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东北地方史的珍贵资料——辽宁省图书馆藏日伪时期图片的特色与利用

2010-03-22 13:24:55李沐阳
图书馆学刊 2010年8期
关键词:满洲东北

赵 威 李沐阳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15)

一帧历史图片所框取的纪实画面,是其他视觉艺术手段替代不了的;同样,它的直观性和真实性,也是多少文字表述都无能为力的。

辽宁省图书馆原为东北图书馆,建于1948年。馆内藏有大量珍贵的日伪时期图片。这些图片,或以画册形式出版,或载入日文书中,其展现历史画面之广阔,包容社会内涵之宏富,揭示地域物景之丰厚,实为其他文献所仅见,亦为馆藏之精品。同时,这些图像化的文献,再现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保存了丰富的重大事件和东北民俗场景,成为研究和了解东北地方史的珍贵资料。现将其主要特色及开发利用情况作以简要论述。

1 图片的主要特色

1.1 内容包罗万象

馆藏日伪图片,全部为黑白照片,大都出自日人之手。最早的摄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绝大部分为东北沦陷14年间的“实况录像”。每幅照片均配以日文或汉字说明,清晰了然,且取材广泛,包罗万象。从抗日清将左宝贵阵亡处——平壤玄武门遗址到盖平公学堂教授日语的场景;从葫芦岛张学良的别墅到抗日先驱马占山用过的水烟袋;从伪政权颁发给小脚老妪的“节妇”证书到大连码头堆积如山、正待掠往日本的大豆,可谓林林总总,不胜枚举。镜头所到之处,涉及东北(含热河)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气象、物产、民族、人口、移民、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古今建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工业、矿业、农林、商业、金融和交通运输等诸多方面,堪称日伪时期“东北地区的百科全书”。

1.2 揭示重要史实

通过历史图片,可以清晰地了解当年一些重要事件的史实。如张作霖专列被炸后其灵柩出殡的场面;“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东三省及热河的全过程;上海“八一三”抗战;溥仪从天津到长春的各种活动场面:召开伪建国会议、实施帝制、登基即位大典、日伪互相承认、伪内阁大会、对外使节交换、使团来访、溥仪访日等;德、意、日、伪四方防共加盟协定;国联在中国的活动和日苏张鼓峰战役等,都尽收眼底。除了有关溥仪的大量照片外,还有许多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图片。如马占山与板垣大佐、川岛芳子与关东军首脑、日本驻东北历任军政、铁道、特务头目的单照和伪全体大臣与伪十省省长的合影、溥杰与嵯峨浩的婚礼场景和其襁褓中的长女慧生的照片。一些实物照片中,有日方授予溥仪的各种勋章绶带、英国人赠给日军的慰问品、日伪政权发布的文件和布告、旧军阀滥发的各种纸币等等。通过图片,甚至还能一睹当时奉天故宫里的珍贵文物。

1.3 客观反映历史场景

客观反映3000万东北同胞不甘做亡国奴,奋起抗日的场景,也是馆藏历史图片的一个重要特色。图片中,有江桥抗战中东北军坚守的昂昂溪阵地;有奉天街头大量的反日宣传品;有抗日名将苏炳文领导的长城抗战和上海十九路军奋起御敌的场面;有被击毙的日酋白川大将的血衣;有中日交战中洞穿的城墙和被日军炸坏的山海关六角塔;有被我抗日武装击毁的日军列车和汽车;还有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抗联战士和即将奔赴前线的抗日队伍。同时,图片还生动地再现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人民的血腥统治和奴化教育。从对矿工进行奴化教育的教习所,到专门对付中国人的矿犬训练所;从骨瘦如柴的童工,到筑路苦力们的“午餐”;还有劳工们在井下危险作业的凄惨情景等等。

1.4 展现东北风土人情

通观日伪时期图片,大量表现东北风土人情、时代风貌和地域特征的镜头令人目不暇接:有满洲富贵人家少女的装饰,地主子弟的穿戴,中学生的校服,从虎林越境的鲜民,横道河子的白俄村落,日本移民村的农家,放牧牛羊的蒙民,海拉尔的商队,长春车站日苏铁路员工的交接,东正教的冰山洗礼祭以及人数达十余万的大石桥娘娘庙会等。

1.5 值得关注的几部书籍与图片

除以上提到的图片内容外,还有几部图书及图片值得关注。在《清韩战时风景写真帖》这部图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清将左宝贵阵亡处——平壤玄武门遗址,以及清代中朝两国艺妓的照片;《满蒙介绍》一书中记载了当时盖平公学堂教授学生日语的场景。图片中都是梳着长辫子的中国学生,从照片拍摄年代得知,日本对东北人民的奴化教育早在辛亥革命前就开始了;《满洲建国十年史》刊载了东北抗日义勇军用过的几十件遗物图片,其中有王德林部用过的纸币、金山部的军旗、刘万魁部的抗日宣传品、马占山部使用的战刀。更令人称奇的是,书中还载有令国人切齿痛恨的汪精卫和张景惠两大汉奸握手碰杯的合影照片。这些图片的弥足珍贵,是其他出版物无可替代的。《满洲农业图志》中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东北农村的社会概貌、风俗习惯,真实记录了在日伪统治下东北农民贫困的命运和悲惨的境地;《新京写真集》中收藏了日汉文对照的伪国歌手写稿,还有伪满的国旗、伪满发行的钱币和邮票;《增补满洲写真帖》中保存有当年故宫文朔阁内部陈设情景、《四库全书》的装潢、体裁和书函的样式、布局等图片;而只有在《满洲都城市沿革考》中,才能领略到昔日关东29座城池的古风雄姿,如今幸存的也许只有兴城了;《大奉天事情总览》则真实记录了奉天实胜寺(黄寺)的全貌和当年喇嘛们头戴各式鬼怪面具进行祭祀活动的场面;《令人怀念的满洲铁道》一书的价值则在于留下了20世纪30年代东北全部火车站的真貌;《图解满洲产业大系》则系统地介绍了东北各行各业商号店铺的门面和招幌,饶有时代和地方特色。

总之,上述图集与图片,许多为本馆所独藏,其珍贵性与历史价值不言而喻。

2 开发与利用

近年来,随着馆藏文献资源的深入开发,本馆所藏的这部分东北特定历史时期的图片文献,以其图像性、资料性、工具性和权威性,受到社会关注并得到广泛利用。在利用过程中,其文献价值和实用价值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1991年,由辽宁省社会科学院、辽宁省图书馆、沈阳市图书馆和张学良旧居陈列馆4家单位合编了画册《张学良将军》,书中图片70%出自本馆;同年,辽宁省革命博物馆举办“九一八事变”图片展览,展览所用图片也有相当数量源自本馆;其他如沈阳飞机制造公司需要张学良在北陵建设机场的图片;沈阳鲁迅美术学院需要朝鲜高宗时期李最应、全弘集的书画图片;沈阳市和平区委需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市民、工人生活情况图片;辽宁某设计院需要伪满八大部的图片;青岛档案馆需要中日战争中有关青岛的图片;黑龙江电视剧《东北王》摄制组需要张作霖时期的店铺、服装、民俗等方面的图片。通过本馆工作人员的精心服务,认真查找,基本满足了社会各界对图片文献的需求。

历史是一面镜子。相信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崛起,随着辽宁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这批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一定会展现其独有的魅力,发挥其更大的文献价值。

[1] 平野荣编.满洲都城市沿革考.大连:满洲铁道珠式会社,昭和十四年.

[2] 秋田忠义编.图解满洲产业大系.东京新知社,昭和八年.

[3] 满铁总裁宝弘报课编.满洲农业图志.东京丸非阁.昭和十七年.

[4] 满洲帝国政府编.满洲建国十年史.淹川政次郎解题,卫藤 吉校注.东京:原书房,1969.

[5] 内藤湖南.增补满洲写真帖.小林写真制版社出版部.

猜你喜欢
满洲东北
东北冬景
MADE IN CHINA
汉语世界(2021年6期)2021-12-17 10:51:50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意林(2021年3期)2021-03-11 03:07:24
大东北的春节
浅谈在满朝鲜作家玄卿俊作品的主题意识的变化
青年文学家(2018年6期)2018-02-07 19:59:36
横田文子“在满”期间的创作
关于林芙美子的满州之旅研究
“满洲”文学与作家探究
戏剧之家(2016年9期)2016-06-04 00:46:33
闽东北木拱廊桥桥碑
大众考古(2015年9期)2015-06-26 07: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