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红
(湖南理工学院社科部,湖南岳阳 414000)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融合*
陈素红
(湖南理工学院社科部,湖南岳阳 41400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精神实质;有助于丰富和完善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大学生完善心灵品格,增进心理健康。探索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德育;思政课;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产生、发展、创造而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制度)文化的总称。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年,上起夏、商、周奴隶社会,下迄“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这一段的文化一般称作“中国传统文化”[1]。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风貌。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文化。其主要特点是以人伦关系为出发点,强调知识与道德的统一;以仁义礼信为宗旨,强调教化作用;以忠孝为是非标准,强调惩恶扬善。内涵十分丰富,如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兼收并蓄、革故鼎新的进步思想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2]其德育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主张“仁爱”,有助于人际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中和精神,即追求仁爱温良、平和宽大的品格。“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仁”既是儒家政治伦理学说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标准。《论语·颜渊》里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从修养主体看,恭、信、敏、惠是实现仁的具体要求;从血缘关系看,孝悌是为仁之本;从人我关系看,忠絮是为仁之道。“仁爱”既是一种最高道德原则,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原则。依据这一原则,孔子提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三条基本道德原则:“知人”、“慎言”、“远怨”。中国传统文化还提出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道德理想,强调“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为了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要宽容,认为宽容是营造和谐氛围的必备涵养。
(二)明辨“义利”,有助于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中国伦理学史上,儒家确立了“见利思义”、“义以为上”、“以义导利”的义利观。这种义利观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价值论,也是中华民族主导的价值取向。儒家创始人孔子主张“义以为上”,认为“义”是至高无上不可丢弃的,是成为君子的前提。明确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通晓道义还是私利作为君子和小人的重要区别。当“义”和“利”二者不可兼得时,孟子主张要“舍生取义”。荀子则提出要“以义制利”,认为人的利欲是无止境的,而社会的财富却是有限的,因此应当对人的利欲进行节制。儒家义利观的弘扬,有助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追求“内圣外王”,有助于塑造理想人格。“内圣外王”是儒家对理想人格的一种最高追求,它体现了儒家关于道德与政治的直接性的统一。儒家认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做统治者,因为“大德者必得其位,天下之大,非圣人莫能王。”因此,孟子指出:“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一个人要想“外王”,首先必须达到“内圣”。若想达到“内圣”,仅仅具备仁、义、礼、智、信、诚等道德品质还不行,他还必须有相应的能力和知识。否则,仅有道德品质而没有知识、能力,还是无法达到“外王”的。既做到了“内圣”又做到了“外王”,这才是儒家最高的理想人格。儒家所倡导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一方面体现了儒家道德思想注重德育价值的内在性,强调道德对个体的自我完善、安身立命的内在价值;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满足自我与满足社会需要的统一,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内圣外王”的道德追求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及社会责任感,塑造理想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四)倡导“自强不息”,有助于形成积极进取的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一种自主自立、顽强不屈、勤勉不懈的奋发进取精神,历来主张刚健有为,锲而不舍,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流地位的文化精神。《易·乾卦·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华夏祖先从四季推移与日月星辰运行等自然现象稳健不已的步履中感悟到一种主动、能动与刚强不屈的精神,认为人应该仿效自然,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所谓“自强不息”,就是自我奋发图强、永不停息。老子所说的“自胜者强”,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都体现出这一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长期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中积淀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孕育了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性格,这是中华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脊梁,无疑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
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由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及其独特教化功能,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所承担的重要使命具有很大的契合性,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无疑可以有效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更好地实现其育人功能。
(一)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我们可将大学生应具备的整体素质概括为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人文素质是基础。作为基础素质的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它作用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各个方面。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是多方面的,而传统文化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天然教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特别是传统文化的缺失已是不争事实。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给大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祖国悠久、丰富文化遗产的平台,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康人格。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积极有益的成分,融汇到自身的课程内容中,构筑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实的人文根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深厚的人文底蕴作为支撑,离开了人文根基,孤立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改革的需要,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基础的需要,是大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精神实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中国化,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一伟大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契合性,因而能被中国人所接受并内化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及能够用本民族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表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扎根并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消解,也不是异文化的简单移植,而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创生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文化生命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既不是单纯用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结论去套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是完全用中国传统文化去代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而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最精华的部分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发展的过程。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再是独立的两种不同的文化,而是在当代实践基础上实现合二为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它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另一方面也应该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因此,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把握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追求,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精神实质。
(三)有助于丰富和完善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资源
课程教学内容是否生动、丰富、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吸引力和有效性。由于传统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等特点,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可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一是融合传统道德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更易深入人心。由于传统道德观念有着丰富的情感化历史内容作支撑,也就更容易引起受众联想,从而打动人心,为大学生所接受和铭记,并进而完成道德观念的“自然进化”。二是融合传统道德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较易为大学生所遵循。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历史延续性和群体潜意识性,因此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个人接受的范围内以其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传统文化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供文化资源支撑[3]。一是世界观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传递出了一种普遍的生命意识,它所表现出的生命关怀,珍视生命、敬畏生命的追求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的培养。二是人生观方面。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一种自主自立、顽强不屈、勤勉不懈的奋发进取精神,素来主张刚健有为,锲而不舍。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不屈不挠奋发进取的历史,这种努力奋发、自强不息精神对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对大学生砥砺成才健康成长是极为可贵的。三是价值观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为民族为国家的整体主义精神。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重的整体主义精神,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倡导“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精忠报国”、“舍生取义”、“见利思义”。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深入挖掘这一资源,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有助于大学生完善心灵品格,增进心理健康
近年来,大学生由于心理原因而休学、退学、自杀、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一些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高校思政课无疑也负有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培养良好的心灵素质的重要使命。中国传统文化是重视心灵的文化。儒家要求人们面对现实,适应环境,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积极入世,提倡人际交往中要“忠恕”、“宽厚”与“容忍”。道家要求人们平等、坦然地看待一切,不为功名利禄所束缚,强调自然无为、返朴归真,及教导人们如何不被外物伤害,求得精神的宁静与自由。儒道之言虽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其对美好心灵境界的追求,对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适当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神食粮,形成心理缓冲空间,净化心灵世界,提升心灵境界,形成健康的心理人格。
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要针对各门课程教学任务及培养目标的不同,在思政课的各门课程教学中因材制宜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决定对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取舍和侧重,可以各门课程的教研室为单位开展研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将适合课堂教学的传统文化内容整理编纂成小册子,作为重要的教辅资料。
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理想相融合;把传统文化的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相融合;传统文化的辩证逻辑思维与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相融合;传统文化强调整体、全局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的全局观念相融合;传统文化的“内圣外王”的政治伦理思想与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相融合等。再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可以完美地融合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伦道德,重视做人的修养,重视理想和信念教育,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的内容及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自主自立、勤勉不懈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见利思义”的价值取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兼收并蓄、革故鼎新的进步思想等。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与内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除了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高校思政课四门必修课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外,还可选派一些精通传统文化的思政课教师开设一些诸如《周易》讲座、《论语》讲座、《诗经》讲座、《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概论》、《中华民俗风情》、《名胜古迹赏析与风俗文化》、《唐宋诗词鉴赏》《中国传统道德专题》、《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专题》、《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专题》、《中国古代思想史》等选修课[4],并把阅读中国古文化的一些优秀典籍作为课外作业布置给学生等,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不失为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
毫无疑问,实现上述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内课外的融合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一支精通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对促进这一融合尤为重要。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因为教师对教学起着主导作用,无论是教学内容的改进、教学方法的改革还是教学手段的更新都是依靠教师来完成的。此外,一个才学渊博、品行高尚的教师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好教材,其在治学、律己、待人、处世等方面的修养必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种影响甚至是终身的。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要知识素质完备,必须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同时兼具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其次,要品德素质高尚。思政课的教学任务及目标决定了思政课教师更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有甘于寂寞,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再次,要业务素质过硬。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并掌握了一定的教学艺术,才会在课堂教学中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引起学生的共鸣。
[1]曾长秋.中国传统文化[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2]王金剑.浅析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6):90.
[3]刘红英.中国传统文化走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J].思想教育研究,2008,(4):57.
[4]于伟峰.对加强和深化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4.
2010-01-12
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2008140);湖南理工学院教改项目
陈素红(1975-),女,湖南华容人,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