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灵 (宁夏人民出版社,银川 750001)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信息的愿望更加强烈。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为改善农村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从2003年开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倡面向农村,为“三农”服务。2005年新闻出版局提出了建设“农家书屋”工程的设想,并先后在甘肃、贵州等西部省市作了试点。由于该工程充分考虑了农民的需求和切身感受,充分发挥了农民的主观能动作用,因而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为农民找到了一个学习知识、提高素质、科技致富、改变自身命运的文化平台。但是,由于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西部偏远及少数民族地区,设施落后,基础薄弱,城乡文化差距拉大,广大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贫乏,读报难、买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仍突出存在。据调查,“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不高,如果不包括学生课本,农民人均一年只有0.1册书,也就是说10个人一年才有一本书。”[1]在宁夏农村,还有几年没有买过一本书的家庭。他们缺少条件读书,文化水平比较低,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因此,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有效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是出版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
由于各省市的情况不一样,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大多数出版社多着眼于农民摆脱经济贫困的需求,没有看到他们对于精神生活的多元需求。近10多年来,还由于“大量渲染城市消费时尚、感官刺激、欲望表达和情感放纵的消费文化产品流向农村,造成农民的文化迷失和对现代都市文化的误读,严重地影响了乡村文化价值观的构建”。[2]
第一,读者定位和读者需求定位不准。“乡村面临着优秀文化遗产的流失、封建迷信等落后文化的复兴、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缓慢,农村内部的文化组织的松散、农民文化自主创新力不强等现状。”[3]出版人要想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有所作为,首先就要理性地认识乡村文化的价值与局限,树立正确的文化立场和文化价值观。如在宁夏农村,居民已由过去单一关注农业种植、养殖技术向农村政策法规、子女教育、健康卫生知识、休闲娱乐知识等方面发展,但这些需求变化,在目前出版的“三农”图书结构中体现得不够。
第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滞后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物质基础。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资金投入主要以地方政府为主。如果没有大量资金的支持是无法开展的。农家书屋要建设的网点多,几乎是覆盖中国每一个行政自然村。因此,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
第三,图书编写内容陈旧,管理落后。在很多地区,“三农”图书大部分还是教科书式的写法,还没有真正地站在农民读者的角度,达到“实用性、可读性、可操作性”,借阅率普遍低。
第四,出版形式的不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物质条件的改善,农村读者对农业技术书籍的出版形式、载体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纸质图书、纯文字性图书已经不是他们的唯一选择。农民更需要形象直观、简单明了的视频产品和图示图书。而现阶段提供的“三农”读物载体绝大部分还是纯文字性的纸质图书,满足不了农村读者的需求。
第五,出版社之间的重视程度不平衡。有的出版单位受出版分工范围限制,缺少合适题材的出版物,但也有一些单位是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从服务新农村的高度来看待这项工作。还有的出版单位认为,出版“三农”出版物既没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难以在短期内显现。在一些出版单位中,有的把农家书屋当作消化库存、甩包袱的工具,不加选择地推荐出版物;有的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出版物内容质量、降低成本价格上,编撰一些系列、大全、套书的出版物,造成新的资源浪费;更多的则是以城市出版思维来服务农村读者,对农村读者的需求了解不够透彻,服务不够细化,使得出版物针对性、实用性比较差。
目前,我国城市出版物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大城市出版物市场容量趋近饱和,而农村人口众多,市场潜能巨大。按照农家书屋规划要求,到2015年农家书屋将覆盖全国所有64万个行政村。以每个书屋配备1500册图书、30种报刊、100种(张)电子音像出版物的标准测算,所需出版物的总量将达到数十亿册(种、期、张),国家为此将投入约158亿人民币。仅2008年就新建了约4万家书屋,各级财政投入10多亿元,直接拉动了全国出版物销售数个百分点的增长。这些数据说明,农家书屋的发展建设给出版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近几年来,农村出版物市场已出现可喜变化,随着农家书屋建设更大面积的铺开,相关举措逐步落实,其培育、净化、发掘农村出版物市场的作用将愈发得到体现。机遇和挑战共存,任何一家有社会责任感、有高远发展目标的出版单位都应抓住机遇,以参与农家书屋工程为切入点,把适应农民群众需要的出版物作为重要的选题策划方向,精心组织出版发行,努力开拓和占领农村市场。
早在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就明确提出:“地方出版社要立足本地、面向全国,把出版具有本地特点的图书,满足本地读者特别是农村读者的需要,作为经常性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出版业快速发展,涌现了一批富于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推出了一大批优秀出版物,在积累传承先进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家书屋工程作为国家级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出版战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的重要体现。出版单位是农家书屋建设的主力军,出版物是农家书屋工程的基础和源泉。出版界应充分认识实施农家书屋工程的重大意义,更加清醒地看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参与农家书屋建设。
出版人承担的不仅仅是为“三农”生产精神产品和提供智力支持的责任,还承担着用文化来沟通和缓释城乡间巨大“鸿沟”所带来的文化冲突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还承担着用文化来疗救时代遽变带给农民等弱势群体的心灵伤痕的重任。”[3]因此,我们只有通过加大构建农家书屋等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力度,凝聚和团结农民,消除由于农民生活被现代生活的边缘化所带来的文化认同的缺失和人心涣散的问题,唤起农民对乡村生活的认同感和幸福感,使农民重建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当前,出版业不断加快了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以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并不断创新出版发行机制与传播方式。面对未来农家书屋每年近20亿元的消费规模和4%的增长率所潜藏的商机和市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应尽快摆脱传统的思维定式,积极参与书屋工程的建设。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并使其多元化。
根据这几年编辑出版的经验,要适时调整农业图书出版思路。选题策划是出版好“三农”图书的前提,是出版人应积极思考的问题,是出版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因此,一是在出版农村图书时,有计划、有目的地经常组织编辑和发行人员进行研讨,到农村读者和农家书屋中充分了解和分析图书需求情况,策划适销对路的、为农民所喜闻乐见的图书选题,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还可以在农家书屋设立联络点,建立农村出版信息搜集和反馈机制,及时调整和优化出版物选题方向,更新图书版次和内容,拓宽出版图书的思路,进一步提高图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以适应和满足农民群众新的阅读需求。二是要汲取以往策划选题的经验教训,坚持通俗、易懂、实用。“在结构和表达形式上力求简单、直观、实用、有效,使农民买到书后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4]三是在图书制作的各个环节要精打细算,严格管理,尽量降低成本,对“三农”图书主动让利,采取低定价的政策,多出小薄本,少出大部头;多出系列单行本,简装本,少出精装本、豪华本。四是围绕地方和民族特色,开发地区适应性图书选题,不断丰富农家书屋的品种和内涵,为农业图书出版的多元化提供良好的条件。五是积极探索和扩大农村图书的发行渠道,大力推进农村图书发行体系和网络的构建。要不断提高发行人员的素质,加强发行力量,拓展发行渠道,促使出版发行网络向乡村延伸,重视与基层书店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坚持社店双方的密切配合,加强与民营发行网点联系,以期达到共同繁荣农村图书市场的目的。目前,三农”出版物的发行网络尚不健全,图书馆、书店在乡镇几乎是空白。出版机构和发行单位可以考虑把“三农”图书发行办成“发行特区”,把“三农”图书发行考核指标从一般图书的考核体系中分离出来。同时,对“三农”图书的发行引进不同的模式,吸引个体书店参与,尽力扩大“三农”图书的覆盖面。
[1]吴祚来.关注农民需求[N].人民日报,2010-01-06.
[2]彭俊玲.对“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思考[J].出版产业与出版,2009 (12).
[3]马永强.农家书屋的文化创新与新闻出版业面临的挑战 [J].出版广角,2008(3).
[4]陈兴芜.“三农”图书的策划与出版[J].出版参考,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