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县育英小学 李秀娟
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平和县育英小学 李秀娟
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非常有效。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惧怕作文,写作文已经成了他们沉重的心理负担。作文教学的改革就应从培养创新人才这一视角去思考,开放课堂结构,开创教育民主化,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
小学作文教学 立意 构思 创新思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教学中常见连声叹息“没什么可写!”是生活单调、体验匮乏?当然不是。其实小学生缺乏的不是生活,而是发现和运用。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师指导学生选材必须打破清规戒律,实施开放作文教学,让作文与生活相结合,应教学生从生活的源头活水中汲取,于“一言一行之微,一沙一石之细”去观察发现。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这样学生头脑里的材料才会越来越丰富,写起作文来才会文思泉涌。
在小学各阶段的作文当中有好多命题作文,可以写成同一文题而材料不同,写法各异。如《记暑假里的一件趣事》、《我喜欢的小物品》、《童年趣事》等等。在教学中,我们可先让同学们感受一些好学生的作文,以《童年趣事》为例:有的同学写小时候蹲在鸡窝里看母鸡孵小鸡;有的写在雪地里捉麻雀;有的写种下黄豆后三四天不见“豆宝宝”有动静而将豆子掰开看个究竟。大多数学生从中体会到这些新颖的作文读后给人一种快感,开启了他们走进生活,拓宽了思维领域,搜索出那些生动、有形的生活场景。避免千人一面,百景一样,觉得文章写得与众不同才有意思,从而产生了“我在作文时也要这样写”的念头。
教师指导选材不应局限于课堂,不能背范文、套模式,而需要深入学生生活,让学生将平时观察到的生活素材定期进行归类整理,以便作文时能信手拈来,当学生面对作文要求时手边有多种材料可写,学会与众不同,学会创新。
面对一道作文题,通常都是顺着题目的意思去写,顺着命题人的意图去写,这是一种求同思维,这样立意当然不错,但难以出新,甚至会出现好多篇作文都从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新八股文”。要使文章的主题有新意,就要进行发散性思维,多向立意,然后对各个立意进行筛选。在构思立意时敢于打破思维定势,不落窠臼,独辟蹊径,从问题的反面深入思考,从而提炼出新主题,写出好文章。这种逆向立意,可以表达出作者不同凡响的认识和看法。有时,可以考虑发挥求异思维,反着命题人的意图去写,只要言之成理,也应肯定。例如从正面去写,就应证明只要抓住每个机会,争取多读书,便能得到一份收获。如果求异,从相反的方向去写,可写成“开卷未必有益”,那就得强调必须认真选择读物,如果所读的书思想不健康,内容有错误,甚至是黄色淫秽书刊,那么开卷不仅无益,而且有害。用成语做作文题的情况很多,如:不要班门弄斧——弄斧必须到班门;吃一堑长一智——长一智何必都去吃一堑;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等等。有些成语强调的只是一个侧面,反向说强调的是另一侧面,并不一定形成针锋相对的矛盾,各说各的道理,也许都可以成立。归根到底,立意创新就是要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如写《我们的学校》,老师不能强调学生只写赞美,也可以写批评。写老师,不一定都赞美奉献精神,也可以写老师的喜怒哀乐,这样更真实、更亲切、更有个性,作文就有了独特的发现或感悟。
“标新立意”要遵循一条原则:言之成理。不是所有的命题都可以逆反去做,有的已是一条公理,表述又确定,就不能为了求异新而故意去否定它,例如,“滴水穿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等都是无法去“唱反调”的。
作文如同看山,如果囿于常用的观察点,那么庐山山峦只会给你固定不变的老面孔;如果调整视角,“横看”、“侧眺”,那么奇岭异峰就会扑面而来,给人“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审美愉悦。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去构思文章。
首先让学生丢掉过去的思考习惯,摆脱单向思维的干扰,进行“反向”、“多向”、“发散”思维。善于从题目中寻找“变异”点,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展示个性的思维。因为单向思维会使学生遇到相类似的作文题目时,总按老路子去思考,就难以写出有新意的文章。例如写《我的课余生活》一文时,大多数学生写课余生活如何丰富多彩、如何有劲,文章大同小异。但在经过教师的一番点拨后,有些学生就会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写出了自己课余生活如何贫乏、枯燥和自己渴望开展各种活动来丰富课余生活的真情实感,使学生体会到一些文题可以“反向”思考找出新路子,写出的文章便能够耳目一新。
其次,要引导学生做作文的有心人,将其他文章的形式借鉴到作文中来,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法。有一次,一位同学在学了《航天飞机》、《镜子小史》这两篇课文后,把拟人化的写作方法和一种物品的进化史“移植”到作文《笔的小述》中来。她抓住了自己文具盒中的一支钢笔,用第一人称写了笔的家族史。文章写到了“我”向其他文具介绍笔的种类、过去和现在,并展现了笔的未来。文章是一种成功的形式借鉴,构思新颖,不落俗套。除此之外,还可以要求学生见到作文题后,先尽可能多地列举写作素材及表现方法,再从中选取最合适、最能体现个性的题材和表现形式。在平时,再结合教学讲明审题、立意、结尾、过渡和照应等多种方法,便于学生写作文时选用。这样,学生作文雷同的现象就会减少。
最后,要鼓励作文自由表达,引导求异创新。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解放小孩的自由,让他们做有意识的活动,开发他们的天才。”教师要做到少给学生束缚,淡化文体意识,不限于写记叙文,可以自由写随笔杂感、日记,更要鼓励写想像作文,激发他们的幻想,发挥创造能力,让学生在作文的原野上自由驰骋。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根据学生实际,因人施教。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出发,从点滴细微之处入手,把功夫用在实处,充分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创作动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总之,只有尽可能地使学生想写、要写,他们才有可能把作文写好、写新,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