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骆有云
生命是一个线性的存在过程,它有时间的限制,死亡是生命的不可逆转的终结。但生命中有许多亮点与遗泽却让人永远感恩怀念,并在物质或精神上滋润着后人。
吴厚荣先生驾鹤西去、复归道山的日子定格在2003年10月17日清晨。那天,他旧病复发,突发大面积脑溢血,急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享年81岁。惊闻噩耗,我悲伤不已,赶忙放下手头的杂务,匆匆赶去大元村,为先生送行。乡亲们已将他的遗体安厝在原生产队的一间低矮破旧的仓库里,遗体火化与安葬的日子择定在第二天。
先生的灵堂冷清孤寂,浊泪点点,长生灯盏忽明忽暗,一如他生前的草根黯淡卑微,让人凄然落泪。在吴本森老人的陪同下,我按照当地的乡俗,拈香礼拜,为先生的远逝送行。世事无常、风雨人生的悲凉辛酸涌上心头,悲悲切切,无语凝噎,我垂首伫立,久久不忍离去。
魂牵梦萦,先生的笑貌音容常在眼前闪动叠映,我常想为先生写点纪念文字,然千言万语欲说还休,竟不知从何说起。
我与先生的交往始于1999年初夏,当时本地政协要编撰一套《义乌名人》、《义乌名人传》大型系列丛书。我作为文史委员,便责无旁贷地参与了这项工作。按照编委会的分工,我负责撰写明朝抗倭名将吴百朋、一代才女倪仁吉(吴百朋曾孙媳)诸篇,文中还涉及吴大缵、吴存中、吴之器、吴之文等历史文化名人。而这些先贤又都是大元村人,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这是一个声名远播的千年文化古村。
我进村采访搜集资料时,村干部便领我去拜访吴厚荣先生。他们介绍说:“这老头是乡村秀才,大元吴氏文化都在他肚子里装着呐,找他准没错。”
先生住在低矮、简陋、破旧的农家小厢房里,屋子不大,光线暗淡,家中也没有像样的家具,但书案上摞着一大堆书,墙上挂了幅字画,多少透出些书卷雅气。他个子瘦小,穿着简朴,说话时细声细语,爱咬文嚼字,显得有些拘谨木讷。在他简陋的寓所,我们一见如故,谈起他家族先贤的往事,他便神采奕奕,满脸放光,干枯削瘦的脸便红润鲜活了许多,一打开话匣子,便有说不完的话题。他引经据典,旁证博引,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告别时,他意犹未尽,又借我一大包文献资料,并再三叮嘱我妥善保管,有事尽管找他。
打开包裹,有些是发表在大元村《老年大学园地》、《义乌日报》、台湾《义乌乡情》的文章,更多的则是大元吴氏文化研究的手稿,蝇头小楷,写得密密麻麻。我想,作为一个年事已高、无儿无女、且又贫病逼迫的古稀老人,在资料匮乏的乡村,长年累月、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地方文史,这是何等的艰难?我对他肃然起敬,这是一位可爱可敬可亲的乡村长者!
正如先生所言,他收集的资料虽然比较丰富,但内容繁芜杂乱,需要细细梳理考证鉴别。为此,我曾先后到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大学、义乌图书馆、兰溪倪大村(倪仁吉出生地)等地走访查询,寻觅搜集有关的写作资料。此外,我也多次登门拜访先生,与他坦诚地探讨写作提纲与资料的把握取舍。在先生的指点与帮助下,我先后完成了《吴百朋》、《倪仁吉》、《吴百朋及其子孙》等篇目达数万字的写作任务。
与先生交往多了,遂成忘年之交,我们偶尔也谈起个人经历及家庭琐事。每当这时,先生便神色黯然,木讷局促,他长叹一声,嗫嚅道:“凄凄惨惨戚戚,不足道也!”说罢,摸索着拿出一张小纸片,一首《伤春》诗赫然在目:“一生无运处坎坷,识字耽书长蹉跎。反帽长冠青壮过,平反已到老来何?中风我身成半瘫,癌症妻患不治疴。风雨残年徒四壁,焦愁不寐哭当歌。”沉吟低唱,说不尽的穷困潦倒与失意,怎一个“愁”字了得!我默然。
后来,在与先生断断续续地交往交谈中,我才粗线条地勾勒出他大致的人生轮廓:出生于1923年12月,自幼聪颖,为人正直善良,处事谨慎。1945年8月高中毕业,在乡村完小教书。1949年参加革命,任游击队《火星报》编辑。新中国成立之初,任义东区公署政工员,后调任东阳县为法庭审判员。1950年在土改镇反运动中,因“三青团员”的历史问题及复杂的人事纠葛而蒙冤入狱。入狱不久,妻子女儿离他而去,从此孤身一人。刑满获释后, 与母亲相依为命,一直在乡村以农稼为生,生活清贫,度日艰难。“文革”期间,因所谓的历史问题而备受煎熬。1983年,拨乱反正,先生的沉冤终于平反昭雪。枯木逢春,苦尽甘来,然先生已垂垂老矣!在古稀之年,经人撮合,他才与同村一位丧偶老妪结缘成婚。先生为人正直,命运乖蹇,晚年时贫病交加,相依为命的老伴又患癌症,可谓是雪上加霜。但不管生活多么艰难,人生道路多么坎坷曲折,但他始终乐观地面对现实,从不沮丧颓废,他一生与书为伴,乐此而不疲。他晚年侧重对大元吴氏文化的研究,更是呕心沥血不遗余力,做出了不凡的贡献。正如他在《甲戌抒怀》诗中描述的那样:“无俸无嗣无福泽,有纸有笔有书温。吐丝不辍乐无已,奉献余晖老境甜。”
2009年初春,青口村退休教师吴璧英老人来找我,他说打算筹资出版《吴厚荣文选》,并嘱我为之作序。我作为后学晚辈,谅不敢班门弄斧,但却之不恭,想来这也是对吴老最好的纪念,故不揣鄙陋,写下了这些拉杂的文字。
斯人已逝,书香依旧。吴厚荣先生,您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