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钰荣
(南昌大学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31)
连环画,俗称小人书,是用多幅画面表现故事情节或叙述事件发展过程的绘画形式。它集绘画、故事、文字于一身,以其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小巧玲珑的装帧样式吸引广大读者,是中国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形式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播载体之一。连环画风行于20世纪90年代之前,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媒体形式的日益多样化,连环画逐渐被卡通漫画所替代,传统意义上的连环画已风光不再。当一种文化载体成为历史的时候,它的现实价值在降低,而历史价值却在上升;它的使用价值在降低,而收藏价值却在上升。图书馆作为文明的传承者,有责任、有义务去收藏、保护连环画这一传统文化资源。
作为一种图书载体形式、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图书收藏品,连环画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其雏形远非我们一般想象中的每页必配之以图画,而是书籍中屈指可数的一、两幅画而已。现存最早的为唐懿宗九年(868年)镌刻的《金刚经》,该书于1900年在敦煌藏经窟被发现,扉页有 《释迦牟尼佛说法图》,图像佳妙、线条流畅。
中国连环画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白话长篇小说的发展。元明以来,白话小说有了长足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便是图文并茂的全相本的兴起。现存最早的是元代至元(1280-1294)年间刊行的《三分事略》。元代至治(1321-1323)年间的《全相三国志平话》,以及与之同时刊行的 《武王伐纣平话》、《七国春秋后集》、《秦并六国平话》、《续前汉书平话》等系列讲史书,人称《全相五种平话》,均为上图下文,实为一套绘画本的小说丛书。上栏的绘图是下栏文字情节诉诸视觉的形象表现,给人以图文并赏的双重审美趣味,可视其为后来故事连环画的先河。这些画本均为木刻版,线条流丽圆熟,人物表情生动,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清末产生了绣像本小说插图,绣像本即是采用石版印刷技术印制,卷前为小说人物图像,每回照回目文字所示表现情节,画面只是简单表意,一般来说缺乏绘画艺术的美感,鲜有佳作。
清末至中华民国初年,随着石版印刷技术的发展,连环画开始作为通俗读物出现。1899年第一本石印连环画《三国志》(朱芝轩绘),由上海文艺书局出版。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文化启蒙运动的逐步推进和出版业不断发展,连环画开始广泛流行。北京称连环画为小人书,上海称其为图画书。1925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了 《水浒》、《三国志》、《西游记》,当时定名为连环图画。
新中国成立后,连环画的刊行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及其作品。文化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于1963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活动,获绘画一等奖的作品有6部,分别是:《山乡巨变》(贺友直)、《穷棒子扭转乾坤》(刘继卣)、《铁道游击队》(丁斌曾、韩和平)、《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赵宏本、钱笑呆)、《我要读书》(王绪阳、贲庆余)、《西厢记》(王叔晖)。
20世纪80年代是连环画空前繁荣的阶段。中青年连环画家们打破了单线勾勒或黑白素描等传统艺术形式,在画法、构图、处理时空关系、塑造形象、刻画心理等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并有新的突破。连环画的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艺术质量不断提高。1980年,全国出版连环画1 000余种,4亿余册。1981年,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出版局联合举办了全国第二届连环画创作评奖活动,共110件作品获奖。获绘画一等奖的作品有5部,分别是《白求恩在中国》(许荣初、许勇、顾莲塘)、《白光》(贺友直)、《十五贯》(王弘力)、《白毛女》(华三川)、《伤痕》(卢新华)。
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卡通漫画的风行以及媒体形式的丰富多样化,传统连环画的读者群日益萎缩,连环画的发展步入了低谷。值得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动漫卡通画的发展和读者日益浓重的怀旧情结的出现,传统的连环画和现代卡通连环画交相辉映,重新成为了出版领域的亮点和热点,受到市场关注。
连环画曾经在创作、出版、阅读等方面的辉煌繁荣,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中国人,创造了一个古今中外少有的文化奇迹。连环画曾是我们了解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启蒙老师。通过连环画,我们接受了最初的美学教育,我们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得到初步培育。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的沉淀,连环画已成为一个时代的文明标识和一个民族的思想印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历史价值。作为一种通俗艺术形式,连环画直接面对普通大众,在创作上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连环画是历史现实的真实反映。连环画伴随着社会历史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内容不尽相同。因此,连环画已不仅是供人们消遣娱乐的一种普通读物,它已成为历史的见证物。一本小小的图书,反映的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其历史价值不容低估。
艺术价值。中国连环画既秉承了浓厚的中国传统绘画风格,又借鉴融合了西方其他画种及艺术形式的精华。鲁迅在《论“第三种人”》中指出连环画可以产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那样伟大的画家。每一册优秀的连环画、每一幅线条流畅的画面均是经过画家们精巧的构思、精湛的技法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它不仅能欢娱读者的视觉神经,陶治读者的审美情趣,而且是广大美术爱好者、工作者可资借鉴的、丰富的艺术创作资料库。同时,连环画图文并茂,融语言艺术和绘画艺术于一体,给人以清新直观的艺术享受,老少皆宜,雅俗共赏。
学术价值。连环画反映了当时的民俗风情、生活状态、时政新闻、历史观念、意识形态等等,具有很高的研究参考价值。同时,连环画是展示不同阶段社会文化风貌的小窗口,它曾经的辉煌以及影响力在中国艺术史、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近几年,连环画成为了旧书市场、古董市场上的新宠之一,它的许多品种的价格已上涨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连环画收藏队伍呈现出快速扩大的趋势。在受过连环画熏陶教育成长起来的几代中国人中,许多人都对连环画怀有单纯的、亲切的感情,他们是连环画收藏队伍中重要的后备力量。
相比收藏市场的火热景象,图书馆在连环画收藏方面却处于相对冷清滞后的状态。除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以及一些专业的少儿图书馆等把它作为馆藏的一个重要方面外,其他类型图书馆对其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文化信息的枢纽,肩负着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神圣使命,以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为天职。因此,作为专业收藏机构的图书馆应改变目前那种相对冷淡的态度,有责任和义务来收藏和保护连环画这种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传统文化资源。
连环画品种丰富、内容各异且印刷质量差异较大。图书馆收藏连环画应掌握以下原则:
首先,收藏发行年代久远的连环画。连环画是以纸张为载体的,易于损毁。经过时间的洗劫还能保存下来的已是风毛麟角,其价值不言而喻。如上文提到的中国最早出版的连环画,较早的全相本、绣像本,上海世界书局1925年出版的线装本 《水浒》(26 册)、《三国志》(24 册)、《西游记》等。
其次,收藏存本数量稀少的连环画。存世量越少,收藏难度越大,收藏价值也越高。如“文革”中将大批“文革”前出版的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神话故事、宫廷轶事等为题材的连环画视为毒草,人为遗弃、损毁,保存至今者日渐稀少,也正是藉此愈显其珍贵。还有就是原本发行量较少的作品,如:1950年出版的《十地》,印数 7 000 册;《人生》、《斗牛》等获奖作品,印数仅1 000册。
再次,收藏品相完好无损的连环画。所谓品相,即是对图书完好程度的一种界定。一般来说,视连环画完整、美观程度从5品至10品分为若干个等级,10品为最佳。
最后,收藏艺术造诣精湛的连环画。连环画为新画种,特别是建国后,连环画的表现形式和风格日益丰富多彩,或写实、或写意,涵盖了线描、素描、水墨、木刻、水彩等艺术形式。但主流还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包括白描、彩墨、工笔及写意等。优秀的连环画作品,通过对人物、场景、道具的经营构思,让多幅画面前后衔接,简练地表达故事情节。姿意纵情的墨色、酣畅灵动的线条,传达着人物的鲜明个性;细腻的细节描绘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传神;质感的处理使画面具有层次感;黑白对比的画面,带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富有浓郁装饰风格的手法尤其为人们喜爱。这一幅幅图文并茂的画面,在读者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得许多人对连环画怀有深厚感情,形成了几代人的连环画情结。
连环画数量车载斗量,不足以道其丰沛,若想拥其所有更是难以实现。一般来说,图书馆可根据馆藏需要,确定以下收藏范围。
一部连环画作品,特别是名家名作,往往有平装本、精装本、线装本之分,有20开、24开、60开、64开之别,及初版、再版和若干次印刷的区别。另外,同一作品由几家出版社出版,而同一题材、同一内容、同一书名的连环画,由数位画家分别绘画、多家出版社出版也不在少数。比如《基督山恩仇记》就有三种版本: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江苏人民出版杜1981年版和辽宁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把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全部收齐,实属不易,故收藏价值极高。
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和外国文学名著改编的连环画,以及根据著名小说、戏曲、民间故事改编的连环画,因为原著的文学地位高,而且多由著名连环画家精心绘制,珍品居多,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如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的 《世界文学名著》,即属此列。
一般来说,获奖作品都是连环画中的精华,其价值理所当然要高于其它同期作品。除少数获奖作品外,还有大量的名家名作,都是有一定影响和声誉的精品佳作,有些作品的水准并不低于获奖作品。如王叔晖的获奖连环画只有《西厢记》一部,而她绘制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生死牌》、《杨门女将》、《桑园会》等,也均为质量上乘的优秀作品。1985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了《王叔晖连环画作品选集》,此集为12开本,彩色和黑白画面兼收,精印精装,系难得之艺术收藏品。
图书馆可按艺术表现形式、题材、内容、年代、作者、出版社等方面确定专题,进行收集。如图书馆要收集根据巴尔扎克作品绘制而成的连环画作品,可收集 《高老头》、《假面爱情》、《苏城舞会》、《欧也妮·葛朗台》等等。
[1] 柳斌杰.把连环画打造成中国特色文化品牌[EB/OL].[2010-04-03].http://www.gmw.cn/content/2010-01/30/content_1047104.htm.
[2] 艾立民:连环画藏品首次大规模出京展示 [EB/OL].[2010-04-03].http://www.cppinfo.com/zxgk/zxdt/2009/70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