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贴近”——弘扬文艺主旋律的有效方式

2010-03-21 22:24
文化学刊 2010年5期
关键词:三贴近文艺艺术家

马 琳

(辽宁社会科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1)

众多文艺产品的创作(制作)、发展和传播对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对人们文化人格的塑造和文化理想的构建以及对民族文化形象的维护和塑造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文艺若要实现和弘扬如此主旋律意义则须臾不能离开“三贴近”创作原则的指导,实际是根基,生活是源泉,群众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实际、生活、群众始终是优秀文艺作品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坚持“三贴近”才能使文艺作品实现主旋律的价值与意义。

“贴近实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弘扬主旋律的牢固基石。所谓“贴近实际”,就是时刻心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凝眸各行各业共建和谐社会的亮丽风采,将文艺创作融入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沸腾场景。只有贴近实际,才能使社会主义文艺在弘扬主旋律的过程中夯实根基。

众所周知,文艺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在马克思所言的人的需要中极为重要的精神享受部分。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文艺更是显示出其精神需要的深刻本质。当前,人民群众日益注重精神生活,文艺与老百姓每一天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是虚无的真空世界,而是与群众的生活实践紧密相连,只有紧密贴近群众的生活、工作实际,才能真正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现阶段的中国“实际”,是为实现国家、人民和党的利益而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因此任何具有主旋律价值的文艺都不能不考虑其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中国当代的文艺创作只有符合其客观历史规律,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现状,才是进步的文艺,才会“刻写着一个民族的希望,昭示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深深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个时代的风尚”(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尤其是在文化日益产业化的今天,文化“实际”发生了一定变化,如何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的主旋律价值,“贴近实际”更显示出其重要意义。从更深、更透的角度去观照人们现阶段的生活实际,反映他们的心声,是当下文艺创作的人文关怀之所在。尤其是关注一些“贫穷阶层”的务工人员、农民的喜怒哀乐,表现他们的生活现状和精神世界成为“贴近实际”的一个重要层面。

“贴近生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弘扬主旋律的不竭源泉。所谓“贴近生活”,就是文艺创作者要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用政治家的头脑、思想家的眼光、艺术家的灵感去关注生活中的人事变故与重大问题,揭示生活的真谛和问题本原,使文艺创作充满生活色彩,富于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这才是文艺作品的魅力所在,但要实现如此艺术魅力取决于创作者的态度,那就是“贴近生活”。只有贴近生活,才能使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旋律价值得以实现。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对于艺术起源论有着非常深刻的论述,马克思在坚持唯物主义基础上始终认为,文艺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关联。新时期以来,文艺创作者用他们饱含深情的作品反映改革时代的社会生活,传递人民的心声,“伤痕文艺”、“反思文艺”、“改革文艺”、“寻根文艺”,以致后来的“新写实”文艺、先锋文艺等文艺创作,都以不同的创作形态记录了人民的悲欢、爱恨和希望,作品中洋溢着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鼓舞人民去追求美好的生活。而这样的文艺才是“进步的文艺”,才能够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彰显社会主义文艺主旋律的精神宏旨。

“贴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弘扬主旋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谓“贴近群众”,就是要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倾听群众呼声,把握群众脉搏,了解群众期望,表达群众意愿,用群众的语言述说群众的故事。文学艺术为人民似乎老生常谈,但却是其根本。列宁曾说:“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它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并使他们得到发展。”自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来,“文艺为什么人”就一直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所关注,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文学的人民性,并指出文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要表现人民的生活、情感与精神世界,因为只有人民才是文艺的主人。

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伴随物质生活的巨大改观而日益增长。别林斯基曾说:“读者群是文艺的最高裁判庭”,文学的巨大价值只有在被读者欣赏、接受时才会得以实现和升华。而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是通过人民群众的体验而最终获得的。只有反映人民精神生活的巨大变化和丰富的时代精神,才能让文学具有深刻的思想力度,才能真正做到服务于人民,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

有些人似乎觉得,文艺是虚无的,充满了风花雪月,与群众距离遥远。而事实上,在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文化成为产业,成为人们每天生活离不开的“阳光、空气和水”。在这种情况下,与群众紧密贴近的文艺就成了每一个文艺工作者应该自觉追求的目标。可以说,以主旋律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文艺必须“贴近群众”,只有贴近群众的心灵,贴近群众的情感,文艺才是有灵魂的,才能真正打动人心,也才能真正体现其主旋律的价值与意义。

尽管文艺创作的主导方向是好的,也出现了一系列以“三贴近”为导向的优秀的文艺作品,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文艺主旋律的价值与意义。但文艺界也存在诸多问题,不容回避:有些作家和艺术家处于创作的迷茫状态之中是不争之实,一些“象牙塔”之中的无病呻吟或充满先锋意味的文艺作品尽管不无文艺探索的些许意义,但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作品使得文艺与大众的距离日渐遥远,也令文艺创作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具体表现为脱离实际,以“实用”为原则;脱离生活,以孤芳自赏为情趣;脱离人民,以自说自话为表达方式等方面。

脱离实际、“实用”原则。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文艺迥然不同,它表现和反映了时代衍进中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并时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美蓝图上书写着理想与希望。新中国60年是沧桑巨变的60年,当代文艺也以丰厚的创作见证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时期。而现阶段的一些文艺创作忘记了自身所肩负的崇高使命,脱离实际,面对许多现实问题选择逃避。曾几何时,文艺创作对“躲避崇高”、“零度写作”、“痞子化”、“下半身写作”等创作趋向热衷追逐,对“游戏化”、“狂欢化”、“娱乐至死”等文艺倾向漠然视之,对帝王将相、淫靡艳俗的内容争相表现。一些创作者以“实用”为原则从事创作,利益当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更是文艺赖以生存的根基,脱离了这一根基,文艺的生命力无疑是脆弱而苍白的。

脱离生活、孤芳自赏。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始终强调作为社会阶级意识形态形象化表现的文学,从来不存在超阶级、超政治,孤芳自赏、与世独绝的可能。古今中外的文艺史无不证明,任何时代的文艺都是该时代的生动代言,由当时的经济基础决定并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以独特的话语方式表达这一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构建人们对当时生存状态的理想、愿望并通过文学反观自身,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类进步的精神力量。可以说,与生活相依的文艺使命与生俱来,只是因时而异,无需辩驳。文艺因充满生活质感而瑰丽。

而当下有些文艺创作却常常表现出脱离生活的创作倾向。受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有些立场摇摆、信仰缺失的创作者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方向,丧失了作家、艺术家应有的时代焦虑、家园关怀与批评精神。风花雪月、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再次成为作品的主要表现对象,真切的现实生活关怀在这样的作品中难寻踪迹。

脱离人民、自说自话。有些创作者强调“审美主体论”,认为文艺创作是作家、艺术家个人审美需求,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审美尺度进行创作,在脱离了人民的艺术创作中自说自话、自娱自乐,如此创作的“私语化”状态隔离了艺术与人民之间的深刻关联,躲在自己所构建的“象牙塔”里,潜心于小我的生活世界和内心世界。

社会主义文艺不同于封建文学和资本主义文艺,在继承了五四文艺反封建传统的基础上,在延续了革命文艺为大众的创作原则要求下,在解放区文艺源泉的滋养下,社会主义文艺表现出深刻的社会属性的变化。文艺不再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愚弄人民的工具,抑或有闲阶级风花雪月、自说自话的文字游戏,它是为人民、为时代、为社会而歌的文化载体。当代文艺的众多优秀作品无不反映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在这些作品中,新时代的劳动者代替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成为作品中的主人公,时代精神的最强音在这些作品中律动和鸣响。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的思想导向成为当代文艺的主旋律。文艺离开了人民,离开了如此崇高的精神境界,陷入到自我的情感漩涡,不仅难以成就个人的文艺成就,更不能达到高扬文艺主旋律的宗旨。

主旋律文艺作品并不意味着枯燥口号似的说教,优秀的主旋律作品恰恰能够表现人们生活与感情的真实与细腻。远离实际、远离生活、远离现实的作品是不能打动读者和观众的。真正最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正是如实表现中国人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作品。现时代的中国社会经历着经济的大发展和文化的巨大转型,每个人每天都受到多重冲击,经历着戏剧性的人生,在此过程中人们也难免困惑,正是如此丰富的人生世相值得创作者感动和思索,也正是如此火热的生活等待着艺术家去书写和表现。只有真诚投入生活,用真情实感去展现生活的丰富,表现当代普通大众和英雄人物,深切体察当下人民真实的精神处境,进而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才能彰显主旋律文艺应有的文化品格,从而引领人们的精神取向与价值判断。

当代文化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它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深刻体现,也越来越成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象征。因此中国文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必须、也能够大有作为,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也需要文艺从创作、管理到批评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首先,坚持“三贴近”原则,创作是根本。从创作者层面来说,作家、艺术家要努力深入生活,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创作反映现实生活、讴歌伟大时代、表达人民心声的优秀作品。广为传播、影响强大的文艺创作是一种构建民族形象、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的文化载体。尽管,中国文化构成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格局,社会文化呈现出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足鼎立的局面,尤其大众文化更是显示出不断壮大的趋势,但娱乐决不能等同于庸俗,它还应该给人以教益。党中央提出的“三贴近”号召是对广大作家、艺术家提出的要求,也是广大作家、艺术家创作出更多、更好作品,不辜负时代和人民期望的必由之路。作家、艺术家应组织多种形式、多种主题、多种层次的采访采风活动,深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生活基层,挂职蹲点,体验生活,使“三贴近”的创作原则真正融入到作家、艺术家的创作之中。

其次,坚持“三贴近”原则,要大力加强和改善党对中国当代文艺事业的领导。历史与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文艺是在党的关注与领导下不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社会主义文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反映了火热的时代生活,体现了人民的精神世界,表达了民族情感,构建了国家形象,是传递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与载体。尽管其间也有曲折与弯路,但社会主义文艺的精神宏旨始终明确而高扬。在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中国当代文艺在如此时代语境之下使命光荣,责无旁贷。

中国当代文艺坚持党的领导,并非意味着文艺是刻印着政治标签的晴雨表,党的领导也并非是强制性的行政干预。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要尊重文艺的内部规律,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提倡文艺发展的“百花齐放”。但毋庸置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是中国当代文艺健康、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来说,只有坚持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才能让中国当代文艺始终生机勃发、昂首前行,才能准确、生动、形象地传递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旋律。

坚持“三贴近”原则,文艺理论工作者也义不容辞。应通过评奖、评论和研讨等活动,积极倡导作家、艺术家不断在创作中实践“三贴近”创作原则。人文科学学者应该站在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国家文化发展的高度,进行前瞻性的理论研究,引领当代艺术实践,让“三贴近”创作原则在理论高度上受到广大作家、艺术家的重视。此外,文艺批评要实现自己光荣的文化担当。当代文艺批评与文艺创作是一曲双声合唱,其间贯穿着时代精神,表述着人类对生命、对情感、对宇宙的思考与困惑。无论作家、艺术家抑或是批评家,虽然都只是这个时代匆匆的历史过客,但他们却都担负着共同的历史使命,那就是在他们的艺术世界和批评空间中表达对审美的追求、时代的思考和对推动历史进步的追求。

“主旋律”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内核,反映了国家、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而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实现则须以坚持“三贴近”为原则。我们坚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文艺始终会焕发出勃勃生机,感动中国进而感动世界。

猜你喜欢
三贴近文艺艺术家
1942,文艺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文艺范
习作指导须“三贴近”
浅谈群众戏剧创作与“三贴近”原则
节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