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侯著述考

2010-03-22 10:55何振作
图书馆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禁书唐诗乾隆

何振作

(江西省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46)

焚书坑儒式的文化禁锢,是专制政权实现思想禁锢的常用手段。《字贯》案是清代文字狱的典型案例,早已为世人所知。案主王锡侯(1713-1777),字韩伯,号滨洲,清江西新昌(今宜丰)人,乾隆十五年(1750年)举人,候选知县。王氏著述,《经史镜自跋》[1]胪举 11 种,《盐乘·艺文志·跋》[2]记 13 种,《清代禁毁书目·(补遗)》[3]录 17 种,《清代禁书总述》[4]述17 种,《清代各省禁书汇考》[5]载 14 种,今考定实为20种。

1 故事提要录

《经史镜自跋》称80余卷,辑成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仍“录藏于箧”。列诸禁目者,当系从其家中抄出之稿本。

2 唐诗试帖详解10卷首1卷

又作 《唐诗分类详解》、《翻板唐诗试帖详解》、《唐诗试帖分类详解》、《唐诗试帖分类详注》、《唐试帖详解》、《唐诗详解》、《唐诗应试分类详解》,盖屡经翻刻,诸家著录书名所据题名位置有不同者。《贩书偶记续编》[6]录乾隆戊寅九经堂刊本。今见乾隆戊寅刻两本,一为滋畹堂藏版,一为青莲堂藏版,均缺卷7至10,封面题:“唐诗应试分类详解”,卷端题“唐诗试帖课蒙详解”,版心题“试帖详解”。全书按类分录唐人五言试帖诗作,间有非唐人之作,又附入自作25首。凡作者生平及解题、字义、用典皆略作诠诂、评价。

3 国朝试帖详解

《经史镜自跋》称梓行。当《唐诗试帖详解》之类。《清代各省禁书汇考》又录《试帖详解》,当是《国朝试帖详解》或《唐诗试帖详解》之省,非别为一书。

4 应制诗注解

当亦以上二书之流。

5 书法精言4卷

清乾隆刻本。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自序谓辑成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凡例称“坊间纂辑书法,惟戈氏为最,篇中采录为多”,故题曰“精言”。“戈氏”即清人戈守智,所撰《汉溪书法通解》8卷,《四库全书总目》存其目,谓“大致欲仿窦洎《述书赋》,而淹贯宏通终不逮古也”。此书与戈书分卷、篇章虽异,然大体不出戈书范围。

6 国朝诗观16卷二集6卷

《国朝诗观》16卷为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三树堂刻本,《二集》6卷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刻本。前集自序:“兹录(江西省)十三郡之作者及外省之邮寄者,计若干卷,锓之于木,曰《国朝诗观》。”凡例谓“凡语涉讥讪、事关朝政及自鸣不平者,概不敢载”,“凡淫词艳曲蛊人心术者不录”,“名公巨卿有专集行世者,天下已经传诵,亦不胜录”,“闺壶之作”“释道之什,佳者亦录”,“每人之诗汇作一处,便阅也。每人名下,序其家世履历及约其行事者,此仿朱竹垞《明诗综》及王阮亭《感旧集》之例”,“诗卷前后,随到随刻,未尝计及官阀、履历、世次、工拙也”云云。计前集录313家,二集录129家。所录诗家诗作,即邑乘、家谱中或无记载,赖此书得以保存,其功殆不可没。

7 西江文观

或作《江西文观》。《经史镜·跋》称刊行。体例当与《国朝诗观》相类,所录则限为江西人之文。

8 王氏通谱、王氏源流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十一月甲戌上谕:“又查其‘王氏家谱’内,有原任大学士史贻直序文。”[7]此“王氏家谱”当即《王氏通谱》。《经史镜自跋》、《盐乘·艺文志·跋》、《清代禁毁书目》录《王氏源流》。两书似皆亡佚。

9 望都县志8卷

陈洪书修,王锡侯、陈启光纂,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刻本。陈洪书,江西临川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望都知县。陈启光,江西宜黄人,乾隆十八年(1753年)进士,候选知县。其书卷端、版心均题作“望都县新志”。书分地舆、赋役、职官、选举、人物、艺文6门,共75目。所设诸目尚称完备,但门、目之统属则颇见紊乱。如赋役志下领风俗、祠祀、陵墓、寺观、牌坊、古迹、八景诸目,人物志下领灾异、兵祸、轶事诸目,皆失其伦。又目录中有“地舆志”、“天文星野”,正文中作“方舆志”、“分野图志”。如是之类,并见其成书之仓促。

10 感应篇注

按《感应篇》即《太上感应篇》,宋佚名撰,《郡斋读书附志》著录李昌龄注本8卷。《太上感应篇》是一篇劝人为善的宗教文书,原文1 274字;《道藏》有30卷本,由原文、注文、赞辞组成。南宋李昌龄搜集儒、释、道三家有关天人感应、因果报应、惩恶劝善的历史故事、遗闻轶事、民间传说,阐释原文主旨,特别是发挥“存天理,灭人欲”、“道存乎一心”等理学家观点,为之作注,字数扩大到十万有馀;南宋宰相郑清之,用四字韵文形式为之作赞,阐明每节主题思想。历代翻刻不辍,流传极广,为之作注者亦代不乏人。《经史镜·跋》称锡侯注本已刊行。

11 神鉴录、保和堂杂录

俱无考。

12 功过格13卷

《清代禁书总述》:“劝世书。此书凡例言:‘太微仙君原格,传世既久,经先贤广为参订,条例详悉。’凡十三卷。内容多为惩恶劝善之事,有‘觉世经’、‘尽伦格’、‘修人格’、‘与人格’、‘爱物格’、‘闺门格’、‘居官格’及‘感应篇颂’等。其序云:‘观其所载,多古今圣贤之精义微言,间有所发明,亦皆合于经传之旨,足以扶伦纪、正人心而偕斯世于大道。’原有舆善堂刊本,现有道光八年重刻本传世。此书收入《索引式的禁书总录》全毁书目中。”按《道藏》有《太微仙君功过格》,题金又玄子撰。书分功、过两类,功格4门36条,过律4门39条。按事态之轻重,分订一功至百功,或一过至百过,“明书日月,自记功过……依此行持,远恶迁善,诚为真诫,去仙不远矣。”后世功过格一类书,多依此敷衍而成。

13 经史镜80卷

有丁亥(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丙申(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两版。据孟森《字贯案》,其书当有存本。孟森《字贯案》评曰:“锡侯之学问,就《经史镜》观之,所分门目,如首以庆殃报复,次以酒色财气四戒,义例粗鄙,殆为中人以下说法。简端胪列师友姓名,或称鉴阅,或称参阅,而以庚午主司钱、史姓名裒然居首,生平以一举乡试为无上之荣,两主司为不世之知己。此皆乡曲小儒气象,决非能有菲薄朝廷之见解者。首序即钱陈群撰……次蒋士铨,盖庚午同出钱门,以其登高第而借重焉。参阅益友中,亦首列士铨之名。观其种种标榜之法,锡侯之为人可知,要于文字获罪,竟以大逆不道伏诛,则去之远矣。陋儒了无大志,乃竟如后世所谓国事之犯。以国家仇此匹夫,亦可见清廷之冤滥矣。”

14 南北水程曲、青箱要录

《清代禁书总述》称此两种“被《索引式的禁书总录》列入卷上的全毁书目中”。

15 王锡侯诗

一册,抄本。仅见录于《清代各省禁书汇考》。

16 小板佩文诗韵

又作《小佩文诗韵》。清康熙间,张廷玉奉旨纂《佩文韵府》444卷,又《韵府拾遗》106卷(后析为112卷)。以其卷帙繁重,购置、查阅均不易,后人遂有缩编删节之本。锡侯此书,殆即此类。

17 字贯40卷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自序:“圣祖仁皇帝命臣工纂定《字典》一书。然而义蕴之深也,字极四万六千有奇(按《康熙字典》收47 035字),每字多有数义,即恣力探讨,掩卷而仍茫然。窃尝思《尔雅》以义相比,便于学者会通。然为字太少,不足括后世之繁变;且义有今古不相宜者。兹谨遵《字典》之音训,扩充《尔雅》之义例,于是部署大者有四:天文也,地理也,人事也,物类也。于四者之中,析为四十部。于每部之中,又各分条件。于条件之内,又详加鳞次,其切用者居于前,其备用者尾于后。恭奉《渊鉴汇函》、《佩文韵府》,下至《本草纲目》群汇纂及诸经史,有可证者援引以助高深,其有重复可省者稍节以便记阅。字又犹散钱,义以贯之,因名之曰《字贯》。”乾隆四十年(1775年)自跋:“乾隆戊子、己丑之间,将字之切用者分类荟之,已就稿矣,然惧其弗备也,已而稿亦半为阿谁持去。壬辰下第后,以《尔雅》义例条分缕析,以编其全。乃择吉甲午二月望,于吉安隆庆寺开雕。是役也,自编次计年者八,自开雕计年者二,刻工二百,费逾千金。”正文前有“捡字总目(原注:遵照《字典》部分)”、“检字(原注:凡疑难字不得其部,仍照画数于此检之)”、“辨似”、“字贯检具(原注:遵照《字典》分部)”。“字贯检具”依《康熙字典》将214部所收字分为12集,以12地支为集名。《清代禁书知见录》、《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录光绪四年(1878年)日本高井思明重刻本,作12卷,盖以此致误。又《清史稿艺文志》录《字贯提要》40卷,《贩书偶记续编》卷4亦录之,“乾隆三十九年刊,约道光间日本重刊”。香港中文大学存影抄清古愚堂刻“字贯四十卷检字十二卷”本。笔者所见两本:一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字典汇编》影印本《字贯》,卷29至40阙,卷端、版心俱题“字贯”;二为清日本齐政馆文库《字贯提要》(以下简称《提要》)本,封面、版心俱题“字贯提要”,卷端则题“字贯”。对较两本异同,其大者约略有五: 其一,《提要》 本无 “捡字总目”、“检字”、“字贯检具”诸内容;其二,王锡侯跋文在书首,《提要》本在书末;其三,《提要》本有“圣讳、庙讳、御名”的避讳方法一页,前书无(当系挖去);其四,两书收字相同,但《提要》本字下之解说极为简约,基本上无书证,而前书则有大量书证,故两本篇幅相距甚巨;其五,《提要》本于常用字右注有日文片假名。又《四库禁毁书丛刊》收清日本刻《字贯提要》40卷本,无跋文,封面与跋文末无“齐政馆文库”字样,馀与前述《提要》本同。《字贯》与《字贯提要》之关系,孰先孰后,似有两种可能:一,先有《字贯》,后经删节而成《提要》;二,先有简本,后经增注成《字贯》,原简本则题作 《字贯提要》。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十一月甲戌上谕有“至海成此次奏到,续查出王锡侯《字贯》另本,前有李有棠古诗一首”语。既称“另本”,似乎当时所刻已有两本。又王氏自跋谓“瑞金文学罗竟轩,不远千里,亦捃囊踵至,于是将原注续加增益”云云。“续加增益”之前的本子是否另刻,则未得其详。凡此皆未有的证,不能遽为结论。关于《字贯》,迄今鲜有专门研究,其价值有待于深入发掘。

《清代禁毁书目·禁书总目》、《盐乘·艺文志·跋》俱录锡侯有《毅堂诗钞》。误。此书系江西新城王槐植所著,盖内有王锡侯序,而被列为抽毁书。像这样被王氏牵连的著作尚有《秋山诗选》(或作《秋山诗文》)、《祁永堂诗集》、《留耕诗钞》、《五言诗楷》、《排律诗法》、《网轩诗集》(或作《綗轩诗集》)、《八韵笺注》、《寅斋诗稿》(或作 《寅斋诗》)、《国朝应制诗钞》、《梧冈诗》等,诸书因有锡侯之诗或序,或经锡侯删评而被禁毁。

王锡侯著述以纂辑选录者居多。其应试、劝世之书,当时或以为“急务”,或徒以为稻粮之资,其品位、价值似皆不足称道。其《诗观》、《文观》之类,则可备一方之文献。其最有价值的,或当推《字贯》一书。《字贯》将字依义类贯穿,同时保留按部首、笔画查字的方法,把《康熙字典》与《尔雅》之长冶于一炉,体例之新,在中国字典中似仅止一见,于读者的使用亦更称方便;其注音、分析义项、释义、书证诸方面,与《康熙字典》多有异同,尤其对后起义及俗语的重视,颇可补《康熙字典》之不足。从事语言文字、字典编纂研究者,对此书不应忽视。

[1] 孟森.字贯案[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室.清代文字狱史料汇编:第14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2] 胡思敬.盐乘[M].刻本.南昌:退庐,1917(民国六年).

[3] 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补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

[4] 王彬.清代禁书总述[M].北京:中国书店,1999.

[5] 雷梦辰.清代各省禁书汇考[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6] 孙殿起.贩书偶记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7] 董诰.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1044[M]//实录馆.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

猜你喜欢
禁书唐诗乾隆
唐诗写柳之妙
春夜讲唐诗记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乾隆眼中的木鱼石
乾隆:瑰丽多姿
乾隆:来尬诗吗
德国的印刷术与禁书展
唐诗赏读
《本教外篇》中的基督教术语翻译探究
为什么雪夜要“闭门读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