制相关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但同时也发现不同类型企业在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和建立企业标准体系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相似的误区和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2.1 企业标准体系内标准的适用性

根据国家体系系列标准对企业标准体系的编制要求,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纳入体系的标准要能够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需要,相关技术标准应该齐全,与此相关的管理标准应配套齐全,企业标准体系中的标准要够用。就是说企业在整个产品实现和服务中所需要的常用标准在标准体系中相应的位置都能找到。同时纳入标准体系的标准要管用,就是说这些标准是企业真正用得着的,如果有没有这个标准都无所谓,甚至几年内也用不到这个标准,就不应该纳入企业标准体系,要确保企业标准体系内标准的适用性。

每个企业都有明确的产品类型,在产品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会涉及许多标准,因此在收集相关上级标准时,要识别哪些标准适用于本企业技术事项,并且与企业产品有密切关系,哪些是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可能用到或发生联系的。而在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时,企业往往只注重收集相关标准,对收集并纳入体系的相关标准是不是适用于企业没有作认真的分析和判断,仅仅是从标准名称上看似乎有关系所以就纳入到体系中。某些企业负责人常有这样的看法:标准体系中收集的标准无论是否用得着,多总要比少好。这样往往造成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有些标准,企业根本不用或者极少能用到,有的甚至根本就不适用,错把企业标准体系当作了企业馆藏标准目录,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对标准体系的维护成本。如某机械产品加工企业,将GB/T 17304-1998“CAD通用技术规范”、GB/T 18686-2002“技术制图CAD系统用图线的表示法”纳入了本企业的标准体系,但如果分析这两份标准的内容就会发现,这两份标准适用于CAD软件的开发使用,并不适用于机械产品加工企业。也就是说企业今后几乎是不会使用到这些标准的,因此就不应该将其列入企业标准体系。

2.2 企业标准体系同其他管理体系的关系

自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以来,又出现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社会责任管理体系(SA 8000)、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应用ISO 9001的特别要求(ISO/TS 16949)等多个管理体系。而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如果能用一种认证涵盖多种形式的认证,使用一种标准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无疑会大大降低企业生产和管理成本,提高有效性和效率。因此,整合管理体系标准的多样化是发展趋势。

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中5.2指出:“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其他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的基础。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应该根据企业的特点充分满足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并促进企业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其他管理体系由于职能所限,各有自己的关注焦点:如质量管理体系关注顾客对产品的质量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注重企业对社会的环境影响,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则偏重企业职工的职业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些管理体系分别覆盖了企业经营管理的部分环节,但不够完整,而企业标准体系关注企业所需要的各类标准,成为科学的、有机的整体,它包括了企业方方面面的要求。从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可以发现,标准的要素涵盖了对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体系的要求,因此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其他管理体系的基础。

而在对企业进行“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验收过程中,发现有些企业还是存在“二张皮”的现象,即一些企业把已有的管理体系独立于企业标准体系之外或者是将其他管理体系整体“打包”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某一要素中。这种做法没有把管理体系中的标准正确地纳入到企业标准体系中的恰当层次和位置,而是在编制企业标准体系时,即使某些要素在其他管理体系中已有规定,但还是重新再编写这些相关或类似的标准,没有按照标准化原理对企业所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简化、统一、协调和优化”,从而形成标准之间重复、交叉,这样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为今后产生矛盾和不协调埋下了隐患。因此,在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时要强调一个“企业特点”、突出一个“满足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促进企业形成一套”体系和机制,以便于企业在实施其他管理体系时能够与企业标准体系相结合,成为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部分,使得企业标准体系能够为其他管理体系的实施提供大量的、基础性的标准支持,做到一份标准、一个记录支撑多个体系的原则,实现企业标准体系的精练和高效。

2.3 技术标准的完整性

技术标准体系是企业标准体系的主体,是企业组织生产、技术管理和经营管理的技术依据,构成技术标准体系的标准包括企业所采用和贯彻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本企业的标准,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虽然国家和各行业都制定了大量的技术标准,一般的技术基础标准、试验方法标准和强制性标准,企业可以直接收集和应用。但企业对收集来的标准还是要进行分析判断:哪些标准是可以直接采用,哪些标准需要进一步细化才能为特定企业所用,哪些是与企业产品相关的强制性标准。在收集标准过程中,企业容易忽视对一些技术基础标准的收集,如: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容易忽视对GB/T 1184、GB/T 1804、GB/T 15055等一些未注公差标准的收集,没有把它们纳入企业标准体系,有的企业即使把这些标准纳入了企业标准体系,也没有对这些标准内容进行分析。这些标准中对尺寸极限偏差或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未注公差值规定了若干个等级,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使用设备的情况来确定本企业采用的未注公差是哪个等级,并在企业标准中明确规定,以简化图样的技术要求,也便于标准在企业得到真正的实施。

现在企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企业产品上大部分零部件一般都是采用直接采购的方式而不是自己制造。为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制造成本,就需要对采购零件的品种和规格进行压缩,同时企业要制定相应的外购件验收标准和判定规则,确保产品质量满足标准要求。如GB/T 97.1-2002、GB/T 97.2-2002都是平垫圈标准,二者区别仅仅是单面外圈多个倒角,其功能和使用效果是一致的,如果企业不加控制任意选用,就会造成管理成本的上升,这也就违背了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初衷。同样标准件虽小但也会影响到产品质量,但一般又不可能进行全检,因此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来规定检验项目、抽样方案、判定规则等。从体系验收的实际情况看,企业往往会缺少对这些方面的考虑,从而造成技术标准体系的不完整。

3 结束语

以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为核心内容的“标准化良好行为”是建立在健全的标准化行为基础之上,是一种企业全员追求卓越、高效的“良好”行为,可以说是一种企业文化,一种先进竞争力的代表。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目标就是促进企业在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实行标准化管理,不断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的实施、提高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各个环节,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需要从企业标准化的方针、目标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构成企业标准化的各个要素着手,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及持续改进等各个过程提供扎实的技术支持和保证,更需要有序开展、循序渐进,不断完善。

总之,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一定要重在适用性和实用性,要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管理水平真正从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中得到提升,使企业的产品质量更加贴近用户的需求,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Discussion ofACompany in Good Standardization Manner

Zhuang Guogang
(ShanghaiDieselEngine Co.,Ltd.,Shanghai200438,China)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of a company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building a standard system that is suitable for its business operation according to correspondingly national standard requirementsand by properly implementing allnecessary standards.In the course of building a company in good standardization manner,some issues are easily neglected,which will affect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These issues are,therefore,summarized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gained in an acceptance ofa company for itsgood standardizationmanner,aimingatproviding some reference forother companies.

standard system,international standard,national standard,enterprise's standard

10.3969/j.issn.1671-0614.2010.04.012

来稿日期:2010-07-13

庄国钢(1962-),男,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化技术管理。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标准化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标准化简述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活力(2021年4期)2021-07-28 05:35:18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