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于 2007年 3月以来成功施行全麻下针式内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疗效良好[1]。在此基础上,自 2008年 6月开始施行颈丛麻醉下针式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术中更好保护喉返神经的优点。现介绍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16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女性14例,男性 2例,年龄 17~52岁,平均 30.5岁。其中左叶甲状腺肿瘤 8例,右叶 6例,双侧 2例,肿瘤直径 1.2~4cm,无合并甲亢症状。术后病理诊断:甲状腺腺瘤 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 1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双侧颈丛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颈丛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分腿仰卧位,垫高肩部,颈部处于稍过伸位置,术者站于病人两腿之间,助手站于病人右侧。采用胸骨前径路,距胸骨上窝 8 cm处用 1%利多卡因 20 mL+肾上腺素 1滴行皮下局部浸润麻醉,并向上沿拟操作区皮下深筋膜浸润,于该处取 5 mm切口,分离皮下通道,插入 5 mm trocar,注入CO2气体,压力维持在 6 mmHg,置入 4mm 12度针式内镜。于该切口左右两侧旁开 5 cm并上移 2 cm各作一 5 mm皮肤切口,插入 5mm trocar,右边放置抓钳,左边放置电钩,在内镜监视下用电钩分离皮下疏松组织,游离颈阔肌平面下甲状腺区域,显露出双侧胸锁乳突肌及颈前带状肌,建立操作空间。电钩切开颈白线,向两侧推开带状肌,显露甲状腺及肿瘤,抓钳提起肿物下极,用超声刀沿肿瘤周围将部分正常腺体连同肿瘤一并切除,将标本置入指套内剪碎从左侧切口取出,检查术野无出血,冲洗后,间针缝合颈前带状肌,放置一条引流管于甲状腺残窝,从左侧切口引出并固定。
全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 50~130min,平均 96 min,术中出血量 5~50 mL。术后无声音嘶哑、呛咳、抽搐,无皮下气肿、皮肤淤血、淤斑、坏死等并发症。术后 24~60 h拔除引流管,颈部能自由活动,不需使用止痛药,3~6 d出院,切口甲级愈合。
针式内镜甲状腺手术由李锋等[2]于 2005年首先报道。该术式具有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术中操作灵活、术后疼痛轻、伤口引流量少、无束胸感、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其采用高位硬外麻下手术,更有术中病人清醒,能配合试发音,避免误伤喉返神经的优势[3]。我们经改良采用双侧颈丛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施行针式内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 16例,疗效满意。术中病人耐受好,过程清醒,无自觉疼痛,仅觉有胀、紧感,能配合试音,术后无 1例出现声音嘶哑、呛咳等并发症。国内文献[4]报道全麻下腹腔镜甲状腺手术后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达6.1%。住院费用方面,颈丛麻醉较全身麻醉费用少,且术后不需住入ICU复苏,因而总住院费用较全麻下手术明显下降。本组病人住院费用 3 050~4 200元,平均 3 836元(全麻下手术组平均 5 102元)。覃军等[5]进行了针式内镜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性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二者无显著区别,而针式内镜甲状腺切除术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对切口满意度更高。
颈丛麻醉下针式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病人耐受好,能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越来越受到患者及外科医师的青睐,显示出其很好的发展潜力。尽管该术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因其镜面小,视野较窄,透光度弱,手术器械纤弱,抓力有限,标本取出困难等,对手术者的要求更高,相信随着腹腔镜器械越来越先进,以及外科医生操作技术的提高,针式内镜甲状腺切除术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1] 覃 军,李致文,王耀明,等.微型腹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 10例分析[J].微创医学,2008,3(1):59-60.
[2] 李 锋,黄 林,杨立健,等.微型腹腔镜在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附 4例临床报告)[J].广西医学,2005,27(12):1989-1990.
[3] 张 兴,李 锋,陈凤坤,等.高位硬外麻醉在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研究[J].微创医学,2007,2(5):390-391.
[4] 王明亮,郑民华,张 弢,等.前胸壁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经验总结(附 77例报告)[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5,10(6):516-618.
[5] 覃 军,李致文,黄正有,等.针式内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6):44-45.